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战国策译析

分国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著作。作者不明。西汉刘向认为是战国末期的游说之士做的,宋代学者认为是纵横家所著,近人罗根泽认为是西汉初期蒯通著。原来的书名很多,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刘向按国别、依时序重新编订,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策。共得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译析》全部章节目录

(1)《战国策》译析
(2)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3)秦攻宜阳
(4)东周欲为稻
(5)周文君免工师籍
(6)温人之周
(7)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8)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9)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10)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11)雍氏之役
(12)苏厉谓周君
(13)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14)秦欲攻周
(15)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16)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17)张仪说秦王曰
(18)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19)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20)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21)陈轸去楚之秦
(22)齐助楚攻秦
(23)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24)医扁鹊见秦武王
(25)秦武王谓甘茂曰
(26)甘茂亡秦且之齐
(27)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28)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29)范睢因王稽入秦
(30)范睢至秦
(31)范睢曰臣居山东
(32)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33)应侯失韩之汝南
(34)秦攻邯郸
(35)蔡泽见逐于赵
(36)秦昭王谓左右
(37)秦王欲见顿弱
(38)顷襄王二十年
(39)或为六国说秦王
(40)谓秦王
(41)秦王与中期争论
(42)濮阳人吕不韦
(43)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44)文信侯出走
(45)四国为一
(46)靖郭君将城薛
(47)靖郭君善齐貌辨
(48)成侯邹忌为齐相
(49)田忌亡齐而楚
(50)邹忌修八尺有余
(51)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52)秦伐魏
(53)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54)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55)张仪事秦惠王
(56)昭阳为楚伐魏
(57)秦攻赵长平
(58)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59)齐王夫人死
(60)孟尝君将入秦
(61)孟尝君舍人
(62)孟尝君出行五国
(63)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64)齐人有冯谖
(65)齐宣王见颜
(66)先生王斗
(67)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68)齐人见田骈
(69)苏秦说齐闵王
(70)齐负郭之民有狐晅者
(71)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72)燕攻齐齐破
(73)齐闵王之遇杀
(74)齐王建入朝于秦
(75)五国约以伐齐
(76)楚宣王问群臣曰
(77)江乙说于安陵君
(78)韩公叔有齐魏
(79)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80)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81)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82)魏相翟强死
(83)楚怀王拘张仪
(84)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85)苏子谓楚王曰
(86)苏秦之楚
(87)张仪之楚贫
(88)张仪逐惠施于魏
(89)魏王遗楚王美人
(90)庄辛谓楚襄王曰
(91)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92)客说春申君曰
(93)天下合纵使魏加
(94)楚考烈王无子
(95)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96)晋毕阳之孙豫让
(97)腹击为室而钜
(98)苏秦说李兑
(99)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100)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101)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102)武灵王平昼闲居
(103)赵惠文王三十年
(104)秦围赵之邯郸
(105)郑同北见赵王
(106)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
(107)五国伐秦无功
(108)客见赵王
(109)赵太后新用事
(110)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111)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112)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113)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114)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115)张仪以秦相魏
(116)公孙衍为魏将
(117)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118)魏惠王死
(119)田需贵于魏王
(120)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121)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122)秦败魏于华
(123)齐欲伐魏
(124)秦使赵攻魏
(125)献书秦王
(126)魏王问张旄
(127)秦攻韩之管
(128)长平之役
(129)魏王欲攻邯郸
(130)信陵君杀晋鄙
(13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132)申子请仕其从兄官
(133)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
(134)张仪为秦连横说韩王
(135)五国约而攻秦
(136)秦韩战于浊泽
(137)楚围雍氏五月
(138)齐令周最使郑
(139)公叔且杀几瑟
(140)史疾为韩使楚
(141)韩傀相韩
(142)或谓韩公仲
(143)或谓韩王曰
(144)秦大国
(145)韩氏逐向晋于周
(146)安邑之御史死章
(147)段干越人谓新城君
(148)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侯
(149)燕文公时
(150)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151)张仪为秦破从连横
(152)宫他为燕魏
(153)燕昭王收破燕
(154)苏代为燕说齐
(155)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156)燕饥赵将伐之
(157)昌国君乐毅
(158)赵且伐燕
(159)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160)公输般为楚设机
(161)智伯欲伐卫
(162)智伯欲伐卫
(163)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
(164)阴姬与江姬争为后
(165)中山君飨都士

猜你喜欢
  满洲实录·佚名
  后汉通俗演义·蔡东藩
  过庭录·范公偁
  建文皇帝遗迹·佚名
  遇变纪略·佚名
  阅史郄视·李塨
  纤言·陆圻
  平滇始末·佚名
  清波杂志·周煇
  鲁迅的故家·周作人
  洹词记事抄·李鹗翀
  白话三国志·陈寿
  野史无文·郑达
  国史新论·钱穆
  甲申纪事·赵士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194_1 【长安道】韦应物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

