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四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东湖居士集

徐俯字师川洪州分宁人以父禧死事授通直郎绍兴初赐进士出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宻院事权参知政事有东湖集

题顔鲁公画像

公生开元间壮及天寳乱捐躯范阳兵竟死蔡州叛其贤似魏徴天下非贞观四帝数十年一身逢百难少时读书史此事心已断老来鬓髪衰慨叹功名晚嗟哉忠义徒防去不可缓初无当年悲只令后世叹一朝絶霖雨南亩常亢旱小人计虽得斯民盖涂炭长歌永君节千载勇夫愞敬书子张绅庶几古人半

滕王阁

一日逢王造千年与客游云邉梅岭出坐上赣江流日落回飞鸟烟深失钓舟蝉声枯栁外天地晚风秋云气浮高栋波澜绕古城雨余山更碧叶下水逾清燕语留秋色鸦声落晚晴昔王歌舞地防急见山行同曽户部吴县尉张秀才北山僧房寻梅令客对棋

处处已收南亩稻闲闲还看北山梅累觞聊尔酡顔在对局怡然笑口开扫径似知佳客至杖藜惟可数君来移松种树鄱阳老章贡风防嵗一回

庭中梅花正开用旧韵贻端伯

羌笛何劳塞北吹江南何处不寒梅千秋寂寂无人看独树亭亭对客开偏为咨嗟惟尔念是谁移种待君来纵留一曲安能唱恰似朝歌墨子回

戊午山间对雪

雪中出去雪邉行屋下吹来屋上平积得重重那许重飞来片片又何轻檐间日暖重为雨林下风吹再落晴表里江山应更好溪山已复不胜清

咏史

楚汉分争辨士忧东归那复割鸿沟郑君立义不名借项伯胡顔肯姓刘

游潜峯二首

昔年会稽探尚书探得六甲开山图载之潜南天柱山上侵霄汉下渊泉真人秘语世不传但见絶顶防云烟汉武射蛟浮九江舳舻千里来枞阳筑坛祈仙瞻杳茫茂陵桧柱空青苍石牛一卧叱不起白鹿还归深洞里二月灵鹤有来时洞口桃花泛流水

久留舒子国惯作北门游山逺三峯出溪长二水流

明皇夜游图

歌吹开元曲铅华天寳妆苑风翠袖冷宫露赭袍光闺闼连阊阖骅骝从骕骦千门还欲晓九陌乍闻香

李贺晚归图

近代推名画诸君作荐书皇都开艺学博士是新除高栁长安道乱云昌谷居丹青聊至此仆马晚归欤饶守董尚书令画史绘释迦出山相及维摩居士使灵山香火之因不断复恵腊药数种皆病夫所欲也作此寄之

示病毘耶金粟影出山五祖金仙相神妙通灵顾虎头白莲香火空诸妄腊中发药补衰朽扶杖清风看花栁防书政用此时来开顔正尔难忘酒韩门弟子更谁如即今犹有董安于更有承明两学士与公相对白髭须

成生山水画歌

画水不画湿画山不画坚盈尺之纸数寸管便有江湖万里天成生貎古心亦古造化为工笔端取?冬起雷夏造氷翻手作云覆手雨岭外荒山与野水自昔不闻传画史只画潇湘与洞庭于今却在兵戈里翠峯碧嶂鬰然来病眼愁心次第开人家浦溆扁舟渡何日真能到一回

次韵可师题于逢辰画山水二首

江汉逾千里隂晴自一川故山黄叶下梦境白鸥前巫峡常云雨香炉旧紫烟布帆无恙在速上钓鱼船席上浮三楚毫端防百川名今大年亚意古恵崇前竟日对秋色无时散暝烟知君不浪语一眼认归船

单老画树石山水歌

老树笔间生奇石笔下出浓淡高低逺近山隂晴朝暮烟云没漠漠江天杳杳空不劳施力自然中便于沙际寻归路却怪霜林叶不红

画虎行为吉州假守苏公作

昔日何人画于菟君家独有他家无宣城老包骨已朽纷纷俗子尚讙呼大虎蹲踞小虎戏目光注射百歩外名画多闻内府收人间岂惜千金费巉巉岩岩谷中石老树穹枝拂秋色锐头将军射不得却挂江南使君壁林间一啸四山风麏惊狐号鸟堕空不向南山随李广只愁东海笑黄公忆昔余顽少小时先生教诵荆公诗只今耆旧无新语赖有庐山病可师

再次韵题于生画豹二首

耽酒丰城客子醉画山崦人家他日营丘伯仲高名逺出长沙

彭蠡何限秋鴈此君胷次为家醉里举羣飞出着行排立平沙

春日登眺游寳胜诸寺且观名画

防法俨神龙诸天拥梵宫楼台春日丽海岳画图雄浦树重重緑园花灼灼红微风吹细雨只在夕阳中

次可师韵

五湖出画师手一叶浮渔父家风里芙蓉野色雨中鸿鴈汀沙

白鹭洲

金陵与庐陵俱出白鹭洲相望万里江中同二水流

双庙

开元天寳间衮衮见诸公不闻张与许名在台省中

跋韩子苍代葛亚卿诗

夏木隂隂欲放船黄鹂啼了落花天十诗尽説人间事付与风流葛稚川

访邹道卿故居

履霜颇强徤晨兴恣所适两儿休篮舆呼客同防屐危桥出隘巷慿高聊物色蒿然但林莽芜废长荆棘井灶那复移江山依旧碧要知千载下懐贤求所歴

平生功名心夜牕短灯檠

离鸾只説闺中事防犊那知母子情【咏慈母溪】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彭定求
  陈旉·唐圭璋
  萧汉杰·唐圭璋
  徐积·唐圭璋
  ●卷二·潘德舆
  ◆欧阳承旨玄(圭斋集)·顾嗣立
  卷二十一·梅鼎祚
  古诗镜卷二十五·陆时雍
  卷九·郭知达
  卷八百七十四·佚名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十六·徐倬
  御选明诗卷八十一·康熙
  御选元诗卷八十一·康熙
  卷一·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珏·唐圭璋

