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三十九

钦定四厍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三十九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古梅吟藳【三】

冬夜二首

读罢牀头一卷易晓风干尽铜壶滴起傍危防啸一声月明何处人横笛

一屋白云无锁钥酒酣要摘梅花嚼相逢石鼎老弥明吟罢松梢月欲落

晚舟泊长河

诗客行装少孤舟一叶轻寒鸦随日落秋雁破霜鸣山色攅心事江声咽世情故乡无百里酤酒话归程

冬夜山中

寒入雁声霜满地香沈梅影月当崖独鹤归来童亦睡微风簌簌落松钗

赠诗客梅窓

骚人行脚遍天涯何处青山不是家惆怅旧时云外鹤结巢窓外守梅花

乐府四首

妾心江岸石千古无变更郎心江上水倐忽风波生瑟瑟凉风来妾身后秋扇安得复炎热相携不相厌制衣寄夫壻妾有冰雪段中间连理枝不忍剪教断残月小楼西鹃啼思欲迷妾夫在天南何不那边啼

夜兴

山房静对碧巉岏与客歌骚夜未防客去灯寒眠未穏兴随明月在防干

辛酉秋在京殊久日一到湖上

湖上青山只麽闲未须诗屋近山间客边有酒身无事日日一来湖上看

读家集

先曽大父友堂幼从诸老游闻道最早与签判曽伯大父判簿曽伯大父一意刻苦为学棣萼卓然以文名家友堂遗文今所存者书説四十卷易论四十卷史评七卷诗文而已龙翰不学不足以得其箕裘之传谨识其悲云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刻志鑚书史篝灯照夜防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寃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江东兵燹余白璧喜重完防当乞鸿笔清名期不刋

已未试监假道于严报谢使君

秋试贤闗掷雉卢道经邻郡拜真儒棠隂日暖鸟声隽苔迹月明吏影春野一犂今有犊暮歌五袴昔无襦片帆愿借吹嘘力一舸清风不用租

严郡谒乌龙庙遇打碑者

何年故处士灵魄此为家古壁填苍藓空庭隘落花山坟穿去鹤庙祭下饥鸦巫祝打碑卖神功播海涯

春晚

万緑丛中春事防杨花如雪满江干露沾花树蝶衣重雨着芹泥燕嘴寒愁到吟肠诗绾断梦依棊局客敲残何时买得青山住炼就蓬壶换骨丹

古岩寺

古岩灵迹异故故兀吟鞍石溜溅棊湿松风沍笛寒露华僧衲重曙色佛灯残白社开何日谈经上石坛

见王广文

旅食京华不自谋可堪典尽鹔鹴裘一牀风雨孤灯夜千里江山两鬓秋笑索寒梅吟苦句醉拈秃笔扫穷愁学人翻笑孙明复强乞希文一防头

牛渚山观大江

巨灵劈破苍山石鞭起九龙入空碧山分两半合不成夹住长江数千尺九道惊湍相击撞雷声怒发谁敢当神蛟出没不可数往往杀气摩穹苍呜呼蜀道行且难剑门险似铁门闗一夫可敌万夫勇大开栈道通殽函固知长江当城壁立此天堑限南北东南王气无穷年此江未必成桑田君不见金亮百万鼓长风海舟出鬭一扫空书生不能长鎗与大剑只坐帷幄收奇功

秋深过田家

策杖行行过石桥农家鸡黍逺相招田铺棊局露鸦下山展画屏烟雨描病骨枯于秋后叶诗懐雄似海东潮一声老鹤松梢上賸欲乗风到九霄

春日松隂小憩

痩笻扶我过林端无状东风掠鬓寒贪数青山不知去松花吹满石棋盘

水边早梅

梅花淡淡着寒烟漏泄春光老屋边防彼清池写疎影一枝分作两枝妍

繁昌道中

江天日暖竹为舆猎猎春风载此臞凑入灞桥成一画杨花吹雪糁吟须

读十七全史嵗久而彻

灯火青编结兴长可能厯厯记兴亡董狐笔底风霜重班马书边兰蕙香往事输赢棊几局浮名今古纸千张重重公案休拈起中有灵台定否臧

题国直先伯祖海潮赋后

银山突兀苍海头夜半鼓噪万貔貅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防鸱革裹尸已成土未必怒怨卒未休看公立论屈前辈笔端有力挽万牛孤峯絶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瑚钩分明掘见隂阳根判断造化之深幽?机发泄天帝嗔此文正恐雷霆收不然亦似画鸟迹长夜鬼哭声啾啾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

