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九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八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竹庄小稿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人负才游京师所与交俱一时知名士嘉定间赴试不售浪迹数年终蹇遇合乃寄情山水以自放诗有竹庄小稿一卷

宫怨

泪粉羞临宝鉴前澹糚争似旧婵娟一言曽忤君王意闲在长门十九年

寄竹院方丈孚师

江湖嵗月易消磨振锡归来鬓欲皤性懒吟编多散逸门闲俗客少经过虚檐破处悬蛛网落叶空中见鸟窠一片师心谁防得半窓竹影緑婆娑

郊行暮归

吟罢归来兴欲狂重城半掩傍昏黄钟声揺动山灵答月魄未高人影长竹叶浅斟杯量窄桂花满挿帽檐香不妨竟日酬心赏才到明朝事又忙

偶得

欲问梅花信山寒去未能静思天外句坐对夜深灯戒酒频添衲煎茶旋凿氷月残霜又落无复叩门僧

丑妇吟

君不见汉殿丹青未漫防马上琵琶向谁説又不见华清舞破霓裳衣凌波竟堕嵬山血从来艶色多累身妾貌虽丑心自悦幽闺到老无人知白髪如丝镜如铁

晚雨

勃姑鵶舅呌楼西春色隂晴景不齐浓墨四垂収未起湖边一片夕阳低

端午

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山中作

村居便野性况复是清秋为爱山间好因成旬日留林深喧鸟雀露重滴松楸昨夜新寒入篝灯覆敝裘

入京第一程

六载馆杭州重来访旧游山中才过雨客里又惊秋岚气蒸衣湿泉声激石流功名苦行役羞见渡惊鸥

道中早发

未晓催行色微吟独据鞍露垂星影湿月澹水光寒犬吠知村近鸡鸣觉夜残亲闱在何许谁念客衣单

秋晚泛湖

载酒湖边买小舟水光山色解人愁短篱寂寂菊花晚两岸萧萧杨桞秋落日波间収戯鼔暮烟林外出歌楼倚防长啸西风里惊起前汀双白鸥

试后书怀

踏遍天涯路春三秋又三文章与时背言语对人慙湖海气何馁山林分未甘闲僧时过我挥麈共元谈

夜坐偶成

一字吟难稳沉沉夜向阑灯明妨短梦衣薄犯新寒千里家山逺三年客路难明朝有佳便尺纸报平安

送诸葛春卿还里

扁舟分袂出湖濵我向呉中君向闽自笑吟身犹是客却来逺道送行人家山防友慿传语旅舍逢诗为拂尘天北天南相忆处梅花毋惜一枝春

得家书

手剥鳞缄细细看北堂垂白喜平安为怜客里多霜雪寄得衣来正及寒

雪晴泛湖

雪后湖清浅令人心眼开林疎知寺近氷合碍舟回寒色欺吟鬓斜阳入酒杯山行已清絶况复是寻梅

春晚见山茶花一枝独开

荼防开尽见山茶血色娇春带雨斜莫是今年逢闰月东风吹到背时花

山中口占三首

四野平田春水肥前山隐隐带残晖千林晚色无人共时有樵翁独自归

踯躅花开野色浓和风甘雨卧丛丛城中只买零枝看那似山头满树红

饭罢呼僮旋煮茶碁枰诗卷小生涯从今厌踏红尘路多在山间少在家

夜坐即事

午夜空庭寂心闲坐亦忘竹间风动静云里月行藏惊鹊出幽树寒螀语废廊瓯茶聊当酒清气入诗肠

题墨梅竹

洗尽丹青料清高絶防埃数竿无韵竹一树不香梅与可今已矣补之安在哉千年好风致唤上笔头来

听雨

听尽灯前细雨声声声总是别离情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夜坐与伯氏苇航对牀阅江湖诗偶成一首

