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一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桧庭吟稿

葛起耕字君顾丹阳人诗有桧庭吟稿

春怀

过了花朝日渐迟相将又是禁烟时寒留栁叶凄迷处春在梨花寂寞枝牛角横书孤壮志鹿门采药误幽期自怜白髪成何事説与啼莺未必知

姑苏怀古

阖庐城下水连天故国凄凉思惘然堤栁数行垂舞带砌苔几叠晕歌钿了无麋鹿游台下秪有鳬鹥戯水边往事如今销歇尽断霞残照鎻寒烟

记梦

绮寮缥缈敞虚明鹄峙鸾停防碧城珠蕋一枝春共痩玉环双佩月同明曽题洛赋缄新意却拊湘弦寄逺情十二防干风细细觉来依约记棋声

湖天霜晓

十里平湖浸晓光玉鸾飞舞镜中央也知青女催梳掠淡拂铅华试靓妆

暮春杂兴

尽防目断楚云西芳草连天客思迷家在江南烟雨里落花时节杜鹃啼

紫椹累累缀碧桑林塘雨过緑生香荆扉昼掩苍苔寂留得芸籖伴日长

闭门花落又春深白纻歌残对晚斟惆怅年来心绪恶一庭烟草緑沉沉

兰杜初芳湘水春鹧鸪啼处草如茵双鱼不寄蘅臯信空有灯花入梦频

燕子声中日正长读残书卷乱堆牀梦回却爱西窓寂闲看松花带夕阳

雨中梦故山

冥冥细雨湿江城掩映书窓翳复明倦客一杯愁顿减故乡千里梦初成金华洞口羊惊起石佛山头鹿伴行【石佛故里山名】何日东归溪上路一犁春緑帯云耕

疎櫺

寒意沁疎櫺闲堦草尚青市朝人自醉泉石我常醒桂冩月标格兰传秋典刑何妨为老伴相与两忘形

初春感旧

又是春生杜若洲慿栏回首总关愁云横楚峡萦新梦月泛呉波忆旧游立马醉题花外驿闻莺笑倚桞边楼如今万事经心懒秪合长歌拟四休

檄雪

银阙书飞急羽忙料应滕六奏虚皇要将阆苑蓬壶水幻作琼林玉树芳风约云边停鹤驭氷清月际舞霓裳鳯箫莫品凄凉调催老梅花枉断肠

和芦洲刘子泉秋怀

雨送秋归鴈带霜凝情无处寄诗狂一庭莎草蛩吟老万里梅花鹤梦长德谊可逾钟鼎贵圣贤不死简编香迩来世道添悲梗不但摧车是太行

赠燕

镇日双栖向画梁有时飞去为谁忙得泥趂暖添芹垒掠水因风贴栁塘语重唤回芳草梦舞轻游徧落花看五陵年少伤春恨书系红丝拟寄将

次子泉韵

一声鶗鴂又春休风簸榆钱满地流燕子不知花落尽等闲飞过栁边楼

月转庭花玉一防宝钗不卸待郎看丁香拟结相思梦无柰东风作社寒

东归

游倦归来似长卿敝庐事事费经营扫除尘土虚堂洁拂拭窓櫺旧纸明径菊已荒惟草长井花少汲觉苔生寒衣未办西风急不奈隣家机杼鸣

除夕

爆竹传声又嵗除流年不驻隙中驹屠苏未足斟春酒馎饦先教促晓厨彩绚户庭更鬰垒欢传院落竞樗蒲老来乐事关心懒吟对梅花撚断须

秋寓都城次赵君瑞韵

催破橙香荐蠏黄快斟新酒润诗肠雁拖暝色横秋水鸦带寒声噪夕阳万事莫如花下醉百年浑似梦中狂登高休负湖山约约买扁舟载艶妆

次刘野泉韵

自笑生随雁影浮几经楚尾与呉头塞楼角送关山月湘驿砧敲岳麓秋嵗月奔轮如走坂功名求劒记行舟即今安得如渑酒与汝同浇万古愁

安分

凄烟澹霭鎻林扉又是秋光欲暮时苹叶江湖风剪剪桂花庭院雨丝丝世情冷暖杯中酒人事输赢局上棋安分得闲闲最好不须身外强寻思

覧镜

覧镜羞看鬓防霜若云勋业更堪伤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内香雅志拟聨高士传倦游慵入少年场长吟酒醒慿防处更听秋砧答暮螀

赠乌龙山圆上人

笑把儒冠换墨衣深思富贵有危机叅他龙象知今是还了鸳鸯悟昨非开鉢展单随所寓打包持锡去如飞有人若问西来意正要高谈为发挥

支頥

气数推移有盛衰老观此理独支頥阅人云木能千载过眼风花只片时名利场中棋变幻是非窠里浪倾危到头输与山中叟乐在耕鉏别不知

谁奏琵琶知客欢啼珠泣玉使心酸感时多向英雄洒怨别还从粉黛弹毎听巴猿愁滴袂莫烧汉爉恐堆盘阳关一曲君休唱唱罢人间行路难

小隐

小隐山林习已成市朝声利譲渠争是非毎向静中见悔吝多从动处生且约苍官陪竹友共邀欢伯访梅兄嵗寒心事期相守一瞬荣枯任变更

秋夜

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防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衣篇

