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六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东溪集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宣和间为太学生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不报绍兴二年廷对极言授富川簿转古县令以不肯祠秦桧父胡舜陟诬奏下静江狱防舜陟以他事下狱死乃得白编管容中卒有东溪集还山招陈希韩

乾坤莽回互日月相荡摩百年才瞬息万类总么麽是身非我有造物如吾何触事防心少幽栖发兴多眷言意所适乐此山之阿修篁擢新干老木荣旧柯谷声传地籁松韵答天和独石介而安寒泉淡无波园蔬掇纎嫩名菓仍骈罗细蔫着雨花碧卷受风荷随意坐莓苔絺衣挂薜萝得酒即酩酊作诗共吟哦啸长情浩荡舞短影婆娑妻孥鹿门趣黄绮商山歌﨑岖路辞遥迢逓谁见过交亲忆同调出处矢靡他每怜伤弓禽因感赴烛蛾自觉此身浮相看双鬓蟠人事何时休归来勿蹉跎

思归

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节物想吾庐青蘂繁东篱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防喜慰倚门心愁销举案眉稚子閙檐隙绕膝牵人衣归心念如许兼程犹苦迟明朝秋色里鸟帽风披披

冒寒行风雨有感

号风撼楛枿冻雨凝路尘乾坤秘日月八荒同一云遥知沙漠寒黯淡愁杀人天涯望不极流泪满衣巾

杜门

故人方谢客为问意如何午枕清风足夜窗明月多易招惟酒圣难遣是诗魔一榻君家事何妨独我过

梦游故山

风际氅披鹤云根杖防鸠幽栖知好在归梦故难留山放数峯出泉分一派流把茒何日办缚屋防松楸

送元太

但得身长健何妨鬓己华胸藏为锦綉笔走是龙蛇作椽只三语读书空五车卷懐已良计去去卧烟霞

水涨谢邑宰送米

心知一字不堪煑矻矻穷年黄卷中食粥由来未为拙储瓶况乃嗟屡空令君好贤嫓韩愈贱子受赐惭卢仝春水从教绕舍北痴儿不复啼门东

中秋对月

绣江再见中秋月去嵗月圆人尚缺相望千里共婵娟苦恨亭亭照离别今夕一樽谁与同孟光举案对梁鸿众鶵立侍俨成列以此持杯寿乃翁乃翁看月揩病目手足倾颓头发秃但愿团栾三十秋不计东西与南北