对牀因话弟兄情话到山林世念轻几上江湖诗一卷窓前灯火夜三更茶经未展神先爽香片才烧味较清吟罢忽闻樵角动石桥霜晓有人行

薄暮

薄暮抱幽独无言倚小楼日沉千树晚风起一天秋警枕团新梦寒衣带旧愁秪因吟太苦余病未全瘳

山行

石磴手难攀林深去复还人行啼鸟外僧住白云间野兴平秋水吟魂绕暮山马头风作恶潘鬓任阑

月夜听琴效渔父辞

风入古松成节奏泉奔幽磴响琮琤琴中弹意不弹声猛拂朱弦灯熖落细敲玉版梦魂清啼乌枝上月三更

寒中偶题

烟对红炉暖香凝绣被温老天有秋意寒不到朱门

枕上得句寄潜君升

无奈蓬窓雪打声梦魂才稳又还惊枕衾如许犹嫌冷多少闾阎睡不成

留宿陈氏书斋

因访吟朋到竹居春寒防防动窓虚几畨好雨偏留客一盏清灯共读书徐孺旧曽亲下榻陈遵见説好投车与君静夜评心事万斛闲愁尽扫除

游白后山观音寺

緑隂深处石桥横才入山门意便清林下一僧无个事时来倚树听泉声

与生上人

乆住深山里相忘物外形逢人出好语入定掩残经古字碑成轴名诗榜作屛欲知祖师意栢树在中庭

雨中

愁坐黄昏掩客扉风翻霜叶满庭飞孤灯挑到寒更尽犹有行人带雨归

读岳鄂王行实

飞鹄来何意英雄此日生山河张胆气宇宙载风声一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至今坟上水犹作不平鸣

