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三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公是集【三】

小雨

春城频过雨一望一增新欲晚云成锦初晴草似茵和声散喧鸟芳意属游人向晚车马息东风飞暗尘

送人之洛

逢人问嵩少千里驾征轩倦马夜未寝鸣蝉秋尚繁风烟新洛邑冠盖上东门合有西宾问归时许共论

夏晚

闰余时候早夏晚似新秋月出空堂静蝉鸣深树幽健逢鹰学习喜见火倾流早晚凉颷起重修白罽裘

聴钟

陋巷客回辙夕阳钟送秋寒声漏空谷暝色下高楼斗逐悲风起微兼逺角投旅懐伤急景听此愧淹留

军捷

捷报苍龙阙书从白豹城【贼中城名大军所至】关河开地利雷雨肃天兵气慑千山动威加万里平献俘多宝玉效首悉长鲸社稷灵何逺岩廊防自精余妖暂呴沬壮士待龚行天马来西域貂裘实上京遥知舞干羽冠剑贺公卿

编杜子美外集

少陵诗笔捷悬河乱后流传简防讹乐自戴公全废坏书从鲁壁幸增多斯文未丧微而显吾道犹存歗也歌病肺悲秋情自失苦吟时复望江沱【子美诗云病肺卧江沱予亦有此疾】

于司録东园

辟疆园圃压城闉闻道池台事事新自置一樽消永日别留磐石待幽人雨添菊色迷三径风散花香入四邻亦欲肩舆乘兴去主公何必旧相亲

城楼晚望

长夏淮天却似秋居人未解白貂裘云起岱山时涨雨风迎沧海欲横流日边渇问长安使天际频沾贾客舟自是七哀宜冩望不关非土故登楼

芙蓉池

緑华青盖满方塘雨洒风吹着处香净扫钓矶双树下醉攲凉枕弄秋光

观城上梅花忆和

城头梅树花初发毎到花前忆剡中白水碧山应有伴与君携手过春风

清明后鴈

留滞江南久今来万里归春风稍和暖作意入云飞

西戎乞降

南国传消息西戎送好音怀柔知帝力啓佑亦天心御酒蒲桃逺离宫苜蓿深仍闻编旧礼五岳望君临

西浦阻雨

黒云连海面急雨涨淮潮稍稍洲渚没昏昏城郭遥畏涂仗忠信高举幸扶揺不作图南兴谁当慰寂寥

金山寺

水面尘土少山头炎景微蛟龙能防法鱼鸟各忘机【山有龙穴及山禽巨之属皆驯】空寂见佛事幽闲滞客归蓬莱似咫尺拟纵海帆飞

江行寄隐直

自念复远适与君仍解携天文鹑首尾地势陜东西江汉饶风雨关山盛鼓鼙离忧各易老秋意欲凄凄

忆和

楚泽茫茫白芷生春风红树语流莺高楼不见千岩路落日空含万里情

雨后登坐啸亭

风卷高花舞成雪雨滋芳草緑侵云层轩独立时惆怅淮北春光过五分

黄蔷薇

緑叶黄花相映深水边台畔结浮阴何人解赏倾城态一笑春风与万金

始秋

秋色忽已改旅程殊未央水云含变态山雨送凄凉杳杳青枫暮菲菲白芷香多才悲屈宋揺落近沧浪

山寺

野竹檀栾翠孤峰杳霭青山楼随诘曲石路上青防云色移时合钟声隔寺聴似闻堪避世游子未尝经

琵琶亭

江头明月琵琶亭一曲悲歌万古情欲识当时断肠处只应江水是遗声

野望

江水不可越扁舟浮夕阳高秋露寥落逺树出毫芒涧水清兼浅山苖緑映黄渔翁岂招隠何待唱沧浪

西域请平

西域请都防崆峒献凯歌两阶曾羽籥万里肃山河甲第旃裘小春宫苜蓿多雌雄双匣剑弃置欲如何御戎传上防不战屈人兵遂断匈奴臂何须万里城出车非逺略高枕得升平战骨翻空死吁嗟壮士名单于贪汉物中国避天骄赐予金银贵行来玉帛遥悲伤贾太傅感慨霍嫖姚恸哭将辞第英雄未可招

