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七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二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月洞吟

王镃字介翁括苍人曽为县尉元兵陷临安弃印绶归隐湖山与尹緑坡虞君集叶招山诸人结社赋诗题所居曰月洞孤迥絶尘有桃源栗里之致焉遗诗一卷曰月洞吟

别虞君集

瓦甁担酒去送客石桥东潮过汀沙上船回岛屿中桃花三月雨杨栁五更风明日思君处渡头烟水空

送黙然上人归天台

孤云不定心持鉢度寒林野饭青蒲洁客程黄叶深海风潮水发山雨烧烟沈归到石桥日应防瀑布吟

钱塘江

凉踈万栁条秋满石栏桥吴越兴亡事晨昏来去潮云开天日近水接海山遥望到西陵渡风帆穏自飘

塞上曲

黄云连白艸万里有无间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移戍腰金印将军度玉闗

买舟

赤栏桥上路几度卜归期流水无回日行人有老时潮来江势逆月出海门迟风顺轻舟驶蒲帆尽夜吹

早行

客程因太早却费一更眠落月已归海残星犹在天橹声荷叶浦萤火荳花田隔岸谁家起青灯逺树边

别黄吟隐

饮干分别酒话久未移舟潮水催行客海山生逺愁蝉声秋浦树鴈影夕阳楼今夜相思梦芦花第几洲

秋深

风露损衣裙秋深懐故庐仆方谈夜梦客至得家书子黒石莲老柿红霜叶踈今年篱下菊遥忆少人锄

访翟梅山

诸老雕零尽江湖今有谁半生行客惯多难识君迟花屋春风酒梅山雪夜诗莫为名钓出世事正如棋

晚春即事

云气不分明天隂忽又晴喜凉溪鹊浴知雨树鸠鸣仙药黄精饭斋蔬白椹羮惜春吟未就闲踏落花行

山中

荣枯皆定数枉作送穷吟有色非真画无弦是古琴青松秦世事黄菊晋人心尘外烟萝客相寻入逺林

避乱柯岩緑坡诸公以诗见寄

柯栝地西东音书久不通山河隔今古天地老英雄局败棋难着愁多酒易中花前多少恨无语寄春风

感秋寄白云赵寺丞

囊里不藏金相随只破琴毎因防月夜长动故人心败艸闗河路秋风楚越砧愁来不成寐壊壁更蛩吟

谿村

水路随山转谿晴踏软沙斜阳晒鱼网疎竹露人家行蟹上枯岸饥禽衔落花老翁分石坐闲话到桑麻

寄友

髪影明寒镜萧萧亦自怜故人难防面行客又经年晴雪添崖瀑春云杂烧烟相思有书札冩尽夜灯前

寄杜北山

倦客萧萧两鬓秋栁丝无力绊归舟晓风落叶辞高树夜月行人在别州千里闗河乡国梦一江烟浪古今愁鴈声过尽青天濶却忆同登望海楼

暮春寄僊洲舎弟

去年妍菊醉重阳今日谁知各异乡落叶石栏霜信早败荷池馆雨声凉人情好恶花甘苦世事荣枯艸短长别有骏雕双翮健刚风摩透入苍茫

宿香严院

地炉煨火柏枝香借宿寒寮到上方山近白云归古殿风高黄叶响空廊敲门僧踏梅花月入夜猿啼枫树霜梦醒不知窗日上时闻清磬出松堂

古杭感事

国事凋零王气衰东南豪杰竟何之云寒废殿排班石艸卧前朝记事碑沙涨浙江龙去逺天寛北阙鳯归迟可怜不老吴山月曽照官家宠幸时

山居

屋头藓树蜕鸣蛩池上沟泉凿石通香老蒲花春洞影凉生槲叶午窗风泥瓶开酒留樵客篛笠穿云访药翁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

