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提要】

乐羊食子,这无疑是古代发生的人间的悲剧。但是同是此事,却引来截然不同的看法。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是谋略学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此篇中得以表现。

【原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评析】

为了崇高的目的就可以置骨肉亲情于不顾吗?乐羊的手段大大地违背了目的,丧失了人道,竟让人怀疑起他的人性来。“文革”期间为了“革命”很多人连亲人都陷害、残害,人伦道德丝毫不顾,要这样的“革命”干什么呢?故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打着革命、国家、人道等漂亮旗号而实际上心地残忍、灭绝人性的衣冠禽兽。他们为一些骗人的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就是他们的目的实现了,他们在人格上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人们一般认为,政治家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际上,手段还是要进行选择的。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要正确的,有关国家大义的;其次,要看这个手段能否达成目的,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

符合上述二点要求的高明手段很多,如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但却迫使日本投降。如果采取进攻日本本土迫使其投降的手段,估计死亡人数倍于广岛、长崎居民。在这里,作为手段的投放原子弹虽然造成不少负效,但却避免了其他手段造成的更大负效,赢得了政治目的的实现。在上述例子中,1美军是为了国家大义。

2他们的手段都达到了目的,手段负效明显小于目的之正效。

在错误的决策中,手段产生的负效往往大于目的之效益。如有人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为了赶走李自成,复兴明朝。清兵入关后虽达成了吴的一部分目的,但其的负效——中国沦落在满清手中却使吴三桂落下千古骂名。吴的决策失误在于手段背离了目的。

乐羊之引人怀疑,在于他使用的手段过于残酷,大大超过甚至背离了对国家表达忠心这个目的。

猜你喜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天然戏·李定夷
  凡例·陈均
  第四四八禀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一·佚名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纪昀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班固
  阎鸣泰传·张廷玉
  杨博传·张廷玉
  一四二、公孙龙说赵惠文王偃兵考·钱穆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十·李之芳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184.赵普收礼·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747_1 【春日作】李中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卷747_2 【寒江暮泊寄左偃】李中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烟火人家

  • 卷二百五十三·彭定求

        卷253_1 【登鹳雀楼(一作朱斌诗)】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卷253_2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卷253_3 【凉州词二首】

  • 第十五章 士女私奔·屠隆

    【一翦梅】〔小生扮顾雕龙小旦扮陈木难小生上〕少年吐语气成虹。名字雕龙。才自雕龙。月明有女约房栊。地是临邛。人是临邛。小生顾雕龙。西蜀成都人氏。薄有才华。颇饶风韵。云笺彩笔。擅才子于西川。翠

  •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十第十段 说元史 西江月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诗曰:慷慨樽前发浩歌,休教世事苦

  • 初集卷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一古今体六十一首【丙辰丁巳戊午】读贞观政要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房杜有容?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字字香

  • 卷六·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六 元 房祺 编 遯庵段先生克已复之 乙已清明游青阳峡 东山气象太猛悍万马駸駸来楚甸中分不肯割鸿沟锻砺戈矛期一战西山折北如西汉独余绦灌奔而殿谁为刘项决雌雄赖有韩彭力相援卢沟直下

  • 78.李商隐:锦瑟·施蜇存

    南朝宫体诗绮丽的辞藻,到盛唐时,已被摈斥在诗坛之外。王、孟的诗,固然清淡;即使李、杜、高、岑,也绝不堆垛秾艳的字面。从此以后,诗家一味祟尚清淡,到了郊、岛,已清淡到质朴无华的古拙境界,不免有人感到枯瘁。物极必反,首先出现

  • 贡赋第三十三·吴兢

    贞观二年,太宗谓朝集使曰:“任土作贡,布在前典,当州所产,则充庭实。比闻都督、刺史邀射声名,厥土所赋,或嫌其不善,逾意外求,更相仿效,遂以成俗。极为劳扰,宜改此弊,不得更然。”贞观中,林邑国贡白鹦鹉,性辩慧,尤善应答,屡有苦寒之言。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八·佚名

    万历四十三年正月戊申朔 上不视朝文武百官及四夷贡使俱于午门前行礼○庚戌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辛亥大学士方从哲请 上乘改岁之期速简部<锍-釒>将都察院堂官先点一二员将起复科道官及都察院所题漕盐各

  • 源子邕传·李延寿

    源子邕,字灵和。年轻时爱好文学,专心于学业,对士人坦诚相见,文士们都来归附他。后来被任命为夏州刺史。当时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首先起来造反。统万的叛逆之徒,纷纷起来为寇,与之相呼应。源子邕的州城被包围,他率军民死守,城中

  • 中英天津条约·佚名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六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天津。大清皇帝、大英君主,因视两国情意未洽,今愿重修旧好,俾嗣后得永远相安;是以大清国特简东阁大学士正白旗满洲都统总理刑部事务桂良,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稽查会同

  • 卷十一·王溥

    梁乾化二年五月壬戌夜,荧惑犯心大星,去心四度,顺行。〈司天奏:“大星为帝王之星,宜乎修德以答天谴。”其年六月五日,太祖崩。〉贞明四年十二月癸亥,镇星犯文昌上将。〈唐天祐十五年也。是日与唐兵大战于胡柳坡,唐幽州节度使周

  • 卷三(此卷全闕)·阎若璩

    卷三(此卷全闕)第三十三言大禹謨句句有本第三十四言泰誓武成句句有本第三十五言襲用論語孝經第三十六言襲用周易尚書毛詩第三十七言襲用周禮二記(大戴禮記附)第三十八言襲用左傳國語第三十九言襲用爾雅第四十言襲用孟子

  • 卷一百三十九·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九  宋 卫湜 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曰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

  • 卷三·张自超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三高淳张自超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庄公不修即位之礼似犹有隠先君之心者有隠先君之心则必仇齐然而不敢也畏齐之强而兼欲匿文姜之丑也葢徒隠先君之死而不隠先君之所以死则以为彭生杀而仇

  • 俱舍论记 第十二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二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世品第三之五如是已约至三极少量者。此下大文第三明三分齐。一明三极少。二明前二量此下第一明三极少如是已约踰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此约色明量约年等辨寿量有殊。此约时

  • 叙·书玉

    沙弥律仪者。明事之典也。云栖要略者。显理之书也。事即戒相威仪。理即无作戒心。事无理不明。理无事不显。事理一如。戒心明矣。盖如来大慈。说是戒经。使出家者。无为无欲。清净自守。但经律深奥。义广难明。故大师

  • 朱子治家格言·朱用纯

    又名《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清初朱柏庐著。该书颇多生活经验之谈,为朱氏治家教子之作。内中虽有“安分守命,顺时听天”等乐天知命的封建处世之道,但亦不乏诸多有价值的生活哲理,如“黎明即起,洒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