椶榈

纛影毵防竿影直雪中霜里伴松筠可怜憔悴凌云色还是昂藏独立人

观南戍士卒作乐

箫鼓军中乐旌旗嵗晚过激昂双剑舞慷慨万人歌睥睨荆衡小腾凌虎兕多北风随杀气横絶洞庭波

风雨寄张野人

风雨初开泰云雷未厌屯泥深长闭戸谋拙苦忧贫狼籍千株雪空亡一半春仍愁三径里草色断幽人【张好周易阴阳之説故诗有泰屯狼籍空亡之语】

杂诗二首

凿井取泉饮上山采薇食岂不信憔悴所愿皆我力泉也非难致薇也不易得志士耻徒饱众人苟所获牺牲畏刍豢樊笼害羽翼晤理宜在早无为晚更惑

道薄德亦散功名为时须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安知治末病防痔而多车尧舜无能名越哉已矣夫

朱云

志士不忘弃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伏鸡搏貍狗袭虎感激只在精神存汉朝陵替外戚盛五岳振荡三辰昬臣强主弱上不悟廷中唯唯谁能言朱生节义埋金石面劾不避师傅尊愿求尚方斩马剑诛一厉百清其源天威振怒不我受利刃接颈雷霆奔当前折槛色不变命在顷刻谁攀援昔时仲尼鲁司冦七日行戮端乾坤嗟哉此生志不就防防后土埋其寃汉家社稷变王氏张禹虚防师保恩卓然先见在物表佞臣贬国谁复论我愿乘云款天阍巫阳掌梦招其魂立朝謇謇辨邪正无复奸防开幸门

小园春日

草色初新栁带长宿烟朝露湿朝阳东山云起西山碧南舍花开北舍香

城南泛舟

乘兴随所适出郊聊泛然清波能照髪白鹭巧迎船老树悲秋雨高风急暮蝉孤城隠不见落日暝浮烟不踏城南陌从春及素秋萧条非复昔顾盼莽堪愁白露蒹葭老清风兰桂幽佯狂惊楚俗应识棹夷犹高岸看为谷通波几覆城桧巢非太古野俗竞偷生雨逐行云过山依返照明楚歌揺落际更动北归情

秋晴西楼【中秋】

清风卷氛翳广野落秋毫木落山觉瘦雨晴天似高开窗置樽酒看月涌江涛高卧淹湖海非关气独豪

题送亭别任回

北飞鸿鴈南飞燕扰扰俱非自在身莫向孤亭南北望野花江草最愁人

独酌忆和甫

开窗一樽酒独酌静无言夕阳不可驻流水自东奔野犬迎虚吠舟人争渡喧怅然此时意不醉已消魂

闻圣俞移官霅上以便归养

亲老不择禄此心如古人戴星捐吏事戏防过乡邻若下开新酌汀边咏白苹醉吟俱入手亦未负青春

晚凉

楚山何处雨天气晚来凉返照原野静清风松桂香高楼半云雾远水入沧浪幽意惊飞动真凭酒散狂

城南晚归

高秋变揺落逺水露澄明飞鸟江中堕孤帆木末征逆风吹帽侧疎雨逐云行兴尽聊当返途穷眼自惊

秋晚西楼

微霜欲堕木叶脱积潦已收天宇清皎皎日华映林莽萧萧风色闭柴荆正怜戎马秋防塞何处悲笳暮绕城回首浮云满西北七哀还见古人情

遣思

淮上秋光凝客恨城头暮色隐斜晖独醒未必能胜醉逺望由来可当归

观鱼台

落日含古意高台多逺心鱼龙潜冻水蟋蟀有哀音江汉南浮逺关山北望深张衡四愁意歴歴起登临

泛舟

雪消泉似涨氷解舟可通操篙不惮冷环渚故无穷歌咏淹留日醉酣轻朔风何须万乘相始辨鸱夷翁寄王二十【先借王杜甫外集会疾未及録近从吴生借本增多王所收因悉抄写分为五卷又为作序故报之】

昔借君家杜甫集只缘卧病不曾编近从霅上吴员外复得遗文四百篇夫子删诗吾岂敢古人同病意相怜【子美亦有肺疾也】新书不识传将去怅望秦城北斗边

闻徙关中兵备河东【壬午嵗】

边兵絶当路戍卒下河源烽火飞狐口旌旗积鴈门和亲故下防薄伐本中原谁断匈奴臂非无国士恩

雪后登观风楼

雪带郊原濶城横碧玉齐夕阳寒似落逺树望如迷旅鴈晴更急栖乌饥乱啼彊歌非郢客竟日恋危梯

观陜西图三首

险固非天意承平厪主忧三年劳将帅万里问旃裘尚记安西道空悲定逺侯大河知所向日夜正东流忆昨传消息兵来渭水旁信知秦地险未觉汉兵彊青海通西域长城起朔方分明见地里怅望隔要荒乘槎汉使者聚米马将军关塞他年阻河山此座分悠悠伤战骨处处怒妖氛未分儒生老深希笔砚焚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癸未】

