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六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石屏续集【四】

戴复古

楼上观山

九陌黄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繁阴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越上青店别杨休文

千载江湖共此心老来相见怕分襟手搔白发望君至车马不来溪水深

衡阳舟中

萧萧风雨送行舟小泊垂杨古渡头不忍缓行江上路落梅片片是诗愁

村景

箫皷迎神赛社筵藤枝揺曳打秋千坐中翁妪鬓如雪也把山花插满颠

溪上

山腰有路穿脩竹水面无桥涉浅沙夹岸人家尽农圃秋风吹老木棉花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

七十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功名未遂英雄老人道磻溪即个中

抛却渔村老钓竿手遮西日上长安青衫着了寻归路莫过羊裘七里滩

观捕黄雀

披绵争啄晚禾秋决起森然网扼喉一饱等闲输性命知机万不及沙鸥

九日

醉来风帽半欹斜几度他乡对菊花最苦酒徒星散后见人儿女倍思家

贑州上清道院呈姚雪篷

短山不碍逺山青无事烧香读道经时把一杯非好饮客懐宜醉不宜醒

无题

忆闻春燕语雕梁又听秋鸿叫断肠一缕沈烟飞不过两楼相对立斜阳

到南昌呈宋原文伯仲

一秋无便寄平安新雁声声报早寒昨夜检衣开破箧去年家信把来看

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

客子明朝早问程尊前今夜若为情使君亦恐伤离别不使佳人唱渭城

题梅岭云封

东海边来南海边长亭三百路三千飘零到此成何事结得梅花一笑緑

緑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之后吟声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緑阴之名殆成虚设今诗人李贾友山作尉于此实居此亭公事之暇与江山风景相应接境因人胜见于吟笔多矣友人石屏戴复古访之相与周旋于亭上题四絶句以记曾来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緑阴清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袭旧名

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浮云世事多遭变不独此亭无緑阴

千山横碧一溪清白鸟飞边落照明吏散庭阶一无事緑阴亭上又诗成

正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既别诸故旧独黄希声往曲江禀议未回不及语离

别尽诸君不见君客愁多似海南云一声何处离羣雁那向江村静处闻

老年懐抱晚秋天欲去思君重黯然闻道归来有消息江头错认几人船

宝觉僧房

溪近泉声在枕边月移梅影到窻前水沈烟冷灯花落半夜酒醒人不眠

题尹惟晓芙蓉翠羽图

何人妙笔起秋风吹破枝头烂漫红翠羽飞来又飞去一心祗在蓼花丛

庐山马上

青松路径白云闗有客来寻半日闲十载灞桥驴子上争如骑马看庐山

巾子山翠微阁

双峯直上与天参僧共白云栖一庵今古诗人吟不尽好山无数满江南

赠饶叔虎谈易论命多奇中

中年多病早衰翁诗不能工枉受穷郊岛五行君识否要知我命与渠同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归

浪説归朝归豫章新居万栁百花旁何如表奏明光殿乞取东湖作醉乡

轩冕难遮两鬓华官居虽好不如家一心懒上朝天马要趁东风归种花

招山乃诗人刘叔儗故居朱清之得其地清之赴南宫中道而返就招山卜筑不久亦去世

半路袖回攀桂手一生方遂买山心要知此老风流处来向刘郎吟处吟

有钱可买沧浪景无术能留梦幻身一段江山寄愁絶百年不见两诗人

清明伤感

客中今日最伤心忆着家山松树林白石冈头闻杜宇对他人墓亦沾襟

寄刘潜夫

八斗文章用有余数车声誉满江湖今年好献南郊赋幕府文书有暇无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彭定求
  李居仁·唐圭璋
  晦庵·唐圭璋
  ●古诗源卷九·沈德潜
  第二十七出 庵遇·李渔
  第十一齣·王錂
  ●卷五·葛立方
  不知名的道旁(印度)·徐志摩
  希望的埋葬·徐志摩
  激 昂·林徽因
  古神祠前·戴望舒
  三集卷九十九·乾隆
  蒙隠集巻二·陈棣
  卷六十八·徐倬
  卷十·徐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伯温·唐圭璋

      伯温字子文,河南(今洛阳)人。邵雍之子。生嘉祐二年(1057)。以荐入仕,为教授。崇宁元年(1102),入元符上书邪上籍。后官至提点成都路刑狱。绍兴四年(1134)卒,年七十八。   望江南   金泉山   百尺长藤垂到地,千株乔木密参

