首页 / 正文

两宋名贤小集

宋诗总集。三百八十卷。南宋陈思编纂,元陈世隆补辑。陈思,生卒年不详,或称陈道人,南宋末年临安商贾,曾入仕为“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搜访”(其《小字录》书后题衔)。编刻有《宝刻丛编》、《海棠谱》、《书苑精华》等。陈世隆字彦龙,又字彦高,钱唐人,思之从孙,顺帝至正中馆于嘉兴陶氏,殁于兵。编纂《宋诗拾遗》二十三卷。此编为北宋、南宋诗人小集之合编,始编于绍定间、前有绍定三年(1230)魏了翁《序》,谓:“予无他嗜,惟书癖不可医,临安鬻书人陈思多为予收揽散逸,叩其书颠末,辄对如响。一日以其所梓《圣宋群贤小集》见寄,且求一言。盖屡却而请不已,发而眎之,球玉琳琅,粲然在目。”至于陈思原编为多少卷,世隆增辑若干卷,今已不可知。所谓朱彝尊之《跋》所云世隆“于思所编六十馀家外,增辑百四十家,稿本散逸,曹溶复补缀之”,纯属无稽之谈。此书本以抄本流传,凡四十二册、三百八十卷,亦为“四库”馆臣所分。今人王重民言陈起曾编诸江湖诗人小集,“陈思继陈起之后继续搜辑,世隆因其家世旧藏,益以元初所出,曾勒为一编。此本虽经明、清人附益传录,其源尚出旧帙”(《中国善本书提要》)。全书所收起自杨亿,终于潘音,共收二百五十六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一百五十七家,误。)书中后部包括《江湖小集》中的绝大部分,其中也有少量与《江湖后集》所录南宋江湖诗人作品相重复。此集搜罗宏富,两宋许多小家诗作赖此以传。每家之前皆有评传,细致而详尽,可资参考。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另有清顾修“读画斋”刻本。