金陵感秋

鱼书难寄水空流两袖西风破黒裘客梦芦花晋城月归心枫叶浙山秋世情老去谙方熟愁事来时醉便休满目闗河懐古恨如今何处问孙刘

湖山即景次尹緑坡

湖山掩映鴈潭秋今古诗人説胜游緑栁影分骑马路丹枫叶落钓鱼舟前坡风送归樵笛别墅云藏卖酒楼长记寻梅氷雪里氊靴驼帽鹔鹴裘

尹緑坡山间吟所

苔痕分路见人家犬防篱根卧落花一片林塘诗境界四时花菓隐生涯锄山拣日春栽药汲水和云夜煮茶耕録有文须防看旋揺松露入硃砂

寓龙虎山中示张链师

莲盂送别万峯云龙虎山前过小春艸屦惯穿枯岭叶布衣犹带旧京尘氊寒不见游仙梦路逺谁怜倦客贫东望海门归未得北风吹雪满唐巾

春酌

酒防歌罢翠帘遮月栁惊啼子夜鸦多少断云心上事结成香梦是梨花

西湖

南北高峰叫杜鹃斜阳浮翠断桥边画船归尽江湖梦一半楼台杨栁烟

怯暖

怯暖新裁白苎衣棋声深院客来稀春风无力晴丝软绊住杨花不肯飞

秦望山

祖龙痴欲望长年却遣君房渡海船枉去蓬山覔丹药桃源亦自有神仙

深春二首

夹泥花上燕巢边翠箔桑空蚕又眠天气乍晴风别坐防盆藕出双钱

燕子来时春又休暖风吹緑上枝头绣帘不隔荼蘼月香影无人自入楼

采莲曲

罗裠溅湿鬓云偏揺落香风满画船忽忆年来顦顇梦鸳鸯正在藕花边

春闺辞

桃吹红雪上帘钩杨栁风丝拂画楼日透栏干人病酒卖花声过懒梳头

芳庭植上人

苔侵坐处石头青满屋春云不用扃入定醒来香印冷一帘花雨湿残经

喜凉

吹笛何人在小楼夜深不下玉帘钩凉风敲落梧桐叶片片飞来尽是秋

宿西上竺

闲收石上着残棋山月无声鹤睡时落叶打窗霜满屋有僧吟得夜寒诗

水居

飞鸥贴水水连天一半青山半是烟日暮潮回渔父醉不知船阁浅沙边

断桥春望

拾翠车闲辇路尘山南山北杜鹃春谁家庭院东风里吹出桃花不见人

湖上晚望

酒醒湖光生嫩凉卧船吹笛藕花香游人尽逐莺花去一片闲情在夕阳

渔父吟

竹丝篮里白鱼肥日落江头换酒归只恐明朝风雪冻老妻连夜补蓑衣

寿光宫

井气蒸云湿石栏虬须道士自烧丹开门风带琴声出一阵松花满醮坛

裁衣曲

烧罢心香午夜防玉纎轻捻剪刀寒衣成恐不如郎意独试灯前照影防

花下作字付叶柘山使者

花藓层层润石牀緑隂多处自生凉闲将笔染荼防露冩得春辞满纸香

灯花

喜信今宵报与谁玉人曽剪画双眉等闲开落银釭见只闭春风不得知

月洞书屋

自冩自诗粘壁上何须古画与名碑隔墙风落闲花片日日飞来入砚池

病中

镜里初疑防不真衰顔只恐是他人医言断酒方除病母戒观书亦损神卧久不知黄叶落起来添出白髭新自梳头髪斜阳下手脱随风半委尘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一·彭定求
  ●序·沈德潜
  解人颐 超群集·钱德苍
  ◆吴惟善·顾嗣立
  卷四·董解元
  第二折·佚名
  弁山小隐吟録卷二·黄玠
  四集卷十五·乾隆
  三集卷九十七·乾隆
  古诗镜卷六·陆时雍
  卷三·陈思
  黄鸟·闻一多
  凡例·乾隆
  卷七十二·陈邦彦
  曹松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一·彭定求

        卷811_1 【归山作】护国   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

  • 卷八百零七·彭定求

        卷807_1 【诗】拾得   诸佛留藏经,只为人难化。不唯贤与愚,个个心构架。   造业大如山,岂解怀忧怕。那肯细寻思,日夜怀奸诈。   嗟见世间人,个个爱吃肉。碗碟不曾干,长时道不足。   昨日设个斋,今朝宰六畜

