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八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端平诗隽

金坛观

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木高犹带雪石冷不生云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

晚登黄鹤楼

戚戚登临地凄凄欲暮天相看数株桞不聼一声蝉山冷云生絮江空月上?无縁舍尘事闲对白鸥眠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上水千帆徤中流一矴孤雨冲防屋燕云背立樯乌尽説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山行

尽日羣山里知行梦防重竹深春寺磬滩急午溪舂残旭犹双塔晴云只半峰岂无仙隠者恨不少从容

野桥

日暮野桥邉都归醉客船数竿沙际日一片水中天影落冲烟鸟声移带雨蝉殆非人境得江月又初圆

送姚希声令弟归剡中

客程何太急岚月半云分想暂归天姥还来伴使君晓吟千嶂雪春思一江云若再经过此嚢诗可得闻

秋屏

好山多变态排列在檐楹平熨澄江练横铺列嶂屏石烟寒绕寺山雨暗离汀有意携溪枕眠看直到醒

同李雪林饮山村

本来无饮兴偶此到溪滩屋角悬双瓠船头系一竿塔高风便响桥峻随干莫怕城门闭行归亦不难

送惟德上人还鼋溪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因抛华门业来着稻田衣石蕨冲云细山蔬腻肥禅居安穏后更莫啓柴扉

甲申歳觧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

近慿笻竹枤处处作生涯独采傍溪药自看临水花爱云因北望对日任西斜惟有双蝴蝶相随直到家

送惠嵩上人住西山兰若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旣息禅机穏从教世网疎晓香嵓屋像寒咒石潭鱼待我防诗境看君坐隠庐

石塘

水陆尽经过地暄晴更和鸟声临水近人影向桥多细雪倾残橘轻氷脆立荷少为盐米计聼彻竹枝歌

病起幽园捡校

病起无情绪池邉日防回虫声低覆草螺殻细生苔暑退芦将变秋残蓼续开乆消环绕迹全若未尝来

双林寺

杳杳双林路林深不易登寺幽怜宿鸟地僻喜闲僧静彻垂梁板寒销背壁灯水邉人忽笑猿落过溪藤

送僧归旧隠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纱防临溪盥铜瓶傍水禅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何故相抛拾沉浮逐世缘

水清堂偶成

数杯恬淡酒相就等闲倾得失徒多感行藏任浊清昼闲风有味春尽雨无声但惜新栽桞相呼欠一莺

酬李达可

归心终自遂何必恋虗声转觉青衫恶谁怜白髪生扫花山石瘦洗药野泉清应有忘机者时来伴我行

寄杜北山

一曲小湖濵幽居不厌贫坐容禅子憩家就麯生邻檐竹侵灯众蓠花落灶频防时吟得句寄与豫章人

寄鹤林智福上人

深山高顶寺黄鹤旧曽留鹤去无踪迹山僧防白头鸟闲斋鼓静猿啸佛灯幽宿约何时践题诗向瀑流

幽居漫成二首

便入空山住休慵汉省书薄云翻药畚斜日送柴车远业松花腻生涯薤叶疎抱琴谁共聼一尾石间鱼乍归无定业萧索带村居神树当中朽人家着外疎藻痕千漂絮花影一牀书何必为真隠相安便有余

鹿苑寺

分半作民栖犹藏一曲溪鹊窥莲叶座僧占菜花畦白蠧鱼销粉青干兽剥泥幸留唐刻在相伴峻廊题

马鞍寺

水国何年寺萧条野渡边僧驱田雀倦神抱海犀眠细网垂秋屋残灯泊暝船数家枯桞下犹有旧人烟

野赛

客心懐避忌地险自多神枫叶藏山魅松根抱石人鹘翻苍黒趐鱼曝赤斑鳞未必知风候惟闻酹酒频

题逸人壁

深僻人稀到天然野意成荷冲崩岸出草入废泉生曝木充山货抽茶当地征未须寻伴侣时有自来莺

送蒋云啓之湘中

出门岐路分愿徃不辞勤萤影侵湘月蝉声隔楚云频烧霜后箨多饭雨中蕡若过黄陵庙椒浆奠小君

送僧妙通游平江万寿

故乡离防日何处蹑秋陵梵叶牀头树唐衣壁面僧花粘旧锡风箨扫寒簦新偈期相寄呵弹破小乗

酬杜八同宿西山兰若

西山龙井路俱有旧行踪待得城中暇重期石上逢冷霜粘破屐落月带残钟拟践相邻约烦君买一峯

菩提废寺

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晓钟三板去昬杵一盂归古屋垂山榧幽窻飬石韦未容行客憩荒树鸠飞

天申宫苏文忠畵像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防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高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誓节渡

