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四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嘉禾百咏

张尧同嘉兴人有嘉禾百咏

胥山

马革浮尸去君王太忍人此山空庙貌何以劝忠臣

殳山

丹灶功成后寥寥掩竹扉但闻蝉已脱不见鹤来归

滮湖

四境田相接烟澜自渺弥客来吟此景无或比滮池

鸳鸯湖

东西两湖水相并比鸳鸯湖里鸳鸯鸟双双锦翼长

长水

古来名未灭人好水还清一读高僧疏尘劳悟此生

谷水【一作许尚诗】

短棹经行处风披藻荇香中宵孤鹤唳片月在沧浪

天星河

拍岸浮春渌菰蒲四逺生网罗人不到鱼鸟亦忘情

穆溪

静练明田外源流笠泽通不因逢嵗旱谁识济时功

韭溪

终与双溪接分流入郭来市桥人影合不解洗尘埃

双溪

柔橹声相应名齐汉魏收可怜一溪水分作两塘流

秀水

好景明于画长浮五色波一竿吾欲钓来此听渔歌

白龙潭

呼吸风云合飞潜自有时只愁潭底浅头角被人窥

御儿

用此临吴战何人为越谋夫差曽不寤亡国始知羞

范蠡湖

少伯曽居此螺纹吐防丝一奁秋镜好犹可照西施

梧桐泾

落落梧桐树何年作鳯鸣试看千古翠流尽一溪声

汾湖

我是沧浪叟闲来系钓艭如何一湖水半秀半吴江

柘湖

神居阴阳防寻国捍洪波莫虑蛟龙怒年来畏叱呵

马塘泾

疑着风波恶民謡亦畏人筑塘成堰后斩马祭河神

杉青堰

旧吏家何在空寻古栁隄世情今亦尔莫笑买臣妻

凤凰洲

竹秀水色净忽来双凤凰岐周昔鸣瑞今复见文王

龙舌头

一吸长川静烟云忽有无谁看颔底月误欲探骊珠

月壕

入径深于坞沧波近马蹄毎寻莲社友咫尺走东西

灵光井

玉甃祥光发难藏世上名定多慈防力一饮百疴轻

幽澜泉

神女钟灵处真堪疗渴羌满甖秋玉色一酌洒清凉

檇李城

螳螂方捕楚黄雀遽乗吴交怨终亡国君王到死愚

射襄城

此地连江海曽经古战争干戈今不见空有射襄名

四城

呉越争雄日区区在用兵空余争战地无处不高城

何城

报越心何壮贪齐计已轻忠言殊不听何用筑斯城

由拳废县

故城人不见击劒泪空霑一絶悲声逺今犹説孝廉

嘉禾墩

寂寞黄龙后纷然垅上碑废兴无处问空咏草离离

古战场

自昔干戈地城空草自荒渔樵怀旧事何敢议兴亡

村门口

昔日荒闲地今闻市井喧人情看促迫无复似当年

宣公桥

祗因裴少保功业败垂成往往桥边客今犹恨未平

五栁桥

为怀陶靖节无复见其人谁种桥边栁犹含旧日春

百步桥

旧址依然在荒墟未百年还分一桥水流入几家田

跨塘桥

路接张泾近塘连谷水长一声清鹤唳片月在沧浪

菩萨桥

片云初出岫南北自飞扬旧日桥边路犹闻舄履香

竹桥

腰枕政亭北横斜古渡头风吹双泪落恨逐水东流

河内亭

掾死缘非命儿来哭未休旧时亭下泪疑与水长流

嘉禾亭

五马来何暮经营指一弹石碑书近事留与后人看

列岫亭

吾州风物好惟是欠青山忽有洞庭色来从一笑间

水心亭

波光磨不尽镜面絶纎尘照得红亭子亭亭似美人

乐郊亭

竹下清风好时来挂幅巾待逢田叟问知是乐郊人

防景亭

有景道不出须来此水滨十分花鸟色团作一亭春

南坞

防回波曲曲城转草层层忽见桃花落还知到武陵

海棠亭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白莲沼

沧波围四面艳艳玉开花自可除帘幙清香不用遮

桃花亭

不待东风拆池塘已自春试看原上客犹恐是秦人

红薇迳

渐放秋风晩花无烂漫香浅深红似锦散影在沧浪

茶溪

茶林那复有零落付樵人旧日溪边叟空悲二月春

仙鹤亭

杳杳云间路重重隔翠林数声清夜后来伴月边吟

芙蓉塘

一发连千丈红云出素波秋风吹欲老无奈落花何

白苎桥

遍陇敷青绿桑麻共几家满城罗绮子应笑不栽花

渔溆

野水连天濶沧波引钓缗寄言溪上叟莫学直钩人

怀苏亭

犹使樽前客常怀没后名好风吹逺籁如有笑歌声

披云阁

兹楼当胜地高望极崚嶒欲覩青天色还须上一层

景龙楼

千秋传异防百尺防雕防欲识金龙瑞丹霄试仰看

烟雨楼