过和州报恩寺唐张籍故居也

昔年此地著书人诗骨成尘草木深突兀眼前僧结屋塔铃风里替君吟

乌江项羽庙

葢世英雄只恁休千年遗恨大江流汉提义帝作张本当日君输第一筹

连雪五日有无尽观

平生酷爱雪老我看不足安得走五台六月漱寒玉无计巢雪山与物结幽独方舆多奇观出门欠车毂天公副微愿连朝遣滕六寒林振琳琅朔风煽琼木楼台炯夜光地灵惊玉局幻成银世界一旦饱双目清泠天地气吸入空洞腹賸欲呼夜舟飘然访林麓

登金陵钟山絶顶

万仞钟山着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自怜不及天边雁嵗逐春风到八陵

张丽华墓二首

金井辘轳春梦残香魂飞不到长安君王为虏妾为土夜月空分两地寒

结绮临春迹已尘尚余抔土锁娉婷玉顔不及陇头草嵗嵗春风吹得青

王荆公读书堂

六籍纷纷尽可奴翻腾字説乃菑畬可知山半青灯夜只读商君一卷书

登长干寺塔

金陵王气已销沈几度凭阑愁满襟往事仅存南北史伤情空费短长吟龙蟠故国山河壮凤去荒台草木深旧物尚余吴塔在夕阳移影照江心

诗境

流水环诗境未容尘土侵步迂松迳曲坐占艸堂深秋句蛩分和山杯鸟劝斟好懐无客共相对一瑶琴

哭罗潜斋

此老古之学文章富石渠宦情云淡薄吟鬓竹萧疎未购茂林稿空埋汲冢书北郊相吊处寒日照踌躇

漫题

放旷疎林下清风吹鬓毛傍梅读周易对酒歌离骚诗思秋云淡古懐明月高五湖天地别烟水绿平篙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三十九

猜你喜欢
  韩元吉·唐圭璋
  苏小小·唐圭璋
  江月松风集卷二·钱惟善
  第四折·李唐宾
  李伯瑜·隋树森
  卷七 五十首·赵崇祚
  开场词引·丁耀亢
  卷七十四·王奕清
  卖菜·刘半农
  卷九·钱子正
  卷一百一·吴之振
  南湖集巻五·张镃
  序·黄曾樾
  提要·梁兰
  67.白居易讽谕诗:两朱阁·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726_1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陆贞洞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卷726_2 【和三乡诗】刘谷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 卷三十一·阮阅

      ●卷三十一·诗累门  隋炀帝善属文,不欲人出其右。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燕落泥’否?”尝为《燕歌行》,文士皆和之,著作郎王胄独不和焉,每衔之。终坐此见害,而诵其警句

  • 序·杨慎

    刻词品序声音之道,愚未之有考也。近得升庵翁所著词品,三月读未尝释手。微求其端。大较词人之体,多属揣摩不置,思致神遇。然率于人情之所必不免者以敷言,又必有妙才巧思以将之,然 后足以尽属辞之蕴。故夫词成而读之,使人恍若

  • 卷一百七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二 陆游 种桑 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煖自可休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椹可摘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

  • 列传第十四 周惠达 冯景 杨宽 兄穆俭 柳庆 子机·令狐德棻

    周惠达字怀文,章武文安人也。父信,少仕州郡,历乐乡、平舒、平成三县令,皆以廉能称。惠达幼有志操,好读书,美容貌,进退可观,见者莫不重之。魏齐王萧宝夤为瀛州刺史,召惠达及河间冯景同在合中,甚礼之。及宝夤还朝,惠达随入洛阳。领

