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九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七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雅林小稿

王琮字宗玉钱塘人积学敦行以孝友称徽宗初登进士第宣和中任大宗正丞提举永兴军路常平靖康初除左司郎中厯官两浙江东漕副直龙图阁以病奉祠绍兴间尝避地居括遂家焉

北山访僧晚归

吟僧山北住又买过湖船半日得闲话一生无此縁波光映酒兴竹色带茶烟归路斜阳里徐行听乱蝉

蓬莱【柯山倅图】

一棹三万里何修入窈深水痕涵雨意岩影带秋隂虽愧无仙骨终能长道心古人殊错计空向海中寻

读书楼作

近来闲过日幽事颇相关逺树开晴昼归云当晚山官情随处薄诗稿逐时删骨若无仙分何因住此间

哭潘令

河阳桃李树惆怅不逢春官为吟诗折家因好客贫故山归去逺遗像挂来真谁向江头哭共乡三数人

三岩

闲携一壶酒来对雪岩斟秋老瀑飞痩石寒云宿深坐无僧共话行有鹤随琴此处尽不俗令人生隐心

题独醒小亭【东嘉酒舍予所创】

退食多留此翛然一散襟凉从晓来觉秋向雨中深墙竹侵山色檐茅杂桞隂有谁能载酒过我共幽寻

挽何耐轩

调度如儒素相门中所难一心惟好佛半世懒求官星近缇屛落坟依宰木寒遗恩满溪麓鱼鸟亦辛酸

客里有怀徐太古

近来真倦客怕蹋软尘红独向一楼坐静观诸境空官河添夜宰树带秋风还忆能吟者襟期何日同

与刘天游伯仲夜话霅中戏赠

水亭新得月坐对白苹洲共説一夜话惜无多日留手抄诗许借口诵咒如流最羡同吟处对牀风秋

秋夜有怀醉书十韵

秋风从何来飒飒入窓牖残灯耿不寐照我容顔厚故园岂不佳亦颇兴怀否黄金桂百树碧玉池十畆猿鹤响空山亭台映疎栁觥筹杂野防笔砚得佳友愁无弹鹊句隽有持螯手人生行乐耳功名有时有防检屐几两土苴米五斗浩然归去来万事不如酒

城西即事

清晓离家去路遥絶怜寒景太萧条松深渐觉风声急云动还知雪意消沙觜客担鱼种卖山头人拾树枝烧梅花多处谁家酒斜舞青帘隔小桥

次韵项君玉

惠然乗兴访幽栖细雨防防湿杖藜七尺身强于鹤痩一生心不向人低日寻灵药行寒麓时有新诗付小奚欲解貂金同一醉酒罏闻只在前溪

荅友人

秋山曽是共登临感慨兰亭后视今炎不过能炙手笑谈未必到知心前言衮衮风波去后约寥寥嵗月深室迩岂应人自逺酒盟诗社要重寻

京华病中

自移药鼎在牀头桂玉令人分外愁因病始知归计好虽贫不向俗人谋僧曽带雨来看脉仆为伤风懒上楼頼有壁间新买画寒灯相对两山秋

客南徐一首

秋来客里几蹉跎醉鉠惟堪浩浩歌盛世未应知己少诸公自是阅人多潮生?歩风犹急苔满浯溪石欠磨忆昔祖生忠愤后更无一楫是如何

次韵徐献可兼别重防

谁怜范叔恋袍寒犹有徐卿二子看大率率中多物忤相知知到此心难最怜风雪分吟笔安得江山共倚防后夜小窓怀素帖挑灯应忆我同观

代辟客送总卿归呉

使星卿月照淮壖百万貔貅饱据鞍出处岂无公论在规模应有后人看半年水驿衣犹湿一纸天笺墨未干事与心违知已异折梅花到嵗云寒

邺中书怀

苦无宦况莫来休羞见傍人説宦逰九十日秋蛩共语两三夜雨鴈供愁腐红只有虚名在坚白难将实意醻驿路梅花归正好苦无宦况莫来休

喜赵君甫赴班

西台自是旧相知来了为山一篑亏入幕虽无多日在焚书已是十年迟金闺接武人争羡玉牒能文世所奇此去锦乡才两宿仙茅緑景正堪诗

题多景楼

秋满阑干晓共慿残烟衰草最关情西风吹起江心浪犹作当时击楫声

汉荆王墓【庙在京口府治】

落落庙摹瘗鹤隂隂宰木宿神鸦可怜宝剑凌云气散作金灯满地花

独醒午坐

小槽停溜务防闲幙府文书省却难竟日徘徊无俗意祗因竹外有秋山

旅兴

经年客食向京华懒对春风秪忆家觉道近来全俗了略无一语及梅花

客中从厚禄故人乞米

范甑欲尘贫亦甚陶腰未折计何如小窓独对萧萧雨临得唐人乞米书

舟过孤山

寂寞梅花处士坟竹围岩脚一泉深偷瞻翠辇曽防处水钥年年防緑隂

秘省金鱼池

落叶防干小立时诸公慨想到腰围但知官饼堪为饵不识人间有钓矶

观潮

旗彩斜飞一命轻舟人却立万舟迎不应当日将军事犹到如今气未平

献可约逰北山阻雨

共约湖边唤短蓬晓来何事雨兼风山林只合闲人到不入时官眼界中

立春有怀

十千呼酒醉长安犹记年时客里欢有约南山南畔去只挑野菜当春盘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七

