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老泉集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至和中欧阳修荐除校书郎食霸州文安县主簿禄与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有嘉祐集

云兴于山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匪山不仁天实不顾山川我享为我百诉岂不畏天哀此下土斑斑鸤鸠谷谷鸣号天乎未雨余不告劳谁谓山川不如羽毛

有骥在野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子不我良岂无他人絷我于廐乃不我驾遇我不终不如在野秃毛于霜寄肉于狼宁彼我伤宁人不我顾无我子忘

有触者犊

有触者犊再棰不却为子已触安所置角天实畀我子欲已我恶我所为盍夺我有子欲不触盍索之苙

朝日载升

朝日载升薨薨伊氓于室有绩于野有耕于途有商于边有征天生斯民相养以宁嗟我何为踽踽无营初孰与我今孰主我我将徃问安所处我

我客至止

我客至止我迎于门来升我堂来饮我樽羞鼈不时詈我不勤求我何多请辞不能客谓主人惟子我然求子之多责子之深期子于贤

顔书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冩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寳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鬬羌夷新造势尚弱胡为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頥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熈熈奈何不爱死再使蹈鲸鳍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缅邈念高谊惜哉生我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云公本不死此事亦已奇【或云公尸觧虽见杀而实不死】大抵天下心人人属公思加以不死状慰此苦叹悲我欲哭公墓莽莽不可知爱其平生迹徃徃或孑遗此字出公手一见减叹咨使公不善书笔墨纷讹痴思其平生事岂忍弃路岐况此字颇怪堂堂伟形仪骏极有深穏骨老成支离防画廼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貎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噐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安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防百木斤斧所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欧阳永叔白兎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白兎不忍杀叹息爱其老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贵人织筠笼驯扰渐可抱谁知山林寛穴处颇自好高飚动槁叶羣防迹如扫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答二任

鲁人贱夫子名丘指东家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奈何乡闾人曾不为叹嗟区区吴越间问骨不惮遐习见反不怪海人等龙虾嗟我何足道穷居出无车昨者入京洛文章被人夸故旧未肯信闻之笑呀呀独有两任子知我有足嘉逺游苦相念长篇寄芬葩道我亦未尔子得无增加贫穷已衰老短髪垂髿髿重禄无意取思治山中畬徃嵗栽苦竹细宻如蒹葭庭前三小山本为山中楂当前凿方池寒泉照谽谺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何当子来防酒食相邀遮愿为久相敬终始无疵瑕闲居各无事数来饮流霞

丙申嵗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子中允景回旧有地在蔡今将治园囿于其间以自老余尝有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以为休息之馆而未果今景回欲余诗遂道此意景回志余言异日可以知余之非戱云尔

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平川如掌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一作安】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民生舒缓无天扎衣冠堂堂伟丈夫吾今隠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邉隅草深野濶足狐兎水种陆收【一作取】身不劬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返黄狐君今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忆山送人

少年着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寛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逺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乗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顔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阴崖雪如石廹暖成高澜红日到絶顶目?手足颠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仰面蹑云霞垂手抚百山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长风送轻防瞥过难详观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巓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邉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江山两相値后世无水患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烂漫走尘土耳嚣目眵昏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振鞭入京师累嵗不得官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防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迤逦见钟南岸口蟠长安一月看山岳懐抱斗以骞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左山右絶涧中如一绳悭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累累斩絶峰兀不相属聫背出或逾峻逺骛如争先或时度冈岭下马歩险艰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又闻吴越中山明水澄鲜百金买骏马徃意不自存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飞下二千尺强烈不可干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问以絶胜境导我同跻攀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防五岭望可见欲徃苦不难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羣峦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徃求与识面复见山鬱蟠絶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黎雅又可到不见冝悒然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他山已不见此可着意看

上田待制诗

日落长空道大野渺荒荒吁嗟秦皇帝安得不富强山大地脉厚小民十尺长耕田破万顷一稔粟柱梁少年事游侠皆可荷弩枪勇力不自骄颇能啖干粮天意此有谓故使连西羌古人遭邉患累累鬬两刚方今正似此猛士强如狼跨马负弓矢走不择涧冈脱甲森不顾袒裼搏敌场嗟彼谁治此踧踧不敢当当之负重责无成不朝王田侯本儒生武略今洸洸右手握麈尾指挥据胡牀郡国逺浩浩邉鄙有积仓秦境古何在秦人多战伤此事久不报此时将何偿得此报天子为侯歌此章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諌议

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缅懐当今人草草无复闲坚卧固不起芒背实在肩布衣与食肉幸可交口言黙黙不以告未可遽罪愆驱车入京洛藩镇皆逹官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中懐邈自念惝怳难自论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禁军几千万仰止填其咽西畨久不及老贼非常然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烽火尚未灭何防安西邉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答陈公美

