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八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安乐窝吟

邵雍字尧夫卫州人也刻厉为学夜不枕席者数年有王豫者以师自居闻雍学易召而欲教之雍往见豫与语三日蹶然起拜雍尝适吴楚过秦鲁客梁晋而归徙居扵洛士人道洛者必过其庐与人言必依扵孝悌忠信乐道人之善不及其恶故贤不肖无不亲之其学自天地运化隂阳消长皆以数推之逆知其变世无能晓之者而雍内以自乐浩如也初举遗逸试将作监主簿熈宁初以为颍州团练推官与常秩同召而雍卒不起居洛三十年而卒年六十七赠著作郎諡曰康节有书十二卷曰皇极经世诗二十篇曰击壤集子伯温

皇极经世一元吟

天地如葢轸覆载何高极日月如磨蚁往来无休息上下之嵗年其数难窥测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一十有二万九千余六百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治乱与废兴着见扵方册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歴

和祖择之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顔逰兴亦难分日限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思约几时曾得略衣攀

谢择之惠诗

思深骨髓为慈亲义重丘山是故人归过洛阳旧逰地白云收得薜萝身

观物诗

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既正方圎体还明动静权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睢阳五老圗

政事浑如春梦闲人情嚣薄恶儒冠四朝遗烈承平日两世观风树大桓经济安民心不晦保全传嗣骨无寒乾元恰似诸公意符节还同一揆防

复封诗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方动处万物未生时?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庖羲

天道吟

天道不难知人情未易窥虽闻言语处更防作为时隠几功夫大挥戈事业卑春秋懒乘兴出用小车儿

莫春吟

林下居常睡起迟那堪车马近来稀春深昼永帘垂地庭院无风花自飞

闲吟

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何尝无对景未始便防情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天机难状处一防自分明

观物

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心爽星辰夜情忻草木春自怜斵防后能作太平人

仁术

在昔贤君子存心每欲仁求端徒有术及物岂无因恻隠来何自虚明觉处真扩充徒此念福泽遍斯民入井仓皇际牵牛觳觫辰向来防楚越今日备吾身

闻善决江河

大舜深山日襟灵保太和一言分善利万里决江河可欲非由外惟聪不在他勇如争赴壑进岂待盈科学海功难并防川患亦多何人亲祖述耳顺肯同波

秋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起东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龙门道中

物理人情自可明何尝戚戚向平生卷舒在我有成筭用舍随时无定名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侯门见説深如海三十年前掉臂行

史畵吟

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诗史善记意诗画善状情状情与记意二者皆得精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诗者岂扵此史画而已矣

诗畵吟

畵笔善状物长扵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遯形诗笔善状物长扵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遯情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志因言以发声因律而成多识扵鸟兽岂止毛与翎多识扵草木岂止枝与茎不有风雅颂何由知功名不有赋比兴何由知废兴观朝廷盛事壮社稷威灵有汤武缔构无幽厉攲倾知得之艰难肯失之骄矜去巨蠧奸邪进不世贤能摘隂阳粹美索天地精英借江山清润揭日月光荣收之为民极着之为国经播之于金石奏之于大廷感之以人心告之以神明人神之胥恱此所谓和羮既有虞舜歌岂无?陶赓既有仲尼删岂无季札听必欲乐天下舎诗安足凭得吾之绪余自可致升平

寄祖择之

三十年交旧相逢各白头海壖曽共饮洛社又同游脱屣风波地开怀松桂秋两眉从此后应不着闲愁

首尾吟三首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可爱时寳鉴造形难隠髪鸾刀迎刃岂容丝风埃若不求侵路尘土何由上得衣欲论诚明是难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强时事到强为须涉迹人能知止是先防面前自有好田地天下岂无半路岐省力事多人不做尧夫非是爱吟诗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着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是男儿敢扵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安乐窝中自贻

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巧圗安有公不作风波扵世上自无氷炭到胸中灾殃秋叶霜前坠富贵春花雨后红造化分明人莫会枯荣消得防何功

月到梧桐上吟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栁边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天津桥晚步

芝葢乆稀疎莫云空坱圠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禁籞尚连延觚棱犹嵲桥势横雌霓隄形偃初月瀍涧崖已深汉唐时未歇危亭独坐人浪把兴亡阅

天春园

内乡有园名天春春时桃李如彩云邑民携觞连帟幕或歌或舞同欣欣县令春闲意自若直谓前世无古人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兼隠亭

兼隠诧来书于时特起予民淳无讼聴县僻类山居簿领杯盘外官聨谈咲余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如

伊川

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更闻数弄神仙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锦屏山

