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五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防斋小集

危稹字逢吉旧名科临川人淳熙十四年试春官知举洪公迈称其文踔厉雅健登乙科授南康军敎授士经指授文体丕变后知湖州又知漳州为义冢丧之无主名者二千三百余建龙江书院奏罢经总制无名钱五千缗与部使者忤请祠归筑屋城南嵩源与乡老七人为真率防自?防斋又号骊塘卒年七十四真西山德秀尝举自代至是铭其墓有防斋集诸经讲义集解史编玉府药山集皆行于世借诗话于应祥弟有不许防抹之约作诗戏之

我有诗书癖每喜以笔抹黄饰句眼施朱表事?此手定权衡众理析畎浍歴歴灿可观开卷如绘画知君笃友于因从借诗话过手有约言不许一笔坏是语落我耳便觉意生拭明朝试静观议论颇澎湃读到防意处时防欲犯□将举手复止火侧禁搔疥技痒无所施閟怀时一噫只可卷还君如此读不快千驷容可轻君抱亦少隘昨问鸡林人尚有此编卖典衣须一收吾炙当痛嘬

上隆兴赵帅

买宅须买千万隣李雎喜得王僧珎买山百万复谁与防阳节度真主人吾生兀兀鑚蠧简不肯低头植资产缀名虎榜二十年依旧酸寒广文饭緑鬓半作皇皇华岂堪风雨犹无家大鹏小鷃各自适只有鸿雁长汀沙弟昆圑栾虽足乐老屋萧条不堪着玉堂便是无骨相也合専侬一丘壑近来卜筑穷防搜十里而近依松楸骊龙塘上邓家丘半山老人所钓游半山天下文章伯邓家耸名亦辉赫断碑犹在古墙阴好句曽经写山色买隣得此天所予独欠山资无覔处平生骂钱作阿堵仓卒呼渠宁肯顾君侯地位高入云笔所到处皆成春万间广厦兹许逺岂无一室栖贫身王邓故处为隣曲更得赵侯钱买屋便哦诗句谢山神饮水也胜樽酒緑

楚楚雪衣明烟霞径里行不官陶令野有节伯?清一见消尘虑相亲长道情秋风着梧叶时作九臯声王架阁夙有棊癖尝扵和篇中讥其不工架阁颇讳恶其说复次韵戏之

刘伶耽于酒渊明玩于菊君乃癖于文爱棋犹更笃文高新掌故棊只肯秘读我昨却莱兵书法谨夹谷不知君讳之防名如防玉耻鼓赵王瑟欲举渐离筑明发疾呼予开枰数反覆盛气欲呑敌厉响亦惊俗失利頳凑颊得隽喜填腹势固健于常年终弱于仆君名高天下此时一不足小负毋重争旁观有静瞩大明昧于小月固不胜烛切勿罪刘五此笔竞所録【时涂任伯亦颇短架阁之棊而和篇言不工者实予也架阁乃归罪于任伯】

挽同年胡司门

期筑盟惟旧交承契更深雨声春共酌灯影夜同吟接武方尧殿招魂遽楚音尤怜哭君日来纳惜时金

藕花中未开之荷穿叶而出

风清晏瑶池正拥万姬醉忽有青山人穿伏献封事

春日有感三首【封弥院中作】

春入长安百万家湖边无日不香车一株栁色吾无分防杀庭前荠菜花

看书数页眼花旋推过薫炉去打眠五十压头衰白尽书无灵圣事茫然

情知老却流莺了争奈狂如蛱蝶何尚有紫微红叶在佳人休唱怨春歌

上雷漕

破裘芒履晚山前手挽乌桐白玉?闻道知音在高处一声弹入紫微天

径从丰城谒于房州于令侍姬歌舞进酒二首

蛾睂对歌舞凉伊舞声还逐歌声齐卷花万段忽进酒鬬高蝴蝶飞来低

更有佳人在空谷能唱春风天上曲何时得上金玉堂一声飞度龙吟竹

送刘帅归蜀【后溪先生也】

万水朝东弱水西先生归去老蛾睂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睂山见时

赠书肆陈解元

防斋幸自少人知饭饱官闲睡转宜刚被旁人去饶舌刺筒花下客求诗

兀坐书林自切磋阅人应似阅书多未知买得君书去不负君书人几何

题吴淑妃真子

海静江澄玉雪腮何年何月下瑶台卷中不敢端详防曽得君王一笑来

春日即事

麦风翻陇泼浓緑花露滴枝粘老红小立楼头检春事一丝暖日坠青虫

闻莺

天上金衣侣还能贶草莱风流晋王谢言语汉邹枚公等久安在今从何处来山禽正嘈襍慰我日徘徊

送孙行之出守衡阳

日日江头送客行况闻君去作専城心存臣子无中外身系朝廷有重轻諌疏满怀催上道中原万事想闗情丛葵到底还倾日侧耳衡阳来雁声

挽月湖二首

天何夺我老先生轩冕丛中王雪清英石数拳归艇重月湖千顷世縁轻云山买得无余俸句法流将不尽名头白贾生非不遇所言向已略施行

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若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譍犹想经行泉石处亭嵓憔悴一枯藤

送?告逺得南康

我是康庐旧冷官梦魂今尚忆云端山将草色到天碧泉带松声出谷寒仙观几年留鹤隠古潭有日起龙蟠使君肯着诗料理乞我蛮笺半幅看

上赵总领【赵犹记向来未改之名】

一见烦公道眼明悬知彻底五湖清岂期天上张公子犹记当年刘更生几度夜深流水操无心人认断肠声平生不面却相识黄鹤楼前今一鸣

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着处芳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挿鬓云香

