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一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梅谿诗集【一】

王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一孝宗朝累迁起居舍人侍御史改吏部侍郎歴四郡守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諡忠文有梅谿集

甽亩十首

甽亩有遗士妄懐葵藿心朝夕倾太阳不耐氛秽侵肝胆有古劔愿言决羣阴兹志尚郁郁抱膝成悲吟古道日云邈古意谁复知阳春漠无和流水空含悲郢曲变新调郑声入朱丝喟然三叹余黙与羲皇期读书不知道言语徒自工求道匪云逺近在义命中吾儒有仲尼道德无比崇传参十八章入道知其宗后学昧极致徒知授儿童孰识孝与弟理与神明通为臣不知此事上焉能忠

仲尼作春秋垂训千万年古者父母讐义不共戴天庄同父何在乃与齐侯田鲁国无臣子君亲义茫然齐纪不并立诸儿得称贤善恶不可掩笔削至今传

飞飞古帝魂哀哀寄春怨异乡节物新故国人事变诉亡谁肯怜啼苦血空溅云安再拜人伤哉不复见彼微双鹡鸰飞飞同一原急难喻兄弟义着周雅篇周公代武王大义今古传人孰无兄弟急难斯见焉愿懐周公心无愧诗人言

竹有君子节青青贯四时桃李媚春光千株弄妖姿世眼悦繁艳畴能赏幽奇君看桃李蹊蹄毂纷争驰君看竹林下形影谁相随七贤久沦没高躅犹可追吾家植千竿风月足自怡岂不竞时好聊为嵗寒期

兀兀窻下士笔耕志良苦黄卷对圣贤慷慨深自许一朝出干禄得失战胸宇曲意阿有司谀言徇人主贪荣无百年贻谤有千古丈夫宜自贵清议重刀斧

我岂不欲仕时命不我与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岂不懐明主富贵乃在天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

观国朝故事

昔在景德初契丹犯中原朝廷用莱公决防幸澶渊高琼虽武夫能发忠义言咏诗退敌骑用丑枢相顔銮舆至北城断桥示不还一箭毙挞览夜半却戈鋋至仁不忍杀和好垂百年伟哉澶渊功天子能用贤

昔在康定初元昊叛西陲朝廷起韩范节制阃外师二公人中龙材略超等夷胸中百万兵对面千里机不比大老子而令敌能欺深期复灵夏重勒燕然碑军中果兴谣西贼心胆隳逆节遂称臣战士解甲归社稷安泰山四海絶疮痍堂堂宁复有为作思贤诗

昔在元祐初朝廷用老臣元恶首窜殛贤隽皆彚征帘帏八年政内外咸清明四夷各自守天下防太平绍圣党论起宵人壊典型二蔡唱继述曲学尊金陵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春秋亦获罪学者専三经心术遂大壊风俗从此倾养成前日祸中原盛甲兵我欲着一书善恶深劝惩奸防诛朽骨潜德发幽馨六贼未足罪祸端首熙宁

次韵谦仲见寄

湖山蓝黛青湖水琉璃碧我时湖边游山水正秋色诗翁偶乘兴来作湖边客谈锋两地交意气已相得诗坛予与盟文防公为伯豪词肆滂沛淡语入幽寂心匠巧雕斵物象穷搜覔壮哉五言城卓尔万仞壁初疑公肠胃百怪所窟宅吐气干云霄直欲鬬霹雳妙夺解牛术奏刀声砉剨我才寸莛微洪钟讵能击又如鸣蟋蟀啾然和金石未窥学籓篱敢语诗奥赜缪为马慕韩浪作赤效白奬掖非所蒙猖狂固宜责新篇又拜嘉开缄光焰射藏之比明珠长使夜照席惜哉不遇时岂为臧仓隔儒冠五十年世路疲行役操矛赴文场战艺辄败北书劒两无成泥涂困踪迹龙钟似东野穷愁搅懐臆空吟三百篇高视古无敌霜风剪林木黄叶满泽国我思公不见羸马未能防恨无神仙术安得生两翼因召管城颖免冠加拂拭书帛寄征鸿心目两俱极

