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劫名离衰,国名大成。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盘,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 

‘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 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是佛灭后, 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 计著于法。 

不轻菩萨、 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 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 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 其罪毕已, 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 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  广说是经。 诸著法众, 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轻命终, 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 得无量福, 渐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 则我身是。 时四部众、 著法之者, 

闻不轻言、 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 值无数佛。 

此会菩萨、 五百之众,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  听法者是。 我于前世, 劝是诸人, 

听受斯经, 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 令住涅盘, 

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 时说是经。 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 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 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猜你喜欢
  大智度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九·澄观
  法句譬喻经世俗品第二十一·佚名
  浮石禪師語錄卷六·通贤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佚名
  卷三十九·赜藏主
  金山达观颖禅师·惠洪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二·唐慧琳
  深密纲要·太虚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四(论本第五十四五)·窥基
  新华严经论 第十卷·李通玄
  卷中·吹万广真
  佛教之新认识·太虚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九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七·郁达夫

    ◆琴操墓山既玲珑水亦清,东坡曾此访云英。如何八卷临安志,不记琴操一段情。◆西天目妙高峰积雪未消因两宿禅源寺二月春寒雪满山,高峰遥望皖东关。西来两宿禅源寺,为恋林间水一弯。◆游东天目昭明太子分经台武帝情深太子贤

  • 卷一·杜甫

    (开元、天宝间,公居东都,游齐、赵及归京师作。) 游龙门奉先寺 已从招提游, 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虚(一作灵)籁, 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 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 令人发深省。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

  • 艾轩诗钞·吴之振

    林光朝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 ●卷上(起建炎元年六月一曰止十二曰)·李纲

      六月初一曰,臣自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蒙恩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是曰到南京行在,有旨宣召,臣当晚赴内阁,起居叙致谢恩讫,力具奏,陈材能浅薄,不敢当除命,乞改授其人,以慰舆望。上不允,臣复奏曰:“臣未到行在数十

  • ◎职官五·徐天麟

    ○加官侍中左和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五·姚之骃

    果木门梅浇红宴 元氏掖庭记宫中红梅初发擕尊对酌名曰浇红之宴燕地新移 辍畊录初燕地未有梅花吴闲闲从江南移至防以穹庐句曲外史访之若与西湖故人遇徘徊既乆不觉熟寝扵中比觉闲闲命作诗以赎过送集贤诸君子和之梅华传

  • 通鉴答问卷五·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昭帝遣使祠鳯皇于东海或问文仲祀爰居孔子以为不知孝昭祀鳯皇可谓知乎曰鳯皇在少皥氏见于传在舜载于书在成王咏于诗未闻以为瑞而夸耀之也汉史书鳯皇自孝昭始帝在位三年矣有星孛于东方未闻其戒惧也又无

  • 附录二(新附)·查继佐

    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墓记(摘录)跋金门新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皇明监国鲁王圹志监国鲁王,讳以海,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始封先王讳檀,为高皇帝第九子,分藩山东兖州府;王,其十世孙也。世系,详「玉牒」。王

  • 源雄传·魏徵

    源雄字世略,是西平乐都人。 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当他的父亲被高氏杀害时,源雄逃跑了,改姓换名,西归长安。 周太

  • 雷万春传·欧阳修

    雷万春其人,来历不详,在张巡部下任偏将。令狐潮围雍丘时,雷万春在城上与令狐潮说话,埋伏的弩弓发六箭射中雷万春的脸,雷万春岿然不动。令狐潮怀疑是雕刻的木头人,探子探得实情,就大为吃惊。令孤潮远远地对张巡说:“前见雷将军

  • 卷一百七十六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六之四 朱批高其倬奏摺 雍正三年五月初六日云贵总督【臣】高其倬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三年五月初一日【臣】承准到抚远大将军年羮尧令

  • 五 家庭和婚姻·林语堂

    在中国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著者有一次尝到苏州乡下去游玩一番,却让女人家抬了藤轿把我抬上山去。这些女轿夫拼命着要把我这臭男子抬上山去,那时我倒有些恧颜,没了主意,只得忸怩地让她们抬了这么一程。因为我想此辈是

  • 卷六·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六 新安首源姚际恒着齐鸡鸣鸡。既。鸣。矣。[评]寤。虚。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本韵。○赋也。下同。[评]审听。实。东。方。明。矣。[评]再寤。虚。朝既昌矣。──匪。东。方

  • 吴侵陈(1)·戴圣

    ——师出必须有名目 【原文】 吴侵陈(2)。斩祀杀厉(3)。师还,出竟(4),陈太宰嚭使于师(5)。夫差谓行人仪曰(6):“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7):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8)。

  • 仲子書卷一·冯云鹓

    出處:清馮雲鵷《聖門十六子書》仲子書卷一清道光刻本仲子書卷一仲子年表周景王三年魯襄公三十一年己未九月初七日仲子生丁卯九歲與鄉兒戲即英强異常鄉人奇之丙子十八歲知詩書達禮見義勇為丁丑十九歲委質因門人請為孔子

  •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二]別解脫經難得聞 經於無量俱胝劫 讀誦受持亦如是 如說行者更難遇。   諸佛出現於世樂 演說微妙正法樂 僧伽一心同見樂 和合俱修勇進樂.   若見聖人則爲樂 幷與共住亦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三·佚名

      南无无忧佛 南无住持速力佛 南无妙喜佛 南无自在作佛 南无无边声佛 南无然灯作佛 南无宝光明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择说佛 南无择声佛 南无胜藏积吼王佛 南无降伏金刚坚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宝火佛 

  • 卷第十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三世之余(清源下第二世之余) 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嗣石头)韩文公一日相访。问师春秋多少。师提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