  • 卷十一·徐世昌

    孙奇逢孙奇逢,字启泰,号锺元,容城人。晚居辉县夏峰村,学者称夏峰先生。明万历庚子举人。入国朝,屡徵不起。从祀孔庙。有《夏峰先生集》。读许鲁斋集我读公遗书,知公心最苦。乾坤值元运,民彝已无主。公等二三

  • 逸文·钱俨

      钱文奉,元璙之子。善骑射,能上马运槊。涉猎经史,精音律、图纬,医药、鞠奕之艺,皆冠绝一时。初以父荫,为苏州都指挥使,迁节度副使。元璙卒,代知苏州中吴军节度使。有鉴裁,礼下贤能。士负才艺者多依之。作南园、东庄,为吴中之

  • 卷十五 北燕录·崔鸿

      冯跋   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其先毕万之后也,子孙食采冯乡,因以氏焉。晋永嘉之乱,祖父和避地上党。父安,雄武有器量,为慕容永将,永灭,跋东徙和龙,家长谷中。跋夜梦天门开,神光赫然,烛于庭中。永康末,拜中卫将军。建始元年,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二·焦竑

      南京戶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侍郎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左侍郎全椒馬公諒神道碑(王??與)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黃公琛墓誌銘(倪謙)   南京戶部右侍郎李公和傳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歐溪楊公杲

  • 卷第二百五十一·胡三省

    唐纪六十七〔起着雍困敦(戊子),尽屠维赤奋若(己丑),凡二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八六八)〕1夏,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上言:「巂州控扼南诏,为其要冲,成都到远,难以节制,请建定边军,屯重兵于巂州,以邛州为理所。」〔

  • 粤逆纪略·佚名

    说明:《粤逆纪略》,佚名著,据南京图书馆藏抄本辑。此书抄本一卷,并合订有关太平天国资料多种为一册,未著撰人姓名。兹删去其他资料,辑录《粤逆纪略》入本编内。 壬子冬,粤匪猖獗,扬言南下,总督陆建瀛奉旨会剿,起行后,巡抚杨文定

  • 提要·吴箕

    臣等谨案常谈一卷宋呉箕撰箕字嗣之新安人乾道五年进士授仁和主簿分教临川歴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于徽州志所着尚有聴词类稿十二册已乆佚不传惟此书之目宋史艺文志载有一卷今散

  •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行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妄诞不经之书,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必须销毁尽净,庶足以杜绝邪言。前经臣查

  • 目录·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史记正义目录帝纪卷一        史记一五帝卷二        史记二夏卷三        史记三殷卷四        史记四周卷五        史记五秦昭襄王庄襄王卷六       

  • 卷一上 高帝纪 第一上·班固

    (汉高祖刘邦)【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陽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

  • 第五章 20·辜鸿铭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辜讲孔子评论当时一位公众人物(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说:“当国家政府井然有序、司法公正严明的时候,这个人就像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但是当国家政府混乱

  • 提要·江永

    【臣】等谨案群经补义五卷国朝江永撰是书取易书诗春秋仪礼礼记中庸论语孟子九经随笔诠释末附襍説补义多能补注疏所未及惟有过矫郑义者如礼记补义云主常在室朝事虽延尸出户而主不动故云诏祝于室坐尸于堂堂上有尸无主也

  • (十三)朱子论心之诚·钱穆

    以人合天,以心合理,第一要端曰仁,上章略述朱子论人心之仁,又一要端曰诚,此章当续述。仁可分为宇宙之仁与人心之仁两面说,朱子论诚亦然,亦可分为宇宙的与人心的两面。朱子说:诚只是实。诚是理。诚是实有此理。诚之在物谓之天。

  • 公子牟子·魏牟

    公孙龙问魏牟曰:「龙少学先生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今吾闻庄子之言,茫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公子牟隐几太息,仰天而笑

  • 人都会自己去走对的路·梁漱溟

    我相信凡是人都是会自己去走对的路的,所有的不对都在“我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说,有些人想借某种权力去压下别的意思,推行自己的意见;只信任自己,不信任大家。我以为我们有什么意思尽管可以陈述;但不应该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宗喀巴

    〔科〕戌二明此处之所缘二明此处所缘者,已说如是多种所缘,今当缘何而修止耶?答:如前经说,无有限定,须各别缘,以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尤其上品贪行者等修奢摩他时,所缘各别决定。若不尔者,纵或能得奢摩他相应三摩地,然不能得实奢摩

  • 法海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为海八德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