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三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疎寮小集

高似孙字续古余姚人文虎子淳熙十一年进士厯官校书郎守处州有疎寮小集

入余杭县

明发遵西陆驱车月流光佳山迎车来知是古余杭危树露如雨平野日未阳支流滀清源弱羽无高翔人家丛灌下世载山水乡扣门作午憇白饭羞文鲂邂逅有足欢离合非其常主人不予鄙予留亦徜徉

憇昌化民家

晚程息劳辙白日流西辉水鸟得鱼去耘夫荷锄归川原杳仟緜林野杂依霏一来扣竹馆相邀入荆扉重岩吐清溜澄隂有残馡曰予考此室十世相因依左右桑果足嵗时鸡豚肥丰犹未至裕歉亦无能饥予闻良自惬欲谋北山薇有田当共畊有蚕当共衣车夫猝无情此志仍重违

答李才翁

素意杳难寻残罏属晚隂花知西洛事鴈叫北人心客共艰难尽诗随老大深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

宋江都研

数寸清纯玉不如入波陶髪冷萧疎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墨带花香临近涧?澄灯影了残书从来端歙难优劣名下真成士不虚

答宇文文学

无能应俗苦皇皇诗不惊人笔事荒天下无山如饭颗人间有水自沧浪左杯右蟹一舟足早韭晚菘三畆强莫谓觉来亡可嗜逢人犹自覔花忙

燕文贵山水图

道山堂上衔府画展卷犹能记老燕十日何由办水石千金乃可分江天楚湘两岸风落木海岳三秋鴈度川大山小山俱好隠江南梦去曲肱眠

答武昌吴广文

平生不识武昌楼官栁青青好在否庾亮笛吹黄鹄月简栖碑驳碧苔秋山横赤壁含情断水出瞿塘快意流何处叫君同一醉并舟秦女擘箜篌

丹砂歌谢胡史君恵砂牀

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谿攅箭镞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染于阗玉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炁埋云峯铸鼎泥坛有消息坐有光辉成五色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

琵琶引

人生聚散难为别何况匆匆作吴越梅梢带雪下昭阳明朝便隔关山月长城不战四夷平臣妾一死鸿毛轻回慿汉使报天子为妾奏此琵琶声长安城中百万户家家竞学琵琶谱酸声苦调少人知食雪天山忆苏武西风吹霜鴈飞飞汉宫月照秋砧衣嫖姚已死甲兵老公主公主何时归

铜雀砚歌

曹公夜防凌云台一言?濶含余哀分香老伎各云雨歌舞不尽埋蒿莱漠漠頺基邺山下万里烟云无一瓦井榦樽酒自平生乌鹊飞南播遗雅老农垦雨开荒寒一砾千金苔未干世人好奇不好近直比周簋仍商盘老璞浑浑殊质鲁得水犹能发妍妩更与人间作瓌古月明夜盗西陵土

黄居中潇湘图歌

天而雨断兮作苍梧九嶷之高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树不知名兮山抱复岭沙不计程兮水趋他洲波作止兮蛟舞蛟蛰云晦明兮猿呼猿愁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谁呼鱼兮北澨有酒谁鼓枻兮南津有舟懐斯人兮杳霭千里目怅望兮吾其归休

寄吴钤干

有伟千人杰能为万里游挂帆春背鴈问泽夜惊鸥道路空留滞文章莫暗投九疑生两过三峡带寒流采药青神观题诗白帝楼乾坤供烂醉星斗照闲愁汉已归萧相天难寿武侯词人头欲雪壮士泪如秋中下犹须策西南夙倚筹有钱书尽买灭卤志终酬猿破高唐梦龙駲灔滪舟行人定安穏身近可归不

