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五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西塍稾

宋伯仁字器之苕川人有雪岩集马塍稾

四十

役役人间世齐头四十年读书虽未已作事易徒然宦业蕉中鹿生涯叶底蝉愿逢时务好一榻醉时眠

寓目

暖风轻拨绣帘开放入双双紫燕来燕子似于人有旧细衔花片落糚台

昼景逢春渐渐长博山添爇半匙香梅花一片娇无力自趂晴风过粉墙

久雨

暗数春来雨曽无两日晴树连山莫辨桥与水俱平闭户惟便懒逢人且问耕海棠花落尽顦顇防流莺

访高菊磵

可惜吴中不见君短篷空载一溪云知君已到孤山下日日梅花酒半醺

张监税新居

为爱滩头只两家也来随分作生涯依山筑屋先栽栁买地为园旋种花聊把功名循世态只凭诗酒度年华与梅一夜论心事石鼎茶干月未斜

寻孙花翁

东风吹雨湿西湖未许苏堤酒防酤试向花翁问花讯不知花似去年无

春雪不止

春来雪意愈迟留又学飞绵过小楼暖逐东风虽易化猛如前月未容休莺花消息孤诗课蚕麦生涯累客愁莫道逺人多冻杀王师亦有在边头

无事

日日溪头看好山尘嚣无一可相闗梅花未必能如我花谢花开未得闲

访林可山

可山无日不吟诗我欲论诗未有期几次孤山明月下手挼梅蕋立多时

简施芸隐

雪后东风作峭寒客懐零乱客眉攒杭州虽近西湖月宁似湖州把钓竿

丁家村

不满十来家门闾半以柴日烘兰入鼻风掠草侵鞵土酒融春兴行歌放客懐何须买高屋一一近天街

再防夏石芝

自与君相别骎骎已数年一缄书不寄千里梦徒然雨店花新长风櫺月防圆岭梅无恙否愁满鬓丝边

旧同官张法曹

熬波同看楚天秋多少艰难説未休今日共依湖栁住梦中犹怕踏歌头

雪后

暖地难为雪春天易得晴落梅狂客意啼鸟故园声愁乐从他事湖山寄此生愿将身与世浑似栁稍轻【一作一叶等相轻】

纸鹞

防假如真舞碧空吹嘘全在一丝风唯慙尺五天将近犹在儿童掌握中

湖上新晴

湖边膏雨防晴时桃杏红争锦一机杨栁也如新及第向人争舞緑罗衣

晚春溪竹【回文】

青山数里一溪横片片花边舞燕轻耕过水田新雨足晴天晚色栁风清

闷甚

醿开已残窗户尚轻寒往事多成拙清尊强自寛对妻怜病久顾影易心酸更展渊明集从头子细看

雨中

终日翻盆雨池亭晚更凉对琴思古意酾酒惜韶光緑涨便鸥嬾残花笑蝶忙高田皆可挿好与报君王

妙智庵

结屋古山巅源流未有年便非真隐者且喜得安然【一作禅】石洞同云卧茶铛对客煎我来聊小憩诗满夕阳天

嘲不识字

难字逢人问村中一小儿璋麞宁易辨亥豕以堪疑卤莽原非莽【草莽莽字母党切宿莽莽字音母切】耕犁【十二齐犁字畊田器音犁】别是犂【六时犂字牛駮文良脂切】识丁何足道煑字不充饥

村学究

八九顽童一草庐土朱勤防七言书晚听学长吹樵笛国子光生殆不如

读林可山西湖衣鉢

梅花花下月黄昏独自行歌掩竹门只道梅花全属我不知和靖有仍孙

寄楼云卧

云卧西湖又防年吟鞍多在酒罏边定知今古皆春梦不把功名作【去声】宿縁芳草满汀山带雨黄梅落地水连天相逢未识江南事且问何时理钓船

村姑

翠鬟双妥未梳头纺纬车边坐欲羞防度采桑归较晚阿娘疑看落花愁

底事蹉跎二八年嫁时装着未周旋年年织得新丝绢又被家翁作税钱

寓西马塍

十畆荒林屋数间门通小艇水湾湾【一作弯环】人行路逺多嫌僻我得安居却称闲樽酒相忘霜后菊一时难尽雨中山何年脱下浮名事只与田翁賸往还

羊角埂晚行

葛裙蒲屦帽乌纱迤逦乘凉到水涯数寺晚钟声未歇满身明月看梅花

湖上

一?寒玉浸青山妆防楼台夕照间歌管满船春未懒惜无人伴白鸥闲

西湖晚归

一轮红日倚青山只见湖光数里间聴得画船人説道钱塘门外夜深闗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八十二·彭定求
  ●卷二四·陈衍
  第十七齣~第二十四齣·王錂
  {见曾公}·佚名
  提要·郑清之
  甲集前编第八之上·钱谦益
  卷十七·白居易
  叫卖歌·闻一多
  卷之十九(附录卷)·佚名
  卷四百五十六·曹学佺
  卷四百三十·曹学佺
  卷十三·乾隆
  卷九十八·陈元龙
  御选元诗卷七十六·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旷怀集·钱德苍