《两宋名贤小集》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总目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
(25)卷二十二
(26)卷二十三
(27)卷二十四
(28)卷二十五
(29)卷二十六
(30)卷二十七
(31)卷二十八
(32)卷二十九
(33)卷三十
(34)卷三十一
(35)卷三十二
(36)卷三十三
(37)卷三十四
(38)卷三十五
(39)卷三十六
(40)卷三十七
(41)卷三十八
(42)卷三十九
(43)卷四十
(44)卷四十一
(45)卷四十二
(46)卷四十三
(47)卷四十四
(48)卷四十五
(49)卷四十六
(50)卷四十七
(51)卷四十八
(52)卷四十九
(53)卷五十
(54)卷五十一
(55)卷五十二
(56)卷五十三
(57)卷五十四
(58)卷五十五
(59)卷五十六
(60)卷五十七
(61)卷五十八
(62)卷五十九
(63)卷六十
(64)卷六十一
(65)卷六十二
(66)卷六十三
(67)卷六十四
(68)卷六十五
(69)卷六十六
(70)卷六十七
(71)卷六十八
(72)卷六十九
(73)卷七十
(74)卷七十一
(75)卷七十二
(76)卷七十三
(77)卷七十四
(78)卷七十五
(79)卷七十六
(80)卷七十七
(81)卷七十八
(82)卷七十九
(83)卷八十
(84)卷八十一
(85)卷八十二
(86)卷八十三
(87)卷八十四
(88)卷八十五
(89)卷八十六
(90)卷八十七
(91)卷八十八
(92)卷八十九
(93)卷九十
(94)卷九十一
(95)卷九十二
(96)卷九十三
(97)卷九十四
(98)卷九十五
(99)卷九十六
(100)卷九十七
(101)卷九十八
(102)卷九十九
(103)卷一百
(104)卷一百一
(105)卷一百二
(106)卷一百三
(107)卷一百四
(108)卷一百五
(109)卷一百六
(110)卷一百七
(111)卷一百八
(112)卷一百九
(113)卷一百十
(114)卷一百十一
(115)卷一百十二
(116)卷一百十三
(117)卷一百十四
(118)卷一百十五
(119)卷一百十六
(120)卷一百十七
(121)卷一百十八
(122)卷一百十九
(123)卷一百二十
(124)卷一百二十一
(125)卷一百二十二
(126)卷一百二十三
(127)卷一百二十四
(128)卷一百二十五
(129)卷一百二十六
(130)卷一百二十七
(131)卷一百二十八
(132)卷一百二十九
(133)卷一百三十
(134)卷一百三十一
(135)卷一百三十二
(136)卷一百三十三
(137)卷一百三十四
(138)卷一百三十五
(139)卷一百三十六
(140)卷一百三十七
(141)卷一百三十八
(142)卷一百三十九
(143)卷一百四十
(144)卷一百四十一
(145)卷一百四十二
(146)卷一百四十三
(147)卷一百四十四
(148)卷一百四十五
(149)卷一百四十六
(150)卷一百四十七
(151)卷一百四十八
(152)卷一百四十九
(153)卷一百五十
(154)卷一百五十一
(155)卷一百五十二
(156)卷一百五十三
(157)卷一百五十四
(158)卷一百五十五
(159)卷一百五十六
(160)卷一百五十七
(161)卷一百五十八
(162)卷一百五十九
(163)卷一百六十
(164)卷一百六十一
(165)卷一百六十二
(166)卷一百六十三
(167)卷一百六十四
(168)卷一百六十五
(169)卷一百六十六
(170)卷一百六十七
(171)卷一百六十八
(172)卷一百六十九
(173)卷一百七十
(174)卷一百七十一
(175)卷一百七十二
(176)卷一百七十三
(177)卷一百七十四
(178)卷一百七十五
(179)卷一百七十六
(180)卷一百七十七
(181)卷一百七十八
(182)卷一百七十九
(183)卷一百八十
(184)卷一百八十一
(185)卷一百八十二
(186)卷一百八十三
(187)卷一百八十四
(188)卷一百八十五
(189)卷一百八十六
(190)卷一百八十七
(191)卷一百八十八
(192)卷一百八十九
(193)卷一百九十
(194)卷一百九十一
(195)卷一百九十二
(196)卷一百九十三
(197)卷一百九十四
(198)卷一百九十五
(199)卷一百九十六
(200)卷一百九十七
(201)卷一百九十八
(202)卷一百九十九
(203)卷二百
(204)卷二百一
(205)卷二百二
(206)卷二百三
(207)卷二百四
(208)卷二百五
