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二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四休堂诗集

周谔字亷彦鄞人生而秀頴十嵗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益究六籍诸子百氏之説悉论著其本防为文踔厉竞爽超古作者不以絺章绘句为工言必期于有用旁至天文地理罔不该博初调桐城尉辞不赴乃游颍昌访舅氏范忠宣公时文潞公司马温公富韩公皆在数得请益造诣逺大国子祭酒丰稷给事中范祖禹交荐之后知南雄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遂退而家居作四林堂日与其弟篮舆野榜徜徉山水间时为诗歌自娱客至具樽爼随所有殽簌终日谈论古今未尝一语及官事士论高之

万金楼【月湖冯氏建以施药】

防年江上梦黄鹤意悠悠百尺独临水万金难买秋杵声喧药市栏影枕渔舟应有壶中客分身向北游

澄辉阁

雄建俯空濶下瞻霄汉浮眼将云漠漠心寄水悠悠日暖鸟飞镜月凉鱼弄钩行期分此景家在甬西头

西湖

晓镜初开淑景明使君风味一般清身从菡蓞林中过人在鲸鲵背上行妙舞屡翻红药鷰清词时啭紫薇莺赓歌乆矣虚前席肯向樽前恋麴生

使君修禊与民游千里笙歌水面浮动地雄风尘外起截天雌霓雨中收登防已有难并乐击壤宁无寡和忧却忆内家新赐火海棠无数出墙头

众乐亭

双虹倒影上檐楹碧水澄空一镜明野草闲花无限趣短藜幽榜不胜情已知风月随人意聊为湖山载酒行却讶锦囊赓梦艸坐令诗思绕寰瀛

望春山

四明罂脰湖西南列羣峰兹山乃独立势欲排苍穹白鹤殿其西丹丘屿其东怪石卧猛虎灵湫蛰神龙斸云药圃润泛水桃源红我来凌絶顶倒身丘岛中况当清秋时气清且融穷幽心宇旷眺望目光穷缅彼沧海人偕我蓬莱宫采芝当永年还丹有?功朗诵招隠篇飞空快埃风

棋盘石

幽器如盘隠者谁尚传遗局旧坛基磨苔枰路存纎缕扫叶楸纹露防丝屐齿折来初破迹斧柯烂后已忘饥千年故事空相忆惟见春风草緑离

芝山

乗闲特地抱琴过堪羡名山胜事多近望梅林连雪隖遥观芝岭接云阿时康只聼羣民乐世治那闻四皓歌此景此山防不厌愧予衰老奈如何

佛迹岩

灵山名大蓬香水霭薝卜龙祖乆覆防云物翳深谷拂衣向刼中神斧防苍玉至今天人尊灵迹印金粟颇闻开士防飞锡隠嵓麓坐令湖海间香供走川陆巍巍防报地色相俨金屋缅想旧巾瓶犹能慰心目篮舆访莲社一笑欣自足抚事动幽寻畴能念荣辱松桧袅如见余力付棋局更觉梦中身翛然百无欲

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六十八·彭定求
  卷三·彭定求
  东冈·唐圭璋
  李好古·唐圭璋
  刘翰·唐圭璋
  卷一·丁绍仪
  ◆于处士石(紫岩集)·顾嗣立
  卷六·陈耀文
  二集卷七十八·乾隆
  卷二十八·陆游
  卷二百一·曹学佺
  平园续集补钞·吴之振
  卷八百十·佚名
  卷一百五十·佚名
  御选明诗卷二十五·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三集庚集·顾嗣立

    廉访月鲁不花(芝轩集) 汪文节公泽民(宛陵遗稿) 汪□□用敬 陈左丞肃(伯将集) 吴万户讷(万户集)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 陈隐君谦(子平遗稿) 黄文学元实(廷美集) 宇文佥事公谅(纯节先生集) 刘尚书汶(师鲁集) 刘修撰闻(容窗集) 胡太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张四维

    第三十一齣 女戎【挂眞儿】〔生上〕设伏金山擒贼虏。谅非马邑机疎。〔旦上〕妙算无遗。神机莫识。看取一朝恢复。相公万福。〔生〕夫人拜揖。夫人。昨遣苏德去金山龙王庙裏埋伏。料贼虏必来。如何这早晚尙不见囘报。〔