泾原非逺略韩范各名卿地尽三秦国身当万里城指麾沙漠静谈笑铁山轻报国心如日忧民病若酲终军材冠世汲黯直知名风雪随车骑鹰鹯起斾旌年年战频衂事事泪堪横会刷苍生耻重看铸剑耕

九日【时保州军乱杀守尉河北置烽火夏台未平关中防秋】

采采黄华菊飘飘阊阖风醉从纱帽落兴与古人同北岳烽烟隔甘泉候骑通悲歌伤逺目不独为青枫

寄隠直

江汉相思山万重君家少【阙】定西东年华过去如流水心事差池似老翁一世共争蜗角上微生分付酒杯中途穷何必多垂泪吾更防防笑阮公

重伤胡二【前寄诗与因甫至而因甫卒使者不能以予诗送其家遂复持回予甚恨之作此诗也书云因甫死后其妻生一女故末句及之】

今日寝门侧涕流予不堪伊人竟长逝回使返空函如觉知音絶深怀挂剑惭仍闻身后事生女不生男

梅花

泽国春还早山梅臈竞花缤纷迷雪意浩荡逼年华驿使红尘逺江风短日斜芳菲恐易失愁思乱悲笳

至日登楼

南极阳生天地新高楼气色已含春得无鸿鴈翻归翼应有龙蛇动蛰鳞亦复尽云占楚嵗不辞为寿引湘醇甘泉从祀谁能赋怅望勾陈拥北辰【是日上亲郊】

雪后

飞尘暂消息春意日冲融野水涓涓緑林梢靡靡红跃鱼轻泮冻鸣鹤舞和风出处惊时节悠悠看嵗穷

春阴

江上浮云聚城中暮景兼东风酒味溢小雨客愁添寒色端侵牖斜阳不满帘滞留成楚老卑湿意无嫌

初晴

雨余春更好日出望还新暄鸟啼惊客林花笑向人年华如过鴈世事剧飞尘置酒陶嘉月滔滔醉任真

和杨备国博吊屈诗

知音不恨远异代或同声灵魂自识路幽遇亦含情往记识杨子临渊悲贾生高文激頽俗会使众人清【杨前嵗中梦作此诗后数日诏除秭归守既署事过谒屈子庙想见物色如梦中所观作文祭之刻于石】

渔翁

白头老翁披败蓑求鱼终日罩淮波波深水濶望不絶网目虽繁能几何大鱼鳣鱏入渊底小鱼鲲鲵登网里手皲足趼吁可怜何不为网大如天

两宋名贤小集卷五十三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三十一·彭定求
  王埜·唐圭璋
  ◆彭□□罙(仲愈集)·顾嗣立
  范云诗集·范云
  第六十四回 高梦鸾金殿辩冤 吕国材黑狱自尽·萧晶玉
  卷八·董解元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姜夔
  俘虏颂·徐志摩
  四集目录四·乾隆
  卷三十四·陈起
  卷九·冯琦
  卷一百六十二·陈思
  卷三十八·陈元龙
  对月·徐志摩
  周邦彦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40 ·佚名

    陆游 雨中短歌 昨夕雨大如车轴,今旦雨细如牛毛。 人言愈细愈泽物,天公为此非徒劳。 泥深入市路欲绝,坏檐败壁风萧骚。 岂惟蛙黾矜得意,坐觉藜莠无由薅。 剥床供爨嗟婢子,持伞上学怜儿曹。 村

  • 卷三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许 赞【一首】赞字廷羙灵宝人治丙辰进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师諡文简有松皋集感遇主人凌晨起洒埽坐当楹屋东有茂树其上鸱枭鸣主人心所恶彷徨

  • 列传第八十六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李延寿

    蠕蠕姓郁久闾氏。始神元之末,掠骑有得一奴,发始齐眉,忘本姓名,其主字之曰木骨闾。“木骨闾”者,首秃也。“木骨闾”与“郁久闾”声相近,故后子孙因以为氏。木骨闾既壮,免奴为骑卒。穆帝时,坐后期当斩,亡匿广漠谿谷间,收合逋逃,得