      珏字玉潜,号菊山,越州(今绍兴人)。淳祐七年(1247)生。至元间,与林景熙同为采药之行,潜瘗诸陵遗骨,树以冬青,谢翱作冬青引纪之。汴人袁俊官越,延致之,为买田宅以给焉。   水龙吟   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

  • 卷二十二·仇兆鳌

    钦定四库全书杜诗详注卷二十二翰林院编修仇兆鳌撰暮归【梁权道编在大厯三年按是年暮秋在公安作】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扶又切】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捣练风凄凄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一作洛非】川多皷鞞年过【

  • 小河·周作人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这不像我朋友平时的声音,被轻风搀着走上沙滩来时,经过的两面地方,都变成一片锦绣。田边的桑树,也摇头说,——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现在变了青黑,水要保他的生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四·焦竑

      內閣三   ◆內閣三   光祿大年柱國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和劉公珝神道碑銘(徐溥)   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書華葢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穆劉公吉神道碑(徐溥)   資善大夫太子

  • 卷六·张预

      51.吴周瑜   周瑜,字公瑾,卢江舒人也。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及策薨,权统事,瑜与张昭共掌众事。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

  • ●卷七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四。   起靖康二年二月六日丙寅,尽十一月辛未。   大元帅府摆布勤王人马。   丙寅契勘金人劄寨京城下直北连珠劄至卫南县东至东明县西至胙城县篱落牢固无隙可乘幕府奉王旨分遣人马於曹濮间一带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三·陈邦瞻

    羣奸之窜徽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上以金兵迫禅位于太子桓时天下皆知蔡京等误国而用事者多受其荐引莫肯为帝明言之于是太学生陈东率诸生上书曰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隂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聚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七·李之芳

    处属柱溪周公源口杨梅滩捷功疏(康熙十六年二月)彙报剿抚江西广信等处捷功疏招抚伪扬烈将军全旅归诚疏(康熙十六年四月)请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第二疏(康熙十六年六月)剿抚邻省巨寇陈山疏(康熙十六年七月)请卹殉难副将苏木代把总左

  • 卷十三·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三宋 陈经 撰伊训【商书】此篇乃太甲即位之初年伊尹首陈伊训之书可以观古人之事君尤必谨其初也成汤以太甲属之伊尹乃受遗托孤之臣宗庙社稷之安危轻重系焉与在朝百官事体不同若周公之于成王

  • 论邹第五十三·桓宽

    【题解】本篇大夫引邹衍“大九州”之说,为政府拓土开疆的政策进行辩护,并证明贤良文学眼界之狭陋。而文学则“守畦亩之虑,间巷之固”,以为“知大义”“不如守小计”,并以秦&ldquo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三(论本第六第七第八)·窥基

    基撰地中第四段。不如理作意中。十六异论。文分为三。初问。次答。后如是十六异论由二种门下。结成前破。答中为二。初列叙小乘外道强胜上首十六异论。后次第别破。因中有果。文分四。一总标。二徴起。三叙执。四应审

  • 卷第一百一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诸法集智相应。彼法灭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灭智相应。彼法集智相应耶。答不尔。对道智空无相三摩地亦尔。所以者何

  • 干禄字书·颜元孙

    唐朝文字学家颜元孙编撰的一部刊正汉字字形的字书。颜元孙(?~714)字韦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占的四世孙。元孙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给那些做官的和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提供文字的正确、规范的

  • 醒世恒言·冯梦龙

    短篇小说集。明冯梦龙编辑整理。四十卷四十篇。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此集成书较《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晚出,所收宋元旧作亦少,约占六分之一。现确知为宋元旧作者,有《小水湾天狐贻书》、《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 尊前集·佚名

    词总集。编者不详。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张炎《词源·原序》均称“唐人《尊前集》”。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古今词话》称“吕鹏《尊前集》”,吕鹏为唐人,则此集当为唐末五代人编。然书中李煜称李王,考李煜

  • 清高宗实录选辑·佚名

    本书(四册七三六面四四一、六○○字)系选自「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乾隆朝对台湾所作施之纪录。乾隆朝(一七三五~九五)历时六十年又四月,在此漫长岁月中偏多消极措施。对于内地人民之渡台,犹时而限制、时而放宽;因此

  •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知讷

    全一卷。又作普照禅师修心诀、修心诀。高丽僧普照知讷(1158~1210)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知讷以明心修心、顿悟渐修、空寂灵知等三项,阐论修心之要诀。(一)明心求佛之旨在证得自心即真佛、自性即真法。(二)参透凡夫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