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六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雪篷藁

姚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人嘉定间举进士为吉州判官以平寇论功不数年擢守章贡后因迕帅臣重贬衡阳自裒诗文题曰雪篷藁端平乙未自为序

春日书懐

柔风散原野百草揺春心丛薄曜阳彩嘤鸣调好音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阴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簮萱叶覆堂阶荆花感晴林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浔

杂诗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阴崖草犹青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听之不成调挹之有余清悠悠京洛尘汚人头上缨

春舘

山舘四无邻东风伴幽寂瓶花羞晚红庭草衒春碧猿扳松树枝鹤踏苍苔色麾之不肯去听读麻衣易

见赵章泉

秉芳独向章泉老四海儿童以字传特诏难更高士服好诗多入贾人船行窝冷落熈宁后放鹤风流景祐前一代典型能几见愿从几杖阅耆年

见袁防斋

书説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絜斋衣钵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防

懐云泉頥山老

枯吟世虑轻求道不求名病起春风过闲居野草生游山寻旧屐煮药试新铛别久空相忆疎钟隔水鸣

寄径山敬溪翁

心远人间世灯传国一禅静中无剧暑诗外总闲年挂锡云生树烹茶月落泉几时归去得再约剡溪船

拜先君墓

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苹羞结庐终岁闗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送晔冲晦归天竺

西湖山下多奇石师去今游乳窦峰遥想石台登讲罢野猿归洞鹤归松

寓霅川

王戴溪头小隐仙渔翁引上霅溪船几囘倦钓思归去又为苹花住一年

春夜曲

金鱼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棃花欲坠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月

夜发渔浦

为亲从薄宦不复计修程断浦迎潮别孤帆带月行秋来江桞变夜久水烟生前路犹淹泊凄其赋远行

桐庐道中

两岸山如簇中流锁翠微风颿逆水上江鹤背人飞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

头陀庵

衣缁髪可梳云外卓庵居佛换新花供幡拈古碣书删松容径竹种茗间园蔬为应诸方供山房尽日虚

出山

云阴漠漠雨潇潇坐兀归舆野兴遥石涧水流苔路滑竹篱秋去菊花焦谁将束緼求山火自立寒溪问板桥官事奔奔何日了倚松临水羡渔樵

题画壁

两山灌木带晴鸦泯泯春流漾浦沙隔岸小舟呼不应碧桃花外是谁家

寄范中洲

高隐就诗名中洲雅趣成几前修竹净屋上落泉鸣柘圃春风织山田野火耕满山薇蕨老客至足蔬萌

野庙

未知何王庙岁月日已非熏炉松柏煤画壁苔藓衣门空牧防戯树老山魈依田家社酒香纸窖生光辉

懐范正夫

愁霖滴禾黍秋暮滞云庄但虑输井税不忧无积仓竹鸡啼野堑饥鼠走山房不饮论文酒思君觉夜长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满树防花满径松解鞍才是暝楼钟上方月白山云静看见东南一两峯

看了题名看防文自怜不及晦翁门野僧惜打残碑卖时共山猿洗墨痕

寄冲晦

欲答前春信西飞雁不逢应随丹灶鹤同看白云松花雨繙经石山鸣出定钟何时寻旧住却説武夷峰

访中洲

踏雨来敲桞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赁宅

及春游帝里赁宅似吾家雨溜生新草风牀受落花病多添老懒虑淡远纷华时与幽人遇烧香煮茗芽

悼复石壁

一死虽如蜕杀身真可哀僧危能仗义诗好更多才鹤怨兰亭月云消石壁苔旧时同社友寂寞载书来

送僧

去结茅堂霅水边晓行持鉢落花天得松未用栽松本先买溪南旧石田

王别驾访天竺頥曅二师

寳香熏彻碧莲台别驾寻僧日暮回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青山久不逢坡老元鹤亲曾识辨才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

庐陵赠异孤峰

几度云间望鹤飞相逢犹喜及秋期明朝采药青原洞好掬寒泉供祖师

寄刘敏政

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道外无营偏爱画静中有趣只吟诗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见説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

自青原囘访敏政几不相遇

晓汲山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寄赵东野时以师檄抚定贑叛

东野山人有晋风归来三径自栽松锦囊句好闲中趣铅鼎丹成静处功无事杖藜随野鹤有时隐几看晴峯长江近日风波恶莫向深渊下钓筒

清晨闲上郁孤台鼓咽谯楼角更哀病叶满山难独埽狂花一树为谁开泉枯石井狮空吼雨暗荒池凤不来欲向江东问仙老海风吹浪驾舟回

送贑士谒前贑侯杨东山

凝香句满空同石静向东山卧白云夫子自能明易学众人谁解识?文空江短棹浮诗卷别岸飞花扑练裙到得带围春已过煮茶应共竹间分

题东山赠何青霞诗后

青霞道士来相见手阅东山诗一卷句里明知山水心笔端照见烟霞面昨宵梦上寥阳殿仙官敕作青霞传传成不及卷中诗罚读灵歌三百遍

午兴

心闲日日理黄庭四体和柔胜药灵独步小轩无一事老槐阴里鹤梳翎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六