少壮事已逺旧交良可懐百年能几何十载不得偕念昔居乡里游处了无猜饮食不相舍谈笑久所陪拜君以为兄分宻谁能开齿髪俱未老未至衰与頽我子在襁褓君犹无婴孩君后独舍去为吏天一涯我又厌奔走逺引不复来嵗月杳难恃区区老吾侪况从与君别多事嵗若排心力不能救衰病侵骨骸二子皆已冠如吾苦无才君亦已有嗣骨肉秀且佳人事知几变防合终不谐昨者本不出豪杰苦自咍鬱鬱自不乐谁为子悲哀翻然感其说东走陵巓崖不意君在此得奉笑与诙君顔蔚如故大噱飞尘灰我老应可怪白髪垂两顋新句辱先赠古诗许见推贤俊非独歩故旧无所乖作诗报嘉贶亦聊以相催

又答陈公美三首

仲尼鲁司冦官职亦已优从祭肉不及载冕奔诸侯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

仲尼为羣婢一走十四年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彼亦诚自信谁能卹多言

公孙苦放逐牧羊沧海濵勉强聴乡里垂老西游秦自固未为壮徒爲久辛勤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送李才元学士知卭州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白马渡涯水红旗照蜀山归来未解帯故旧已满门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飡

送陆权叔提举茶税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徃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名家乱如髪棼错费寻理今来未五嵗新传两盈几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何年重相逢祗益使余畏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送王吏部知徐州

东徐三齐之南隣夫子岂是三齐人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徐州絶胜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戱欲及晨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防窥城闉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藤樽

枯藤生幽谷蹙缩似无材不意犹为累刳中作酒杯君知我好异赠我酌村醅衰意方多感为君当数开藤樽结如螺村酒绿如水开樽自献酬竟日成野醉青莎可为席白石可为几何当酌清泉永以思君子

送任师中任清江

吾老尚喜事羡君方少年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邉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君今始得县翶翔大江干大江多风波渺然天欲翻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防未尝见文物不识天地寛今君吾乡秀固已见西川去年作邉吏出入烽火间儒冠杂武弁屡与氊裘言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陈汤喜形胜所至常纵观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

十年尝作犍为令四脉尝闻愍俗诗共叹才高堪御史果能忠谏致戎麾防稽特欲荣公子冯翊犹将试望之船系河堤无几日南公应已怪来迟

台省留身凡几嵗江湖得郡喜今行卧聴晓皷朝眠穏行入淮流乡味生细雨满村莼菜长高风吹斾防船狞到家应有壶觞劳倚頼比隣不畏卿

从叔母杨氏挽诗

老人凋防悲宗党寒月凄凉塟旧林白髪已知隣里墓伤懐难尽子孙心几年赠命涵幽壤当有铭文记德音千里缄词托哀恨呜呜引着涕中吟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

春入禁城懐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番番翠蔓纒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客慢空劳严置兕酒多无用早成蛇相公犹有遗书在欲问郎君借五车

栽松成径百余尺隔径开堂似两家厌事共邀终日饮渴春先赏未开花客来庭树鸣寒鹊酒入肌肤忆冷蛇衰病不胜杯酒困醉归倾倒欲乗车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筯粗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轩窗几席随宜用不待高擎鹊尾炉

九日和韩魏公

晚嵗登门最不才萧萧华髪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已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徧开

涵虚阁

幽居少尘事潇洒似江村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岭云时聚散湖水自清浑世德书芳史传家有令孙净因大觉禅师以阎立本画水官见遗报之以诗

水官骑苍龙龙行欲上天手攀时且住浩若乗风船不知几何长足尾犹在渊下有二从臣左右乗鱼鼋矍铄相顾视风举衣袂翻女子侍君侧白髪垂双鬟手执雉尾扇容如未开莲从者八九人非鬼非戎蛮出水未成列先登扬旗?长刀拥旁牌白羽注长弮虽服甲与裳状貎犹鲸鳣水兽不得从仰面以手扳空虚走雷霆雨雹晦九川风师黑虎囊面目昏尘烟翼从三神人万里朝天关我从大觉师得此诡怪编画者古阎子于今三百年见者谁不爱予者诚已难在我犹在子此理宁非禅报之以好词何必画在前

咏菊

骚人足以思香草比君子况此霜下杰清芬絶兰?气禀金行秀德满黄中美古来鹤髪翁餐英饮其水但恐蓬藋伤课童加料理

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

枯松怪石霜竹枝中有可爱知者谁我能知之不能说欲说尝恐天真非羡君笔端有新意倐忽万状成一挥使我忘言惟独笑意所欲说辄见之问胡为然笑不答无乃君亦难为辞昼行书空夜画被方其意得尤若痴纷纭落纸不自惜坐客争夺相谩欺贵豪满前谢不与独许见赠怜我衰我当枕簟卧其下暮续膏火朝忘炊门前剥啄不须应老病人谁称我爲

两宋名贤小集卷七十

猜你喜欢
  自序·王骥德
  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梁章钜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七·邵雍
  戊申十二首·许南英
  第一折·佚名
  回文类聚卷二·桑世昌
  槎翁诗集卷七·刘崧
  简介·张翥
  七言巻六十九·洪迈
  卷一百七十七·陈思
  卷七百三十·佚名
  御选元诗卷八·康熙
  补遗·佚名
  巻四·佚名
  石孝友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杜甫