(209)卷二百六
(210)卷二百七
(211)卷二百八
(212)卷二百九
(213)卷二百十
(214)卷二百十一
(215)卷二百十二
(216)卷二百十三
(217)卷二百十四
(218)卷二百十五
(219)卷二百十六
(220)卷二百十七
(221)卷二百十八
(222)卷二百十九
(223)卷二百二十
(224)卷二百二十一
(225)卷二百二十二
(226)卷二百二十三
(227)卷二百二十四
(228)卷二百二十五
(229)卷二百二十六
(230)卷二百二十七
(231)卷二百二十八
(232)卷二百二十九
(233)卷二百三十
(234)卷二百三十一
(235)卷二百三十二
(236)卷二百三十三
(237)卷二百三十四
(238)卷二百三十五
(239)卷二百三十六
(240)卷二百三十七
(241)卷二百三十八
(242)卷二百三十九
(243)卷二百四十
(244)卷二百四十一
(245)卷二百四十二
(246)卷二百四十三
(247)卷二百四十四
(248)卷二百四十五
(249)卷二百四十六
(250)卷二百四十七
(251)卷二百四十八
(252)卷二百四十九
(253)卷二百五十
(254)卷二百五十一
(255)卷二百五十二
(256)卷二百五十三
(257)卷二百五十四
(258)卷二百五十五
(259)卷二百五十六
(260)卷二百五十七
(261)卷二百五十八
(262)卷二百五十九
(263)卷二百六十
(264)卷二百六十一
(265)卷二百六十二
(266)卷二百六十三
(267)卷二百六十四
(268)卷二百六十五
(269)卷二百六十六
(270)卷二百六十七
(271)卷二百六十八
(272)卷二百六十九
(273)卷二百七十
(274)卷二百七十一
(275)卷二百七十二
(276)卷二百七十三
(277)卷二百七十四
(278)卷二百七十五
(279)卷二百七十六
(280)卷二百七十七
(281)卷二百七十八
(282)卷二百七十九
(283)卷二百八十
(284)卷二百八十一
(285)卷二百八十二
(286)卷二百八十三
(287)卷二百八十四
(288)卷二百八十五
(289)卷二百八十六
(290)卷二百八十七
(291)卷二百八十八
(292)卷二百八十九
(293)卷二百九十
(294)卷二百九十一
(295)卷二百九十二
(296)卷二百九十三
(297)卷二百九十四
(298)卷二百九十五
(299)卷二百九十六
(300)卷二百九十七
(301)卷二百九十八
(302)卷二百九十九
(303)卷三百
(304)卷三百一
(305)卷三百二
(306)卷三百三
(307)卷三百四
(308)卷三百五
(309)卷三百六
(310)卷三百七
(311)卷三百八
(312)卷三百九
(313)卷三百十
(314)卷三百十一
(315)卷三百十二
(316)卷三百十三
(317)卷三百十四
(318)卷三百十五
(319)卷三百十六
(320)卷三百十七
(321)卷三百十八
(322)卷三百十九
(323)卷三百二十
(324)卷三百二十一
(325)卷三百二十二
(326)卷三百二十三
(327)卷三百二十四
(328)卷三百二十五
(329)卷三百二十六
(330)卷三百二十七
(331)卷三百二十八
(332)卷三百二十九
(333)卷三百三十
(334)卷三百三十一
(335)卷三百三十二
(336)卷三百三十三
(337)卷三百三十四
(338)卷三百三十五
(339)卷三百三十六
(340)卷三百三十七
(341)卷三百三十八
(342)卷三百三十九
(343)卷三百四十
(344)卷三百四十一
(345)卷三百四十二
(346)卷三百四十三
(347)卷三百四十四
(348)卷三百四十五
(349)卷三百四十六
(350)卷三百四十七
(351)卷三百四十八
(352)卷三百四十九
(353)卷三百五十
(354)卷三百五十一
(355)卷三百五十二
(356)卷三百五十三
(357)卷三百五十四
(358)卷三百五十五
(359)卷三百五十六
(360)卷三百五十七
(361)卷三百五十八
(362)卷三百五十九
(363)卷三百六十
(364)卷三百六十一
(365)卷三百六十二
(366)卷三百六十三
(367)卷三百六十四
(368)卷三百六十五
(369)卷三百六十六
(370)卷三百六十七
(371)卷三百六十八
(372)卷三百六十九
(373)卷三百七十
(374)卷三百七十一
(375)卷三百七十二
(376)卷三百七十三
(377)卷三百七十四
(378)卷三百七十五
(379)卷三百七十六
(380)卷三百七十七
(381)卷三百七十八
(382)卷三百七十九
(383)卷三百八十

