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八十

宋 陈 思 编

元 陈世隆 补

待清轩遗稿

潘音字声甫天台人宋季躬耕不仕筑室南洲山中诏征天下遗逸亷访使檄赞之行固辞有待清轩遗稿

采芝歌【四首】

晔晔紫芝在彼高冈于以采之可以充肠唐虞徃矣吾身可藏峻宇雕墙未或不亡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徜徉

晔晔紫芝在彼幽谷愿言采之可以充腹唐虞徃矣吾生未卜高牙大纛其额也蹙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戬谷

晔晔紫芝在彼层峦于以采之可以常餐唐虞徃矣吾将谁干佩玉鸣鸾其生易残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身安

晔晔紫芝生彼白石愿言采之可以终夕唐虞徃矣吾将安索隋珠赵璧宁保无失富贵之畏人兮不若贫贱之自适

有所思

中心有所思蹙损双蛾眉美人竟长徃使我叹离居寂寞就孤枕强眠谁得知夜深清露重飞梦欲何之觉来日迟迟分照上罗帷糚台理云鬓种种尽成丝

逺游

圣人久不作大道将巳矣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殷勤谢良友逺涉西江水方从草庐公共究鹅湖防纷纷朱陆议窃幸窥端倪奈何执德偏一聘翻然起春秋严内外乾坤定冠履西蜀巳空亭箕山仍洗耳迢迢返岩阿惟当随鹿豕

论学

吾生媿不学学须明吾志轩冕岂不荣此身宁自弃鲁叟重成仁孟轲贵取义尚然周可栗况乃秦未帝东海薄连城首阳藐千驷万古为纲常杀身何足避

读石子重先生辑略

呉越逺中原斯文久寥落季子巳邈如言偃亦渺若千载萃页元石城倡絶学游杨出程门论议纷灼烁先生咀其华用传此辑略言深防斯逺施博守则约余生媿颛防遗言仰光觉大道辟荆蓁天性启槖籥诚身须固执择善无蹖驳孔门授受宗谁云尽糟粕

读黄宣献公注疏

伟哉黄宣献读书盈万卷正色动岩廊抗疏回霄汉雅志薄纷华幽情耽散玩白首穷简编频年下帷幔折衷孔郑言兼采程朱传诸经咸有疏殊条尽同贯我幸读典谟更得观象彖三百与三千恨正窥其半圣贤传心诀帝王经世案昭回俨日星郑紫那能乱

景行篇

吾道久不南于越矧荒裔千载竟寥寥谁能谈六艺卓哉石城翁三塾开里第二程游其间谈道析巨细蒙瞆始窥斑饮食才知味民也扬其波也探其秘师师羡家承济济多泽丽正直俞长公高明黄叔子注书析牛毛辞荣轻敝屣吾宗晴牕翁孤标扬晚嵗黙黙躬行身侃侃斯道卫朝阳听鳯鸣九臯闻鹤唳嗟予生不辰斯文已坠地孑居空山阿逺谢人间世高山仰诸贤寤寐为拥篲庶几启予思夕死一徼惠

山中寄友人

我来卧白云潭影清华发经嵗无稻粱侵晨采薇蕨峯头天籁鸣陇上樵歌发还拟醉浊醪与君弄山月

反北山嘲【四首】

达人知进退曲士岂同谋尽使藏身去谁当为国忧烟霞成痼癖声价借巢由虎啸雄心在胡为鹤唳愁云壑藏真客金门寄迹仙神游招隠赋兴致考槃篇麋鹿躭丰草龙蛇起大川由来枯槁辈长徃不知旋一自着荷衣襟期与世违荒唐高士传偃蹇北山薇欹枕闻寒瀑衡门叹落晖临文每相诮犹尔未忘机横议还应熄孤标未可亲负薪生德色带索竟骄人高蹈箕山上潜踪颍水濵韦编有明训苦节若为论

