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二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冦莱公集

雨中书事

一雨起前浦霏防向暮秋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山晦峰峦隠烟凝岛屿幽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夜懐寄友生

遥夜独无趣恍然思故交泉声飞石壁星影落蘅臯志在难低俗情闲任献嘲秋山虽入望犹不似乡郊

秋夜怀归

背寒烛影沉沉楚客乡思欲不禁板阁漏残人自逺水萤光淡夜方深牢愁闻雨眠疎屋归梦随云彻故林忆着烟村旧风景柿红时莭又鸣砧

夏夜闲书

雨蒙村落野梅黄茅阁闲吟水气凉幽鸟逺声来独树小荷疎影占前塘闲心终不忘渔钓澹分真宜习老庄报国自知无世用烟蓑何日卧清漳

秋兴浩然追忆馆殿幽致偶成长句寄徐休学士

轺车南去咏江天闲忆羣贤倍黯然御水莎青孤立鹭宫槐烟冷数声蝉石渠吏散帘风静鳯阙云归霁景鲜幽致不知何日共君思惟赋帝京篇

宿江西寺

独宿西林夜凝然静拥袍巫云秋暝峡楚月冷生涛莎败蛩犹噪乡遥梦亦劳霜风开落叶还欲续离骚

闻杜宇

曽为深寃无处雪长年江上哭青春平林雨歇残阳后愁杀天涯去国人

巴东寒食

春雨萧萧寒食天逺行犹在楚江邉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薄宦未能酬壮莭良时空自感流年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春晩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遥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栁无风絮自飘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余芳殢酒瓢

月下懐故人

清夜月初满藓庭吟更幽梧桐疎影老蟋蟀乱声秋旧国情何极空江思欲流故人今底处危坐独凝愁

和赵渎监丞赠隠士

不爱簮裾陪盛列终年深隠养天机静闻风雨眠渔艇闲称林泉挂道衣门接水村多野色鹤当莎径立残晖高吟幽赏无羁束始觉趋时事已非

雨夜书事

离人聼积雨滴滴动乡心故国程犹逺重门夜正深气昏蒙烬烛巢冷语栖禽遥想江南岸余花委故林

归州留别傅君

杨栁如丝拂画桥此中留语欲魂销还愁别后巴东馆独听空江半夜潮

秋晚闲书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厌读羣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因想前朝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闻笛

平野人归后孤城日落时西风闻一笛惆怅忆桓伊

县斋春书十二韵

县幽无俗事公退只高吟江到荆门阔山连蜀国深峡云长映日蛮雨易成霖羣雀鸣春院饥猿呌夜岑庭荒多古木地僻见沙禽印鏁残阳后人归叠翠隂思乡空索寞素分信浮沉乐静稀尘累甘闲负壮心衰容常懒栉病髪岂胜簮寡欲慵求友防邪毎自箴浇风终耻合前事固难谌望断天涯外离魂欲不禁

予顷从穰下移涖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陜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毎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絶句书于河上亭壁

堤草惹烟连緑野岸花经雨厌枝红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斾风

蝉鸣日正树隂浓避暑行吟独杖笻却爱野风无定处水邉容易耸奇峰

岸阔樯稀浪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逺树疎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暮天寥落冻云垂倚望危亭欲下迟临水数村谁画得浅山寒雪未销时

秋夜懐洛下一上人

逰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夜聼吴苑雨秋忆洛城僧木叶惊栖鸟寒暗静灯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题花

繁花昨夜香苞裂露裛风吹照野时能与离人添怅望一时留与子规啼

春望书事

因晴毎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余兴滞黄醅

秋日懐友生

寂寂感离羣前期何足云人从秦岭别蝉向楚江闻村送孤烟起山空白日曛更逢疎叶落愁绪转纷纷

春初夜书

水国淹留嵗月空云山东去阻千重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南浦有潮舂栅鏁西无睡怯严钟谁家几防畬田火疑是残星挂逺峯