锦屏山映一川霞桃李争妍二月花试向宜阳高处望故宫翻作野人家

逰黄涧

堪嗟五霸争周烬可咲三分拾汉余得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叠石溪

纵辔来逰叠石溪断崖还合与云齐飞泉亦有留人意肯负他年到此栖

九龙泉

九潭冷浸崖根黒数峰高入云衢碧逰人屏气不敢言长恐雷霆奋扵侧水边静坐天将暮犹自盘桓未成去马上回头更一观云烟更隔无重数

晚步天津次日有诗

溪翁昨晚步天津搔首桥边伫立频洛水但闻催去棹西风惟解促行人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鏁暮春此境更堪萧爽防欲霜时候雁来賔

自题安乐窝

安乐窝中弄旧编旧编将絶又重聨灯前烛下三千日水畔花间二十年有主山河难占籍无争风月任收权闲吟闲咏人休问此个功夫世不传

洛下园池

洛下园池不闭门洞天休用别寻春纵逰只合输闲客遍入何尝问主人更小亭栏花正好尽荒台榭景才真虚名误了无涯事未必虚名总到身

安乐窝中诗一编

安乐窝中诗一编自歌自咏自怡然陶镕水石闲勋业铨择风花静事权意去乍乘千里马兴来初上九重天欢时更改二三字醉后吟哦五七篇直恐心通云外月反疑身是洞中仙银河汹涌翻晴浪玉树嵖岈生紫烟万物有情皆可状百骸无病不能蠲命题偶被神相助得句偏为人所传肯让贵家十部乐寜惭富室一囊钱若条此过知何限且喜台官独未言

福昌遇雨

云势移峯缓泉声度竹迟此时无限意惟有翠禽知

观陈希夷先生真及墨迹絶句三首

未见希夷真未见希夷迹徒闻希夷名希夷心未识既见希夷迹复见希夷真始知今与古天下常有人希夷真可观希夷墨可传希夷心一片不可得而言

黄河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为长浑未始清西至昆仑东到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题范忠献公真吟

范邵居洛阳希夷居华山陈邵为逸人忠献为显官邵在范之后陈在范之前三人貌相类两人名相连

和司马温公韵二絶

冠葢纷华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

风背河声近亦防斜阳淡泊隔云衣一双白鹭在山外将下沙头却背飞

和温公见候诗韵

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为【阙】误君凝望久万花深处小车来

观易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事道不虚行只在人

观书

吁嗟四代帝王权尽入区区一旧编或让或争三万里相因相革二千年唐虞事业谁能继汤武功夫世莫传时既不同人又异仲尼恶能不潸然

观诗

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无雅岂明王教化有风方识国兴衰知音未莫吴公子润色曾经鲁仲尼三百五篇天下事后人谁敢更讥非

观春秋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灭国伐人唯恐后寻盟报役未曾寜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镃基冷似氷惟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插花吟

头上花枝照酒巵酒巵中有好花枝身轻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洛阳春【八首之一】

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嵗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冬至吟

何者谓之防天根理极防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闲吟

自古御戎无上防惟慿仁义是中原王师问罪固能道天子防尘争忍言二晋乱亡成茂草三君屈辱落陈编公闾延广何人也始信兴邦亦一言

题淮隂庙十首

一身作乱宜从戮三族全夷似少恩汉道是时初杂霸萧何王佐殆非尊

据立大功非不智复贪王爵似专愚造成四百年炎汉才得安寜反受诛

生身既得逢真主立事何须作假王谁谓祸胎从此始不宜回首怨高皇

一时韩信为良犬千古萧何作霸臣彼此并干名教罪罪犹不逮谓斯人

韩信事刘元不叛萧何惑主竟生疑当初若聴蒯通语高祖功名未可知

虽则有才兼有智存亡进退处非真五湖依旧烟波在范蠡无人继后尘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汉家基定议功勲异姓封王有五人不是淮隂最雄杰敢教根固又生秦

韩信恃功前虑寡汉王负德尚权安幽囚必欲擒来斩固要加诸甚不难

若履暴荣须暴辱既经多喜必多忧功成能让封王印世世长为列土侯

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朱耆寿·唐圭璋
  邵缉·唐圭璋
  卷二·阮阅
  第十五回 约赴红灯主仆用计·佚名
  ●卷三·李调元
  第一折·佚名
  三集卷一百·乾隆
  卷33 ·佚名
  提要·王士祯
  巻五·刘履
  静思集巻九·郭钰
  卷十二·陈思
  卷五十九 先宋诗上·佚名
  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卷十二·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一·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一侯官陈衍辑黄公望钱云吴镇倪瓒王冕郯韶陈方杨谦沈良张监沈廷珪钟虞何恒石宇黄仲瑶邓资深倪维哲赵次进金灏陈樵◆黄公望公望字子久,自号大痴哥,富春人。西

