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六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五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説劒集

吕定字仲安新昌人歴殿前都指麾有説劒集懐古

我昔游海上东望三神山风波防万里苍茫云霭间鱼龙自掀舞天空日月闲神仙渺无迹徐福去不还空余蓬莱阁千载留人寰

追和苏子赡游峡山寺韵

山迥寳华阁水绕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顔疎钟日夕动老僧林下还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闗归猿有余悲月明啸空山仙人自何来翺翔八极间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赴京

太白楼前雨乍収画船挝鼓上皇州肯因离别牵愁思要把勲名事壮游千里关河旗带月一天星斗劒横秋胷中賸有安边防此去应当献冕旒

奉天门朝贺

晓日初临万嵗山寳幢华盖列朝班九重天上来仙乐五色云中识圣顔深殿卷帘香雾袅近臣传制佩声还嵩呼齐祝恩如海散作阳和满世间

调兵

年少谈兵胆气豪折冲千里岂辞劳旌旗影动秋风瑟鼓角声回夜月高红锦裁鞍新试马黄金装带旧悬刀临征自信军容盛五色团花绣战袍

扈驾

八月秋高战马肥观兵郊外振天威一声鳯吹迎鸾驭五色龙文杂衮衣劒防横空金气肃旌旗映日防云飞令严星火诸军奋直斩单于塞上归

班师

紫塞囘来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马嘶大地山河壮旂卷长空日月明龙虎台高千嶂耸鳯皇城近五云生圣顔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声

登东岳山

海内名山孰与齐清风掖我上丹梯鹏程九万扶摇近世界三千指顾低瀑挂天门惊霹雳雨蒸日观出虹霓太平防见东封盛玉简金书焕紫泥

雪夜

漠漠同云徧海涯晓风寒逼緑窗纱飞扬鳞甲三千界糚防楼台百万家何处妙歌金帐酒谁人清对玉梅花便应石鼎融氷水乌帽笼头自煮茶

望岱岳

岱宗东望郁嵯峨万丈仙桥鸟外过秦树千年空老大汉碑终古不消磨天坛夜静乘星斗石磴春深长薜萝记得旧游曾载酒頽然峰顶放长歌

望峄山

极目东山秀色浓紫霄千叶醉芙蓉题诗尚记仙人洞飞佩曾过玉女峰树老孤桐秋露下碑残古篆暮云封何时再醉天门月卧聴清风万壑松

登彭城楼

项王台上白云秋亚夫坟前草树稠山色不随人事改水声长近戍城流空余夜月龙神庙无复春风燕子楼楚汉兴亡俱土壤不须懐古重夷犹

戏马台

据鞍挥指八千兵昔日中原防战争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艸自生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夜宿甓社湖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借问盂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緑杨湾

金陵旅夜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防更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银牋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过小孤山

八月灵槎溯海门翠云台上醉芳樽峰头楼阁相高下水底鱼龙自吐吞万古青天留玉柱五更红日涌金盆宦游不尽登临兴欲洗苍苔颂圣恩

登翠云台

一柱中流亦壮哉分明世上有蓬莱帘开庐阜层层出船泛岷山滚滚来夜冷神龙蟠水府天青仙佩下瑶台闲将玉管吹明月勾引翩翩彩鳯回

游匡庐山

欲向匡庐观瀑布便从彭蠡骤楼船一声长啸来丹壑千丈飞流下碧天洞里楼台无嵗月云中鸡犬有神仙凭谁呼起巢松者醉拥宫袍对酒眠

度大庾岭

凿破鸿蒙一窍通至今传説九龄功天垂瘴雨蛮烟外路入炎荒火树中万里闗河瞻北极两行旌斾过南雄鹧鸪声里端阳近榕树青青荔子红

过峡山寺

峡江江上峡山寺落日峰峦翠作堆云拥半空楼殿出天然一幅画图开仙人采药和光洞释子翻经化乐台顾我红尘车马客题诗无暇扫苍苔

登越王台

海上荒台草树平登临不尽古人情白云万里懐亲舎红日中天望帝京百粤山川秋歴落山城楼阁晚峥嵘醉来徙倚栏干曲聴彻西风画角声

浴日亭和苏学士韵

危亭突兀倚青山坐对扶桑碧海湾紫雾欲生龙伯庙洪涛先涌虎门闗光摇宇宙花生眼影动阑干酒上顔遥望蓬莱宫阙晓一轮飞挂碧云间

游海珠寺

何年神物抱珠游遗向沧浪第一洲五色化成金世界六鼇擎出寳香楼光涵蛟室星辰动影落龙宫日月浮万古团团天地里磬声敲出海门秋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逺游越王台上望南州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蜑家舟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谒金华寺六祖法堂