  • 邾仲谊·隋树森

    邾仲谊,名经,号观梦道士,又号西清居士。明·徐一夔《始丰稿》卷八《送邾仲谊就养序》曾记邾自称“居士世家吴陵”,吴陵又名海陵, 属扬州路泰州。故亦有称其为维扬人者。《录鬼簿续编》称其为陇(应为陇

  • 四集卷七十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一古今体八十三首【庚子七】閲武祖制真垂远杭州驻八旗鸿猷惟慎矣武备可踈之既练仍应閲虽安不忘【去声】危未曾御弧矢【弓矢为我朝  家法即位以来每率侍卫等较射习劳凡閲武必亲御弧矢示

  • 山谷内集诗注卷八·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内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八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 王侯须若缘坡竹哦诗清风起空谷【王襃髯奴词曰离离若緑坡之竹鬰鬰若春田之苖王立之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张廷玉

        陶安牛谅 答禄与权 张筹 朱梦炎 刘仲质 陶凯 曾鲁 任昂 李原名 乐韶凤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元至正初,举江浙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

  • 卷六·贾谊

    礼昔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太子嗜鲍鱼,而太公弗与,太公曰:“礼,鲍鱼不登于俎,岂有非礼而可以养太子哉?”寻常之室无奥剽之位,则父子不别;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寻常之室、六尺之舆,处无礼,即上下踳逆,父子悖乱,而况其大

  • 东都事略卷六十·王称

    列传四十三  陈从易字简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岚州团练推官再调彭州军事判官王均反从易摄州事有谋杀监兵欲从乱者从易捕其首斩之及緜汉相继陷而均移书至州从易即命焚之以安众然亦戒其家僮聚薪堂后曰吾力不足以守则

  • ◎帝系三·徐天麟

    ○皇太子(杂录上附)汉二年六月,立太子,赦罪人。(高纪。)五年,汉王即皇帝位,太子曰皇太子。(高纪。)惠帝即位,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无子,取后宫美人子名之,以为太子。(高后纪。)孝文元年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也,诏曰,朕既

  • 謇斋琐缀录四·尹直

    朝廷用人,多取仪表。天顺间,韩都宪雍巡抚大同,因议事至京,留补少司马。英庙谕李文达曰:「大同巡抚,须得似韩雍人品方称。」文达以山东廉使王越对。及越至,陛见后,复谕文达曰:「王越是爽利武职打扮。」越初廷试,手中卷子忽被大风

  • 绎史卷三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灭纪左传【隠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 【二年】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公羊传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谷梁传入者内弗受也向我邑也】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公羊

  • 提要·范祖禹

    【臣】等谨案帝学八卷宋范祖禹撰祖禹字淳父华阳人嘉祐八年进士歴官翰林学士出知陜州寻谪宾化而卒建炎二年追复龙图阁学士事迹具宋史是书乃哲宗元祐初祖禹在经筵时所进皆纂辑自古贤君迨宋祖宗务学事迹以劝讲由伏羲迄宋

  • 问僧那品第十六·佚名

    是时邠耨文陀尼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说所以为摩诃萨者,佛言:汝乐欲说者便说之。邠耨言:菩萨为大功德所缠络乘於大乘。以是故谓为摩诃萨。舍利弗问邠耨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以大功德所缠络而为摩诃萨。邠耨报言:菩萨摩诃萨不为齐

  • 如来无过功德品第八之一·佚名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所说,得欢喜已,更问所疑。作如是言:大师。今此众生界中众生聚中。颇更有人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非法无过失不。答言:大王。有此众生无诸过失。王言:大师。今者谁是。答言:大王。此沙门瞿昙释家子。生

  • 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注一)·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高野山大学讲──一、佛教之根本何在?曰:佛智境界,即指大觉之地位,是即为自内证之离言实性。为表现此自内证之离言自性,应千差万别之机类,说大小乘之法门,然穷极则在开示众生未具之离言自性。二、于斯

  • 卷第三十·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经】 若常信奉於诸佛  则能持戒修学处  若常持戒修学处  则能具足

  • 祖庭事苑卷第七·睦庵善卿

      睦庵 (善卿) 编正●莲华峰语录莲华峰。即天台之别山。韶国师示寂之地。国师生处州龙泉。俗姓陈氏。年十五。有梵僧见而异之。因劝出家。具戒於信州。至后唐同光中。游方。谒投子大同.龙牙居遁.踈山本仁。凡五十四

  •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敦煌唐抄本(P2454号),题作《太上洞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