  • 志第二十一 百官上·魏徵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既陈,贵贱位矣。”是以圣人法乾坤以作则,因卑高以垂教 ,设官分职,锡珪胙土。由近以制远,自中以统外。内则公卿大夫士,外则公侯伯子男。咸所以协和万邦,平章百姓,允厘庶绩,式叙彝伦。其由来尚矣

  • 卷十·本纪第十·世祖七·宋濂

        ◎世祖七   十五年春正月辛卯,阿老瓦丁将兵戍斡端,给米三千石、钞三十锭。以千户郑寻阝有战功,升万户,佩虎符。癸巳,西京饥,发粟一万石赈之,仍谕阿合马广贮积,以备阙乏。顺德府总管张文焕、太原府达鲁花赤太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十有二年二月戊戌朔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兼侍讲虞允文试兵部尚书充川狭宣谕使措置招军买马且与吴璘相见议事 罢借江淮两浙坊场净利钱寻命巳借者理充经界之数用江东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洪适请也后旨在四

  • 百可漫志·陈鼐

    百可漫志明 陈鼐 国朝皇陵在顺天府昌平县天寿山,近年尚书泉山林文安公翰请升昌平为州,隶以密云、顺义、怀柔三县,章上未报。 国朝开科自洪武三年始,定条例自十七年始。先是,试文尚仍元制,刻程文自二十一年始。先是止录姓名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许琰传·张廷玉

    许琰,字玉仲,苏州府吴县人。年幼即性情纯厚,曾刮自己臂上肉为父治病。为生员时,胸怀坦白,无拘无束。闻京师陷落,崇祯帝殉难,伤心恸哭,誓举义军复仇。他去联络乡绅,都不响应。端午节那天,路过友人家,请他饮酒,他把酒摔在地上大骂道

  • 太史公书名考·司马迁

    陈 直撰我少时读汉执金吾丞武荣碑有云:&ldquo;传讲《孝经》、《论语》、《汉书》、《史记》&rdquo;,知西汉的《太史公书》,在东汉末已改称《史记》,与今名符合,及读王静安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根据《三国&middot;魏志&mid

  • 三十一年·佚名

    (丙申)三十一年大明嘉靖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丁巳朔,世子率百官陳賀。○賜酒樂,宴饗宗宰、侍臣及侍衛諸將于勤政殿庭。○夜,流星出翼星,入星星下,狀如鉢,尾長五六尺許,色赤。又出攝提星,入氐星,狀如大梨,尾長三四尺許,色白。1月2日

  • 书蔡传旁通序·陈师凯

    天道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夫惟其有心也故无为而无不为惟其无为而无不为故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此二帝三王之所以不能不有书也书既有矣凡一动一行一言虽千万世而一日矣然书出于千万世之前而

  • 三十二、外道问佛·慧开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据座。外道赞叹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具礼而去。   阿难寻问佛:“外道有何所证?赞叹而去。”   世尊云:“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无门曰:阿难乃佛

  • 通玄百问序·佚名

    元 圆通设问 行秀仰答闻灵山正脉。迦叶亲承。少室真风。神光立受。自六传之后。五派以来。法雷声震於中州。佛日光流於上苑。其有云仍种草者矣。圆通着百问。激励学徒。阐一心弘持祖道。其言简当。其旨幽微。宁容纸

  • 通鉴续编·陈桱

    明陈桱撰。二十四卷。陈桱以《资治通鉴》和《通鉴纲目》皆终于五代,而周威烈王以前,虽有金履祥《通鉴前编》,亦断自陶唐,因著此书。首述盘古至高辛氏,以补金氏《通鉴前编》所未备,为第一卷。次采契丹在唐及五代时事,以记其得

  •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佚名

    具名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五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王舍城竹园放光集众。以贤护菩萨为对场而说法。与般舟三昧经同本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