    唐伯虎渔樵问答 图钓月樵云共白头,也无荣辱也无忧。相逢话到投机处,山自青青水自流。  辛幼安遣兴词

  • 解人颐 遣兴集·钱德苍

    刘延之白头翁诗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惜。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知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 第三幕 第一场·老舍

    时间:前幕后半月,上午。地点:同前。「幕启」院中极整洁。小唐嫂门外还有小火炉,她尚未加入食堂。花草增多,连窗台上都摆着小盆的花儿……每户门框上都贴有“清洁四无”的红纸条。柳树的枝叶多了些。

  • 耕烟草堂诗钞卷二·戴梓

    仁和戴梓文开甫着赠江且庵 吴孝廉招饮和李太史根庵韵 人日 春日怀陈太史省斋 坠驴行 题布袋和尚 题画罗汉 题画 闭门 送僧 祝王明府母寿 赠吴羽士 大水歌 李太史根庵招饮榴花前即

  • 淳熙稿卷十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二 宋 赵蕃 撰 五言长律 初五日呈潘提举时祷雨应而未洽 潦退旱随至吏忧民足伤陂塘待天雨饘粥仰官仓事势胡能久收成亟所望关心厪汉节用意格穹苍忽已云霓合兼之雷电将骤来能点点快落遂浪浪未

  • 22.边塞绝句四首·施蜇存

    凉州词 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来还。 但使龙

  • 卷一·邓雅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一(明)邓雅 撰○四言勤有斋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思古人实获我志乾乾夕惕君子法之孜孜为善圣贤同归朝斯夕斯勤学不息悦我诗书芥视金璧人多逐利惟义是从人多偷安日省厥躬先知艰难後乃可逸佩服训辞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甲午朔 上省郊祀牲○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总兵等官应城伯孙杰等奏近命臣等给散操守官军银外有民舍六十六名熟知口外路径充夜不收日夜哨了走报军情宜一体赏 上从之宣府总兵等官武定侯郭玹等又以所充新

  • 第四十二章 编遣会议的纠纷·李宗仁

    一在北平方面的事务已粗告结束,蒋总司令便于7月25日启节南旋。冯玉祥与吴敬恒旋亦联袂离平。吴先生是冯玉祥约他到其军中小住的。冯氏素以刻苦耐劳、粗衣淡食出名,吴氏此次特地随冯前去,尝试其“苦生活”。 7月

  • 卷四合同二·冯煦

    ◇交涉科·卷四·合同二勘矿开矿各国商人注意皖省矿产,与华人私订勘矿、开矿各合同,义商墁希费与潘之伟等订立广德牛头山、平岗山等处开矿合同,德商信义洋行与陈寅订立贵池狮形洞开矿合同,英商伊德与杨兰禧等订立池州贵池

  • 商书·汤誓·佚名

    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

  • 卷五·韩婴

    子夏问曰:“关睢何以为国风始也?”孔子曰:“关睢至矣乎!夫关睢之人,仰则天,俯则地,幽幽冥冥,德之所藏,纷纷沸沸,道之所行,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大哉!关睢之道也,万物之所系,群生之所悬命也,河洛出图书,麟凤翔乎郊,不由关睢之道,则关睢之

  •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佚名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舍利弗前长跪白佛愿欲有所问。唯佛肯者。乃敢问。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当问汝若从文殊尸利。但闻怛萨阿竭署。因缘法名未悉得其事。今为汝说之。谛听谛听。舍利弗言受教。及摩诃目揵兰。摩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佛一时在维耶离乐音树下。与大菩萨三万六千比丘八万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此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名即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

  • 耳食录·乐钧

    文言小说集。清乐钧撰。初编十二卷,续编八卷,坊刻石印本五卷(残帙)。钧原名宫谱,字元淑,号莲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嘉庆举人,翁方纲弟子。工诗,有才名,书法家。《清史稿》及《清史列传》有传。著有《青芝山馆诗文集》。

  • 玉照新志·王明清

    宋王明清著。六卷。《玉照新志》是南宋学者王明清撰写的一部笔记,成书时间为庆元四年(1198)。《玉照新志》的内容,以北宋后期的朝野旧闻为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北宋朝廷腐败,权臣误国,百姓苦于战火,流离

  • 洗兵马·杨朔

    长篇小说。作者杨朔。北京作家出版社1959年1月初版。全书共分3卷,上卷名为《风雨》,中卷为《红雾》,下卷为《明月》。(第2卷《红雾》、第3卷《明月》未及写完)。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