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提要】

世上的事很是复杂,你说老实话反而会给人留下奸诈狡猾的坏印象,你越老实,人家不仅会感到你“愚”,而且反而会觉得世上那有这样“愚”的人,分明是在搞欺诈么,你这个搬弄计谋的家伙!所以老实人常常坏事。周君就差一点作了这种老实的“骗子”。

【原文】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曰:“君使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剑,公不知善,归其剑而责之金。越人请买之千金,折而不卖。将死,而属其子曰:‘必无独知。’今君之使最为太子,独知之契也,天下未有信之者也。臣恐齐王之谓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君为多巧,最为多诈,君何不买信货哉?奉养无有爱于最也,使天下见之。”

【译文】

司寇布为周最的事对周君指出:“您派人把周最不肯作太子的事告诉齐王,臣认为这样做实在不太合适。以前函冶氏为齐太公买了一把宝剑,齐太公没有看出宝剑的精良品质,结果叫函冶氏退掉宝剑并且要索回买宝剑的钱。后来越国的一个人想用一千金买这把剑,函冶氏却又认为不够原价而没有卖。当函冶氏要死时,叮嘱他儿子说:‘任何重要的东西,绝对不能只让自己知道。’如今君王想立周最为太子,只是只有周最自己知道这个约定,天下却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臣深怕齐王听了你的话后反而认为你说的不是真的,觉得你的真实意图是立公子果为太子,只是用这种假托周最不肯作太子的办法虚饰周最罢了,以此欺蒙齐国。如果人们觉得君王是在搬弄计谋,周最在搞权诈之术,那么现在君王为何不让人们看到事情的真相呢?话说回来,奉养父王没有谁比周最更真诚更有挚爱的了,周最是应当立为太子的,你可以将这些真相告白于天下。”

【评析】

函冶氏由于没有告诉人宝剑的高贵品质结果宝剑遭到人们的嫌弃,周君没有指出周最是太子的最佳侯选人选而使人产生了众多误会。“必无独知”在此中境况下是正确的。

对人说话一定要考虑到话语将对他的产生的反应,要在充分考虑后果的基础上说话。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暑日寒”,语言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伟人建议人们在说话前将舌头搅三搅,其意即在于此。一句话就是投入池塘的一块石头,它会掀起层层波澜。

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相互关联的系统当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每一行动、话语必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产生正负大小各异的效应、反馈。人们说话时就既要考虑到行动的正效应,又要考虑到一连串的负效应。不应该象贵为一国之君的周君那样轻率。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志第二十七下·祭祀六·宋濂
  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文苑一·张廷玉
  卷十六 開寶八年(乙亥,974)·李焘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张岱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一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已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佚名
  卷之一百九·祁韵士
  涉史随笔原序·宋葛洪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一一八 林蔡斗争文件一·周作人
  杨逸传·李延寿
  毕自严传·张廷玉
  卷十二·允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117.王马共天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高文秀

    (白衙内同搽旦上)(白衙内诗云)借坐衙内放告牌,引得他人插状来。专待国牢身死后,方才做了永远夫妻大称杯。自家白衙内的便是。我将孙孔目下在死囚车中,早晚便是死的人也。俺夫妻永远团圆到老,兀的不快乐杀我也!正好饮酒,争奈无有

  • 雍熈乐府卷十三·郭勋

    越调闘鹌鹑电绕枢星虹流华渚紫气氤氲清香馥郁海晏河清修文演武感圣恩过舜禹喜遇着万夀佳辰更值着三冬莭序●花児序丹墀内齐排着仙仗玉炉里细袅名香金杯中满泛着醍醐托吾皇有徳保四海无虞民乐康衢见昨夜长庚灿太虚正值

  • 梁臣传第九·欧阳修

    呜呼!孟子谓“春秋无义战”,予亦以谓五代无全臣。无者,非无一人,盖仅有之耳,余得死节之士三人焉。其仕不及于二代者,各以其国系之,作梁、唐、晋、汉、周臣传。其余仕非一代,不可以国系之者,作《杂传》。夫入于杂,诚君子之所羞,而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三·张岱

    张春列传(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冬十月。丁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记注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照例  ○遣官

  •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纪昀

    金纪 【四】世宗 【二】○世宗二大定十二年春正月戊寅诏有司凡陈言文字皆国政利害自今言有可行以其本封送秘书监当行者录副付所司丙申以水旱免中都 西京南京河北河东山西陕西去年租税二月壬寅帝谕诸王府长史曰朕选汝

  • 明亡述略卷一·锁绿山人

    庄烈愍皇帝者,讳由检,神宗之孙,光宗之子,而熹宗之弟也。当熹宗时,太监魏忠贤用事,而与乳母客氏通,日引熹宗为声色狗马之事,御史杨涟首发其二十四大罪,魏大中、左光斗之徒,群起击之,皆为诬死于狱,而榜海内贤人姓名数百人,削籍禁锢,名

  • 卷三十八 奚酋僭号·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八年夏六月丁卯,贼霍六格陷海北州,趣义州,军帅和勒博击败之。和勒博,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善骑射,与其兄必埒里齐名。天庆初,官北女直详衮,兼知咸州路兵马事,改东京统军。即而诸蕃入寇,悉破之,迁知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

  • 卷三十四·郑玄

    ◎秋官司寇第五[疏]郑目录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于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于善道也。”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疏]“惟王”至“民极”○

  • 春秋大全卷五·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桓公中【甲桓王十戌三年】五年【齐僖二十四晋小子二衞宣十二蔡桓八郑庄三十七曹桓五十陈桓三十八卒杞武四十四宋庄二秦宁九楚武三十四】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左传再赴也于是陈乱文公子佗杀太子免而

  • 禹贡指南卷二·毛晃

    宋 毛晃 撰荆及衡阳惟荆州荆州 尔雅汉南曰荆州注云自汉南至衡山之阳李廵曰荆州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秦为南郡即郢都之渚宫楚之故都也 周礼职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注衡

  • 成公·成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三月壬申,郑伯坚卒。杞伯来朝。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公如晋。葬郑襄公。秋,公至自晋。冬,城郓。郑伯伐许。【传】四年春,宋华元来聘,通嗣君也。杞伯来朝,归叔姬故也。夏,公如晋,晋侯见公,不敬。季

  • 法句譬喻经爱身品第二十·佚名

    昔有一国名多摩罗。去城七里有精舍。五百沙门常处其中。读经行道。有一长老比丘名摩诃卢。为人闇塞五百道人传共教之。数年之中不得一偈。众共轻之不将会同。常守精舍敕令扫除。後日国王请诸道人入宫供养。摩诃卢比丘

  • 学佛先从做人起·太虚

      在佛典里有这样的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今天在座的诸君,已是一个人世间的人,又能来到这儿听讲佛法,因此,我今天特提出此“学佛先从做人起”来讲。我们还保存著这人的身体,但在世间的难疗的生死中,我们说不定会堕

  •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一卷·佚名

    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已种善根者。今令增长。若计有所得住诸见者。皆悉令发

  • 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佚名

    旧题许旌阳撰,实乃元代净明道士之作。五卷。书中汇集净明派所传内炼诀法,科戒仪范,而以灵宝派之符咒为主,用以召神驱鬼,炼形济度,步蹑飞升等。收入《道藏》第316—317册。

  • 词综·朱彝尊

    词选集。清人朱彝尊、汪森编。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浙派词人领袖。《词综》先由朱氏编选26卷,后又由其友人汪森增补10卷,共36卷,选辑唐、五代、宋、金、元词人659家,词2252首,蔚为大观。编者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