接客篇

接客接客高亦接低亦接大儿稳善防传茶小儿踉蹡能作揖家人不用剪髻云我典唐书充馔设唐书典了犹可赎賔客不来门户俗

郭公篇

郭公郭公闻尔失国春秋时何事到此犹悲嗁郭公前言亡国故当时只縁臣子误百年社稷不得归而今家住柘岗西满目春风都是恨声声说与齐侯知郭亡矣君勉之

妇叹

记得萧郎登第时谓言即日凤凰池而今老等闲官职日欠人钱夜欠诗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七·彭定求
  李慧之·唐圭璋
  李曾伯·唐圭璋
  爰园词话·俞彦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四·丘逢甲
  第十一折 闹诏·李玉
  饮酒·周作人
  余集卷十七·乾隆
  提要·褚藏言
  卷二百三·陈思
  卷三十一·沈德潜
  卷四十四·陈元龙
  卷五·沈季友
  阮逸女词作鉴赏·佚名
  卷八·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十七古今体六十三首【庚午四】题黄公望烟树溪亭小幅日日身在画中行何用行幐擕画卷以画证境妙趣多此中会心良不浅小幅周方不逾尺纵目顿有千里远惨澹经营素所工

  • 卷一百四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十七 欧阳修 自叙 余本漫浪者兹亦漫为官胡然类鸱夷托载随车辕时士不俛眉默默谁与言赖有洛中俊日许相跻攀饮德醉醇酎袭馨佩春兰

  • 崔与之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州增城(今属广东)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

  • 列传第十六 长孙览从子炽 炽弟晟·魏徵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阳人也。祖稚,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父绍远,周小宗伯、上党郡公。览性弘雅 ,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律。魏大统中,起家东宫亲信。周明帝时,为大都督。武帝在籓,与览亲善,及即位,弥加礼焉,超拜车骑大将

  • 文艺类·佚名

    ○李雪木槲叶集李雪木名柏,武功人。“关中三李”,中南山人李子德因笃,二曲山人李中孚?,与雪木也。雪木所着《槲叶集》,冷艳峭刻,如其为人。阅《耕者》云:“农无谷,不农则肉。农无服,不农则?。农蔽恶木,不农则渠渠夏屋。”有古谣

  • 卷之八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死而复活·李定夷

    前清光绪二十九年,武进怀南乡张家村有张品大者,佣人为业。子仲华,娶怀北李姓女为媳。女性疏懒,奉事翁姑,未能尽职,以是不得翁姑欢。女以不能见爱于翁姑也,乃故肆流言,诬翁姑以种种虐待行为。未几,女忽失踪,四处探寻,杳无踪迹。于

  • 第一二四札光绪九年四月廿二日一一三一二-一六·佚名

    台北知府陈,将由巡抚发办事件之裁判,示知新竹县,并饬县将门丁驱逐内渡札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随带加八级纪录四次陈为札饬事。案奉抚宪张批:「据新竹县革役杨祥上控呈称:『快役徐祥因案斥

  • 金佗稡编卷十二·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二宋 岳珂 撰家集三奏议上乞本军进讨刘豫劄子太尉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劄子奏贼豫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陛下六飞时廵越在海际天下之愚夫愚妇莫不疾首

  • 钦定执中成宪卷一·佚名

    唐帝尧书稽于众舎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厯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六韬帝尧王天下之时吏忠正奉法者尊其位亷洁爱人者厚其禄民有孝慈者爱敬之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旌别淑慝表其门闾平心正节以法度禁邪

  • 卷二·胡彦升

    <经部,乐类,乐律表微钦定四库全书乐律表防卷二原任知县胡彦升撰度律下吕氏春秋音律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蔟太蔟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賔蕤賔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

  • 卷二十六·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二十六明 王志长 撰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注礼籍名位尊卑之书使者诸侯之臣使来者也疏大行人待诸侯小行人待诸侯之使者其邦之礼籍则诸侯

  • 卷五十·道世

    △报恩灾第五十一(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盖闻三宝恩重,慈荫四生;化育十方,等同一子。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遂使优填刻像,郁尔浮光;斯匿铸形,超然避席。自兹厥後,灵瑞倍兴。嘉声弥盛,靡草从风。念则罪灭福生,敬则德隆终古。

  • 后序·松源崇岳

    曹溪的流。东入日国二十余派。出自松源者居其十。而天泽一支。尤衍松源之流。毒吾国也。如此之多且久矣。然其语录双卷。旧版湮灭。而副墨之子。亦将为乌有焉。今时至於挽近陈烂之类。往往灾木。此犹未免无焰之秦。岂

  • 浮生六记·沈复

    笔记。清沈三白撰。六卷。三白苏州人,有才华,工诗文,余不详。此编记三白与舅氏女陈芸自幼两小无猜,情投意合,互相爱慕,终成眷属。作者以缠绵之思,回忆其婚后夫妇合乐,诗文唱和的幸福生活,后芸娘早逝,三白回忆作此以资纪念。书分

  • 郎潜纪闻·陈康祺

    笔记。近代陈康祺著。五十三 卷。凡《初笔》十四卷,《二笔》十六卷,《三笔》十 二卷,《四笔》十一卷。《二笔》又称《燕下乡脞 录》,《三笔》又称《壬癸藏札记》,《四笔》又称 《判牍余渖》。专记清代之事,内容大致可分五

  • 左氏博议·吕祖谦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疏其说于下,旬储月积,浸就编

  •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