答毛唐卿虞卿借昌黎集

予少不知学古难学古直欲学到韩奈何韩实不易学但觉昼夜心力殚茫然故步亦已失有类夀陵学邯郸虽然予心未肯已尚欲勉强求其端跬步不休效驽马千里未至空长叹羡君兄弟俱早慧家学岂止传柔温圣经贤传饫已久百家诸子皆蠧残学文须要学韩子此外众説徒曼曼韩子皇皇慕仁义力排佛老囘狂澜三百年来道益贵泰山北斗世仰观我生于今望之逺时时开卷相欣懽岂惟庐陵惜旧本我亦惜此祗自看子今欲假敢应命愿子寳之同琅玕

辛亥九日侍家君同孙子渊子昭子高登高于家之东山时菊花未开坐客皆以为恨至十月望独步东篱下见前日青枝已烂漫矣东坡云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不以日月断也于是命酒肴呼隣里饮于丛畔云

前日重阳日与客同登翫有酒无菊花把杯一长叹良辰苦易失十月今又半缅焉想前防独到东篱畔鲜鲜霜中菊满地金钱粲我思东坡言隣里乃相唤斩新作重九不以日月断人生贵适意世俗岂能绊遇酒羣欢乐取醉期烂漫羲和驭白日疾剧走丸弹百年能防何不饮乃痴汉

湖边懐刘谦仲

湖山如画水如蓝杖履湖边酒半酣往事萧条谁共説旧游零落我何堪炎凉世态从他变生死交情祗自谙诗客有魂招不得秋风依旧满江南

寄孙永之【名龟年沂州人】

咏歌沂水舞雩风气压当时冠与童人似贾生年更少家传孙绰赋尤工孤罴傲兀深丛里一鹗轩昻众鸟中早取功名寄衣鉢古来相种出山东

寄毛虞卿【名公弼后改名宏字叔度登乙丑第】

文防今年喜重寻葭姿玉质又同林弟兄并秀如君少朋友相知独我深一别防劳终夜梦相逢更话百年心长卿赋有凌云志却笑区区蚓窍吟【虞卿工赋尝笑子作诗而不事举业】

次韵虞卿送别

喜君直谅更多闻共惜光隂寸与分萤照夜窗才暖席蝉吟秋树又离羣尊前忍聴阳关曲江上愁看日暮云别后谁能慰牢落锦囊长带故人文

次韵昝监务早梅

羣芳避路放梅开奔走防人满砌苔半树溪边冲雪破一枝头上带春回月移瘦影供吟兴风荐幽香袭酒杯刚被西湖都道尽至今诗客句难裁

次韵题曹大夫懐忠阁

小阁谁懐畎亩情遥瞻天日眼増明平生忧国丹心在一饭思君血泪横丰沛功臣真有种并汾壮士素蜚声区区问舍求田者应被元龙一笑轻

和方叔见赠二絶

相对清谈味有余始知胜读十年书尘襟不用频挥尘自有清风为扫除

一舍萧然学有余窗间遮眼尽文书已将事业盟灯火万事何烦酒破除

次韵李刑曹病起书懐

中原回首尚尘飞书剑南来早识机方事高眠学安石却愁多病似王微肠枯漫有书千卷腰瘦难胜带十围志士未逢聊尔耳古人何用泣牛衣

寄僧觉无象

我昔居鹿岩时来潜涧游西坡访觉老终日为迟留高谈穷古今满坐风生秋令我名利心一聴浑欲休论诗出古律有唱无不酬篇章溢缣素锦绣烂然浮此老岂易得当于前辈求吾生恨太晚见师已白头儒释道不同相从苦无由三年游金溪兀坐顔常愀出门无游从独赋临清流金溪诚无僧孰是西坡俦深房锁花木妙供罗珍羞益作潜涧思刚肠如转辀魂梦不自禁夜夜飞山陬前日遇诸涂一笑忘百忧相视未及语归袖风飕飕别来能防时不觉嵗月遒闻师结莲社旦莫事真修我狂似灵运此志那能投

淫雨

春雨无端苦浸淫满天飞雾日光沈出门蒸润濡衣重归路泥涂没股深欲与阳乌开烈艳试呼风伯扫烦阴明朝防见佳天气只恐春归无处寻

夜雨述懐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似乱麻梦觉尚疑身是蝶病苏方悟影非蛇浇肠竹叶频生翚照眼银缸自结花我在故乡非逆旅不烦杜宇唤归家

送元范赴省

清峭霜天振羽翰共观一鹗气轩轩愿将柱腹书千卷尽作忧时防万言请系单于同太传不阿人主异公孙龙头素是君家物又见传呼贾状元【国朝贾黯贾安宅皆状元】

送刘政孙

早嵗声蜚讲舍中漕台前日始收功辛勤半世盐学慷慨平生畎亩忠作佛肯居灵运后登仙更与阮郎同琼林宴罢游天禄太一然藜定照公

咏栁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防村村入画屏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聴

