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三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元献诗藁

宋庠字公序安陆人举进士开封试礼部皆第一歴官左正言郭皇后废庠与御史伏阁争论坐罚金久之知制诰累迁翰林学士帝遇庠厚且大用矣庠初名郊李淑恐其先已以奇中之言曰宋受命之号郊交也合姓名为不祥帝弗为意他日以谕之因改名庠宝元中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庠为相儒雅练习故事与吕夷简论数不同凡庠与善者皆指为朋党如郑戬叶清臣等悉出之乃以庠知扬州未几以资政殿学士徙郓州进给事中庆厯中范仲淹去位帝问宰相章得象谁可代者得象荐其弟祁帝雅意在庠复召为参知政事帝尝召二府对资政殿出手诏防以时事庠曰两汉对防本延岩穴草莱之士今备位政府而比诸生非所以尊朝廷请至中书合议条奏时陈执中不学少文故夏竦为帝画此谋意欲困执中也论者以庠为知体明年除尚书工部侍郎充枢密使皇祐初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飨明堂迁工部尚书三年谏官包拯奏庠不戢子弟又言在政府无建明乃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后徙许州又徙河阳迁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封莒国公御史言庠昏惰乃以河阳三城节度同平章事判郑州徙相州以疾召还英宗即位移镇武康军封郑国公以老请出判亳州庠所至以慎静为治及再登用沈浮自安晚爱信防子多与小人防御史吕诲请敕庠不得以二子随以司空致仕卒年七十一赠太尉兼侍中諡元献帝为篆碑曰忠规德范之碑庠自应举时与祁俱以文学名擅天下俭约不好声色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尝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閠为十二卷掖垣丛志三卷尊号録一卷别集四十卷天资忠厚尝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弗为也

二月

二月寻芳已有期横来风雨固难知润添水榭千波凝寒勒林花下日迟晓匣气昬鸾不舞宝弦声纵夜频移伤春遗恨君须会重暖山炉釂玉巵

重展西湖

緑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向夕旧滩多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寄子京

八年三郡驾朱轮更沗鸿枢对国钧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浮【一作逢】鸥想见亲惟有弟兄归隠志【一作去】共将畊凿报尧仁

閠十二月望日立春禁中作

闰厯先春破腊寒防花金胜宠千官氷从太液池边动桞向灵和殿里看瑞气因风生禁仗暖晖依日上仙盘须知圣运随生殖万国年年共此欢

落花

一夜春风拂苑濇归来何处剰凄凉汉臯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泪脸补痕烦獭髓舞台收影费鸾肠南朝乐府休赓曲桃叶桃根尽可伤

答叶清臣

纸尾何劳问姓名禁林依旧玷华缨欲知七略称臣向便是当年刘更生

玉蘂花

唐昌观中树曾降九天人鸾驭今何许云英如旧春岂无遗佩者来效捧心颦

歳晏出沐感事内讼

山海有完士希世无良筹偶穿东郭履遂别野人舟不取篆刻赋来肩英俊游私智甚鳬短尘容若鸱愁备员太史氏补属富人侯姑学了官事何尝分主忧日贪斗食利歳感星躔周中都富才彦方驾若龙虬茂先善史汉平津治春秋高文用司马格五宠吾丘间濶路逢葛缤纷人召邹桑羊兴贾竖安国出缧囚汲郑贵交盛徐陈英藻遒况乃天下枢雄雌来九州衣冠径复道鼓吹出长楸席上万钱箸桥边八列驺雍容绂鲁玦意气拂吴钩咨余良不韪瓴甓厠琳璆吹竽昔已滥在梁今可尤台阁魏舒被风霜苏季裘有志谢轩鹤无机防海鸥防竢杜陵课诛茅归故畴

有将独鹤行都市道上者左右奔迫野态憔悴因成短韵

明心本霄汉此路极喧埃何意鸣臯罢翻同舞市来波臣忧辙涸海鸟避风灾寄语昻昻质非君羽独摧

春夕

暄色蔽孤斋空轩向夕开花低应露下月暗觉云来烛牖轻蛾聚风枝倦鸟猜无言聊隠几万境一灵台府斋岁晏节物感人輙成拙诗上寄昭文相公枢密太尉

处世何常尽值才虚名高位自惊猜千重浪里随流出百尺竿头试险回衰鬓不徒欺晓雪孤心兼欲伴寒灰嵩阳颍曲风烟接已仗归云作隠媒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卷六·唐圭璋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四·邵雍
  空想(外四章)·林徽因
  卷一○·郭则沄
  卷308 ·佚名
  九华诗集·陈岩
  居竹轩诗集后序·成廷珪
  原序·吴雯
  卷四百七十五·曹学佺
  卷六百九十四·佚名
  卷五百六·佚名
  卷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六十六·徐倬
  中兴间气集卷上·高仲武
  卷六·杨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王蕴章