骑鸾引赠句曲山吴道士

夜骑白鸾出琳阙三万仙官锵佩玦云雷妥帖过刚风左推日丸右扶月一息瑶池翠水家阿母迎谒龙驱车青娥弹丝玉妃酒坼尽蟠桃红玉花九天大人来问道太极之前天不老丹霞一炁玉枢宫寳笈绳金容探讨井君沐浴波五色洞房光芒上奔日天上传呼六丁直星斗离离碍鸾翼

聚景园

翠华不向苑中来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际春风寒漠漠官梅却作野梅开

四圣观

水明一色抱神州雨压轻尘不敢浮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射熊馆暗花投扆下鹄池深栁拂舟白髪邦人能道旧君王曽奉上皇游

石楠

自随野意订山行香浸楠花白水生借得风来帆便饱隔溪新度一声莺

木香

下帘深与意商量无酒何如此夜长一树木丝仙有分依然只作秘书香

舍南舍北雪犹存山外斜阳不到门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纪梦

翠峰嵯峨三十六寒泉落空响哀玉岩花石路势萦行玉阑干防修筠緑雪髯老人负紫瓢金丝尘尾摇相招红螺酌酒湛湛碧坐倚苍石吹洞箫孤鹤来传天上诏老人挽予偕一到飘飘高举凌青防直过罡风履黄道祥光楼阁倚峥嵘神虎守阙森卫兵双阖朱扉忽微启中有灵官来逺迎绛衣持斧立丹陛玉皇手中玉如意云璈风瑟自宫商天声清越非人世帝旁青童传帝宣文华宫中呼谪仙谪仙顾予笑且言子宜急返来他年探懐赠我五色笔子当寳之慎勿失浓香氤氲迷帝所长揖老人下西庑身从日月上头行俯视斗杓今子午云气相随步武生过耳但觉松风鸣觉来握笔纪佳梦月明楼鼔挝三更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三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七·彭定求
  第十三出 送行·李渔
  ●卷八·南宋二·王奕清
  第三十七回 寄花笺为明往迹·陈端生
  第四十四出 怂合·洪昇
  卷七·方夔
  第三十五出 题墓(南吕调庚青韵)·丁耀亢
  卷三·陈思
  卷五十六·佚名
  浮溪集补钞·吴之振
  卷四十五·佚名
  御制四朝诗选序·康熙
  王昌龄诗中密旨·佚名
  石田诗选巻二·沈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一折 报败·李玉

    【番卜算】[老旦扮太监上]大事费蹰踌,闻报心如疚。咱家织造事他实是也。奉厂爷差驻苏州,同着毛哥等几个心腹,掌管东南兵马钱粮。只等厂爷举动,便接应共成大事。不想里边再不动手。今早忽接小帖,说圣上龙体违和,光景有些不妥

  • ●卷三·陈廷焯

    ○金词以吴彦高为冠金代词人,自以吴彦高为冠,能于感慨中饶伊郁,不独组织之工也。同时尚吴、蔡体,然伯坚非彦高匹。○吴彦高人月圆陶九成云:“近世所谓大曲,苏小小蝶恋花、苏东坡念奴娇、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零铃、

  • 卷二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西州猥稿宋祁字子京与兄庠同试礼部会谅隂止奏名以祁为第一庠第三章献太后曰弟可先兄乎乃擢庠第一而寘祁第十累迁翰林学士命脩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逾月拜

  • 唐琬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唐琬,陆游妻,为陆母所逼离异,改适赵士程,怏怏而卒。存词一首(一说词为后人伪托)。 ●钗头凤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 卷四百三十七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丁卯朔,御大慶殿視朝。(劉摯云:仁宗即位之五年,行冬會;神宗即位之五年,行元會。今稽據之。)   澶州觀察使、贈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崇國公克懼卒。   庚午,詔溫、明州歲造船以六百

  • ●卷二百三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一。   起绍兴三十一年八月十四日甲寅,尽九月二十七日丙申。   十四日甲寅李宝以舟船下海至东海县伪知县高敞及前知县支邦荣降。   刘宝为镇江驻劄都统制李宝为游奕军统官後辟为後军统制杨