友人夜宿

云山多乐事丛桂共君攀别去十年久归来两鬓斑倚牕邀素月把酒慰离顔醉后松堂卧涛声落枕间

喜雨

祝融严号令万物瘁红炉甘雨时还降苍生气欲苏陇头饶黍稷涧畔长雕胡独有夷齐老恒饥色自腴

春暮

门径锁烟霞春深山色嘉焚香清昼永把酒绿隂斜燕雀衔梅豆蜘蛛网栁花尘埃浑不到疑是武陵家

久雨

萧萧风雨后四望尽波澜川涌蛟龙鬭云低鸟鹊寒楚王愁枕簟湘女泣琅玕烟火孤村絶流离未有餐

南洲丁氏草堂

仙客栖真处衡门枕曲流地偏三岛接天迥万山浮匣剑星霜久函书洞壑幽忘机对鸥鸟华发老沧洲

石佛寺

步入迦林迳森严梵宇开洪蒙承觉运石壁现如来法相元难坏云衣不用裁九年长面此早巳出尘埃

答揭公【名徯斯】

羡尔声闻着慙予志虑消空将鸟迹字逺寄鹿门樵白雪应难和青山未可招从兹采芝去不惜路迢迢

游石梁

空蒙岩岫转絶径石梁悬半壁留云壑长虹挂玉川采真移杖履览胜拂岚烟此际尘凡隔桃花满洞天

悼杨侍郎

屈指汉遗老如君复几何鳯池冠剑近铃阁典章多国巳成禾黍人还隠薜萝那堪川上水东逝乏回波

过黄宣献公故居

翩翩黄叔度早已擅鸿名元老扬休色中朝曳履声风烟接闾里瓜葛自亲情万卷书何在空堂鸟鹊惊

避暑

避暑青山里炎凉迥不同层崖消雪水高壑振松风尚可俦韩众何妨谢祝融回看车马客烟火市尘中

返照

晚眺豁冲襟芒鞋渡石林山明残照在水净落霞深白髪求三彖頽年望五禽欲歌梁父句寂寞不成音

积雪

万山堆积雪一望浩漫漫漫道阳春曲应愁朔漠寒袁安门外色苏武海邉餐千古俱摇落令人每自叹

寻梅

雪冻层巅石肤裂万壑寒飇吹不歇悬思陇上一枝梅嵗杪空山逞奇絶呼童防蹇漫寻春玉蕋初开丰采新天涯有客长相忆折得寒香寄逺人

山居阻雨

霏霏风雨暗郊原有客含凄独掩门山鬼啸云移峭壁毒龙将海漫孤村愁来自洒青枫泪战罢谁招絶漠魂茧足空斋无一语不因岑寂怨黄昬

东溪水涨

积雨经时苦自长东溪迥首意凄凉连山巨浪飞春雪数防惊鸥下夕阳神女含情愁洛浦美人挥泪洒潇湘欲寻舟楫无由渡咫尺天涯共渺茫

中秋无月

翛然杖履步层台为望婵娟海峤来秋半正当华月满云深不见广寒开久良夜愁中度却恨流光暗里催浊酒那堪酬节序倚风长啸转生哀

登楼秋望

木落霜清雁影流偶来长啸独登楼笳鸣薄暮寒鸦集剑倚遥空紫电流万里边尘连大漠一樽汉月醉高秋深闺少妇思征戍何处闻砧不动愁

雁岩

一派清漪景色偏洪蒙凿破碧云巅排空瀑布长飞雪竞秀奇峯直挿天玉女镜中鬟影乱真人掌上露华鲜霜高雁阵冲寒度未得音书海曲传

月夜有怀

碧天如洗月团圞有客兴怀意漫古木烟消乌鹊绕空山露滴桂枝寒缄书絶塞人何在搔首秋霜鬓巳残坐听寒蛩浑不寐夜深无语独凭栏

晓起

铜壶晓滴漏迢迢坐倚空山四望遥霞彩薫蒸星象敛岚烟拥防石梁高襟披左袒心犹壮目极中原恨未消嬾向镜中看白髪巳踪迹混渔樵

真觉寺访蔡上人

为寻支遁扣禅闗趺坐观空出宇寰净土无尘劳白拂天花如雨落青山龙皈寳座香云满鸽绕经台佛日闲谁谓陶潜偏嗜酒从今莲社未应还

厐德公

高士遗踪尚可寻襄阳城外閟幽林久知轩冕浮荣薄巳卜耕锄乐趣深麟阁不图丘壑相鹿门应逐白云深千秋事与人俱徃满目松楸带夕隂

题渊明对菊图

当时陶令拂衣回坐见南山逸兴催襟度自宜黄菊侣酒樽时有白衣来赋成倦鸟斜阳度书法麟经甲子开千古高风那可挹翩翩大雅出羣才

读岳武穆传

万里浮云入望隂千山落日正沈沈当朝自馁中兴志出塞徒劳上将心臣子终天仇未复奸邪设险计殊深惟余一箧精忠传挥泪频看不自禁

悼文丞相

回首中原已陆沈捐躯朔漠气萧森恐吹余烬成炎汉未许黄冠返故林社稷忽生千古色纲常无忝百年心总清骨萦荒草不复风沙掩素襟

观稼

欲粟何处畊欲帛何处桑纵使甘冻馁偷生良自伤

游天姥怀李白

崔嵬天姥振沧洲李白当年梦里游一自烟霞归防笔山灵长倚碧空愁

题许由弃瓢图

自是清流谢帝尧颍川洗耳絶尘嚣放勲事业今安在仍羡当年一弃瓢

闻鹃

子规声切月轮斜起望诸陵忆汉家妇女寻芳浑不解鬓云争挿杜鹃花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八十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六十三·彭定求
  王广文·唐圭璋
  李壁·唐圭璋
  卷十三·邵雍
  第五十二回 不忘车笠盟寻张遇李 远寄平安字指柳说槐·萧晶玉
  卷458 ·佚名
  山歌·刘半农
  夜·刘半农
  前集卷八·孙存吾
  卷八百六十五·佚名
  卷七百七十二·佚名
  御选宋诗卷三十五·康熙
  贾凫西鼓词序·贾凫西
  蜀妓词作鉴赏·佚名
  古潭的声音·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词三百首(7)·朱祖谋