临别示子

不能枉道取富贵是致尔辈愁饥寒频年别离情更恶两地狼狈心何安从人数计安否问使吾相思懐抱寛平生窃笑曹家儿临岐莫堕双阑干

乞米

臣饥欲死侏儒饱方朔谁怜是嵗星馆下诸生笑丰暖江头渔父诮独醒鲁公巳作乞米帖陶令旋寻储粟瓶亲旧依然眼相向故应特地为吾青

小源欲归

潮类香醪晕醉红敲归路勒青骢水涵万顷曽孙稼月逗盈衿少女风大误生平縁画足无聊终夜祗书空拟将方寸难论事直扣天门问化工

夜行道中

黄茒时节瘴烟浓人在山凹第防重梁竦负才徒感慨嵇康赋性本踈慵此生自断天休问吾道当年世不容防脱帻巾还旧隠鹿门妻子惯相从

言懐

归去东臯独荷犂家林书卷有儿持一无可意身将老百不如人心自知梦寐摩挲元结颂经从省忆少陵诗体肤饥尽天难问依旧臞然山泽姿

九日

塞雁南飞度戍楼一声天地有余秋家连沧海难穷目人在蛮荒欲尽头莫效涓埃禆国计况无毛髪为身谋所须菽水能多少踪迹飘然不系舟

病中杂兴

长袖深藏批敇手短笻斜倚作诗肩有时极目睨辽汉兴在孤鸿落照边

溶溶瘴雾暗朝暾咫尺闗山号鹿门疾病年年不相贷朱顔凋尽赤心存

垂老飘零万里余肌肤瘦尽鬓毛踈皇恩若许归山去豆地虽存不解锄

不羡云霄欲网罗百年人物总相磨死如归耳生如寄造物从今奈我何

九死穷荒一病翁晓来尤怯北窗风谁知葵藿倾心切待到日轮升太空

不辞南北任飘零俯仰乾坤一草亭鸢堕水中从跕跕鸿飞天外自

病损腰围减未休二毛垂领飒先秋梦中那复化为蝶林下不妨闻鬬牛

口腹相煎亦可羞饥来欲食饱还忧多藏地下我无用须学留侯辟谷不

覔蠧椽

雪寒官冷家乏薪炭与舒丞恳令长至劈酒槽孙处可笑亦可悯也

顾影低徊秪自怜怕寒时耸作诗肩全家食粥已数日坐客无毡今防年君劈槽烧当止酒我和琴爨况无弦雪中送炭从来事况写羇穷覔蠧椽

辞餽金

顷罢官临庆士民丐留不果乃相与持金赆行勤勤之意既不可却复不当受因请买书郡庠以遗学者作诗谢之

刘君政成俄及?阖境欢謡腾载道民不见吏犬无声持以百钱勤父老嗟我官卑志未伸于人何德人称好腾牒当途愿丏留餽赆交驰杂金寳天涯百指擕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可取无取未伤亷此念易汚惟皓皓不如贾书惠泮宫聊助贤侯采芹藻别后青衿倘见思窗前黄卷宜探讨

七夕

天道杳难慿人言吁不经佳期转七夕欢事汚双星女骇占蛛巧儿痴话鹊灵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

归途叹

孙吴摅将略申甫翰王家腐儒要底用归种东陵?

似春阁

一阁寜独暖万家方号寒何当放春去和气满人间

留别

丈夫四方志肯作儿女别顾我羌崛强羡君真秀发道义重千钧利名轻一叶壮风吐虹蜺忠义贯日月挿剑露肝胆看镜念勲业何当拔茅茹同在陈力列

陈少阳赠官

忆昔靖康初厄运防中防严警弛边备长驱铁马驰堂堂捣京阙百万呼鼓鼙天地为改色日月晦晴迷当宁犹未悟聪明遭蔽欺六贼久盘结如山屹莫移故人陈夫子忠义根天资拊髀惜机防祸端良在兹吾侪沐厚泽颠危合扶持不闻王蠋贤絶脰由布衣书成数千言挥翰捷如飞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种季夺兵权愤痛社稷危抱书再诣阙恸哭声犹悲天意难遽回人心那恶离时雍恣凶暴纵兵欲屠之马前森利刃此时命垂丝腰领两不顾相视情怡怡虎口仅获脱好爵安能縻俄起故乡情各归天一涯壮哉欧阳生舍生诚所宜圣主图兴复忠诚防诛夷宸心顷自责防爵录其遗君乎死不亡泉壌増光辉魂气钟庆云体魄蒸灵芝炎炎英列在昭昭星斗垂兰死则留芳豹死则留皮男儿倘得死一死甘如饴君死逾生荣我生叹奚为九原如可作防君谁与归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王庚·唐圭璋
  卷二十三·阮阅
  目录·王羲之
  卷之三·高启
  第四场·老舍
  第二十五出 演舞·梁辰鱼
  第三折·郑光祖
  白云樵唱集卷四·王恭
  序·陈岩
  卷四十五 吴越上·佚名
  卷一·佚名
  卷二百二十八·陈廷敬
  卷八百八十二·佚名
  卷一·孙一元
  42.盛唐诗馀话·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林洪·唐圭璋

      洪字龙发,号可山,泉州人。和靖七世孙淳祐间,以诗鸣。   恋绣衾   冰肌生怕雪未禁。翠屏前、短瓶满簪。真个是、疏枝瘦,认花儿、不要浪吟。   等闲蜂蝶都休惹,暗香来、时借水沉。既得个、厮偎伴,任风霜、尽自放心

  • ●第二十出 断袖·孟称舜

    〔贴上〕日上小姐和申生在庭前密语,今晚间把房里陪伴的都打发到奶奶房内去了,意是怎么?待湘娥姐来,商议了,瞧破他。〔丑笑上〕飞红姐,你道世间罕不罕?一桩怪事几曾见,小小姐儿惯成精,今夜房中学偷汉。〔贴笑介〕你道这奇了,这还

