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七

宋 陈 思 撰

元 陈世隆 补

珠溪集

李师中字诚之应天楚丘人也其父纬为泾原路都监屯镇戎军以边事获谴师中上书辨父无罪时吕夷简为相诘问不屈夷简怒以为非布衣所宣言对曰师中所言父事也士大夫称之师中举进士知洛川县民有罪妨其农时者必遣归令农隙自诣吏令当下者榜于门或召父老论之租税皆先期而集厐籍为枢宻副使荐其才召对转太子中允知敷政县权经略司属官提防广西西路刑狱迁直史馆知鳯翔府拜天章阁待制河东都转运使知瀛州师中言时政阙失大自称荐又乞召司马光苏轼等复置左右遂和州团练副使安置徙单州复分司南京提举太极观卒年六十六师中为人落落有气节所至必设条教劝民务农官吏不烦而事举然好为大言以故不容于时云

龙隠岩

春波饱微緑斗柄涵虚明方舟贯岩腹鵞鹳相酧鸣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下闯清冷渊演迤万顷澄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谁与赘小筑政恐山灵嗔南洞更幽絶仙佛依峥嵘太虚可为室岂复资栾楹乳泉助茗盌中有外雪清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祗恐白衣至好句亡由成

留题龙隠嵓

过江縁磴防溪垠隠然絶壁天开门传云此处昔龙隠阴岩凛凛犹疑存风云已与时变防苔藓尚迹初潜痕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逓中得先之兄书取邕钦宜栁归约十二月到此年节已近未闻来朝寄奉

我在漓江上君行瘴海浔因劳南去梦暂望北归心别后年华改新来雨露深慿栏望书信一字抵千金逺宦良多感新来更可悲春随斗柄动人自海边归仆马疲劳甚郊原雨水时经旬不得信凴槛又吟诗

题太空子隠居

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荒郊自生草闲地又栽松无欲更何虑有为终必穷风云上天去老子信犹龙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乗前驱上将威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嵗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栁尚依依

拜命南来得老臣肃将庙略制妖氛淮西将吏尊儒帅并土儿童认使君新赐锦衣光照日旧行棠树茂如云应怜孤宦潮阳守憔悴无人与上闻

和李明叔理定道中

幽居日日数归程已写华严两帙经门外初寒江气白岭头多雨晓痕青曽逢饭颗嘲山笠应载鸱夷咲井缾客土相思空引望天涯风景似新亭

过严闗有感

大抵孤忠报国难古今共是一长叹玉闗还路春无緑定逺归来鬓已斑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顔欲识君恩至深处严闗便是玉门闗

龙隠岩

轩冕傥来仍假借功名难立更因循非才不系苍生望收取林泉自在身

赠韩逈

未衰前已得悬车骨立清风八十余松竹防宜贫宅舍江山徧照白髭须

客有冩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

嗟予少也贱到老尚无功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对镜犹慙媿圗写若为容

文命力能平水土阿衡功亦格皇天形容不上麒麟阁当日君臣任自然

难逢古鉴明忠腹长似骚人帯病容几向清溪曽照见万寻岩壑一青松

送唐介【进退韵】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并逰英俊顔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颖国厐公挽词

独立无朋但任真不持身势掩君亲若将坤体论臣道公是朝廷第一人

麦积山

路入青松翠霭间斜阳倒影入溪湾此中猿鹤休相笑谢傅东归自有山

天目山【隆按海陵东南姜堰北有天目山古地鉢福地陶隠居云地鉢临江东是也东晋道士王冶隠居于此后白日飞升非吾杭之天目也】

壊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逺是非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花犬荡霞扉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闲看独鸟归

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吴申·唐圭璋
  甲集前编第十一·钱谦益
  韦庄浣花集原序·韦庄
  卷一百十五·陈思
  卷五·佚名
  卷四百九十一·曹学佺
  例言·曹庭栋
  丹渊集补钞·管庭芬
  卷四百六十五·陈廷敬
  淳熙稿卷二十·赵蕃
  唐朝新定诗体·崔融
  第四回 军门枉法·蒲松龄
  李持正词作鉴赏·佚名
  甲乙集卷第一·罗隐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三·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白香山诗集卷一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一【讽谕古调诗五言凡六十四首】贺雨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已诏殷勤制【一作告】万邦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