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一声长笛晩人在倚楼时

月波楼

天濶氷壶净溪平玉鉴寒卷帘看晩色鸥鸟并阑干

真如院

田家轻脱屣聊结净人缘影外香灯寂清风百世传

雪峰庵

一语合领悟师承岂在身戏言庐墓客未是报恩人

景德禅院

白毫光未灭胜事百年中好是传灯地林泉有古风

三墖

石匮埋神物灵光照夜多龙归天上后无复更风波

学绣墖

孤塔岧嶤立犹传学绣人五湖如好在针线不胜春

水陆院

白昼重门寂苍苔古殿深老僧香火罢松柏夜森森

泗洲庵

旧寺丘墟后重兴嵗月赊莫将间祸福容易托僧伽

云门家舍

满箧藏锋句家传世几何逺孙无悟解却笑葛藤多

白莲上方

古屋深于洞门前种白莲好寻当日社重结此生缘

普济院

祗应曽布地往往化为鱼一遇丁千骑禅人便结庐

兜率寺

昔年池满地今见屋耽耽不结莲花界龟鱼死未甘

姜庵

不入红尘市安居三十年至今庵下路芳草碧芊芊

惠明堂

地僻无人到松风鹤梦清一灯禅榻畔自向暗中明

三过堂

题诗三过此坡老昔时曽悟得成禅指来为打睡僧

寂照庵

寂灭跏趺地灯光照四时高僧穿地脉此意少人知

天庆观

寥阳龙已化华表鹤空悲欲问梁朝事惟应老桧知

福顺庙

老屋无丹雘空堦只翠苔绕檐看箭镞谁记赤眉来

昌武庙

祗因吴士季千载仰公神欲借驱痁术来临刻木人

杨姑庙

孝德襄陵久天然与众殊坐男不能养应合愧杨姑

徐偃王庙

王有岐夷德千年貌亦存我怀三刺史谁是后来孙

曹使君祠

一笑淮兵却功成未易论岂惭顔刺史诗酒在平原

高使君祠

一暝移藩日邦人昔被恩步兵碑尚在功业敢经纶

寥阳殿

人归天上去空识旧衣冠秘录藏金匮清风满殿寒

霍将军庙

弼汉功非浅谗夫可奈何海神今亦畏安敢布风波

读书堆【一作唐询诗】

平林标大道曽是野王居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

简斋

诗老追唐句闲居筑简斋芙蓉寒浦外红落感秋怀

陈贤良隠居

发策名犹在回头事已非池塘春草緑空忆谢公归

徐长者园

丹砂犹未就白髪忽成翁却有怜春意栽花向此中

赵老园

藏书几万卷归老此林泉不为寻莼鲙于公亦有贤

施墓

苍苔侵坏道晩雀散空林莫问人贤否浮生一古今

衞墓

惆怅黎阳客飘流浙水滨定忘空腹恨知是赤心人

刘伶墓

荷锸从吾后叮咛死便埋人皆讥嗜酒我独爱忘怀

严忌墓

有子如君少终缘叛国亡家前无后嗣切勿怨张汤

朱买臣墓

世事春风转荣枯一梦间绣衣人不见孤冢旧家山

周都官墓

不识君名字应难问子孙一丘浮水际神怪欲谁论

苏小小墓

泉下骨应朽幽魂独未消防畨清夜月孤影度南桥

羞墓

伤哉负薪子五十始登朝空使埋羞处山花复采樵

木纹观音

双瞳分日月眉际一星悬照见人间苦三辰不在天

邦药王龛

父老怀遗爱谁传肘后方药囊同日葬空忆紫元香

净相佳李

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浆伤心吴越战未敢尽情尝

符姥瑞竹

一幅霜缣外青青出自然天机何敢议珍重白衣仙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杨慎
  ●初编·卷九·沈瘦东
  序·王夫之
  第二十六出 得妻·李渔
  第三场·老舍
  卷二十九·黄希
  周之琦·龙榆生
  天籁集巻下·白朴
  卷四十七·梅鼎祚
  卷九·冯琦
  总目·陈思
  第十二歌 十八岁姐倪结识十六岁格郎·刘半农
  秧歌·刘半农
  秋声·胡适
  长杨赋注释·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月庐·闻一多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紧紧地被捏在小山的拳心里。柳荫下睡着一口方塘;聪明的燕子——伊唱歌儿偏找到这里,好听着水面的回声,改正音调的错儿。燕子!可听见昨夜那阵冷雨?西风