楼上

楼上何人奏玉萧数声和月伴春宵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絶寒梅酒半销

宫词

银漏踈风透玉屛碧梧枝上两三更依稀似冩华清恨云冷香销梦不成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一

猜你喜欢
  刘均国·唐圭璋
  ◆勿轩先生熊鉌(勿轩集)·顾嗣立
  第二场·老舍
  第四折·杨梓
  卷九·万树
  白莲集卷一·齐己
  卷八·郭则沄
  二集卷四十六·乾隆
  卷二十四 茕斋歌诗六十二首·李白
  秋深了·闻一多
  卷一百七十六·曹学佺
  卷十·高棅
  卷四十三·方回
  郑文妻词作鉴赏·佚名
  阮逸女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三·劳孝舆

      引诗    引诗者引诗之说以证其事也事主也诗宾也然如断狱焉诗则爰书也引之断之而后事之是非曲直锱铢不爽其衡则又事为宾而诗为主知引诗之诗为主可与说诗矣序引诗  郑伯克段于鄢遂寘其母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

  •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赵尔巽

      瑚松额 布彦泰 萨迎阿   瑚松额,巴岳忒氏,满洲正黄旗人,西安驻防。嘉庆初,以前锋从将军恒瑞剿湖北教匪,后隶那彦成、德楞泰部下,积功擢协领。十八年,滑县教匪起,瑚松额率马队从副都统富僧德战道口及滑县城下,屡有功,赐花

  • 康熙二十三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五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二十三年正月,施琅奏:台湾地数千里,人民数十万,弃之必为外国所据,请设镇守官弁。二月,起慕天颜为湖广巡抚。上谕曰:尔前任巡抚,未能洁己率属,曾经申饬。今宜痛改前非,廉谨自持,以副任使之意。三月,九卿议:赈济直隶、河南,请暂开

  •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三十九·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十二月。乙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申皆如之。  ○谕内阁、朕钦奉皇太后懿旨。礼部奏、元旦礼仪一摺。元旦令节。皇帝率王公百官。着在皇极殿行礼。停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夏四月。甲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丁酉皆如之。起居注  ○以亏短银两。革浙江嘉善县知县庄凤启职。并勒追。  ○以捐助棉衣。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纪昀

    汉纪高祖隐帝○高祖高祖皇帝姓刘氏讳暠初名知远其先沙陀部人也其后世居于太原知远弱不好弄严重寡言面紫色目多白睛凛如也与晋高祖俱事 唐明宗为偏将明宗及梁人战德胜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之知远以所乘马授高祖复取高

  • 外集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朱熹 晦庵先生徽国文公 字元晦间自称曰仲晦世为徽人居紫阳山下父韦斋官游建之政和遂居焉先生年十四韦斋殁托孤於少傅刘子羽因居崇安县屏山下从游於刘子翬绍

  • 序言·钱穆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二十八仪仗下皇后卤簿    皇太子卤簿杂録皇后卤簿大定十九年昭德皇后吉仪用唐令皇后卤簿共二千八百四十四人清游旗队三十人执带横刀二人夹并带弓箭横刀并平巾帻绯裲裆大口袴金吾卫折冲都尉

  • 卷93·陈邦瞻

    ○蒙古连兵理宗端平二年春正月丙辰,诏孟珙屯黄州。珙留襄阳,招中原精锐之士万五千馀,分屯漅北、樊城、新野、唐、邓间,以备蒙古,名镇北军,遂以为襄阳都统制。六月,蒙古主命子阔端将塔海等侵蜀,特穆德克、张柔等侵汉,口温不花及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黄晖

      須頌篇   盼遂案:本篇云:「頌四十篇,詩人所以嘉上也。由此言之,臣子當頌,明矣。」   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須鴻筆之臣褒頌紀載,御覽七七、又五八八引「載」作「德也」。鴻德乃彰,萬世乃聞。問說書者:「『欽明文思』以下,誰

  • 题近溪子明道录 耿定向·罗汝芳

    余曩为近溪子题《疏山会语》,其词甚俚且赣,近溪子不以余为迕,若谓有契于心者,梓而传之矣。顷,杜生来自滇,将公泉胡公大命复以其集问序于余。嗟!余于近溪子窃附忘言之交矣,又何言与?又何言与!顾余兹有积疑于衷,非近溪子末余释也,藉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三章 自知·林语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语译能了解别人乃是智慧,能了解自己才是清明。能够战胜别人乃是有力,能够克服自己才是坚强。能够知足淡泊于财货的就是富裕,能

  • 周书·费誓·佚名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A156]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一·念常

      ⊙重巽法师。自湘西赴其叔父中丞之请。柳子厚赠之以序曰。或问宗元曰。悉矣子之得于巽上人也。其道果何如哉。对曰。吾自幼学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且佛之言。吾不可得而闻

  • 古农佛学答问序·范古农

    佛藏浩瀚。学者望洋。故古人接引初机。每多问答之作。然设为问答。赅摄不宏。莫若就学者之来问而诱引之。则相说以解。犂然有当於心。此即古农居士所谓问者问所欲知。答者答在问处。作者易为力。读者易为功也。古农居

  • 独断·蔡邕

    东汉蔡邕撰。2卷。今天的通行本不分卷。《四库全书》把此书归入子部杂家类。记汉代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兼及前代礼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十八说,此书是“考证家之渊薮”。书中颇多涉及文体的解说。今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