猜你喜欢
  学诗百法·刘坡公
  雁门关存孝打虎·佚名
  红灯记鼓词·佚名
  文氏五家集·文洪
  挂枝儿·冯梦龙
  临汉隐居诗话·魏泰
  白香集·沈行
  九华诗集·陈岩
  性情集·周巽
  唐宋词简释·唐圭璋
  示儿长语·潘德舆
  草木传·蒲松龄
  疑雨集·王彦泓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马致远
  哀秦二世赋·司马相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槐书屋诗钞卷一·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登文昌阁 送徐栗斋之任义州 登翠岩山 望梳妆楼 宿山房 望笔架山 锦州道上 卢峰口怀古 沙河驿 别山戏题 挽于烈妇即依原韵 中秋日闱中忆友 谒尹文端公墓

  • 原序·邵浩

    坡门酬唱集原序诗人酬唱盛于元祐间自鲁直后山宗主二苏旁与秦少游晁无咎张文潜李方叔驰骛相先后萃一时名流悉出苏公门下嘻其盛欤余少喜学诗甞泛观众作因之泝流寻源窃恨坡公诗有唱而无和或和而不知其唱每开卷虽凝思遐想

  • 子渊诗集卷一·张仲深

    (元)张仲深 撰○五言古诗古意三章美人撷秋华英英照秋水人好华亦好光辉两鲜美临风怅离居愿言寄君子蜚蜚天上鸿圉圉水中鲤浮湛两茫茫心懐澹无似石间见明月贞心谅如此西邻有处子蛾眉妬阳春见月不敢窥见华不敢颦吉征未云卜

  • 雍熈乐府卷之十二·郭勋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班固

    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阳,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莫不兴起,非贤人而能若是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张岱

    毛文龙列传毛文龙,浙之钱唐人。少无赖,有口才,习为姑布术;立庄岳相人,取其直:杭人呼之曰「呆」。自杭至京,鹿鹿无所遇;走边塞,潦倒行伍者二十余年。天启改元,与丹阳诸葛云程遇,畅谈边事,遂知其能;剡荐于辽东巡抚王化贞,委任称使,授标

  • 卷之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十一卷 江阴 宜兴荆溪 靖江·缪荃孙

    江 阴经 部书易论孟义 宋·曹 确续太常因革礼三百卷 鲁 公春秋解 曹 木论语注十卷 曹 崇春秋传二十卷 耿 秉易肤 王呈瑞易书诗春秋四经传 包天麟诗传旁通十五卷 元&

  • 日记摘录·恽毓鼎

    此中有摘录戊子、己丑、庚寅日记中要语,当与日记并存。澄斋识挽董坦生舅祖大兄及三兄出名外祖、外孙年八十五,十二月初七日逝世。诸舅早亡。外兄子恂,时在鄂。四五年乡里归帆,幸精神未迈,步履犹安,颐养适林泉,冀借桑榆收晚景

  • 文苑传序·李延寿

    《易》说:“观察天体的分布运行现象,是为了观察时令的变化;观察礼教文化,是为了教化天下。”这么说,文化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远听上古三代,包罗统括百世,至于《坟》、《素》所记载的,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典》、《谟》以来,遗

  • 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七人物志一百二十七列女传七八旗满洲列女传五镶黄旗满洲马甲阿尔善之妻乌鲁素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依思海之妻钮祜禄氏镶黄旗满洲马甲得胜之妻富

  • 叙·冯梦龙

    甲申之变,天崩地裂,悲愤莫喻,不忍纪,亦不忍不纪。余既博采北来耳目,草《纪事》一卷,忠逆诸臣,别为《绅志略》,私备遗忘,敢云传信。友人借观,竟以灾木,方愧多事,贻诮识者。未几,得程进士《孤臣纪哭》;又未几,得无名氏都城日记;最后得陈

  • 双桥随笔卷六·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凡人立身行己待人接物处常履变皆宜以中庸二字为主中者心至当而无所偏庸者道有常而不可易惟祈惬乎天理合乎人情而止而易之所谓易简大学之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在乎此矣世人性善无恒其流于异端邪教者不

  • 卷十·佚名

    △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其後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界转名选择诸恶。尔时大劫名善等盖世亦五浊。东方去此五十四天下。彼阎浮提名卢婆罗。以愿力故。生於彼中作转轮圣王。主四天下号虚空净。教诸

  •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佚名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lsquo;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

  •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二十一年十月在闽南佛学院训词──我年来关于佛教的教育,感觉到只有灭亡的气象,没落的气象,这使我多么底忧惧和失望哟!我个人到没有什么,但我对于你们的将来,又使我不能不为佛教前途寄予期望,来为你们寻找出路。但是、在

  • 在峡谷里·契诃夫

    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在峡谷里》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坐落在峡谷中的叫乌克列耶渥的农民和工人(村里有几个工厂)混居的村子里。契诃夫一开始就为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阴沉的背景:“这个村子里没有断过热病,就连在夏

  • 咸淳玉峰续志·佚名

    石湖先生志吴郡尝与龚滕周三君子相铨次有某人持某事求入志不得遂哗曰志非石湖笔也石湖笑不辨昆山之作向出于二人之手事词或未一今夏不揆续修将以厘前误而纪新闻或有议其擅者其与议吴志者若相反焉于此可以知后进之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