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智伯欲伐卫

【提要】

绝对不能忽视事物的反常现象,这些现象背后肯定隐藏着阴谋。下面此篇中的南文子就具有这种先见之明。

【原文】

智伯欲伐卫,遗卫君野马四百,白璧一。卫君大悦。群臣皆贺,南文子有忧色。卫君曰:“大国大欢,而子有忧色何?”文子曰:“无功之赏,无力之礼,不可不察也。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以其言告边境。智伯果起兵而袭卫,至境而反曰:“卫有贤人,先知吾谋也。”

智伯欲袭卫,乃佯亡其太子,使奔卫。南文子曰:“太子颜为君子也,甚爱而有宠,非有大罪而亡,必有故。”使人迎之于境,曰:“车过五乘,慎勿纳也。”智伯闻之,乃止。

【译文】

智伯想攻打卫国,就送给卫君四匹名为野马的良马和一支白璧。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庆贺,南文子却面带愁容。卫君说:“全国上下一片喜庆,而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文子说:“没有功劳就受到赏赐,没费力气就得到礼物,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四匹野马和一支白璧,这是小国应该送给大国的礼物,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种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考虑为好。”卫君把南文子的这番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出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处心积虑地假装逐出他的太子,让他逃奔卫国。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好人,智伯又很宠爱他,他没有犯什么大罪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迎接人,并告诫道:“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评析】

智伯送给卫君重礼,是为了麻痹魏国,松懈武备;再次叫太子到魏国,是为了找寻发动战争的理由,智伯明白,作战之前一定要有准备,要有一个发动战争的名正言顺的响亮名义。南文子高过智伯一筹的是在开战之前就挫败了敌方的战争谋划,赢得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伐课”,就可收到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现代战争和商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在正式开战之时,实际上胜负大局基本上已经定了。

猜你喜欢
  东观奏记序·裴庭裕
  臧榮緒晉書卷十三·汤球
  第九十四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蔡东藩
  后汉书补逸卷一·姚之骃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六·佚名
  明帝纪·令狐德棻
  梁毗传·魏徵
  谢弘微传·李延寿
  江夏王李道宗传·欧阳修
  泰不华传·宋濂
  卷四十一·徐一夔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99.吕蒙白衣渡江·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73 ·佚名

    杜范 和宗司法与郑府判韵 毫端收尽九秋清,凡目容窥巨海惊。 别驾锦囊夸李贺,参军石鼎续弥明。 珠玑错落交辉映,金石铿锵迭奏成。 迷道原君相指似,敢辞驽钝策孤征。 杜范 和宗司法与郑府判韵

  • 卷三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陈 瓘【字莹中南剑沙县人少嗜学不慕进取父母勉以门户事乃一出辄中甲科掌书记湖州签判越州州守蔡卞知其贤每事加礼而瓘已窥卞心术常欲远之章惇入相瓘从衆道谒惇闻其名邀与

  • 卷七十五·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七十五宫殿朝元阁赋【以高抗山顶升   唐览淸逺为韵】孙翊仁神之本也以朝为大干之德也以元为高合二美以制阁俾万人兮不劳何哉彼朝元之为状厥高因于岩嶂岌嶪兮初谓涌于山巅崔嵬兮又谓居于

  • 列传第三十四 武十三王 元四王 简文三子·房玄龄

    武帝二十六男:杨元后生毗陵悼王轨、惠帝、秦献王柬。审美人生城阳怀王景、楚隐王玮、长沙厉王乂。徐才人生城阳殇王宪。匮才人生东海冲王祗。赵才人生始平哀王裕。赵美人生代哀王演。李夫人生淮南忠壮王允、吴孝王晏。

  • 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脱脱

        ◎忠义五   陈元桂 张顺 范天顺 牛富 边居谊 陈炤 尹玉李芾 尹谷赵卯发 唐震 赵与檡 赵淮   陈元桂,抚州人。淳祐四年进士。累官知临江军。时闻警报,筑城备御,以焦心劳思致疾。开庆元年春,北兵至临江