    端午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人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

  • 卷八十·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十余响柳宗元詶娄秀才寓居开兀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客有故园思潇湘生夜愁病依居士室梦绕羽人丘味道怜知止遗名得自求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张文濳云此聨为集中第一】谬

  • 捧剑仆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捧剑仆,咸阳郭氏之捧剑者。 诗 捧剑仆 青鸟衔葡萄, 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 不敢卷帘看。 捧剑仆诗鉴赏 捧剑仆是咸阳郭氏之仆,大概是晚唐时人。他没有留下姓名在人间 ,只流传三首诗。作为仆人,“尝 以望水眺云

  • 卷五十二·毕沅

      ◎宋纪五十二 ∷起重光单阏六月,尽玄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三年辽重熙二十年   六月,丁亥,无为军献芝草三百五十本。帝曰:“朕以丰年为瑞,贤臣为宝。至于

  • ●卷二·李纲

    是日,同执政对于内殿。余奏上曰:“以今日国势而视靖康间,其不逮远矣,然而有可为者,陛下英断于上,而群臣辑睦于下,庶几革靖康之风,而中兴可图。然而今日之事,须有规模,而知先后缓急之序。所谓规模者?外御强寇,内销盗贼,修

  • 卷之七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鉴纪事本末卷九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孙氏据江东汉献帝兴平元年 初孙坚娶钱唐吴氏生四男防权翊匡及一女坚从军于外留家寿春防年十余歳已交结知名舒人周瑜与防同年亦英达夙成闻防声问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劝策徙居舒防从之瑜乃推道南大宅与防

  • 八八 茶水·周作人

    这里详细叙述乡下的风俗,如婚丧及岁时仪节,不是我的本意,实在也在能力之外,因为有许多事体都已忘记,或是记不清了,家中现在又以我为最年老,此外没有人再可以请教,所以即使想要这样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我所想做的只是把生

  • 陈夷行传·刘昫

    陈夷行字周道,颍川人。祖父陈忠,父亲陈邑。陈夷行在宪宗元和七年(812)考中进士,多次被朝廷派往地方负责特殊事务的使臣府署召用。敬宗宝历末年(825),陈夷行由侍御史改任虞部员外郎,都是在朝廷的东都分设机构任职。文宗太和

  •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钱穆

    上古史为全部历史之起点,应须求一明了之知解,然人类历史总可推溯到无人可说之一境,则上古探索,终不免于只成为一种比较近理之测想。一、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可分两途述说:一、史前遗物之发掘。二、传说神

  • 卷13·吴缜

    《安乐公主传》云:“临淄王诛韦庶人,主方览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追贬为悖逆庶人。”今案《玄宗纪》云:“乃夜率刘幽求等入苑中,玄宗率摠、监羽林兵会两仪殿,梓宫宿卫兵皆起应之,遂诛韦氏。”又《韦氏传》云:“俄

  • 卷八·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八     元 程端学 撰庄公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公羊作省】赵氏曰肆放也眚过也孙氏曰肆大眚辠恶无不赦之辞也康侯胡氏曰舜典曰眚灾肆赦易曰君子以赦过宥辠周官

  • 卷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一宋 钱时 撰虞书尧典尧唐帝諡尧初为唐侯后有天下因号曰唐典常也圣人脩身齐家治天下无非生民日用之常非有他道也何谓常民彝是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防有序朋友有信谓之五典即此常也尧

  • 世苑图书馆馆员之修学方针·太虚

    一 修学的宗旨二 全部佛法之鸟瞰三 研究的方针 甲 五三共法系 乙 小大律藏系 丙 法相唯识系 丁 般若中论系 戊 中国台贤禅净系 己 印华日藏密法系四 结论  一、修学的宗旨

  • 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三昧仪(金光明最胜忏仪同)·遵式

        宋东山沙门遵式始于天台国清集于四明大雷山兰若再治  叙缘起第一  此文再治凡四因缘。一者为国清始集之日。正欲于灵墟自修。既迫所期遽取成就。其间事理文句错杂。广略未允一往难晓。依百录题请观音忏法

  •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尔时观世音菩萨。在大众会座中而起。五体投地礼佛双足。而白佛言。我有一真言一印三使者真言广大成就之法。愿为利益安乐阎浮提诸善男子善女人故。惟愿世尊哀愍听许我今说之。真言

  • 欧阳文粹·陈亮

    二十卷。宋陈亮(1143—1194)撰。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金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喜谈兵法,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一挥而就。隆兴初 (1163),上 “中兴五论”,无回音,便自修于家,致力于著书。淳熙中 (118

  • 傲霜花·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47年上海百新书店初版。内收《自序》1篇。小说初载时原名《第二条路》,1941年初载于重庆、成都两地的《新民报晚刊》。作者在《自序》中说,这是一部叙述人生的书,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