  • 巻三·刘履

    钦定四库全书风雅翼卷三元 刘履 编选诗补注三魏诗二嵇康字叔夜谯郡铚人身长七尺八寸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鳯姿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寓居山阳与阮籍山涛向秀籍兄子咸王戎刘伶相友善号竹林七贤初居贫鍜以自给与魏

  •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七·荀悦

      皇帝初生数月。遭巫蛊事。幽于郡邸狱。廷尉监鲁国邴吉。字少卿。治巫蛊事于郡邸狱。悯曾孙之无辜。择女徒谨厚者。使保养曾孙。置闲燥处。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中系者。欲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弘治十年六月辛未朔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王鼎奏镇江府有坍江田其粮无徵民皆以陪纳为若乞将沿江新涨芦洲课银存留籴米岁补无徵之数则粮不亏而民不扰但洲地变易不常请时阅实损益其数五年一易从之○南京吏部尚书倪岳等陈修省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七·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一徐汧华允诚杨廷枢刘曙陆培王道焜叶向荣○右义烈诸臣列传第十一。此数君子者,皆直谅气节之士也。使其当平世,岂不彬彬乎王国之羽仪哉!学不售于时、才不展乎用,从容引义以自毕其志,盖列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六】○唐二十六桓彦范【薛季昶 杨元琰杨仲昌】 敬晖崔元暐【涣 纵碣】 张柬之 袁恕己【高】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桓彦范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狄仁杰曰君才识

  • 裴邃传·姚思廉

    裴邃,字渊明,河东闻喜人,三国时魏襄州刺史裴绰的后代。祖父裴寿孙,寄住寿陽,为宋代武帝前军长史,父亲裴仲穆,是骁骑将军。裴邃十岁就能写文章,爱好《左氏春秋》。齐代建武初年(494),刺史萧遥昌召裴邃为府主簿。寿陽有一座八公

  • 沈寳善·周诒春

    沈宝善 字楚纫。年三十三岁。生于上海。弟宝勋。幼读。已婚。初毕业上海圣约翰书院。得学士学位。尝以翻译得奖。宣统二年。任杭州交涉司文案及伍廷芳博士书记。民国元年。任上海交涉司文案。为约翰声编辑。民国二年

  • 卷十八 十八之三·孔颖达

    《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天下复平,能建国亲诸侯,褒赏申伯焉。尹吉甫、申伯,皆周之卿土也。尹,官氏。申,国名。○崧,胥忠反。《释名》云:“崧,竦也”。甫,本又作“父”,音同。后人名字放此。复音服,又扶又反。褒,保毛反。[疏]“《

  • 附录·王通

    叙篇

  • 第二章 17·辜鸿铭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辜讲孔子对一位学生(仲由,字子路。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对其评价颇高)说:“难道还需要让我来教你什么是理解么!明白

  • 卷三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三十二夏官司马第四之五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正义郑氏康成曰延冕之覆在上是以名焉【贾疏玉藻注延冕上覆言虽不同义则不异冕所覆前低一寸余故得冕名冕则俛也】纽小鼻在武上?所贯也

  • 除狭第三十二·桓宽

    【题解】此篇大夫就贤良所提“道狭”问题,进行答辩,认为“行止之道”在己,“己不能故耳,道何侠之有?”贤良则认为“开臣途,在于选贤而器使之”。大夫曰:贤者处大林,遭风雷而不迷。愚

  • 供养仪式·佚名

      供养仪式  略有二十四法则  稽首毗卢遮那佛  开敷净眼如青莲  我依大日经王说  供养所资众仪轨  为成次第真言法  如彼当得速成就  又令本心离垢故  我今随要略宣说  次择所法第一。  依于

  • 五灯会元续略目录·远门净柱

    卷首 序文 凡例卷一上曹洞宗 青原下十五世净慈晖禅师法嗣 华藏慧祚禅师 青原下十六世云窦鉴禅师法嗣 天童如净禅师华藏祚禅师法嗣 东谷光禅师 青原下十七世天童净禅师法嗣 鹿门觉禅师 雪庵从瑾禅师东谷光禅

  • 四气摄生图·佚名

    本书作者采掇方书,搜罗秘诀、四季避忌,一年修行,而成此书。是一部四季摄生的专著。书中运用阴阳五行及天人相应的观点,按照四时与五脏的关系,较详细地论述了四时季节的变化与脏腑、五官、五味、饮食、睡眠、情志之间

  • 妙法莲华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

  • 无文道灿禅师语录·道璨

    全一卷。宋代僧无文道灿撰,法嗣惟康编。度宗咸淳九年(1273)刊行。又作无文道璨禅师语录、无文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为育王山笑翁妙堪之法嗣无文道灿之语录。内容包括荐福寺语、开先华藏寺语、再住荐福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