和林梅西淙瀑布图韵

瀑驶惊风雨危悬峭壁前临流清客耳入夜搅幽眠旁是龙为庙高疑山有仙一尘飞不到长似九秋天

喜郭希范自上庠归

马蹄明日是君家千里归来傍节华几夜深闺寒寂寂有人和泪卜灯花

用伯氏韵东梅

榾柮炉前坐夜深寒侵牕户月西沉冥搜天地无穷趣冩尽江湖一片心霜叶落边添客思梅花痩处动高吟访居欲问推敲诀拟把清樽共细斟

东竹院孚老

别来旬日许又过一分春因感尘中事空惭物外人吟清便境静语苦见情真近况知何似篇诗得细论

送梅还三山

十年湖海上此日值梅兄一见才倾葢相逢又问程新编聨尽卷清话入诗评从此云山别因风时寄声

题雪舟云心二友吟卷

君诗何所似絶似晚唐诗冩出春云状融成白雪词百篇多态度二妙一襟期与我为三友他年题品谁

清明

杯酒浓浇垅上春东风吹起纸灰尘可堪肠断中原路草掩荒丘不见人

寄黄云心

竹屋少行迹闭门春昼长天时半晴湿人意共炎凉苔藓侵阶緑荼防压架香冥捜寻杖屦不为看花忙

采桑女

叶满筐箱花满簮低头微笑出桑隂后来若有秋胡子説与黄金必动心

过永春县

距城才百里世路更难平碣石唐人墓桃源晋地名危谯依岳势荒市带溪声往日罹兵火頽垣蔓草生

圩田

圩田依涧水入夏未栽禾不是春耕晚山中寒气多

闺中词

冩就相思字灯前带泪看欲缄还未忍少待泪痕干听尽芭蕉雨愁人夜不眠慿谁将此意为妾到郎边

早发

早发六七里前途曙未分渔舟依岸立水碓隔溪闻独树支残月空山半白云清晨那可驻日出又如焚

无题

露重湿征衣风急翻纱帽山下灌园人倚锄看马过

过界首

几重岭隔几重湾路入蒙蒙烟雨间独立溪桥重回首前头已是剑州山

思家

夜梦到山居回头千里余屡传归去信不得寄来书小径应添笋荒畦欠理蔬客程频得雨田里事何如

渔梁岭禹庙

古今陈迹几兴亡闽岭何因祀夏王莫是当年平水日曽驱鱼鼈渡渔梁

陵上钓台后

身为功名役因思隐者贤只行山后路羞过钓台前

西湖防上和赵靖轩韵

不着人间半防愁毎于胜处一凭楼吟边只欠林和靖坐上追思马少防晕脸芙蕖酣薄暮低眉杨栁拂新秋酒防拍掌狂歌舞自是忘机可狎鸥

秋意

梧叶飘残客梦惊拥衾危坐到天明片心除是眉头识万感都从念脚生江上鲈肥销旅况楼前鴈过带边声挑灯无语闲商略谋国谋家底计成

还赵靖轩冷卷

借得君诗在案头篝灯夜夜看银钩苦吟暗数秋更尽何处笛声人倚楼

重阳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防望故乡

夜来闻曽性之丘君就二友隔楼吟声不絶以诗柬之

月下归来深闭门衾寒时倩博山温隔楼忽听吟声苦引得清愁入梦魂

问性之病

莫向推敲苦用心闻君病里亦沉吟书灯挑尽无人共药鼎煎残到夜深霜后菊花方寂寂腊前梅事又骎骎相看咫尺如千里几度逢人问信音

过千顷寺访谷隐老

别乆交情澹重来似旧时人生云聚散世事月盈亏茶具权行酒禅牀借看诗漫天多雪意预约探梅期

性之寻梅归来有诗因感一絶

处士庐前门径深仅留佳句与人吟孤山近日无行路踈影暗香何处寻

枕上偶成

客楼萧索抱愁眠雁过声声到枕边念脚动如鱼拨剌吟身寒似鹭聨拳匣中幸有刘琨剑囊里犹余老杜钱忽忆西山山下路夜深霜露滴松阡

夹河中有矮道人自住小舟持咒为生人莫不异之者

道人神貌方双鬓欲垂肩坐席容三尺浮家住一船餋生慿拂果持鉢信人縁早泊槁梁下蓬头起白烟

寄嬾庵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别来杨栁眷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身名未立仰天笑牀头夜夜鸣千将【音锵】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音书鳞羽乆不到几千里外空相望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篇诗浓墨才淋浪一声鴈过天际翔

偶得

挑灯伴寒夜兀坐竹罏边赤脚知吟苦时将山茗煎

和性之见寄韵

牕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乆交

游山中

世途平处起波澜输与高僧占好山竹尘直为挥俗具槿篱虚设掩尘关林泉有分酬清供瓶锡无人伴此闲摆脱名缰须早计半生犹得住云间

寒夜作

生计尚茫茫微吟思故乡覊愁消不尽寒夜未为长门掩梅花月禽翻竹叶霜挑灯裁锦字明发有归航

读秦记

万雉云边万马屯筑来直欲障飞尘谁知斩木为干者只是长城里面人

凝云商作雪顷刻满天涯片片疎还宻霏霏整复斜映窓疑月影着地似杨花四望浑同色微茫认防鸦

用冯深居韵题莆阳章氏环翠楼

百尺危梯海寰防干十二尽青山烟光浓淡藏多景野水周遭匝四环胜地只宜骚客住老天未放主人闲慿谁説与九仙道方丈移来在此间

书怀呈曽性之

覧镜叹头颅梅花一様病因吟后有愁到醉边无心事归梁燕年华过隙驹世途难着脚况复是江湖

和伯氏春雨中韵

痴寒脉脉压晴莎春渐三分景未和待得浓隂収拾后花边春色已无多

两隄杨栁拂新亭怪底游人懒踏青手撚梨花成小立半窓湖水雨冥冥

寄梅

别去忽经旬春风阅二分几畨吟对雨独自暗思君客里加频病愁边骇近闻倚防商不得心自乱于云

和伯氏包山观桃花韵

因访桃花到岭根御林春色此平分千株未数栽唐观一幅犹堪画晋源仙在云门无处覔人行风外有香闻笙箫隐隐宫城隔立尽黄昏更断魂

萧山望城中遗

见説天文变频占太史台但云星犯月不料火为灾尽夜看烟灭逢人问讯来丹心勤恋阙东向极裴囘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八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四·彭定求
  潘希白·唐圭璋
  柴望·唐圭璋
  管鉴·唐圭璋
  ●卷二○·陈衍
  ●第二出 辞亲·孟称舜
  第八出至第十五出·方成培
  第十折 奸相忿捷·冯梦龙
  卷八·王昶
  五言卷五·洪迈
  卷四·胡文学
  卷八十四·陈廷敬
  御选明诗卷十四·康熙
  卷十四·施元之
  梅村诗话·吴伟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词品·杨夔生

    轻逸悠悠长林,蒙蒙晓晖。天风徐来,一叶独飞。望之弥远,识之自微。疑蝶入梦,如花堕衣。幽弦再终,白云愈稀。千里飘忽,鹤翅不肥。绵邈秋水楼台,澹不可画。时逢幽人,载歌其下。明星未稀,美此良夜。惝恍从之,梦与烟借。荷香沈浮,若出

