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五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涧泉吟藁

韩琥字仲止元吉之子有高节从仕不久即归信上嘉定中卒有涧泉集

五月十日【嘉定十三年】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防行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薫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

七月

水石云山里归来巳九秋隔城如浅近隣寺始深幽慧逺逢修静文渊説少游径荒殊不埽风叶上牵牛地僻稀人迹重林日自虚鸟飞晨气外蝉噪晚凉初余润从侵履浮埃倦整书樵渔时上下闭户又何居木末芙蓉起亭亭緑且青墙犹承片瓦窗不碍踈櫺次第花擎葢纵横叶展屏石丁谁主者仙岂待沈拥砌丛生菊何闗老意多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枕腊犹宜睡餐香岂待哦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娑

雨多极凉冷

焉知三伏雨巳作九秋风木叶凉应脱禾苖润必丰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鸡犬隣家外鱼虾小市中

晚雨可爱

灯火凉秋夜空山雨到檐吹声初甚少落势近频添篱菊丛丛润畦蔬种种沾沈思仍静听香鼎伴书籖

闻雨凉意可掬

秋声连夜起秋意雨来时睡觉风生屋凉须水到池交游稀自好出入嬾方宜只被章泉误书题又寄诗

晚春

幽破踈畦送晚春水流山尽见闲身行吟散去风光好熟睡醒来雨气新木笔岂无浓意态石楠终是淡精神莺声圆处鹃声急景物芳菲不负人

辛巳正月十三日

南山春雪未全消路并浮梁步石桥深緑渐归高栁叶浅红初上小梅梢峭寒寺院钟声起昏暮人家烛影揺一夜东风吹酒醒梦回花月是元宵

寒食

晓色犹蒙淡淡烟花间行过小桥边人家寒食当晴日野老春游近午天吹尽海棠无步障开成山栁有堆绵呼儿覔友寻隣伴看却邨农又下田

九日破晓擕儿侄上前山竚立佳甚

懐玉镜台开逺晴灵溪葛水去无声园荒不碍慿高立径侧何须委曲行露气已浓清可掬日华初出画难成闲居九日依辰至举俗何为亦爱名

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一作大荒】老眼昏花忘逺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探梅

简防山前梅蕋痕花虽未放巳销魂纵饶老干摧幽谷也胜緐华倚市门泠落不成欺嵗晚阳和且可待春温清香一喷红梢满却月凌风未易论

梅花

今年全未作梅诗与向花前浪品题不分雪霜摧折尽尚须天日照临之静看冷蘂无人防闲绕孤根只自知犹有幽禽解鸣语为予醻酢殆移时

肯同桃李强搀春自占空山野水濵老气却因高树得清姿不待数花新本来淡雅难从俗纵入纷华巳絶尘最爱夜深霜重处冷风吹起月精神

春山看红梅

年年常得醉君家今日红梅正着花防缀初非桃有艳横斜寜与李争华依然竹外并林下况复山巅兴水涯步绕孤根香更在高懐无惜共流霞

涧上臈梅香甚

照眼花枝是臈梅香传小树为谁开防隂欲雪山常暝破晓终风水漫洄鸟语春声喧复静鸿飞寒影去还来数间败屋浮桥外何苦无吟不举杯

梅下

虽得霜浓春自浓野梅无处不为容半依古渡迷芳草犹占荒山对古松绰约花房宜戏蝶崔嵬枝干若游龙角巾一幅支笻久不觉烟中有寺钟

涧东临风饮梅花尚未全放一树独佳

残雪余寒二月来涧东犹是欲开梅夕阳影澹初寻句流水声清更把杯取友唤邻相颂略破荒寻胜独徘徊谁能折向南枝醉一阵寒香扑麝煤

探梅

探梅山路一杯停日淡风防逺霭生莫问古来寻古话只知春近爱春情防枝冷蕊吟方见一防踈花画不成我挟两儿同二友老来酒外更何营

中秋呈潘德父

一年明月在中秋数日隂云不奈愁忽喜新晴转书室极知清夜照歌楼醉当防影如坡老诗就撞钟忆贯休千里故人应若此吾生常好更何求

书姜尧章昔游诗后

平生未踏洞庭野一不曽登南岳峯因君谈旧游恍如常相从江淮歴歴转湘浦裘马意气传边烽吾尝泛大江只见匡庐松乘风醉卧帆影底高浪直溅岚光浓日暮泊船时是夜方严冬雪花压船船背重缆揺柂鼓声如钟当年意浅语不到无句可写波涛舂君诗乃如许景物不易供尽归一毫端状若孤飞龙人间胜处贵着眼虽有此兴无由逢钱塘山水亦自好奈何薄宦难从容南高北高一千丈潮头日夜鸣灵踪应有隠者为识赏青鞵布袜时扶笻君无诧彼我媿此急还诗卷心徒忪

懐古

近城人语杂深山人语少重露滴烟岚野水见鱼鸟稲粱丰稔外耕凿愿温饱所以桃源人不与外人道往来是日月变动是寒暑伏腊虽不周尔且对妻子遥知风尘表万象互吞吐所以鹿门人江左不得取少壮既奚为老矣复难强紫芝未必仙采之亦可饷耆耄八九十道可无俯仰所以商山人辞汉寜独【一作复】往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五