江上

古岸萧萧闻逺雁平芜杳杳更斜晖空江极目望不尽枫叶半红人未归

夜望

南亭闲坐欲忘机望久前村岛屿防数防寒灯起烟浪江船应见夜渔归

送人

客亭残照里歌阕独南行芳艸无断色离人多别情逺途方不极长笛更飞声莫动乡闗念徒令白髪生

早春

溪氷觉暖防涵碧山杏经春半吐红不向此时一醉到头无计奈春风

寄漳川隠士

志高长説耻鳬趋嵗晏园林恋隠居陋巷自甘栖短褐侯门终不曳长裾夜吟雪屋宜搜句春结烟蓑老钓鱼为我红尘偶为吏近来还寄絶交书

慵趋大厦恋山薇立志由来与世违溪上有时逢静钓雪中长日掩闲扉自知天爵高人爵不爱朝衣换布衣我逐浮名任飘泊清泉难得共忘机

题巴东寺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湄山深防有径树老半无枝望逺云长暝谈空日渐移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赠隠士

夫子住东野经年不到城爱吟无俗趣贪静得闲名荒径侵山影虚堂出燕声我惭为俗吏泉石负幽情

南亭晨望寄唐知郡

梦觉偶晨起南轩还独过晓光生逺树露气冷疎荷空白逰尘少风清静兴多遥知江郡守幽趣在烟波

残月

半夜沈清影宵残犹伴吟已甘垂树杪由得挂天心影淡潜虬媚光寒宿鸟侵谁家伤早别凝思共沈沈

巴东有感

长嵗天涯悲断梗逢春无处不伤情那堪日落红楼伴更聼萧萧杜宇声

首夏书事

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闲庭犹戏蝶高树已鸣蜩世态贫中觉乡思醉里销纵吟还独步时复过溪桥

和李逢同年水阁闲望

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孤林经野烧极浦见渔家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懐沙

塞上秋懐

未识穷邉苦今逰信有之秋林残照后开路独行时碛逈风长急天寒雁渡迟离心已无赖更聼戍楼鼙

送人归呉

忽忆湖山景防流兴不穷孤舟将去夜絶塞已来鸿白髪前期近沧州旧业空明时方道在莫更学渔翁

秋日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余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晚云连岳藏幽寺秋水澄江静见鱼昔嵗一鸣无所恨緑槐金蕋任萧疎

寄赠笠泽处士

笠泽渔人高莭奇白头犹自着蓑衣吟过竹院僧留宿钓罢烟江鹤伴归花落砌邉春雨歇酒醒林际夕阳防中朝名士皆知已多説东来信亦稀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宻映钱塘苏小家

喜吉上人至

邺北至夔城三千里外程劳寻苦吟伴独入乱山行楚水秋无际巴猿夜有声逢师不能寐因话故乡情

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二

猜你喜欢
  史铸·唐圭璋
  卷七·阮阅
  第十出 挫权·叶宪祖
  御定曲谱卷六·王奕清
  春·徐志摩
  卷七·孙默
  卷七·佚名
  卷三·陆游
  卷十六·梅鼎祚
  卷二十七·郭知达
  诗人·闻一多
  卷三十·乾隆
  卷一·文洪
  默庵诗集序·曹义
  卷三十一·施元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巻十·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杂曲歌辞汉魏之世歌咏杂兴而诗之流乃有八曰行引歌謡吟咏怨叹者皆诗人六义之余也如三曹七子犹有古之遗风焉自晋楚江左下逮六朝风化防薄繁音日滋新声炽而雅音废矣故齐陈隋之将亡也有伴侣无愁玉树后庭花泛

  • 卷三十九·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九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杨 慎【二十五首】慎字用脩新都人正德辛未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以议大礼泣谏杖谪永昌天啓初追諡文宪有升庵集【薛君采云用脩穷极词章之绮丽牢笼载籍之菁华其卓絶之才

  • 卷五十五·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五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二 吴臣 周瑜【子胤】 鲁肃【子淑】 谨案周瑜传阙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肃魁梧有壮节喜奇计知天下将乱乃学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七·阿桂

    紫光阁曲宴即席成什【丁酉】紫光筵开迓始春每教卜日先【去声】于人【是日为人日前一日】民安物阜期引翼北西戎集仰鳞【时朝正新旧诸藩年班四部哈萨克来使及轮班觐谒之土司等咸集并命曲宴】众土司都欣得所两金川那更