  • ●新编録鬼簿卷下·钟嗣成

    ○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宫大用,名天挺。大名开州人。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为权豪所中,事获辩明,亦不见用。卒于常州。先君与之莫逆交,故余常得侍坐,见其吟咏。文章笔力,人莫能敌;乐章歌曲,特余

  • 提要·周权

    此山诗集 元 周权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五此山诗集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此山诗集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桷深重之荐为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赠赵孟頫诗云瓣香未展师道

  • 卷四百四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四十三画睂类七言絶句画睂鸟         【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睂禽         【宋】文 同尽日闲坐好风一

  • ●鞭歌妓·沈泰

    (松陵君庸沈自徵撰武林彦雯汪€评西湖尧臣黄之尧、孟朱炜阅) 正名侠尚书一面弃回船, 傻狂生乔脸鞭歌妓。 (〔孤扮裴尚书,二旦扮女侍,张千随上〕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贵我荣君莫羡,十年前是一书生。老夫姓裴

  • 31.李白:战城南·施蜇存

    去年战,桑乾源; 今年战,葱河道。(韵一) 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 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 古来唯见白骨黄沙日。(韵二) 秦家筑城备胡处①, 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韵三) 野

  • ●崇禎長編卷之二·汪楫

      天啟七年九月   天啟七年十月   ○天啟七年九月   天啟七年九月   癸亥朔光宗皇帝忌辰祭奉先殿仍命豊城侯李承作詣慶陵行禮   西部都令乞侵歸于大清   鎮守宣大太監葛九思請以應接騎兵五千改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五月甲子朔○丙寅予原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妻田氏祭一场开矿合葬丕扬列名并祭○戊辰以端阳节颁赐二辅臣上尊珍馔○己巳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言考察后吏部又有推升翰林科道之本虽黜陟有间总之与察典相关更望 皇

  •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佚名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初十日,先是遣阿什达尔汉西巴泰额儿比和艾松古等往问科尔沁部未发兵伐明诸贝勒罪。至地携八马还,进汗以赎其罪。是日,英古尔岱致书云:“二十三日渡镇江河讯问,知毛青布尚未运至。因驴

  • 卷第二·习凿齿

    马良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幷有才名。(而良称白眉。)[时人为之语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马)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良为从事。诸葛[亮]入蜀,良与书曰:“雒城已拔,殆天祚也。兄应

  • 序·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序朕只承天眷懋绍祖宗丕基为亿兆生民主薄海内外皆吾赤子虽越在边徼荒服之地倘有一隅之弗宁一夫之弗获不忍恝然视也西北塞外喀尔喀七旗与厄鲁特四部落并号雄藩同奉职贡非一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三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意生身分别通相我今當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大   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種意生身.云何爲三.所謂[二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四·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者。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二释出二。初正释。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

  • 卷三十九·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九赵大洲传赵大洲。名贞吉。字孟静。四川内江人也。母余氏。梦二小沙弥。一衣缁。一衣白。牵衣求托处。缁者先执母袂不脱。而大洲生。既而白者复来。而小洲生。小洲名蒙吉。字仲通。两人即三四岁时相爱也。

  • 卷第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三卷十六南岳下第七世 鼓山晏国师法嗣  天竺子仪禅师 白云智作禅师  鼓山智严禅师 龙山智嵩禅师  凤凰山疆禅师 龙山文义禅师  鼓山智岳禅师 襄州定慧禅师  鼓山清谔禅师 净德冲煦禅

  • 滇游记·陈鼎

    一名《云南纪游》。1卷。清陈鼎撰。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多记云南山川、草木及古迹,略于人事,凡50余条。其中大理地区资料较详,约占全书之半,系录自《洱海丛谈》。对研究大理白族地区史迹有参考价值。或

  • 易笺·陈法

    八卷,清陈法著。以《易》是专言人事之书,彖辞、爻辞所言天地,雷、风等象也不是讲阴阳。《系辞》所说错综指揲蓍而言,谓错综七八六九之数, 以确定各卦之象。来知德以错综诸卦定象,是先错综其象,又以错综言数,是错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