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静轩诗集

徐鹿卿字德夫丰城人嘉定十六年进士调南安军学教授辟福建安抚司干办公事都城火鹿卿应诏上封事言积隂之极其征为火指言惑嬖宠溺燕私用小人三事尤切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嵗饥处之有法最闻令赴都堂审察以母丧去诏服阕赴枢宻禀议首言邉事迁国子监主簿入对陈六事理宗嘉纳改枢宻院编修官权右司赞画二府防右史方大琮编修刘克庄正字王迈以言事黜鹿卿赠以诗言者并劾之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知建昌军治行大孚田里歌诵擢度支郎官兼右司入对极陈时弊改江东转运判官嵗大饥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价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緍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移浙东提防刑狱加直秘阁兼提举常平经界鹻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卒论如法丞相史弥逺之弟通判温州利韩世忠家寳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后累擢皆辞淳祐三年以右司召犹辞丞相杜范遗书乃出擢太府少卿兼右司入对愿早决大计上嘉纳之迁右文殿脩撰知平江府兼发运副使力匄祠上谕丞相挽留之召权兵部侍郎固辞上令丞相以书招之鹿卿至又极言君子小人切于当世之务上眷遇深笃而忌者寖多有撰伪防托鹿卿以传播歴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狱不及竟迁礼部侍郎累防告老授寳章阁待制知宁国府而引年之疏五上不允提举鸿禧观遂致仕进华文阁待制卒赠四官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冺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毫髪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所着有泉谷文集手编汉唐文类文苑菁华诸书諡清正

酬张直学

章水元通剑水流朅来庠序行同游自从快蹋梅花雪一洗从前茒瘴秋官况我今忘独冷鸣声君合起相酬龙光自有张华识句不惊人未便休

酬黎丞见和

极目龙门峻接天仕途倾盖便忘年太平官府闲吟竹胜处园林笑举鞭松栢凌霜知独后楼台得月防居先老臣忧国谁能识飞雪飘飘上鬓邉

士友见和七月七日曝书依元韵谢之

寒儒家世派南州天遣芹宫并俊游劔水章江千里月天孙河鼓一畨秋晒书旧事聊同郝聨句新声恐类侯隔嵗槐黄频入梦曾知山角已生不

防法寺劝农呈史君

半载分符江水西何曾一日事游嬉忽闻千骑传呼晓正是三春劝相时父老倚锄聴号令儿童骑竹望旌麾东风归路欢声满野草闲花索赋诗

兴教寺劝农呈史君

自从豳雅无传后汉有龚黄宋有罗夙驾朱轓勤劝相奉宣黄纸放催科一犁烟雨郊原晓千里春风岭峤和看取便民桥下水满江浓緑涨恩波

湛泉酌饯黎丈有诗壁间遂次其韵

几人林下赋归休公独翩然汗漫逰味道不妨寒似水入时须用曲如钩从来邻父邀皆去底事官曹挽不留后夜相从那复得月明千里故山秋

陈府判邀逰梅闗

庾岭苍苍古复今公余杖履惬幽寻两崖峭壁风霜骨一片清泉佛祖心静浣世縁挥酒椀更添春色上梅林防摉翻觉诗情拙满眼皆诗祗用吟

劝农上宫教

竹马儿童喜欲狂循良太守似龚黄仓庚百啭蚕桑启布谷一声稉稻香耕馌尽陶豳国化嬉逰已徧舜民乡文书便合登高阁为説东郊入务忙

爱山堂二絶

横江江上四山环少得当前面势寛试上此堂舒逺目踈林静处见峯峦

自有堂来三换扁官居贤否只山知酴醿妩媚今何许山色清妍宛旧时

和杜子野湛泉诗来诗有尘事分清事之句

榕隂漠漠俯清泉浅溜涓涓不计年未必尘纷败佳思凭栏得句却天然

鬰孤洞天

梦跨长虹海上逰寒生肌骨一壶秋好风吹得诗魂醒自寄人间翠玉楼

湛泉送客

中年懐易恶更聴防肠声多谢双榕树逢人管送迎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十

猜你喜欢
  卷六百九十九·彭定求
  论讹字第三十八·王骥德
  ◆铁牛翁何景福(铁牛翁遗稿)·顾嗣立
  第一折·佚名
  ●慶芝堂詩集卷四·戴亨
  卷八·汤右曾
  金台集叙·迺贤
  新婚与旧鬼·徐志摩
  卷一百四十五·陈思
  卷五·沈德潜
  卷之三·佚名
  唐音卷七·杨士弘
  外集卷八·陈元龙
  卷六十九·陈邦彦
  卷八·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辛弃疾·唐圭璋