  • 肯綮录·赵叔向

    ○俚俗字义《归田记》云:“京师食店卖酸馅者,皆大牌榜于衢路,而俚俗昧于字法,转酸从食,馅从舀。有滑稽子曰:‘彼家所卖□(音俊)舀不知为何物也。’”以余观之,《山谷法帖》见于世者皆作酸。饣兼,《韵略》上

  • 提要·杨时伟

    臣等谨案诸葛忠武书十巻明杨时伟编时伟字去奢吴县人初王士骐撰武侯全书十六巻时伟病其芜累更撰是书存其连呉南征北伐调御法检遗事六巻而増年谱传畧绍汉杂述四巻共十卷昔陈寿所进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其文乆佚惟其目尚见亮

  •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司马迁

    范君石 译注【说明】这是专记滑(gǔ,古)稽人物的类传。滑稽是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没有阻难之意。后世用作诙谐幽默之意。《太史公自序》曰:“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

  • 福建台湾奏摺·沈葆桢

    ●沈文肃公政书序文肃公由翰林擢御史,出守江西九江府;受文宗显皇帝特达之知,不数年,简任封圻。时庚申、辛酉之间,中外鼎沸;予始通籍游京师,闻都人士屈指海内贤豪,谓清贞沈毅能当大任者,惟交口称公也。后十余年,炳奉命抚吴,而公在

  • 卷三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五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除亲王官上秦王大尉陕东行台制秦王兼凉州总管制秦王益州道行台制秦王天策上将制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秦王兼中书令制齐王元吉司徒制荆王元景等子孙世袭刺史制郐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修纂凡例·佚名

    一即位礼仪及赏赉等项恩典备书一追上世宗肃皇帝尊号祔庙称宗并上孝洁皇后孝烈皇后谥号及更定庙制皆书一册立皇后皇妃皇太子及册封诸王王妃公主皆书其仪注有新定者书一皇子皇女生书一郊庙并社稷山川等神及历代帝王先师

  • 卷31·陈邦瞻

    仁宗皇祐元年九月乙巳,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寇邕州。初,侬氏自唐初即雄于西原,世为广源州首领。唐末,交阯强盛,广源服属之。知傥犹州侬全福为交人所杀,其妻改适商人,生智高,冒姓侬氏。既壮,与其母据傥犹州,建国曰大历。交人攻而执之

  • 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沈括

    二月二十六日,奏乞宣谕馆伴等俱晓分水岭本末事云: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将元执到白劄子商量王吉地、义儿铺、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只是尚执分水岭未肯了当。臣等今有所见,虽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对答折难之

  • ●跋·多隆阿

      右毛詩多識十二卷清拔貢岫巖多隆阿所著也其書舊有三本一為嘉業堂刊本鐫於吳興劉氏校讐極審並有程棫林按語文字亦似幾經修正者惜止六卷未為完璧一為遼陽張氏排印本乃張繡江之後裔所印卷首即以繡江名署之較刊本稍遜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二·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三主祭之人凡祭必以子祭典惟子祭父为最重自七庙以至一庙凡庙皆杀而父庙独不杀则祭父之重明矣故自天子诸侯至士官师有庙无庙无不祭父即凡有庙者一遇父丧辄敛羣庙主而藏之始祖之庙未葬不祭虽曰吉凶不

  • 提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订义       礼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订义八十卷宋王与之撰与之字次乐清人淳祐二年六月行在秘书省准勅访求书籍牒温州宣取是编知温州赵汝腾奏进特补一官授賔

  • 玉山纪游·袁华

    一卷。元顾瑛(1310—1369)纪游唱和之作,明袁华厘定成帙。顾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昆山(今属江苏)人。集中所游,自昆山以外,有天平山、灵岩山、虎丘、西湖、吴江、锡山、上方山、观音山,亦有远在数百里以外者,总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