猜你喜欢
  张埴·唐圭璋
  附录二宋人依托神仙鬼怪词·唐圭璋
  第八出 献发·洪昇
  第九出·李开先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述古斋诗集序·许恕
  卷九·贯休
  卷一百七十·徐世昌
  卷430 ·佚名
  卷161 ·佚名
  卷四十六·朱彝尊
  卷三十四·吴之振
  岁时杂咏巻二十五 ·蒲积中
  同文馆唱和诗巻七·邓忠臣
  卷二十七·沈季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卷十一·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韩退之秋懐诗十一篇其一云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此陶渊明觉今是昨非之意似有所悟也然考他篇有曰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又曰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则进退之事尚未决也至第十篇云世累忽进虑外忧遂侵诚诘屈避

  • 卷五·杜甫

    (乾元中,公出为华州司功,弃官客秦州作)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 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辈往事 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烦。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 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

  • 月夜听琴·徐志摩

    是谁家的歌声,和悲缓的琴音,星茫下,松影间,有我独步静听。音波,颤震的音波,穿破昏夜的凄清,幽冥,草尖的鲜露,动荡了我的灵府。我听,我听,我听出了琴情,歌者的深心,枝头的宿鸟休惊,我们已心心相印。休道她的芳心忍,她为你也曾吞声,休道

  •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一·赵尔巽

      ◎文苑一   ○魏禧兄际瑞 弟礼 礼子世效 世俨 李腾蛟 邱维屏 曾灿 林时益梁份 侯方域王猷定 陈宏绪 徐士溥 欧阳斌元 申涵光张盖 殷岳吴嘉纪徐波 钱谦益龚鼎孳 吴伟业曹溶 宋琬严沆 施闰章高咏 邓汉仪 王士禄弟

  • 卷之七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卷 长洲·缪荃孙

    长 洲经 部春秋纂类十卷 宋·叶清臣诸经粹说二十卷 方惟深易说九卷 林 虙书义 林 虙礼记解 林 虙石林易传 叶梦得石林书传十卷 叶梦得礼记解四卷 叶梦得春秋传二十

  • 马札儿台传·宋濂

    马札儿台,伯颜之弟,先侍奉武宗,后侍奉太子仁宗,出入都很恭谦谨慎,任职办事,敏捷通达,仁宗颇为欣赏,任他为中顺大夫、典用太监。不久调任吏部郎中,后又升侍郎、兵部尚书,转任利用卿,进升度支卿,又转为同知典瑞院事,升院使、大都路达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九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羣祀历代帝王洪武元年命以太牢祭三皇 二年遣官致祭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配 六年始建帝王庙于京师以祀三皇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每岁春秋致祭後以周文王终服

  • 卷五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六 朱批伊拉齐奏摺 雍正六年八月十七日福建盐驿道【臣】伊拉齐谨 奏窃【臣】一介庸愚包衣微末奉 命差往闽省盘查仓库随复留闽办理盐

  • 我的人生态度·梁漱溟

    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近著《人心与人生》于第七章中曾自述其对人类心理之认识前后转变不同,因亦言及其人生思想尝有三期之不同:(1)近代西洋功利主义思想,(2)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3)中国古时的儒家思想,顾未遑道其间转变由来。兹用

  • 二十七年·佚名

    (丁亥)二十七年清道光七年春正月1月1日○丁丑朔,敎曰:「予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又聞農者,天下之大本,后非民曷依,民非農曷生?故我祖宗朝以來,克知小民之依咨我臣工,勖率農政,每於歲月之正,播告八方,著爲成憲,予小子其敢不繼志而圖功

  • 卷十一·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一安溪 李光坡 撰郊特牲第十一陸氏曰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曰特牲 坡謂此篇雖多記祭事中如旅幣庭燎覲禮之類亦博異聞不專於祭雖以類相從亦各自成一節非如禮器上下文意一貫則冠婚二段廣記及

  • 覆朱幸觉居士书·太虚

    诸君为觉护世人,究宣佛法,诚所谓菩萨发心者也!一方去神鬼之迷信,一方建宗教之真诣,意尤完善。往者略供刍荛,荷蒙采用,欣感奚似!望依照两次来教之所云者,如次施之实行,建正法幢于蜀国耳。闻有成都佛学研究社,君等亦与之相习乎?此后

  • 益部谈资·何宇度

    地理杂志。明何宇度撰。三卷。宇度字仁仲。官夔州通判。该书约作于万历中。一万四千余字。何于明万历中供职夔州之成都、华阳一带,即所谓“益”地(今四川境内),掇拾搜罗,编成此书。内容“皆蜀故实、山川、人物之胜,了

  •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佚名

    经中奏表称玉皇宋徽宗时封号,该经当撰于南宋。述三元、六丁、六甲、九星、干支、月将、八门、太一诸符及奇门遁甲、六壬明鉴诸法,以强兵战胜,厌胜占卜,呼风唤雨。

  • 玄珠歌·张果

    经名:玄珠歌。原题通玄先生,当为唐道士张果。底本出:《正统道藏》洞玄部众衍类。“玄珠”,本是一个哲学的用语,首出于《庄子·天地》。篇中之“玄珠”,本意是比喻道家的形上本体之“道”。由于“玄珠”渗入了神秘性内涵, 因

  • 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周玄贞

    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简称《皇经集注》。明朝全真道士周玄贞撰。十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为《玉皇本行经》之集注本,汇集宋金元明诸家注解,其中有神仙之注。第一卷辑录诸家序文及经义考证约三十篇,并载诵经礼拜科仪。

  • 白话明史·张廷玉

    《明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清朝顺治二年(1645)曾敕修《明史》,未成而罢。康熙十八年(1679)再开史馆,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先后任总纂,聘万斯同审定。成书三百十卷,即今署名王鸿绪之《明史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