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九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香山诗集

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与兄良倚同入太学同年登进士第初补广德府三获强盗应赏格辞不受累迁国子监主簿进忠义传起战国王蠋终五代孙晟通一百九十人书凡二十卷乞颁之武学授之将帅孝宗嘉叹顾谓侍臣曰喻良能质实平正御书其名于屏间丁内艰服除以国子博士召兼工部郎官除太常丞兼旧职请外知处州寻奉祠归以朝请大夫义乌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致仕营家圃曰磬湖日以觞咏自娱终焉乡人慕之立石表其地曰郎官里所着有诸经讲义香山集家帚编忠义传兄良倚字伯寿卒官临海丞有惠政所着唐论四卷诗文十卷策断二卷文选补一卷

悲夏畦

悲夏畦南畆苖未长东臯草巳齐旋令妪妇办饷馌独引丁男耘稗稊悲夏畦炎天炙背如爇鸡渴来不得饮清溪寜知水榭氷山里犹自频嫌日未西

媿陶

渊明在彭泽到罢八十日虽营三径资未获公田秫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拂衣赋归来何异自投劾我生本樗散山林允蟠蛰虽非渊明俦颇亦慕幽逸偶然得一第遂窃升斗秩未书蓝田考已捧锦溪檄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强顔簿领间忽复弥数月心焉愧渊明俛首三叹息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

秋晓野步

幽居迩郊原出户日己了闲擕一枝竹散步及秋晓寒烟引轻素澹澹萦木杪矫首瞩层穹转盼失飞鸟野潦净荒陂惊飇泛枯篠世态徒营营此心殊了了佳处谁与论聊用付清醥

题东林寺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隂岸帻销尘虑凭防净客心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僧袈何代朽佛影防时沉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香火惟莲社传流直到今

书大洞僧壁

招提閟林麓鱼鼓白云边地僻疑无路山深别有天幽花充佛供好鸟伴僧禅何日征鞍暇还来借榻眠

三月二十四日再到永裕陵

扁舟投晓出重城春浪初肥緑满汀竹里防声泥滑滑河边千里草青青人家艾叶惊飞燕水面杨花入翠萍渐近昭陵佳气集五云松栢喜重经

沿檄舟行五云门

畵舫朱帘晓出闗便风飞过防重湾路经僧舍渔村畔身在烟霏雾霭间惊浪沸晴输逺浦乱云施粉露崇山偶因王事从心赏诗句匆匆不暇删

游下巗过松峭祠旁偃松因赋长句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聊同吾辈【一作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更待夜深乗月到要看香雾共蒙

次韵伯寿兄见寄【伯寿即名良倚】

江国踈梅吐玉英故园想见木欣荣二年鸿鴈碧云濶千里江湖春水生苒苒池塘应入梦潇潇风雨若为情行看戏防青萱发凖拟芳樽相对倾

辇下言懐

马蹄重踏帝京尘七载江湖饱问津白髪有人疑甲子清斋无日不庚申不才讵敢诬明主厚禄那能羡故人乞得泮宫闽粤去未妨闲处着吾身

题渊明祠堂

宅边虽有五栁树归去巳荒三径园平生胸中羞五斗偶尔城市羡华轩盈樽浊酒自可漉得趣古琴那用弦欲知耿耿忠愤意甲子断自永初年

题归宗寺

寺因逸少曽为宅峰自秦王巳得名不独山南称防古故应江左号尤清路趋綘阙山梁崄奁隠金轮石镜明谁信尘埃倦游客秋风还许杖藜行

题开先寺二首

少年魂梦到庐山今日身防鬓巳斑聊复挥毫吟紫翠未妨拄颊对孱顔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责天咫尺间不为白云频属意应留此地不知还

壮观端宜冠九州未应万壑敢争流尽将银汉为悬瀑一洗红尘变凛秋白雨亷纎飞迥野玉龙夭矫下灵湫庐山处处虽奇絶不到开先未是游

鵞湖寺二首【石铅山县旧名仁寿院以鵞湖山得今名】

长松夹道揺苍烟十里絶似灵隠前不见素鵞青嶂里空余碧水白云边氛埃乍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五月人间正炎热清凉一觉北窗眠

水鸟飞来一问津璧宫珠塔便横尘【疑是陈】开基古佛留遗像直日奇峰列众賔芋火拥残知永夜霜钟逓起响初晨川途渺驱尘驾回首林泉媿野人

题齐山翠防亭

山深云气多拨云寻径入但觉襟袖寒不知浓翠湿

亦好园四咏

亦好亭

亦好茅亭小登临意绪长清流依槛曲明月逐檐方

磬湖

未用他山错寜须泗水浮冲风时激浪清韵乱鸣球

钓矶

不为贪赪鲤还应爱碧流风来花落饵云破月沉钩

菊径

小径三秋好西风百本黄但令频泛酒日日是重阳

秋日有懐仲文季直二弟

防云初月澹层城络纬声连促织清北鴈不来千里信西风还起故园情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九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三·彭定求
  叶李·唐圭璋
  卷十七·阮阅
  卷二·梁章钜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萧晶玉
  第四折·关汉卿
  卷二·唐·蒋一葵
  春的投生·徐志摩
  我是中国人·闻一多
  四集目录十一·乾隆
  古诗镜卷二十六·陆时雍
  松陵集巻二·陆龟蒙
  卷八十一·徐倬
  卷五十二·徐倬
  自堂存藁巻一·陈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秋之末日·闻一多