猜你喜欢
  吴龙翰·唐圭璋
  ●全史宫词卷十三 唐·史梦兰
  第二折·孟汉卿
  莲子居词话卷之一·吴衡照
  春·徐志摩
  卷二十八·唐圭璋
  精华録巻三·王士祯
  古诗镜卷三十六·陆时雍
  卷二十三·陈起
  卷一百二十五·曹学佺
  卷九十六·吴之振
  卷六十四·陈焯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巻三·童轩
  长杨赋注释·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律诗·秋瑾

    水仙花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瓣疑呈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余生有花癖,对此日徘徊。送别杨柳中庭月,来宵只独看。分离从此始,相见定年难。浦溆灯将烬,窗前泪未干。明朝挂帆去,谁伴倚栏干?咏琴志感泠泠七弦

  • 石湖词·范成大

    范成大满江红冬至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

  •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陈寿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魏书曰:阶祖父超,父胜,皆历典州郡。胜为尚书,着名南方。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天顺元年三月甲子朔封代府昌化王第二子成釴为镇国将军赐诰命冠服○命国子监祭酒刘铉为詹事府少詹事翰林院侍讲孙贤为左春坊左中允修撰刘珝为右春坊右中允编修牛纶为左赞善刑科左给事中司马恂为右赞善翰林院编修徐溥兼

  • 卷四十四·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四十四大学士朱轼撰名臣续传一汉锺离意锺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隂人也少为部督邮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意封还记入言于太守曰政化由近及远宜先清府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晋灭吴魏元帝景元三年冬十月吴主以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勲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初兴为防稽太守吴主在防稽兴遇之厚左将军张布尝为防稽王左右督将故吴主即位二人皆贵宠用事布典宫省兴闗军国以佞巧更相表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四·佚名

    武帝下李陵【乐天 少游 何去非】李广【温公 何去非】霍去病【何去非】桑弘羊【张彧 李徳裕】公孙弘【李徳裕】石庆【少游】终军【栁子厚】贤吏【子由】汉鼎【东坡】李陵乐天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

  • 汤显祖传·张廷玉

    汤显祖,字若士,江西临川人。小时候善于作文,很有些名气。张居正想让他的儿子中进士,网罗海内名士夸奖他。听说汤显祖与沈懋学的名声后,命令他的儿子们去请汤、沈二位。汤显祖辞谢不肯前往,沈懋学于是与张居正的儿子嗣修一起

  • 卷九·江永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九婺源江永撰容貌容通考少仪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音騑】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注匪读如騑美皆当为仪周礼教国子六仪一曰祭祀

  • 春秋大全卷三十五·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定公中【已敬王十亥八年】八年【晋定十齐景四十六卫灵三十三蔡昭十七郑献十二曹靖四卒陈怀四卒僖四宋景十五秦哀三十五楚昭十四吴阖庐十三】春王正月公侵齐【左传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顔髙之弓六钧皆取而

  • 大方等陀罗尼经 第一卷·佚名

    大方等陀罗尼经初分 第一卷北凉沙门法众于高昌郡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陀林中。与五百大弟子俱。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从王舍城与九十二亿菩萨摩诃萨众俱。其名曰文殊师利法王子。慈王法王子。大目法王

  • 唯识二十论一卷·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翳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即

  • 增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大慧菩萨住须弥山顶。尔时诸天子等来诣菩萨。恭敬围绕而为听法。时有菩萨名童子相。合掌恭敬白大慧菩萨。唯愿慈悲为我等故。说增慧陀罗尼。所有一

  • 卷第九·朝宗通忍

    嘉兴大藏经 朝宗禅师语录朝宗禅师语录卷第九侍者 行导 编法语示旸谷禅人断生死底利刃开祖关底钥匙直下全体全用彻始彻终以至接物利生神通游戏无不繇当人一个紧切而已所以道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旸谷上人志慕斯道

  • 洞玄度灵宝自然券仪·佚名

    《灵宝中盟经目》第三十七种著录《灵宝度自然券仪》1卷。本仪当出自六朝。述分券契盟授灵宝玉文真经之科仪。

  • 至言总·佚名

    至言总,原题「会稽禹穴道士范翛然撰。」据日本吉冈义丰考证,约成书于中晚唐。五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云笈七签》卷三十五亦摘录本书。书分五篇,分别汇辑道教修炼方术:卷一〈斋戒〉,言上清、灵宝、洞神、太一、旨教

  • 情变·吴趼人

    写情小说,八回,未完。吴趼人著。清宣统二年(1910)五月连载于上海《舆论时事报》。标“奇情小说”。书至八回,作者不幸病逝,因此堪称绝笔。《情变》叙述的是一对乡村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悲剧。女主角寇阿男生于扬州乡

  • 地藏菩萨本愿经·佚名

    梵名Ks!itigarbha -pran!idha^na-su^tra 。凡二卷。唐代实叉难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亦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等。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本经称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付嘱,在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