  • 苏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苏庠(1065—1147)字养直,初病目,自号眚翁,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后徙居丹阳(今属江苏)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工诗,颇得苏轼赏识。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固辞不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三。事迹见《宋史新编》卷一七八、《京

  •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沈约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重京师。且任

  • 卷九十四 天禧三年(戊午,1018)·李焘

      起真宗天禧三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戊午,崇儀副使史瑩責授供備庫副使,坐所治惠民河隄決,壞民廬舍故也。(本志作崇儀使,當考。)   詔河東路不許攜家赴任,州軍有官員挈屬在彼者,並令發遣離任。   辛酉,知河南府

  • 卷之八·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二月辛亥朔。谕军机大臣等钦天监奏、崇陵工程动工吉期二月初八日卯时吉一摺。着永修大臣谨遵办理。现月○又谕、理藩部代奏、喀喇沁郡王贡桑诺尔布、呈请入陆军贵胄学堂听讲并请留京当差一摺。贡桑

  •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武帝元光元年冬十一月衞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长乐衞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鴈门【考异曰汉书本纪作中尉程不识按百官表张敺自建元元年为中尉凡九年至元光四年始迁御史大夫中间安得有不识为中尉事当是纪

  •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二·佚名

    晋惠帝晋武帝泰始三年立子衷为皇太子衷武帝第二子也是为惠帝母杨后纳妃贾氏武帝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贾充妻郭槐赂杨后左右使后说纳其女妬忌多权诈太子畏而惑之时朝臣咸知太子不堪亲政事瓘侍晏凌云台阳醉跪武帝前欲言而

  • 安重诲传·欧阳修

    安重诲,应州人。他的父亲福迁是晋的将官,以骁勇闻名。梁军到郓州攻朱宣,晋兵去救,宣败,福迁战死。重诲年少跟随明宗,为人聪明敏锐谨慎。明宗镇守安国,用他当中门使,直到在魏兵变时,明宗重大决策都和重诲及霍彦威商议决定。明宗

  • ●皇朝通典卷十二·佚名

    食貨十二 ○食貨十二 鹽法 △鹽法 (臣)等謹按鹽鐵之制自漢武帝設立官司除故鹽鐵之富者為吏吏多賈人而山海之利專於上矣唐宋明以來代沿其舊故鄭志所載鹽鐵使筦鹽及鐵與茶類為一編葢以三者之賦當時專設一官總司征榷故不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四 洪武十七年八月丙寅朔,上谓廷臣曰:“治天下者,不尽人之财,使人有余财,不尽人之力,使人有余力,斯二者人皆知之,至于不尽人之情,使人得以适其情,人或未知也。夫使人得以适其情者,不以吾之所欲而

  • 卷十三·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三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诗桧羔裘诂训传第十三○音义荥波之南【荥毛本误从木下同】是子男之国【男误南】周武王封之于济洛河颍之间爲桧子【颍毛本误

  • 论师道、戒律·印光

    ●(以下论师道)夫人生大伦, 其数唯五。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而父生, 师教, 君食, 三者相等。何五伦之中, 不列其师?不知师有成我之德者, 则属于父。次则诱掖奖劝, 以达其材, 则属于兄。故孟子谓:

  • 佛说大般泥洹经卷第一·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夷城力士生地。熙连河侧坚固林双树间。与八百亿比丘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般泥洹。时诸众生各各悦乐。自计清净无疑厌想。忽自觉悟今日如来应供等正觉。哀愍

  • 卷第十五·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五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三 洪州黄檗断际希运禅师(南三百丈海嗣) 上堂。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与么行脚何处更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时有僧问。祇如诸方尊宿尽聚众开化。

  • 第五十四章 三王章·佚名

    由此之后其塞那继承楞伽岛之王位,授阿提巴达[官]玛兴达副王之位。(一)彼王是智者而大诗人,有才学,对敌人公平而常具慈悲。(二)不失降雨时节,雨下善骤雨,住此国土者,常安乐而无怖畏。(三)彼王坐于青铜殿为三宗派住[之比丘等]所绕围,解释

  • 花韵楼医案·顾德华

    医案。清顾德华撰。一卷。德华字鬘云,江苏吴县人。吴中妇科女名医,闻名于道光咸丰年间。所治多为公卿及其家眷。其医案约成书于道光三十年(1850)。约近万言。初为抄本流传,后经同县张元瑞整理,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

  • 百年老课文·佚名

    民国时代中小学语文课文汇编,全书分“生活的脉络”“润物有声”“往事如烟”“轻盈的信笺”“民主与科学”“人在旅途”“遭遇文化”“金声玉振”8辑,共收录了林语堂、朱自清、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师们文章59篇,大

  • 佛医经·佚名

    一卷,吴竺律炎译。说人身中四大得病之因缘,及九横四饭多食等之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