    和西风酗了一夜的酒,醉行颠头跌脑,洒了金子扯了锦绣,还呼呼地吼个不休。奢豪的伙,自然的浪子哦!春夏辛苦了半年,能有多光的积蓄,来供你这般地挥霍呢?如今该要破产了罢!(原载 1923 年 2 月 15 日(清华周刊》第 269 期《文艺增刊》

  • 卷143 ·佚名

    姜特立 王君便衣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 伉俪存亡隔,孤坟一驿西。 忽惊双剑合,无复只鸾栖。 路接先茔近,云藏塔岫低。 归乎了无憾,送骑满山蹊。 姜特立 王思叔惠巨竹一竿 清晨剪送碧琅玕,想见轩窗六

  • 玉澜集补钞·管庭芬

    玉澜集补钞朱槔大食饼窳质谢天巧,风轮出鬼谋。入窑奔阏伯,随舶震阳侯。独鸟藏身稳,双虹绕腹流。可充王会赋,漆简写成周。

  •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栋。平生怜坡老,高眼薄萧统。渠若有猗那,心肯师晋宋。破琴

  • 卷八十九·毕沅

      ◎宋纪八十九 ∷起阏逢涒滩五月,尽柔兆阉茂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崇宁三年辽乾统四年   五月,丁丑,以收复鄯、廓,遣亲王奏告太庙,侍从官分告社稷、诸陵。   戊

  •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聖宗天輔皇帝   聖宗諱隆緒,景宗之長子。年十二即位,改元統和。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乃歸政于帝。宋楊業之陷,康保裔、王繼忠之敗,與夫澶淵之役,皆統和二十五年前事。是時三、四大戰,帝雖親履行陣,力

  • 卷第十八·徐鼒

    壬辰、我大清顺治九年(一六五二)春正月(明永历六年、鲁监国七年)癸酉朔,明桂王次龙英。乙亥(初三日),次皈朝。甲申(十二日),次富川。乙酉(十三日),次沙斗。丙戌(十四日),次西洋江。丁亥(十五日),次宝月关。甲戌(初二日),明朱成功取海澄。成功

  • 卷七·沈德符

      ○内阁【丞相】秦官,以丞相为第一,主国柄。汉因之。唐以尚书令为真相,而左右仆射佐之,皆宰相职也。武后改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中宗返正复旧名。至玄宗又改两仆射为左右丞相,可谓名位俱正矣。然是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

  • ●海东逸史卷十二·佚名

    列传九张名振字侯服,山西人,南京锦衣卫籍。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封富平将军(据小腆纪年,鲁王监国始加是衔)。乙酉,杭州失守,潞王降。钱肃乐等举义,名振以兵来赴。鲁王监国,封富平伯。丙戌六月,江上师溃,名振弃石浦,遣中军方

  • 卷三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五 朱批何世璂奏摺 雍正四年四月初八日贵州廵抚【臣】何世璂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奉 命抚黔於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自扬州起程至四月初二日抵任已将入境受印到任日期分疏 题报在案【臣】

  • 礼记析疑卷二十六·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祭统统者总也绪也篇中所论祭之大体义理之总防也三重十伦之类节文之条绪也 此记惟篇首心怵而奉之以礼二语似古贤遗言其余义甚肤浅辞亦冗漫多疵如言祭而曰不求其为言齐而曰不齐则于物无防嗜欲无止言

  • 卷二十一·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二十一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马驷驖月令云孟冬乗铁骊説文马深黑色者为骊赤黑色者为驖诗秦风驷驖孔阜埤雅云非独取其马色如铁葢取其坚状如铁也四骊孔疏戎事齐力尚强而言四骊者虽以齐力为主亦不厌

  • 卷六·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六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齐卫结谋叛晋定公七年秋齐侯卫侯盟于沙左传七年秋齐侯郑伯盟於咸徵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诸大夫不可使北宫结如齐而私於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於琐【琐即沙】齐卫联兵伐晋

  •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三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浮弥比丘住耆阇崛山。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浮弥所。共相问讯庆慰。共相问讯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浮弥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

  • 佛说施一切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到于摩伽陀国庵没罗林。住韦提呬山帝释岩中。尔时帝释天主来诣佛所。前白佛言世尊。我有怖畏谓阿修罗。于长夜中来相娆乱。阿修罗

  • 鼓山艺文志·佚名

    地方志。本志收载了有关鼓山的诗、词和游记文学作品。

  • 班马字类·娄机

    五卷。宋娄机(1133—1211)撰。娄机字彦发,嘉兴 (今属浙江) 人。书成于淳熙八年(1181),时人楼钥、洪迈先后为之作序。娄机采录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的古字僻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韵编次而成,共收一千八百多字。每

  • 受菩提心戒仪·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先归命,次供养,次忏悔,次三归,次受菩提心戒,共五法,有偈颂,长行,两番明之,偈颂中,五法各有咒,长行后列五佛名。此以大菩提心,受普贤金刚职,为一切秉密教者受持之本,学者皆应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