  • 卷六·杨士奇

    二年正月丙寅朔 上至蔚州城守不下指挥李诚号冲天李者仓卒城外走匿水沟中士卒搜得之 上释之诚愿献城自效遂遣归城中人不从执诚囚之诸将候诚不至遂欲攻城 上曰观其守备非旬日不能拔兵钝威挫难以符志当用智取之其城外

  • 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阅看应毁各种违碍书籍黏签进呈片(附清单一)·佚名

    一四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阅看应毁各种违碍书籍黏签进呈片(附清单一)乾隆五十七年二月三十日臣等遵旨将发下各种违碍书籍,详加阅看,内有必应全毁各书共五十种,谨先行进呈。除钱谦益、吕留良、屈大均、戴名世、王锡侯、尹

  • 提要·刘宰

    【臣】等谨案京口耆旧九卷不着撰人名字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焦竑国史经籍志皆载其名亦不云谁作考书中苏庠末云予家世丹阳先人知其状为详又从其孙嚞借家则作者当为丹阳人庠卒于绍兴十七年而作者得交其孙则当为南宋

  •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司马迁

    平阳侯【正义】:晋州城即平阳故城也。曹参者,沛人也。【集解】:张华曰:“曹参字敬伯。”【索隐】:地理志平阳县属河东。又按春秋纬及博物志,并云参字敬伯。【正义】:按:沛,今徐州县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 元年·佚名

    (乙卯)元年清康熙十四年春正月1月6日○乙丑,行大司成南九萬以宋浚吉門人,陳疏辭職,仍論君德,略曰:殿下於卽阼之初,聞宋時烈之奔哭入城,卽遣宮官,致慰喜之意。又命製進誌文,敦諭之命,至於七八,終至招徠而後已。當此時,殿下於時烈虛佇

  • 天子章第二·佚名

    【解读】这一章讲述天子的孝道,论说天子如何把爱敬双亲之心扩展至天下百姓,让人民受到感化,都能效法天子而去尽孝。【原文】子曰(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2);敬亲者,不敢慢于人(3)。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形(4)于四海。蓋

  • 大学之教也(1)·戴圣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原文】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弦(4);不学博依⑤,不能安《诗》;不学杂服(6),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8),息焉游焉(9)。夫然,故安其学

  •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元魏天竺三藏勒那摩提譯   [一]論曰.第一教化品如向偈中已說.應知此論廣門有十一品中則七品略唯一品.初   釋一品具攝此論法義體相應知。[二]偈言.   佛.法.僧寶.[三]性. 菩提.功德.業.略說此論體 七種金剛句

  •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日本全国佛教僧众信徒诸佛子公鉴:前数年尝见日本宗教信徒统计表,知近年日本佛教信徒激增至三千万以上,以超过日本全人口之半数。而向来蛰伏出林寺院中之中国佛教,近来亦渐普及群众。方幸在将崩溃之赤白帝国主义──以强大

  •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福非福业品第十三  所造作诸业  谓福及非福  能缚诸有情  定各招其报  愚夫心如鱼  依爱波而住  含笑造诸恶 

  • 御选语录卷十七·雍正

      卷十七御选历代禅师语录后集下。雪窦重显禅师师造智门。即伸问曰。不起一念。云何有过。门召师近前。师才近前。门以拂子蓦口打。师拟开口。门又打。师豁然开悟。留止五年。尽得其道。乃复遍参。师到大龙。为知客

  •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二·雪关智訚

    門人成巒侍者傳善錄法孫開詗編鼓山語錄崇禎壬申,總憲能始曹公農部,得山林公及眾鄉紳請師于福州鼓山湧泉禪寺開法,以六月初三日入院。上堂,拈香云:「此一瓣香,千祥具足、百福莊嚴,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伏願 一人常有慶,萬

  • 观音经持验记·周克复

    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作者广搜诸书,采撷自晋代至清顺治时,所有僧俗有关观音信仰之灵验一一八件,汇集编纂而成。范围包括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