  • 卷四百九十一·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脱脱

        ◎外国七   ○流求国 定安国 渤海国 日本国 党项   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彭湖,烟火相望。其国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植棘为藩,以刀槊弓矢剑铍为兵器,视月盈亏以纪时。无他奇货,商贾不通,厥土沃壤,无赋敛,

  •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唐纪六十二〔起着雍敦牂(戊午),尽玄黓阉茂(壬戍),凡五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八三八)〕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射,食亦翻。〕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唐诸坊之

  • 卷二十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刑法志第三 夫人宵天地之?【应劭曰宵类也头圜象天足方象地孟康曰宵化也言禀天地气化而生也师古曰宵义与

  • 蔡佑传·令狐德棻

    蔡佑字承先,祖先是陈留圉地人。曾祖父蔡绍曾任夏州镇将,迁居高平,就在那里定居。祖父蔡护,魏景明初年,任陈留郡守。父亲蔡袭,在西部各州很有名望。正光年间,万俟丑奴在关中作乱,蔡袭离开贼人,抛下妻儿,东归洛阳。被任命为齐安郡

  • 京兆王元愉传·李延寿

    京兆王元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497)受封,任都督、徐州刺史。由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州长史,州中事情不论大小,都交给阳乌。宣武帝初年,任护军将军。宣武帝和几位弟弟很友爱,元愉经常进出宫中,早晚住在那里,就像一家人。

  • 萧至忠传·刘昫

    萧至忠,秘书少监萧德言的曾孙。他少年时就做了京城管辖的卫尉,以清正严谨著称。他曾经与朋友相约在路边相候,正碰上风雪冻冽,很多人都到避风的屋檐下去,萧至忠却说:“哪里有与人相约为了怕风雪而失信的呢?”他一人在风雪中不

  • 也速传·宋濂

    也速,蒙古族人。为人豪爽,能干,由宫廷侍卫亲军,历尚乘寺提点,官至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河南人民起义军芝麻李部占据徐州,也速随太师脱脱南征。徐州城义军坚守,官军久攻不下。脱脱采用也速之计,用巨石为炮,日夜攻击不停

  • 汉纪十一 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朔五年(丁巳、前124)·司马光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1]冬,十一月,乙丑,薛泽免。以公孙弘为 丞相,封平津侯。 丞相封侯自弘始。 [1]冬季,十一月乙丑(初五),汉武帝免除薛泽职务,任命公孙弘为 丞相,封为平津侯。担任丞相而封侯,是从公孙弘

  • 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四户口考奴婢辽太宗天显五年二月以所俘渤海户赐鲁呼至世宗天禄元年八月以崇德宫户分赐翼戴功臣及北院大王耶律洼南院大王耶律吼各五十耶律安图楚布各百穆宗应历十八年九月以掖庭户赐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 洪武四年闰三月甲寅朔,诏诸郡县军以田三顷为率,税粮之外,悉免襍役,若有余田,计其余役与民同。 置延平卫指挥使司。 乙卯,广东南海县西林寨巡检蹇思明等送官牛至京,多道死。工部奏令转送临濠,死

  • 原序·王植

    正蒙初义原序余家世读书未尝就外傅幼时从家君授读继从先大父馆於外先大父为学非圣之书不读岁九经性理诵必周年八十余犹强记不忘诸从游问典故必举某经篇目分剖辞义示之或取先儒之说相发明余读四子书成诵即授孝经继以太

  •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题解】“讼”,目录作“颂”。“颂”、“讼”古通。这篇是大夫和文学接着前篇“二三子殊路”问题,就什么是“贤者”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夫曰:刚者折,柔者卷

  • 卷二百四·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二十三复次善现,色清净故受清净。受清净故色清净。何以故?是色清净与受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受清净故想清净。想清净故受清净。何以故?是受清净与想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想清净

  • 第九卷·僧祐

    释迦双树般涅盘记第二十七(出大般涅盘经)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盘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供正遍

  • 牡丹亭·汤显祖

    杂剧。全称《牡丹还魂记》。汤显祖作。又称《还魂记》、《还魂梦》、《牡丹亭梦》。南安太守之女杜丽娘一日去花园游玩,疲倦小睡,梦见书生柳梦梅,醒后思念成疾,自画小像,忧郁而死,葬于梅下。后果有一名柳梦梅者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