髣髴经行地还防古渡边山禽多白练溪药间黄连汉漠将晴迢迢欲暝烟恍然惊梦醒二十有三年

白羊

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驿亭惟有额官堠尽无碑竹挂黄身虺林香白面狸得船争欲渡先奔槿花篱

送人游边

平世絶边筹怜君古塞游谁聼蒯缑剑虚敝黒貂裘宵柝鸣荒戌寒烽起废楼到应先吊古恸哭岘山头

春暮登黄鹤楼

欲尽残春酒登临事巳违聼残懐旧笛添尽御寒衣鸟向青山没人来赤壁稀最怜城侧树无可作花飞

为僧昙芳赋草堂

把诗从我者多是剡中僧结屋何山坞当门防树藤地寒常带雪溪峻不留氷赠尔新吟去归题木叶层

江臯送别

把酒对汀洲相看发去舟迎风一分手惊浪防翻头暗花消泪枫寒叶弄愁恐犹回首望终夕凭高楼

送胡宗原还防山

故里杉松表归程笋薤初杯多常失饭嚢罄只留书海墨収秦气山粮舍禹余古来仙隠者多在赤城居

千金寺

十载他乡别春归逐浪层晚晴沙市鼓夜雨石桥灯帆仄催干苇衣寒脆薄缯旧时来往寺惆怅不逢僧

留别唐栖云泉上人

水宿唐栖寺何縁更浃旬千山今日路三歳异乡人小殿眠身佛空廊折臂神归时重作礼又拂一畨尘

天章寺前小楼

客懐依古寺曲水茂林边俯聼磵鸣石静看山出烟傍花清晚潄对竹冷春眠深羡溪僧乐幽居动嵗年

野望

春日晚荒荒平沙极茫楼欹三面水城卧数条岗白草吴京甸黄桑楚战塲长江俱不问一片防斜阳

枫桥寒山寺

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试问谁曽见惟应独有松

送黄同甫

人生各有安出易欲归难古道春泥重孤城暮雪寒酒锋精似将诗业逺于官野谷如堪饱从君借鹖冠

应潭

林崦逓相遮分居两岸沙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水白来如蝀山黄去若蛇徃年曽泊此丛竹数人家

招郑服之

归心同一路况复在新年梦着登山屐闲随渡水船宿蒿迷旧陇春葑起闲田卧醉天池上知君在我先

灵竺寺【有孟宗祠】

不因纯孝者古寺若为安壁彩蜗游遍炉香鼠踏残钟声嘶破挺旛影飐危竿尚恐冬生笋时来竹外看

齐安早眺二首

昔日干戈地凄凉古塞情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野旷孤鸿絶沙寒一骑行十年生息后人尚怯论兵隂隂城垒静极望不飞尘草色横江暮莺声出塞春清时应洗甲来歳又逢辛惆怅经过处都非徃昔人

村市

细簇人家住中分破石崖竹门开店屋草市夹桥街水别东流汉山横北过淮并船频借问同买出江柴

赠僧仲寳月溪

幽栖深絶地静夜独宜僧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氷影収悬罟索光息过船灯独坐观心了无由更小乗

题夏肯父晓山图

旦旦自天成中全一气清渐分平与峻俄转晦为明竹闭铺沙影松涵出谷声机心都不动穏看日初生

孙季蕃故居

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懐梦残秋寺魂防夕阳街缺灶粘煎药干炉积燎柴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题东麓归自房陵

一年辛苦后収聚若为丰摄职全无吏携家仅有童乳舂花下管漆溜叶间筒自此嬉游地应须且浙中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十九·彭定求
  卷四·皎然
  ◆郑征士玉(师山集)·顾嗣立
  第三十六出 珠赎·陆采
  ●卷四·葛立方
  卷一百四十七·徐世昌
  卷371 ·佚名
  卷225 ·佚名
  七言巻二十一·洪迈
  卷二百二十八·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六·陈元龙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巻四·佚名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六·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贾仲明·隋树森

    作者简介见杂剧部分。 小令 【双调】凌波仙 吊关汉卿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吊白仁甫 峨冠博带太

  • 卷127 ·佚名

    胡仲弓 杂兴 佳花费事治,十无二三本。 恶草时扫除,已复相苯{上艹下尊}。 试尝问园丁,否泰乃尔反。 渠方倚锄笑,谓我见事晚。 老天亦何心,生花日衮衮。 胡仲弓 杂兴 梁武欲为佛,秦皇欲为仙。

  •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四·律历十四·脱脱

        ◎律历十四   中原既失,礼乐沦亡。高宗时,胡铨着《审律论》,曰:   臣闻司马迁有言曰:"六律为万事根本,其于兵械尤所重,望敌知吉凶,闻声效胜负,百王不易之道也。"臣尝深爱迁之言律于兵械为尤重,而深惜后之谈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按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不着撰人名氏卷首题词称理宗国史为元载入北都无复可考故纂集理度二朝及幼主本末附以广益二王事其体亦编年之流葢宋之遗老所为也然理宗以后国史修宋史者实见之故本纪所载反详于是书又是书得于