  • 御选宋诗卷五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六七言律诗十二文天祥御赐琼林宴恭和诗【壬戌以秘书省官与宴】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顔云呈五色符旂葢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璧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敬和

  • 淳熙稿卷十七·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七 宋 赵蕃 撰 七言絶句 呈潘潭州十首 西江亭上东风客鸥鸟重来似亦驯买得小舟连夜发不知肯别定留人 江边石上白皑皑远对难分李与梅因是欲占春早晚桃花一树有新开 梅花初出炯如冰未许余花似

  • 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五·章冲

    宋 章冲 撰定公二年邾庄公卞急而好洁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亡酒】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 三年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牀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

  • 卷十·佚名

    张养浩时政书奉政大夫、监察御史臣某,谨斋沐信宿,昧死奉书皇帝陛下:伏闻御史,言官也。人君深居九重,耳目有不及者,设监察御史言之。是知御史者实朝廷耳目,人主所倚,以为聪明者也。伏自世祖皇帝立御史台,迨今五

  • 董璋传·薛居正

    董璋,原是梁朝的骁将。年幼时和高季兴、孔循一起在豪士李七郎那里当童仆。李七郎原名叫李让,曾以厚礼贿赂梁太祖,梁太祖宠爱他,因而收为义子,赐姓朱,名友让。董璋长大后,得以在梁太祖帐下做事,后以军功升为列校。梁龙德末年(9

  • 卷一百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校讐略【六】武英殿校刋二十二史考证【旧唐书至元史共一百三十六条】旧唐书则天纪长安三年七月杀右金吾卫大将军唐休璟按新书七月庚戌休璟自凉州都督召为夏官尚书同平章事考之本传无被杀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四王礼考后妃命妇以下首饰服章制度【臣】等谨按宋后妃命妇以下首饰服章制度宁宗以後可见於史者惟理宗绍定三年有出封桩库缗钱二十万制皇后褘衣事然亦无关於制度也若辽史所载自太宗大

  • 方域一三·徐松

    山泉《东京杂录》:神宗元丰四年,承议郎胡宗炎言:「夷门山在大东内北,当少阳之位,为都城形胜之所,国姓王气所在,公私取土于此,岗阜渐成坑堑。伏望禁止,及填塞掘凿处。」司天监定,如宗炎所言,从之。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二月「真宗」

  • 蔡光勚·周诒春

    蔡光勚 字劼卿。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兄光勋。永久住址。上海极士斐而德路七号。已婚。子一。初学于圣约翰大学。以论文得金牌奖。为约翰声编辑。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元年。

  • 卷七·杨士勋

    ◎僖公起元年,尽五年僖公名申,惠王十八年即位。[疏]《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以惠王十八年即位。《谥法》:“小心畏忌曰僖。”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弑音试,后皆同。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

  • 卷八九·邱濬

    ▲囿游之设 《诗大雅灵台》篇曰:“经(度也)始灵台,经之营(表也)之。庶民攻(作也)之,不日(不终日也)成之。经始勿亟(急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台下有囿域养禽兽),麀(牝鹿)鹿攸伏(不惊扰),麀鹿濯濯(肥泽貌),白鸟翯々(洁白貌)

  • 论语集说卷九·蔡节

    宋 蔡节 撰阳货第十七【凡二十六章】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子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嵗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 佛说五无反复经之二·佚名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一梵志。在罗阅只国。闻舍卫人多慈孝顺奉经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啮杀其子。父故耕

  • 职方外纪·艾儒略

    《职方外纪》五卷。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其书成于天启癸亥[1623年]。自序谓:利氏赍进《万国图志》,厐氏奉命翻译,儒略更增补以成之。盖因利玛窦、厐迪我旧本润色之,不尽儒略自作也。所记皆绝域风土,为自古舆图所不载,故

  • 施注苏诗·施元之

    诗集注。宋施元之撰,清邵长蘅(1637—1704)、李必恒补注,冯景续补遗。四十二卷,续补遗二卷。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官司谏。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有《青门集》已著录。施注原本,乃嘉泰中其子宿刊行,多有

  • 庄氏史案·佚名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 庄廷鑨遂招集宾客, 整理增删成书。庄廷鑨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