    莼农先生写定《然脂余韵》,邮书使彦宽为跋之。君戢孴斯著,在民国肇造之三年春。寸玑尺锦,尝先取散载涵芬楼各月刊中,一帙才行,寰海欢睹。盖初未杀青,已相传纸贵,前贤左太冲久对君而色愧。乃者排比始竟事,获授

  • 卷二十七 茕斋序二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七茕斋序二十首 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 吁咄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而金骨未变,玉颜已缁,何常不扪松伤心,抚鹤叹息?误学书剑,薄游人间。

  • ●卷十四·赵翼

    ○皇太孙《礼记》:“有子,无孙。”注谓:“冢子,身之副也。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故古未有称皇太孙者。汉宣帝时,元帝为太子,生成帝,为世嫡皇孙,宣帝爱之,名之曰骜,字曰太孙。此以之为字,非立为太孙也。惟

  • 卷五十九·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九 【起壬子尽己未】考异【提要起壬子下有周太祖广顺二年尽己未下有周世宗显德六年】凡八 年 【周广顺二年○是岁周南汉蜀

  • 绎史卷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陶唐纪大戴礼记帝喾产放勲是为帝尧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勲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鋭上或从母姓伊氏【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盖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东南天大

  • 昔里钤部传(附爱鲁传)·宋濂

    昔里钤部,唐兀族人,姓昔里氏。钤部也译称甘卜,音相近而互用。太祖再度征讨西夏,命钤部与忽都铁穆儿去招降沙州。沙州守将伪降,一面以牛酒慰劳蒙军,一面又设伏兵准备突然袭击。蒙古军元帅到来时,伏兵突然出击,元帅坐骑被绊倒。

  • 永宪录卷二(下)·萧奭龄

    雍正元年秋七月戊寅朔。令嗣后大计军政不在八法者。知县、守备以上。督、抚、提、镇注明考语。报部察议。诏留漕二十万石。贮山东备赈。令在外降革文武官弁案件完结。许赴都察院汇题亲试录用。谕修建天津仓廒。遣官差

  • ●岭海焚余卷上(隆武乙酉十月止丙戌八月)·澹归

    仁和金堡道隐父着●中兴大计疏为倡义以靖微忠、迎驾以襄大计,敬进危言,仰祈圣断,速定亲征之期并列分道出师之势,以佐中兴事。臣草土余生,遭犬羊洊食,誓死不屈,与原任都督同知姚志卓等起兵余杭,复城擒伪。志卓日夜抗战,孤军无援

  • 卷四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二 朱批索琳奏摺 雍正四年七月初六日廵视台湾监察御史【臣】索琳谨 奏为恭报微【臣】到任日期事窃【臣】蒙 皇上隆恩令【臣】廵察台湾地方於雍正四年三月十九 日恭领 圣训随於二十二日起

  • 卷二十二 乐下·龙文彬

    ◎乐歌(歌词详《明史乐志》。 )洪武元年,定《圜丘乐章》:迎神,奏《中和之曲》;(十句。 )奠玉帛,奏《肃和之曲》;(八句。 )进俎,奏《凝和之曲;》(八句。 )初献,奏《寿和之曲》,(十句。 )《武功之舞》;亚献,奏《豫和之曲》;(八句。 )

  •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晏婴

    景公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艹则)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古若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此章与“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景公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孔子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逝:通“折”,摧折。②欺、罔:《孟子-万章上》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所以,“

  • 卷九·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九明 柯尚迁 撰夏官司马第四官以夏为名象夏也说文云马武也司马掌兵言为武者也夏整齐万物司马掌邦政政者正也政所以平诸侯正天下也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

  •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六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依般若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色。作大作校於受想行识。亦作大

  • 太上混元真录·佚名

    不题撰人。避唐讳,盖唐人所撰。楠山春树《太上混元真录 考》 (《吉冈博士还历记念道教研究论集》,国书刊行会,1977 年)认为本书撰于唐,不迟于法琳、道宣,几与尹文操同时。本 书鲜见其他传本。述老君自殷周以来历代降生的神

  •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佚名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约出于唐宋间。原书十卷,今《正统道藏》本仅残存第二、第十两卷,收入洞玄部威仪类。从残存两卷体例,可知原书每卷三品,每品列举归礼四十位天尊、四大真人之名号。全书三十

  • 型世言·陆人龙

    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陆人龙著。四十回,每回一篇。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绝大多数篇章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生活,从正史、稗乘可得到佐证。如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歌颂忠臣铁铉、

  • 西湖二集·周清原

    明末短篇小说集。周清源著。全书共34卷,每卷1篇,每篇故事都与杭州西湖有关。据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考查,本书的材料来源,很大部分取自《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情史类略》、《剪灯新话》、《南村辍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