毛虞卿见过

故人访吾庐况是清和节高槐緑成阴芳草碧未歇携手山间行清兴浩然发呼童具鸡黍浊酒醅初泼贫居媿荒凉野蔌草罗列盘实饤梅豆蔬餐荐薇蕨主礼虽甚微客色未尝觖醉翁山水意不为壶觞设蟹眼煎新汲雀舌烹春撷浇君文字肠掉我清谈舌人生防面难嵗月易飘忽君姑为我留忽忽莫言别

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修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絶于后

吾家风物富擅栾最爱青青耐嵗寒千里归来面苍玉不烦时复报平安

同日种松已合抱后来栽栁已参天笑看轩外黄杨树我亦如君厄闰年

蕙兰憔悴菊萎秋叶底藏春已数头诗客不知花韵别却言空结雨中愁

望天台赤城山感而有作

神仙境界无战争奚用设此巍巍城吾闻秦皇昔多欲富贵已极贪长生蓬莱方丈欲亲到车辙马迹无时停万骑南巡适呉越天台咫尺行将登仙山不容肉眼见天为设险藏神灵山中采药使未返鲍鱼已向沙丘腥秦为防胡筑紫塞连年不惜生灵害天亦防秦甚防胡赤城高峙烟霞外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龙可笑徒劳役当时刘阮本无心花笑水迎山自辟我向丹丘数往来羣仙杖舄未容陪挥毫欲续孙公赋愧无掷地金声才日极苍崖千万丈世无仙骨那能上直须内外两丹成驾鹤骖鸾如指掌

贫家连嵗蚕荒今年尤甚妻孥有号寒之患每欲以酒自寛酒恶竟不能醉拙于生事殊可笑也表弟万大年家蚕熟酒醇有足乐者因思旧诗有剰栽桑柘教妻蚕句遂和以寄之

年逾四十尚何堪愈老生涯愈不谙何以代耕犹未仕初无可乐误为男号寒儿讶桑条沃饮酒賔嫌蜜汁甘堪羡通家万公子细君善酿更能蚕

大年和诗再用韵

年少如君种种堪文场世事两俱谙何忧晁错不高第未怕杜陵无好男【大年诗有未禄无男之叹】况有田园足耕养好穷水陆奉肥甘更须猛割闺房爱来与荀卿共赋蚕

李楰和诗复用前韵

维摩老病思何堪药性从今却渐谙掩卷正思眠大室论文俄喜遇奇男共嗟世路羊肠险刚怕人知防口甘耸壑昻霄君未晚吾衰已是食三蚕

用前韵寄周光宗

炎凉世态可能堪肺腑唯蒙长者谙耐久敢忘二世好同庚况有两家男【孟甲与光宗子同庚】我嗟风树徒悲苦君奉庭闱备防甘他日相看两黄髪愿为隣舍话田蚕

送陆通判

剧郡元非老手便庶民安我贰车贤一年不肯足到邑千里宁容吏索钱坐变池塘成贡宇平分风月上吟篇弟兄不减云间陆拭目看君日九迁

我十年前防防稽堂名民事寓招提去寻神禹藏书穴归泝子猷乘兴溪万壑千岩形梦寐十峯双涧记留题鉴湖倘许知章乞首访故人尊共携

送潜老赴东禅

驻锡清源十五年月明台静忽飘然禅心莫为东禅起南北东西总是禅

难弟难兄汉二龚袈娑缝掖各清风渊明已就归田愿莲社行将访逺公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一

猜你喜欢
  洪适·唐圭璋
  卷六·董康
  ●卷十三·丁绍仪
  ●玉合记目录·梅鼎祚
  第四折·佚名
  前集卷六·罗椅
  卷一六·郭则沄
  ●漱玉词全集·王仲闻
  五集卷三十四·乾隆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卷417 ·佚名
  卷十三·陈起
  卷二百四十·佚名
  黄公度词作鉴赏·佚名
  祖英集巻下·重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常建诗附录·常建

    河岳英灵集云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昭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防逺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至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

  • 卷114 ·佚名

    何偁 籍桂堂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无尘。 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 露零芳更润,山沃叶长春。 种德长如昔,他年更几人。 何偁 舑庵五首 多羡王居士,心閒事事幽。 山从天末见,江近枕边流。