  • 王士珍·陶菊隐

    湘潭杨瑞生军门为朝阳镇总兵时,王士珍隶麾下为马弁,勤勉得主人欢。会聂士成训练武卫新军,向杨求将才,杨推毂多人,王亦预焉。士珍非其本名,以位卑不足当选,有守备王士珍乞退,遂命顶名以进。其后袁世凯举办北洋武备学堂,王与段、

  • 窦轨传·欧阳修

    窦威兄子窦轨,字士则。其父窦恭,出仕北周任雍州牧,封为赞阝国公。窦轨性情刚强果断而有威,大业年间,任资阳郡东曹掾,后离职回家。高祖起兵时,窦轨招募徒众千余人迎见于长春宫。高祖大喜,赏赐良马十匹,派他略地于渭南,攻下永丰仓

  • 萧讨古传·脱脱

    萧讨古,字括宁,生性忠诚简朴。应历初,开始入宫侍卫穆宗皇上。适逢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萧讨古与耶律阿列向皇上密告,皇上嘉赏其忠心,诏令将朴谨公主嫁给他。保宁末,任南京统军使。乾亨初,宋国侵犯燕地,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

  • 卷九心性篇·杨时

    刘安节问:心有限量乎?曰:天下无性外之物。以有限量之形气,用之不以其道,安能广大其心也?心则性也,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所主为心,实一道也。通乎道,则何限量之有。必曰有限量,是性外有物也。子曰: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也。心无

  • 泾野子内篇卷五·吕柟

    解梁书院语东鲁光祖因述西渠为御史时事先生曰眞御史也所行皆经术今安得有斯人乎问崔洹野曰其人聪敏毎见之得闻所未闻不觉除去惰心葢博古通今之士也问穆庵曰虽好佛学然其行则忠信端正士也问马柳泉曰温恭纯良通达国体

  • 尊孟辨卷下·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郑氏【叔友】艺圃折衷折衷曰孟轲非贤人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三宿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沈同问燕可伐欤吾应之曰可此孟子之罪也余氏辨曰周衰之末战国纵横用兵争强以相侵夺当世处士务

  • 云 南 漫 谈·太虚

    云南备征志,系清王乐山著,都二十一卷。自史记西南夷传,至明黔宁沐氏世袭事,都六十种,其中以清冯苏撰滇考上下卷为最精雅;而传闻互异之辞,亦当参综诸著以见其错杂之源流也。古滇说虽讹芜,但所传“前哀牢王兵阻其道,阿育王三子不

  • 光赞经卷第十·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问品第二十五尔时三千大千世界诸释提桓因、诸四天王,诸焰天、诸兜术天、诸尼摩罗天、诸波罗尼蜜天,诸梵天、诸梵迦夷天、诸首陀卫天,各各无央数亿百千天人俱。诸天人宿命有德,光明巍

  • 洞山大师语录序·良价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为伪。当伪之交出时。醇乎真者。独洞祖乎。自厥初诘问无眼耳乎其师。至发迹南泉之供真。异闻无情说眼处。慎柏岩姓名之问。不间云岩雍容影。蹈断过水浪。呵止云居受天供路。终设愚

  • 卷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十住顺庆府新庵门人祖玄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杂偈方城寺访狮岩禅师闲随溪鹿度岩津得遇方城有道人谓我子书何用读衣中一宝自须珍与见斯禅师蒲团移去就华阴月映

  • 字诂·黄生

    清人黄生撰,清初成书。取晋张揖《古今字诂》中二字名书。一卷,一百二十四条。论证字的形、音、义,间或研求“不惜”、“郎当”、“了鸟”等复音词的得名之由,探寻音转轨迹,并专列“无字之音”条,讨论方言、译语中借字

  • 清虚杂著补阙·王从

    《清虚杂著三编》,包括《闻见近录》一卷、《甲申杂记》一卷、《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皆纪东都旧闻,本各自为书,后王巩曾孙王从谨合三书为一编。《闻见近录》所记上起周世宗,下迄宋神宗,而太祖、太宗、真宗、仁宗事为多。

  • 录异传·佚名

    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隋书·经籍志》、两《唐志》及《宋志》皆不收载。《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等类书多有征引。今人疑其亡于宋。鲁迅辑其遗文二十七条,载《古小

  •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白云守端

    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 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子编集守端于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圆通崇胜禅院、承天禅院及舒州(安徽)法华山证道禅院、龙门山乾明禅院、兴化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