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提要】
乐羊食子,这无疑是古代发生的人间的悲剧。但是同是此事,却引来截然不同的看法。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是谋略学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此篇中得以表现。
【原文】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睹师赞却说:“连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评析】
为了崇高的目的就可以置骨肉亲情于不顾吗?乐羊的手段大大地违背了目的,丧失了人道,竟让人怀疑起他的人性来。“文革”期间为了“革命”很多人连亲人都陷害、残害,人伦道德丝毫不顾,要这样的“革命”干什么呢?故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打着革命、国家、人道等漂亮旗号而实际上心地残忍、灭绝人性的衣冠禽兽。他们为一些骗人的目的什么手段都可以采取,就是他们的目的实现了,他们在人格上的失败也是注定的。
人们一般认为,政治家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际上,手段还是要进行选择的。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要正确的,有关国家大义的;其次,要看这个手段能否达成目的,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
符合上述二点要求的高明手段很多,如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造成数十万人丧生,但却迫使日本投降。如果采取进攻日本本土迫使其投降的手段,估计死亡人数倍于广岛、长崎居民。在这里,作为手段的投放原子弹虽然造成不少负效,但却避免了其他手段造成的更大负效,赢得了政治目的的实现。在上述例子中,1美军是为了国家大义。
2他们的手段都达到了目的,手段负效明显小于目的之正效。
在错误的决策中,手段产生的负效往往大于目的之效益。如有人认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为了赶走李自成,复兴明朝。清兵入关后虽达成了吴的一部分目的,但其的负效——中国沦落在满清手中却使吴三桂落下千古骂名。吴的决策失误在于手段背离了目的。
乐羊之引人怀疑,在于他使用的手段过于残酷,大大超过甚至背离了对国家表达忠心这个目的。
猜你喜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天然戏·李定夷 凡例·陈均 第四四八禀光绪十二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二九--一·佚名 第三六五谕咸丰七年六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五--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三十一 逆臣传五·纪昀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班固 阎鸣泰传·张廷玉 杨博传·张廷玉 一四二、公孙龙说赵惠文王偃兵考·钱穆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十·李之芳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184.赵普收礼·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