坐阅人间防百年双趺浑似后来禅空空明镜台前地寂寂红尘境外天风动法林从虎过云生咒鉢解龙眠至今月到层楼上应共祥光午夜圆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五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五十七·彭定求
  论巧体第二十九·王骥德
  卷九·丁绍仪
  楔子·佚名
  耕烟草堂诗钞卷一·戴梓
  ●三槐书屋诗钞卷二·金朝觐
  提要·陈起
  卷一百十三·曹学佺
  卷十三·高棅
  卷二十二·方回
  卷三百四十一·陈廷敬
  卷二百六十八·陈廷敬
  石屏诗集巻六·戴复古
  刘湾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二十七年初春,天气还很冷。地点 河南道口附近某村。人物 张自忠将军 尤师长 范参谋 洪进田团长后改任副官 贾玉玢副官 马孝堂副官 老勤务丁顺 勤务栗占元 记者杨柳青 农民邬老四 墨子庄先生 投军青

  • 初集卷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九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壬戌二】夏夕斋居归鸦噪宫城暮景侵虚殿金戺罗夏卉芳被薰风扇而予适斋居志岂循物玩旷怀熙皥治未惬黔黎愿抚景每增慙披衣坐待旦夜雨夜雨

  • 卷三百三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八韩愈河之水二首寄子侄老成【老成愈兄介之子即所谓十二郎是也】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一作隅古音隅将侯切亦与流通】三年不见兮使我生

  • 列传第五十四 王恭 庾楷 刘牢之(子敬宣) 殷仲堪 杨佺期·房玄龄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恆有宰辅之望。与王忱齐名友善,慕刘惔之为人。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尝从其父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簟,忱谓其有余,因求之。恭

  • 卷九十四 晉紀十六·司马光

      起著雍困敦(戊子),盡重光單閼(辛卯),凡四年。   顯宗成皇帝咸和三年(戊子、三二八年)   春,正月,溫嶠入救建康,軍于尋陽。   韓晃襲司馬流於慈湖;流素懦怯,將戰,食炙不知口處,兵敗而死。   丁未,蘇峻帥祖渙、許柳等衆二萬

  • 名山藏卷之三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一◆分藩记一宗室诸侯王之患厚则骄溢薄则困辱无计划鉴之前世如出一辙明兴高皇帝以宋为惩内域削弱边圉弗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闰位于是大封诸子连边陲北平天险为元故都以王燕东

  •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佚名

    一一○一 直隶总督刘峩奏奉旨送往文津阁全书已全数运至热河折【真按:文津阁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五十年五月初八日直隶总督臣刘峩跪奏,为奏明事。窃照前准武英殿修书处咨会,奉旨送往热河文津阁陈设四库全书,奏明于

  •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陈寿

    (和洽传、常林传、杨俊传、杜袭传、赵俨传、裴潜传)和洽传,和洽,字陽士,汝南郡西平县人。曾被当地吏民举荐为孝廉,并受到大将军的征召,但都被他婉言谢绝。袁绍在冀州之时,曾派使者前去迎接汝南的士大夫,士大夫都欣然前往,惟独和

  • 卷三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三十户部十五俸给二事例洪武十八年令天下有司官俸米折钞每二贯五百文准米一石 永乐元年令各都司并河南浙江江西山东山西五布政司按察司及王府官俸旧全支米者米钞中半兼支湖广福建广东广西陕西北

  • 刺议第二十六·桓宽

    丞相史曰:“山陵不让椒跬,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故谋及下者无失策,举及众者无顿功。《诗》云:‘询于刍荛。’故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春秋》士不载文,而书?亘者,

  • 和与礼的辩证法·孔子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斯:此,这。节:节制,约束。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这里,不管小

  • 卷八·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八      宋 杨简 撰唐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

  • 周礼通今续论·柯尚迁

    周礼通今续论翼传【论德行道艺举选附】周礼一书规模措置纲举目张运之于廊庙而遐陬僻壤无遗照范之于天地而昆虫草木致其详礼乐之显设鬼神之幽防人道之曲折周旋庶彚之相感相制莫不包举而无遗读之若见其粗而精者未尝不在

  • 卷二百八十六·佚名

    △初分赞清净品第三十五之二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无生无显。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无生无显。舍利子,内空毕竟净故。说是清净无生无显。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

  • 佛教访问团通电·太虚

    各通讯社、各报馆、转全国同胞、海外侨胞、暨全世界佛教徒公鉴:太虚等顷因国中文化界之启发,佛学人士之赞助,及海外各地佛徒之吁请,爰组织成立本团,将赴缅甸、锡兰、印度、暹罗等处,朝拜佛教诸圣地,访问各地佛教领袖,藉以联络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四·佚名

    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本无品第七须菩提白佛言:&ldquo;诸法随次者,天中天!是为法语,故曰无所损。诸法者为无有端,其法相者为无所碍,如空法者为无所生,诸所生不可得,是为法生故无所得。&rdquo;诸欲、诸梵天子俱白佛言:&ldq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一·澄观

    第四相即门。于中有三。初正释。次句数。后引证。初中言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无己体也。同他。他有体也。亦如事理无碍文

  • 金色迦那钵底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色迦那钵底(Ganapati)陀罗尼经,一卷,唐金刚智译。说大圣欢喜天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