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六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映雪斋集

孙抗字和叔黟人少孤力学寄食浮屠山中步行偕书数百里升楼诵之而去其阶数年遂博极羣书为文操笔数百千言始同学究出身歴官后登进士甲科知浔州改作庙学召吏民子弟秀者亲据案讲说文艺未几旁州土皆来学擢监察御史言事不顾利害子适邈廸适遇适从王荆公防年十四论议著书已惊人登第后终永州军事推官邈尝为县令荆公亦称其好学能文自廸以下及孙略皆登进士第北牖洞

旧驻东方骑因题北牖名来须风作御去认斗为城日气晚方到云収寒易生予心匪防衍拱北振华缨

白雀洞

禽贵羽毛洁地怜岩壑幽名非华隂冻景似秀林秋不覩音尘继空惊嵗月遒何如颍川鳯千古冠缇油

南华洞

峭径入苍烟他山尽一拳上盘朱鸟翼中寓漆园仙清可擕壶赏凉堪拂石眠九疑生接境曽此按薫弦

朝阳洞

险絶信天开春萝防古苔不愁云影闭先得日光来片石充棊局凉坡递酒杯东风偏着意草木烂成堆

嘉莲洞

地应连海眼终古蓄寒泉四列青苍壁双开菡蓞莲已嗟真赏去犹讶昔香传未媿东林下霜葩社众贤

夕阳洞

尘寰虽未逺颢气觉偏滋日落鸟归去秋高风劲时吟余下天籁坐乆凛氷肌信是栖幽境凉蟾照履綦

栖霞洞

寛逾城阙峻瑶魁万壑吟风四壁苔不独云霞可招隠溪流长送落花来

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六

猜你喜欢
  歴代诗话卷三十六·吴景旭
  歴代诗话卷十五·吴景旭
  序·老舍
  ●卷五·陈廷焯
  ●卷一·冒广生
  ●套数(上卷)·王九思
  两地相思·徐志摩
  乐府雅词巻中·曾慥
  五集卷五十五·乾隆
  卷五十·陆游
  杨序·佚名
  卷二百三·陈廷敬
  卷五百六·佚名
  青城山人集巻二·王璲
  山谷内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初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渊颖先生吴莱(渊颖集) 吴礼部师道(礼部集) 周征士权(此山集) 李承旨士瞻(经济集) 朱提学德润(存复斋集 存复斋续集) 陈龙泉泰(所安遗集) 杜征君本(清江碧嶂集)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 白云先生许谦(白云先生集) 李征士存(俟庵集) 赵处士偕(宝

  • 陈亮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初名汝能,二十六岁时改名亮。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才气超迈,喜谈兵。乾道五年(1169)试吏部,被黜。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退而杜门力学近十年。淳熙五年(1178)改名同,诣阙上书,十日内

  • 世宗纪五·薛居正

    显德五年春正月癸未朔,帝在楚州城下,从臣诣行宫称贺。 《隆平集·马仁瑀传》:世宗征淮南,登楚州水寨飞楼,距城百步,城卒诟骂,左右射莫能及。召仁瑀至,应弦而毙。 乙酉,降同州为郡。右骁卫将军王环卒。丙戌,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攻

  • 卷六十八·志第二十一·律历一·脱脱

        ◎律历一   ○应天 乾元 仪天历   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以律历为先。儒者之通天人,至律历而止。历以数始,数自律生,故律历既正,寒暑以节,岁功以成,民事以序,庶绩以凝,万事根本,由兹立焉。古人自入小学,知乐知数,

  • 大明仁宗昭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胤昌谨阅崇儒 ○永乐二十二年十月甲辰赐衍圣公孔彦缙

  • 仁宗昭皇帝实录序·杨士奇

    据中央图书馆藏旧钞本誊录影印北平图书馆本此行误作仁宗昭皇帝实录卷之一洪惟我皇考仁宗昭皇帝以重华之德抚盈成之运恢弘至道丕显人 文光昭前烈垂裕来世夫岂偶然哉越自太祖高皇帝时历试之而君人之度肇矣皇祖太宗文皇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绪言·冯承钧

    《元史·太祖本纪》云:“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灭国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勋伟迹甚众,惜乎当时史官不备,或多失于纪载。”具见修《元史》者对于成吉思汗之事迹遗漏甚多,于是后人改纂有若干名称不同之《元史》,或根据中国载籍

  • 樊逊传·李百药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负土成坟,种植柏树几十亩,还早晚各在墓前大哭一次。逊少学问,常被兄仲戏谑。因此他责备自己说:“名义上是人的弟弟,享受安逸舒适,难道没有惭愧吗?”想同兄一道

  • 黄子澄传·张廷玉

    黄子澄,名..,以字行世,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由编修进升为修撰,在东宫伴读,屡升至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曾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回答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

  • 第十三章 6·辜鸿铭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行为上能恰如其分,即使没有发布命 令,也会得到相应地服从。如果一个人在个人行为上一团乱麻,可能发 出命令,但是也不会得到服从。”

  • 第八章 2·辜鸿铭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辜讲孔子说:“一本正经却毫无判断就显得迂腐,小心谨慎却毫无判断则显得懦弱,英勇仗义却毫无准则会导致犯罪,诚实耿

  • 卷十一·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一宋 高闶 撰庄公四二十有三年春公至自齐不书王正月者着公以纳币行不复朝正于庙也夫公在丧服之中亲如齐纳币久留于齐人心危疑今其归也何辞以见宗庙故书至以危之盖自是公如他国致矣祭叔来聘

  • 菩 萨 学 处·太虚

    一、定名菩萨学处。二、以树立“现代中国佛教新制度”,适应民族需要,促进人类和乐为目的。三、本处由太虚菩萨创立并主持之。四、本处先设于ㄨㄨ县ㄨㄨ山,将来得移设其他适宜地点。五、本处由菩萨选定出家在家菩萨,及正信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摄取品第十三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善男子。菩萨若

  • 卷第三十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七 洪州同安志禅师(青七同安丕嗣) 先同安临寂上堂曰。多子塔前宗子秀。五老峰前事若何。如是三举。莫有对者。末后志出曰。夜明帘外排班立。万里歌谣道太

  • 第十五 优波离[问]五法·佚名

    一(一)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具寿优波离诣世尊之住处,诣已,礼拜世尊而坐于一面,一面坐已,具寿优波离如是白世尊:“尊师!具几何支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不可住耶?”“优波离!具五分之比丘,终生无依止而

  • 楚蒙山房易经解·晏斯盛

    十六卷。清晏斯盛撰。晏斯盛字一斋,又字虞际,江西新喻人。熙六十年 (1721)进士。官至湖北巡抚。此书凡《学易初津》二卷,《易翼宗》六卷,《易翼说》八卷。《学易初津》是全书宗旨,大体以为宋人图书本由大衍之数画成,不取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