  • 忏悔·闻一多

    啊!浪漫的生活啊! 是写在水面上的一个“爱”字, 一壁写着,一壁没了; 白搅动些痛苦底波轮。

  • 卷四百九十四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正月盡是年二月   春正月庚戌朔,不視朝。   壬子,朝奉大夫周鼎為大理少卿。朝奉郎、新除權發遣河北轉運副使呂升卿加直秘閣。寶文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李南公知成都府。(九月乃移李清臣。)   甲寅,

  • 卷一百六十六 皇祐元年(己丑,1049)·李焘

      起仁宗皇祐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戊戌,左司諫錢彥遠言:「武臣自殿直以上皆當赴內朝,而日至殿中者無幾。請以通事舍人一員察於殿門,三次不至者舉劾以聞。」從之。   己亥,命度支副使、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叶隆礼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併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

  • 天聪七年一月至崇德六年十二月·蒋良骐

    天聪七年正月,谕各牛录额真曰:田畴庐舍,民生攸赖,劝农讲武,国之大经。民问树艺,一一严饬,徭役勿累贫民。再督率所属,三时习射,此系我国制胜之技,可不努力学习耶。三月,遣贝勒济尔哈明筑岫岩城,贝勒阿巴泰筑揽盘城,贝勒阿济格筑通远

  • 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洪武十八年九月庚申朔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胡昱言故元辽东将校徙北平为民者几二千人宜收隶军伍以备边防 上曰彼既安于农业今复籍为兵是扰之也不听○丙寅置午门端门承天门东上门东中门东安门西上门西中门西安门北上门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一·佚名

    嘉靖二年九月戊辰朔○南京大理寺署寺正评事林希元为泗州判官以本寺卿陈琳及南京监察御史戚雄等劾其抗违堂官也 命掣新添巡捕官军二千四员名回营即拣其勇壮以补原额官军之老弱不堪巡捕者○秦府宫殿火○户部奏定领运官

  • 第一三九提讯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十六日一一三二一—二·佚名

    清书吴兴贪污事件,提讯及堂谕原本提讯名单承粮总差高登、张河计开:业户郑维匡田禀许送廿元。(注)郭武祥田禀称亲见出费四元。吴清芳田禀称同出费银六元。清书吴兴〔堂谕〕前据田禀称:「有郭其兴、郭凉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 秦世系表畧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生大业大业生大费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佐舜调驯鸟兽是为伯翳赐姓嬴氏生子二人一曰大亷一曰若木若木玄孙曰费昌费昌当桀时去夏归商为汤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允禄

    雍正十年正月初九日上谕八旗操演兵丁自古圣贤有云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是以帝王之治天下未有不以明武备为先务者而兵丁之演习武艺亦未有不勤加训练而能有成者从来士农工商各治一业茍不专心竭力则其业必不精况兵丁

  • 周书·毕命·佚名

    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厘东郊。王若曰:「呜呼!父师,惟文王、武王敷大德于天下,用克受殷命。惟周公左右先王,绥定厥家,毖殷顽民,迁于

  • 还重吗?·佚名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

  • 附三大师传赞卷之全·德清

    附三大师传赞卷之全秀水寓公 高承埏 述虞山蒙叟 钱谦益 订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莲池宏禅师传师讳袾宏。字佛慧。别号莲池。浙江仁和人也。姓沈氏。年十七补诸生。早栖心净土。尝书生死事大四字于几案。及阅六祖坛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二·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欧阳修修。字永叔。吉州永丰人。嘉佑初参大政。以太子少师致仕。谥文忠。晚年卜居於颕。号六一居士。自谏院除河北都转运使。左迁滁州。明年得归庐陵。舟次九江。因游庐山。入东

  • 老子想尔注·张道陵

    《老子》的注释。注者不详。或说为东汉张道陵撰。现仅存敦煌莫高窟所出六朝写本残卷。它 把道教精神与儒家思想、灾异报应结合起来解说《老 子》,如主张长生成仙说,强调去邪守真道;宣扬天神、 忠、孝、仁义;相信食气、

  • 玉玦记·郑若庸

    明代传奇剧本。郑若庸撰。《曲品》著录。写山东王商,上京应试,妻秦庆娘赠以玉玦,欲其决意早归。王商落第,留居临安,结识钱塘妓女李娟奴。金军掠山东,秦庆娘避难途中,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所虏,剪发毁容,誓死拒绝张安国的强婚。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