  • ◆郑□□洪(素轩集)·顾嗣立

    洪字君举,号素轩。有诗一卷,为秀水曹侍郎溶家藏本,题其简端,云是永嘉人,盖本诸赖良《大雅集》也。而朱检讨彝尊云,尝见鲜于伯机题《赵子固水仙卷》称元贞二年正月同余杭盛元仁、三衢郑君举观于困学斋,则君举乃三衢人也。未详

  • 第三十七出 骇变·汤显祖

    〔集唐〕〔末上〕“风吹不动顶垂丝雍陶,吟背春城出草迟朱庆余。毕竟百 年浑是梦元稹,夜来风雨葬西施韩偓。”俺陈最良。只因感激杜太守,为他看顾 小姐坟营。昨日约了柳秀才

  • 第七回 二郎神地狱遣神鬼 商员外金桥哭别离·蒲松龄

    按下员外父子团圆,伺候对理不题。却说那新泰县老王,从得病回县,昼夜只害头疼。忽一日说:"二郎爷爷叫我审理去哩。"刨燥了噪子,就呜呼尚飨了。 [耍孩儿]两个鬼到衙门,套上了锁一根,造就此时命该尽。打诈的银钱拿不了去,止有无

  • 唐本纪第五·欧阳修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九月戊午朔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秦桧落职时言者论陛下愤中国之未振付桧以内修之事而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不以宽大之政辅陛下仁厚之德乃以苛刻为务事图减削过为裁抑人心大摇怨讟在路又引用程瑀

  •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进续后汉书表·萧常

    进续後汉书表 臣常言名义至重信古今之不渝书法匪轻虽毫厘之必计理不可易事固当然窃观鲁史之文仰识宣尼之志盟会所列敢辱天子之尊王人虽微必叙诸侯之上僭如吴楚爵不过子盛若威文号止称侯盖天常尊

  • 任窻传·姚思廉

    任窻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任遥,齐朝时为中散大夫。身长七尺五寸。很小时就极好学,很早就出了名。宋丹陽尹刘秉征辟他为主簿。当时任窻十六岁,赌气得罪了刘秉的儿子。过了很久,为奉朝请,推举为兖州秀才,拜授太常博士,提升为

  • 斛律羌举传·李百药

    斛律羌举,太安人氏。其家世代为部落酋长。父谨,魏龙骧将军、武川镇将。羌举年轻时敢说敢干,胆量大。永安中,随从尔朱兆进驻洛陽,有战功,而受兆的爱戴,时常跟着征战讨伐。高祖打败尔朱兆后,羌举才投奔过来。高祖感觉到他对尔朱

  • 卷之一百五  星槎勝覽後集(明)費信 撰·邓士龙

    (星槎勝覽,二卷,明費信撰。費信,字公曉,江蘇崑山人。永樂、宣德間隨鄭和通使西洋,著成此書。) 星槎勝覽後集 目錄 真臘國 東西竺 淡洋 龍牙門 龍牙善提 吉里地悶 彭坑國 琉球國 三島國 麻逸國 假里馬丁國 重迦邏 渤泥國 蘇祿

  • 存信篇 第十七 凡七条·范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老子曰:“人之有信,如车有轮。”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子路无宿诺。司马温公曰:“诚之道固难入,然当自不妄语始。&rd

  • 卷七·曾国藩

    卷七成败篇“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

  • 辯中邊論品目·欧阳竟无

      辯相品第一   辯障品第二   辯真實品第三   辯修對治品第四   辯修分位品第五   辯得果品第六   辯無上乘品第七   中論自性無.諸法緣生故。中邊虚妄分別有.許滅解脫故。許滅則非實.二取若實.則   不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宗喀巴

    中士道希求解脱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然非以此便生喜足,是令发起共下士之意乐及发共中

  • 与胡适之书·太虚

    适之先生:在现代评论读了大著的菩提达磨,因我对于这事也曾用过一回推考,特写出寄上。我以为:洛阳伽蓝记上所载的菩提达摩,是的确有这个波斯胡僧的,但却不是后来禅宗奉为初祖的菩提达摩。禅宗所奉为初祖的事实上人物,应是先生

  • 冰河时代·张资平

    短篇小说。张资平著。淡黄色的阳光由面西的窗口射进来了,时间大约是四点钟前后。阳光晒得到的部分,毡子也染成淡黄色了。两小时以前V就睡下去的,像死尸般的身体一点不动地睡着。他像熟睡着,但他觉得到晒在他的肩背上的阳

  • 西巡回銮始末记·佚名

    6卷。日人吉田良太郎、〔清〕八咏楼主人同撰。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仿泰西法石印本。是书卷1除首录上谕外,还记有《王公大臣受辱记》、《北塘炮台被攻记》、《保定失守记》、《庆王李相与瓦德问答》、《联军剿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