  • 寂寞·戴望舒

    园中野草渐离离,托根于我旧时的脚印,给他们披青春的彩衣,星下的盘桓从兹消隐。日子过去,寂寞永存,寄魂于离离的野草,像那些可怜的

  • 卷三十五·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高 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宣和间为太学生汴京被围登与陈东等上书乞斩六贼及夺李纲兵柄再诣阙争之钦宗即位相吴敏张邦昌将复用李邦彦登力陈为不

  • 卷六 蜀录·崔鸿

      李特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谓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及高祖为汉王,始募賨人,平定三秦,既而不愿出关,求还乡里。高祖以其功,复同丰沛,更名其地为巴郡。

  • 通鉴释文辩误卷三·胡三省

      通鉴五十六【凡二条】  灵帝建寕元年段颎追羌出桥门与战于奢延泽落川令鲜水上连破之  史炤释文曰令鲜水名在张掖觻得县界一名合黎水一名羌谷水【费本同】余谓此史炤承章怀注之误也章怀注曰令鲜水名在甘州张掖

  •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六月。乙丑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陶模、刘四伏一日不除。关外一日不靖。着饬牛允诚等分头<目辟>暒穴<曰融>

  • 第二十四章 武穴停兵·冯玉祥

    欧洲大战爆发,原是我们中国努力图强的大好机会,不幸专横不法的军阀们却只知有自己,不知有民族国家。他们正做着武力统一的迷梦,一心进行自相残杀的内战。那时以推倒复辟三造共和自居的段芝贵先生,利用他总理的地位和广众的

  •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赵季译注【说明】司马迁在本书《太史公自序》一篇中介绍了本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他说:“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太妊十子,周以宗强。嘉仲悔过,作《管蔡世家第五》。”本篇主要叙述周武

  • 卷三百十四·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理宗时江东提点刑狱杜范上奏曰旱暵洊臻人无粒食楮劵猥轻物价腾踊行都之内气象萧条左浙近辅殍死盈道流民充斥未闻安辑之政剽掠成风已开弄兵之萌是内忧既迫矣

  • 罪惟录选辑一·查继佐

    罪惟录选辑一纪安宗简皇帝鲁王监国(附)唐主(附)桂主(附)韩主(附)  &middot;安宗简皇帝安宗简皇帝,显皇帝孙、福王常洵世子也;名由松。福王初封怀庆,迁河南。崇祯十四年,贼自成陷河南,王被难;尚书吕维祺、承奉崔升死之。世子以宫眷

  • ●温氏母训跋·温璜

    于石先生,以崇祯丙子举于乡,后更名璜。举癸未礼闱,筮仕徽司理。疆事坏死之,先帝后以节烈风万世。公夫人、长女从容就实,上嫓休光焉。遗集十二卷,末述先训,乃母夫人陆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贤母之造就,不虚也。夫颜训、

  • 尚书古文疏证卷六下·阎若璩

    第八十九朱子言孔安国解经最乱道余谓乱道之尤者是江自彭蠡分而为三共入震泽大江安流千古无易逺在震泽东北二百余里由扬子以入于海此岂入震泽者哉善乎郑氏言三江既入海耳不入震泽也若似逆知魏晋间有为异説者岂作伪者并

  • 卷十一·郑伯谦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十一   宋 郑伯谦 撰防计上【论司防以上七官】或问周制天下之财皆受令于太宰而总于太府其玉府则专掌王之器物以共王之服食好赐其内府则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其外府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续诗传鸟名卷三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毛诗续传以避仇佚之后从隣人吴氏子得卷末鸟名一巻与其门人莫春园张文檒共缉缀之衍为三巻大意在续毛训而正朱每条皆先列集之文于前而一一辨其得失考训释毛诗草木虫

  • 昭公·昭公十八年·左丘明

    【经】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六月,邾人入鄅。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白羽。【传】十八年春,王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侈故之以。而毛得以济侈于

  •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十六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般若波罗蜜多。不应观八解脱若常若无常。不应观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若常若无常。何以故?八

  • 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慧远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深理之妙论也。摧邪之利刀排浅之深渊立正之胜幢。是以诸佛法身菩萨皆以此法为体。凡夫二乘此理为性。改凡成圣莫不由之。是故释尊为表此法以殊胜故。超过巨海须弥山等于铁围

  •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五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五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钱计议请普说。僧问。昔日僧问杨岐和尚。如何是佛。答云。三脚驴子弄蹄行。未审意旨如何。师云。天上天下没踪迹。进云。只如威音王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