猜你喜欢
  钱外仁·唐圭璋
  李仁本·唐圭璋
  魏庭玉·唐圭璋
  ◆陈学士秀民(寄情稿)·顾嗣立
  ◆袁学士桷(清容居士集)·顾嗣立
  序·老舍
  第三折·郑光祖
  提要·龚璛
  卷一·庚子秋词·朱祖谋
  卷一百十七·陈思
  临川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十一·吴之振
  卷六十九·高棅
  卷四百六十七·陈廷敬
  33、祝寿·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熊禾·唐圭璋

      禾字去非,号勿轩,又号退斋,建安崇泰里人。淳祐七年(1247)生。咸淳十年(1274)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宋亡不仕,入武夷,筑洪源书堂讲学。又归故里,筑鳌峰书堂。皇庆元年(1312)卒,年六十六。学者称勿斋先生。   婆罗门引   送张

  • 黎道静·唐圭璋

      道静,道士,住持广州斗南楼。   城头月   阳光子夜开清昼。照了无何有。弱水蓬莱,河车忽动,万顷金波皱。   红铅墨汞相交媾。片饷丹成就。把握阴阳,一钟造化,此诀人知否。

  • 卷二十五·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东坡诗集注卷二十五 宋 王十朋 撰 花木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煌煌帝王都【次公古乐府有煌煌京洛篇】赫赫走羣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驹父本草牵牛生花如鼔子花稍

  • 提要·冯子振

    【臣】等谨案梅花百咏一巻附録一巻元冯子振与释明本倡和诗也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以博学英词有名于时明本号中峰钱塘人住鴈荡村姓孙氏出家呉山圣水寺得法于髙峰原妙禅师屡辞名山主席屏迹自放时赵孟頫与明

  • 卷二·佚名

    台湾诗钞卷二查慎行汪继燝夏之芳吴廷华钱琦钱大昕姚鼐查慎行慎行,字悔余,号初白;清浙江海宁人。康熙时,官编修。有「敬业堂诗集」。闻制府满凫山同年恢复台湾郡县,驰诗遥贺五十韵瓯粤梯航路,宗臣带砺盟;十年开大府,万里寄长城

  • 73.朱庆馀:七言绝句二首·施蜇存

    朱庆馀是中唐后期的诗人,以诗受知于张籍。由于张籍的揄扬、推荐,登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进士第。官为秘书省校书郎。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所可知者,只有这一些。他原名可久,字庆馀。《直斋书录解题》及《唐诗纪事》都说他是

  • 卷四·本纪第四·脱脱

        太宗一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宣祖第三子也,母曰昭宪皇后杜氏。初,后梦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遂生帝于浚仪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时晋天福四年十月

  • 首卷一 序·佚名

    序宣宗成皇帝实录序我大清受命。统壹寰区。抚绥方夏。绵绵延延。盖二百有余岁矣。此固上天眷佑之隆。祖宗诒谋之远。良由以圣继圣。克肖其德。上足以答天祖之贶。下足以惬臣民之心。用能新景命。巩丕基申锡无疆。至

  • 万柳溪边旧话·尤玘

    始迁祖赠待制公(讳叔保)自晋江避难入吴,往来吴中诸郡,未有定处。尝同王枢密康靖公游浮玉山,宿壮缪侯祠中,以卜居求梦。夜梦侯手赐锡器,器中书一成字,觉以告康靖,康靖曰:“器者,器皿也。皿上著一成字,锡者,常之西南有锡山。神

  • 一百九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宣示曹(兆页)承继宗祧袭职织造摺·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与曹(兆页)叩辞行在南回,路上闻臣妹曹寅之妻李氏,感激万岁命曹(兆页)承继袭职隆恩,特起身进京叩谢。臣一闻此信,随同曹(兆页)各差家人飞骑止住,所以臣妹已至滁州仍回江宁矣。 臣煦於三月

  •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佚名

    四四四 谕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奉旨:王杰着充四库全书馆及三通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续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黄庭坚 山谷先生文节公 字鲁直洪州分宁人登治平四年进士第调汝州叶县尉熙宁中北京教元丰三年知吉州太和县八年哲宗立除

  • 卷三十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小雅节南山之什一节南山篇师尚书云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隂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大戴礼云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 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名古屋市政会讲──今天得到有名之名古屋市,又得到市议会来与诸君聚谈,荣幸何似!而见诸君之踊跃欢幸,则又征诸君对于佛法之精进。未讲佛法与吾人之关系以前,且先谈佛法大旨:佛法是觉悟的而非迷昧的,是平等

  • 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卷下·佚名

      青龙寺山林院一切经    大兴善寺沙门三藏善无畏奉 诏译  持诵本尊真言法品第四  复次此法不思议力如如意宝。如意宝虽无所言。随所愿处必不违愿。此如来法印亦复如是。虽无言无相。作一切法必得成就。此

  • 古廉文集·李时勉

    11卷,《附录》1卷,明李时勉撰。此集乃成化中其门人戴维所编,由其孙长乐知县容所刊。该集收赋6篇:《北京赋》、《白象赋》、《麒麟赋》、《狮子赋》、《冰雪轩赋》、《瑞应景星赋》。其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明成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亦称《佛说大乘稻秆经随听手镜记》。佛典注疏。唐法成集。一卷。仅存于敦煌遗书中。是敦煌遗书所藏的《佛说大乘稻秆经》的注疏书。疏释分五门:(1)立所宗,谓本疏“依经中宗”,即依龙树中观派立宗;(2)明归乘,谓本疏乃

  • 贤首五教仪开蒙·续法

    一卷,清释续法撰。因贤首五教仪六卷,听众未能全诵。故又略成此书,使学者易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