  • 竹斋诗续集·王冕

    钦定四库全书竹斋诗续集      明 王冕 撰按是稿初分为四遗失迨半七言律诗山樵记臆默为手书五言絶七言絶一无从考於梅之品题常多传入画中故不録好事者传诵不少置因举一二备夫缺略沧海遗珠光彩终焉呈露适尔全藁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收复鄯廓州   崇宁三年正月丁酉,王厚奏:『臣近得弟端书,近往湟州措置招纳,称宗哥城首领结毡将文字遣亲弟结菊来归顺,候大军到,开城门迎降,及乞心白旗。又廓州蕃僧欲候大军到献酒,青丹谷首领阿丹三人,亦称候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八昭宗龙纪元年正月癸巳朔赦改元【唐年补录曰正月癸巳改文德一年为龙纪元年百寮上帝徽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孝皇帝新旧纪实录明年正月乃上尊号补录误也旧纪又云以劔南西川节度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

  • 一一 提倡美术·许寿裳

    教育总长蔡孑民先生就职以后,即竭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在政务百忙之中,自撰《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说:“

  • 夏鲁奇传·薛居正

    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起初在宣武军当军校,与主将合不来,便投奔庄宗,任护卫指挥使。跟从周德威攻打幽州,燕将有单廷王圭、元行钦,当时号称骁勇,夏鲁奇和他们交手,双方不能解脱,将士们都放下武器观看。幽州平定,夏鲁奇立的功劳较

  • 卷一百二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三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十九【宋板】司徒修六礼至曰进士【王制】考异古本经屏之逺方上有不变王三字注逮及也及上有犹字 简差择也择下有者字足利

  • 卷三十四·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四性理六道程子曰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 天之自然谓之天道 天以生为道天命犹天道也以其用言也则谓之命观生理可以知道 系

  • 卷三十九·佚名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十之二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无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行苦圣谛。若行苦圣谛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若行集灭道圣谛。若行集灭道圣谛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若行苦圣谛常无常。若行苦圣谛常无

  •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若如是见一切法,一切我见悉皆舍。佛行法及声闻等,皆从般若而成就。如王不行於国邑,所有王务而自办。菩萨离相依般若,自然获佛功德法。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澄观

    第三厌分。论云下。问答生起先举论。二不乐下。疏释论。先释厌名。其无量下通妨。以是厌果非厌分故。通意可知疏。经文下。科释为七相。约义不同。束为三者顺文分段疏。今初此菩萨下。释修行中三。一正释文。二引瑜伽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圆晖

      从此大文第五。明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时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第一明得处时同异。论云。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

  •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一(并序)·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  陈隋两国师天台智者。悟法华经旋陀罗尼。嗣法性宗。以无碍辩才。剖判三世佛乘。开辟一家教观。人到于今承之。外有诸忏制法两朝敕文建寺碑刻等。门弟子章安禅师。集之成书。号国清百录

  • 卷二·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卷二嗣法门人原哲原璨等编行状金粟费隐容和尚行状师讳通容号费隐闽之福清何氏子生而挺异举止不凡六岁入乡校授读鲁论诸书辄自口中喃喃俨若偈语梵声识者

  • 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

    台湾地方志。清余文仪、王瑛曾修纂。十二卷。文仪另有《(乾隆续修)台湾府志》已著录。瑛曾字玉裁,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屡官知县。旧志为时已久,为增新内容,乾隆二十八年(1763)王氏邀台籍乡贤、儒学重修此志。计有舆地、

  • 西藏风俗记·沈宗元

    清末民初沈宗元撰。

  • 皇黎一统志·吴氏三兄弟

    《皇黎一统志》(越:Hoàng Lê nhất thống chí/皇黎一统志),又名《安南一统志》,是一部成书于约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越南汉文历史小说。作者是吴氏三兄弟的吴时志、吴时悠、吴时任。小说描述了越南后黎朝的灭亡和西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