    (天宝、至德间,公居京师授率府参军,及陷贼中,间道归凤翔官左拾遗作。)赠田九判官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陈留阮瑀谁争长,京兆田郎早见招。麾下赖君才并美,独能无意向渔憔。送蔡希鲁(一

  • 赵汝茪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汝茪(生卒年不详)字参时,号霞山,又号退斋,商王赵元份七世孙。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退斋词》一卷。 ●汉宫春 赵汝茪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 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 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

  • 卷六十九 夏録四·崔鸿

    胡义周 胡义周安定临泾人也博渉经史尤善属文初仕秦姚泓为黄门侍郎以文章著称泓灭遂仕于勃勃为秘书监勃勃作綂万城义周为之铭颂其功德曰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刋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疆之祚昔在陶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年岁次庚申金熙宗亶天眷三年春正月按是月丁丑朔辛巳右仆射秦桧言前日外间有匿名书非毁朝廷当缴进上曰已见之无足恤先是金人遣奉使官宣州观察使知合门事蓝公佐南归议岁贡誓表正朔册命等事此以绍兴讲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王称

    宦者传一百三  宦者之祸见于前载者尚矣太祖开基所用宦者不过五十人但掌宫掖之事未尝令采他事也尝有中黄门因祷祠山川于洞穴中得怪石形类羊者取以为献太祖曰此墓中物尔何以献为命碎其石杖其人其不受佞也如此厥后宰相

  • 通志卷第一百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五后汉李固【子夑】杜乔 吴祐 延笃 史弼 卢植 赵歧 皇甫规 张奂 段颎 陈蕃【朱震】王允【王宏士孙瑞赵戬】党锢刘淑 李膺 杜密 刘祐 魏朗 夏馥 宗慈

  • 神功·周绍良

    №神功001【盖】失。【志文】大周故曹府君墓志铭并序君讳玄机,字警,沛国谯人也。自赤制登枢,相国驰宁谧之誉;黄星应历,天人标翰墨之雄。茂德英声,可略言矣。祖纂,隋易州遂城县令;父伦,隋虔州司马;蓟门之右,即□□鸾

  •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之一,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李斯列传》的社会政治背景是极其广阔的,实际上几乎涉及了整个秦王朝的兴亡史,而秦王朝的兴亡,与李斯又有很大关

  • 杨佶传·脱脱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声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

  • 卷四·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四      明 黄佐 撰文华堂肄业洪武六年开文华堂禁中以为储材蓄德之所乡贡举人至京师诏免会试择年少俊异者俾肄业其中正月甲寅有司以河南第一人张唯等名上召见便殿亲命题俾赋诗诗成称旨唯

  • 第四讲·孙中山

    照前几次所讲,我们知道欧美人民争民权,已经有了两三百年,他们争过了两三百年,到底得了多少民权呢?今天的题目,就是欧美人民在近来两三百年之中,所争得民权之多少,和他们的民权,现在进步到什么地步。民权思想已经传到中国来了,中

  • 卷六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一宋 宋敏求 编大臣尊礼大臣魏公寂已下奏事侍立并升殿诏郭子仪号尚父制杜佑每月三两度入朝商议军国大事制裴度平章军国重事三五日一入中书制异姓王封五王制册张柬之汉阳郡王文册崔玄玮

  • 李松涛·周诒春

    李松涛 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嘉定。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屡以演说作文得优奖。任圣约翰大学助教。为约翰声编辑。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教育。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入哥仑比亚大学。习

  • 元年·佚名

    (丁卯)元年清隆熙二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卷之二〉一日。〈陰曆丁未十一月二十八日〉宗親、文武百官,歲首陳賀及進致詞。竝權停例,行禮于仁政殿。○詣德壽宮,進致詞于太皇帝。以歲謁也。○閣令第一號。退官恩賜金

  • 治期篇第五十三·王充

    世谓古人君贤,则道德施行,施行则功成治安;人君不肖,则道德顿废,顿废则功败治乱。古今论者,莫谓不然。何则?见尧、舜贤圣致太平,桀、纣无道致乱得诛。如实论之,命期自然,非德化也。吏百石以〔下〕,若〔斗〕食以〔上〕,居位治民,为政

  • 卷二十八·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附见一人)○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释智晖,姓高氏,咸秦人也。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不狎童游,动循天分。鍻遇圭峰温禅师,气貌瑰伟,虚心体道,?其门者,淑匿旌别矣。谓晖曰:“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请祈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提婆达多手持弓箭。出迦毗罗城而欲教射。悉达多太子知已。与五百眷属亦出国城同为弓射。时提婆达多即持弓箭遥射一树。其树中箭应弦而倒。悉达多太子。

  • 坏人们·松本清张

    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故事缘起于一家经营不善的医院,年轻的院长户谷信一最擅长的是——吃软饭。颇有魅力的他,虽还未离婚,身边却不乏迷恋他的女性,而这些女性多半富有而寂寞,不仅甘愿为他送上大笔钱财,甚至不惜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