      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生于绍兴十年(1140)。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为掌书记,奉表来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差签判江阴。累官浙东安抚,加龙图阁待制,枢密院都承旨。开禧三年(1207)卒,年六十八。德祐初,以谢枋得请,赠少师

  • 卷365 ·佚名

    孙应时 小舟过吴江风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风回到家日未中 短篷仅容坐,一滴不通雨。 不料西南风,滂沛遽如许。 荡摇首屡觞,踚弯背欲偻。 笔经四桥侧,心动不敢语。 茫洋万顷天,一叶纵掀舞。 翻

  • 唐家人传第二·欧阳修

    ○太祖刘太妃 贞简皇后曹氏太祖正室刘氏,代北人也;其次妃曹氏,太原人也。太祖封晋王,刘氏封秦国夫人。自太祖起兵代北,刘氏常从征伐。为人明敏多智略,颇习兵机,常教其侍妾骑射,以佐太祖。太祖东追黄巢,还军过梁,馆于封禅寺。梁

  • 卷三十九·志第十五·历九·张廷玉

        ◎历九   ▲回回历法三   土星黄道南北纬度立成   

  • 自序·蔡东藩

      《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

  • 第二十二卷 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兼南洋钦差大臣 统辖南河兼理两盐漕事务刘坤一 湖南新宁人。廪贡。光绪元年二月六月,任署两江总督。十月卸。沈葆桢 福建侯官人,丁未进士。光绪元年四月十八授,十月甲申任。四年三月给假,五月回任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六。·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六卷志五地理三零零杂志第五。地理三。(+[新罗]三)三六卷志五地理三零一○[熊州],本[

  • 卷一百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十三歌颂【三十三】万夀九有九如篇【谨序】翰林院编修【臣】刘凤诰【臣凤诰】言【臣】以西江下士备职词馆随蹈舞之末恭祝我皇上八旬万万夀【臣】敬

  • 提要·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西汉会要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天麟字仲祥临江人开禧元年进士调抚州教授历武学博士通判惠潭二州权知英德府事蹟附见宋史徐梦莘

  • 元年·佚名

    (乙巳)元年清雍正三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下諭八道道臣、兩都留守,略曰:農者,天下之本,故子曰:「足食。」又曰:「使民以時。」雖有勸農之敎,不使民以時,何以專意農事?雖常年不可忽。況當荐飢,念及乎此,忘餐忘寢。咨爾!方伯之臣,體予

  • 卷十二·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二    宋 胡士行 撰毕命第二十六        周书康王命作册毕分【善恶】居里【所居里】成周【迁商之地言周道以殷民而后成】郊作毕命此代君陈之任也殷士始迁时反侧未安故周公谨始

  • 泽陂·佚名

    ——人间最难脱情网【原文】彼泽之陂(1),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2)。寤寐无为(3),涕泗滂沦④。彼泽之陂,有蒲与蕳(5)。有美一人,硕大且卷(6)。寤寐元为,中心娟娟。彼泽之陂,有蒲菡萏③。有美一人,硕大

  •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昭公三年)·佚名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知。其为陈氏矣(4)。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旧四量:豆、区、釜、钟(5)。四

  • 卷二十三·佚名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三复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於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非非想处。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渡於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亦复如是,垂尽三有还堕

  • 增修教苑清规目录·佚名

        天竺大圆觉教寺住持比丘 自庆 编述卷上祝赞门第一  圣节  每日祝赞  景命四斋日祝赞  藏殿祝赞(初八日廿三日)  千秋节  善月祈禳门第二  祈祷  接官  祈晴  祈雨  祈雪  救日  

  • 乡言解颐·李光庭

    5卷,旧本不题撰人,自序末署“瓮斋老人”,据周作人考证,此书作者为李光庭,号朴园,宝坻人,其生平不详。此书自序作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时作者年已77,知其生于乾隆年间。本书共分为天、地、人、物4部,举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态

  • 宋刑统·窦仪

    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或《重详定刑统》,又称《建隆刑统》。是建隆四年(963) 命工部尚书、判大理寺窦仪及苏晓、冯叔向等人制定的宋朝第一部综合性的刑事法典,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雕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它是就后周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佚名

    凡四卷。宋代法贤(?~1001)译。略称频那夜迦天仪轨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频那夜迦天(欢喜天)得成就一切众生之利益,及此天相应于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四种法之咒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