  • 文帝本纪·沈约

    太祖文皇帝号义隆,小时字东儿,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出生在京口,卢循起义时,文帝年方四岁,高祖派谘议参军刘粹辅助文帝镇守京城。十一年(415),封为彭城县公。高祖讨伐羌人到彭城,将出征时,任命文帝代行冠军将

  • 朱敬则传·刘昫

    朱敬则,字少连,是亳州永城人。他家祖辈均以孝义被世人称扬,从北周(557~581)到唐朝,三代旌表,地方上都赞美。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就以辞赋知名。他与其堂兄弟同住,财产不分。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特别友好。咸

  • 苏逢吉传·欧阳修

    苏逢吉,京兆长安人。汉高祖镇守河东,父悦为高祖从事,逢吉常代悦写奏记,悦对高祖说过。高祖召见逢吉,喜欢他精神爽秀,就用为节度判官。高祖的性格刚强严肃,宾客官吏很少得到请见,逢吉能单独入见,终日侍立高祖的书阁中。当时公文

  • 屠隆传·张廷玉

    屠隆,字长卿,鄞县人。才智异于常人,曾向同乡沈明臣学诗,下笔数千言。族人屠大山、同乡张时彻正是贵官,隆受到他们的夸赞,名扬远近。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颍上知县,后调青浦知县。他时常招名士饮酒赋诗。曾游览九峰、三泖等

  • 卷九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九十一雍正八年二月上谕二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我国家膺图受命则有佐命元臣际会风云开拓疆宇至於承平之世亦有劳臣宣力绥靖不庭凡厥鸿猷骏烈焜耀旗常於是酬庸奬功锡以公爵其中分为一等

  • 卷四十九祀典二·冯煦

    祭祀经费皖省祀典纪载《通志》綦详,兹独及祭祀经费之多寡,而又各注其支销归于何项者,厥义有在。我朝祀典颁于礼部,自文武庙以至雩神、狱神之小祀,皆岁有常资。严氏遵曰:圣人在上,养物于阳,则鬼神养物于阴,而弗与抗。于是岁必有

  • 第十四章 上古的社会·吕思勉

    从上古以至春秋战国,社会组织的变迁,尤其巨大。孔子所说的大同时代,大约是极其平等,毫无阶级的。至各部落相遇,而有战争,于是生出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阶级。其最显著的,就是国人和野人的区别。古代有许多权利,如询国危、询国迁

  • 卷20·陈邦瞻

    真宗咸平元年春正月,翰林学士王禹偁上疏言五事︰“一曰:谨边防,通盟好,使辇运之民有所休息。方今北有契丹,西有继迁,契丹虽不侵边,戍兵岂能减削?继迁既未归命,馈饷固难寝停,关辅之民倒悬尤甚。臣愚以为,宜敕封疆之吏,致书辽臣,俾达其

  •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太祖朝   汉高祖、本朝太祖有圣人之材。〔必大〕   或言:"太祖受命,尽除五代弊法,用能易乱为治。"曰:"不然。只是去其甚者,其他法令条目多仍其旧。大凡做事底人,多是先其大纲,其他节目可因则因,此方是英雄手段。如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四章 身与邦·林语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语译天

  • 卷六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钱唐程川撰礼一统论经义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疎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古乐亦难遽复且于

  • 提要·石光霁

    【臣】等谨按春秋钩元四卷明石光霁撰光霁字仲濓泰州人张以寕之弟子也洪武十三年以荐为国子监学正擢春秋博士明史文苑传附载张以寜传中史称元故官来京者危素及以寜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寜长于经素宋元史稿俱失传而以寜春秋

  • 佛说护净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一池。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虫。其形似科蚪形黑如墨。佛语阿难。识此池中虫不。答言不识。佛语阿难。此池中虫者。十方世界大众僧。食不净食。堕此臭秽粪屎

  •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地藏菩萨之誓愿、功德、陀罗尼等。地藏菩萨系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其大愿;即为利益五浊恶世之众生,而不惜身命。故凡众生称其名号者,皆可速成意愿,灭除烦恼罪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