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提要】

这是一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张仪虽然贵为连横派的领袖,这次却败在同样滔滔雄辩、有理有力的司马错口下。张仪之败败在谋划失误、急于冒进、野心太大上,可以说犯了“左倾”激进主义路线错误。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伦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候,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候。

【译文】

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辕和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按照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又有谁不敢听我们命令呢?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司马错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臣渴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并且像夏桀、商纣一样紊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可是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其中危险在于: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这样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的!寡人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经过10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作蜀的相国。蜀地既已划归秦国的版图,秦国就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评析】

巩固事业之基础在政治、经济等斗争中居于首要地位。元末朱元璋采纳的“高巩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以及古话“伏久者飞必高”“早秀不如晚成”等格言是各种事业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看起来一时的目标没有达到,但基础性的行动却为目标的实现积蓄了根本的潜力和能量。伐蜀对秦国崛起和称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可以与三国时代“隆中对”相媲美的战略决策。

我们作事时,行动要求有计划性,一件一件要逐渐升级,如登台阶,低的台阶是高的台阶的必要铺垫。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办事沉稳的人最忌好高鹜远,心浮意躁。强行实现过高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期望的局面不会由于草率的行动马上就来临,“心想事成”只是神话。在政界、商界经营一定要审时度势,权衡得失,考证行动的现实可操作性。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在一个阶段不能干的事就应该不干。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五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四·乾隆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五·佚名
  东林列传卷二十·陈鼎
  康熙二十六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七年十一月·蒋良骐
  名山藏卷之十九·何乔远
  第四十四回 分杯羹太公受难 降齐地郦生逞功·黄士衡
  卷之八百八十八·佚名
  ◎吴佩孚汀泗桥之败·刘以芬
  附录一·陈乃干
  列传卷第二十 高丽史一百七·郑麟趾
  卷十一·张守节
  完颜元宜传·脱脱
  第二十三章 清代的学术·吕思勉
  吴淸度·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令畤·唐圭璋

      令畤字德麟,燕王德昭玄孙。生于治平元年(1064)。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后官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营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四年(1134)卒,赠开府仪同

  • 解人颐 谠言集·钱德苍

    橦橦帝君诗行藏虚实自家知,祸福因由更为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闲中检点平生事,静坐思量日所为。意马心猿当系缚,自然天地不相亏。 治家修身语凡亲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便当揣其

  • 楔子·尚仲贤

    (外扮泾河老龙王领水卒上,诗云)义皇八卦定乾坤,左右还须辅弼臣。死后亲承天帝命,独魁水底作龙神,吾神乃泾河老龙王是也。我孩儿泾河小龙。有洞庭湖老龙的女儿,叫做龙女三娘,娶为小龙媳妇,琴瑟不和,使我心中甚是不乐。且待

  • 第九十二回 尊西蜀难倒东吴使 平南蛮表兴北伐师·蔡东藩

      却说刘先主病到弥留,宣扬遗命,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并侍榻前。先主顾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嗣子可辅,劳君匡辅;若不可辅,君可自取。”先主亦知嗣子禅不才。亮慌忙拜倒道:“臣敢不竭股肱,效忠贞,誓

  • 通志卷十五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后魏纪第十五上圣武帝 神元帝 思帝 昭帝【桓帝穆帝】平文帝惠帝 炀帝 烈帝 昭成帝 道武帝 明元帝 大武帝 文成帝 献文帝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

  • 一四三三 军机大臣奏漱芳斋西配殿陈设书籍黏补装潢已竣开单缴进片·佚名

    一四三三 军机大臣奏漱芳斋西配殿陈设书籍黏补装潢已竣开单缴进片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初十日前蒙发下漱芳斋西配殿陈设书籍,臣等公同翻阅,除不全及应毁者共六种毋庸装订外,其余书籍及应行抽毁者共九十九种,俱交武英殿分别黏

  • 六三九 吏部为知照户部等堂司官员失察顶冒誊录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六三九 吏部为知照户部等堂司官员失察顶冒誊录奉旨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乾隆四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十六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于敏中、英廉、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二·佚名

    前赵刘渊聪曜【温公】后赵石勒虎【温公】前燕慕容廆巂暐恪评【温公】后燕慕容垂宝盛熙德超【温公】前秦苻坚苻洪王猛【温公】淮淝之战【何去非 子由】苻坚礼慕容垂不杀【温公】苻坚以慕容评为给事【温公】赦行唐公洛

  • 虞世基传·魏徵

    虞世基字茂世,会稽余姚人。 父亲虞荔,陈国的太子中庶子。 世基小时即很沉静,喜怒不形于色,博学有高才,兼善草书、隶书。 陈国的中书令孔奂见了,感叹说:“南方人才之所以优秀,就因为有了这个人啊!”少傅徐陵听到他的大名,召他去,

  • 高汝砺传·脱脱

    高汝砺,字岩夫,应州金城人。大定十九年(1179)中进士,当官以能干而著称。明昌五年(1194)九月,章宗诏令宰执大臣,举奏朝内外可以担任刺史的官员,皇帝亲自根据有缺额的地方点名任用,选取由两位大臣共同推荐的官员升任刺史。因此

  • 中日盟约·佚名

    中华及日本因为维持东亚永远之福利,两国宜相提携而定左之盟约。第一条 中日两国既相提携,而他外国之对于东亚重要外交事件,则两国宜互通知协定第二条 为便于中日协同作战,中华所用之海陆军兵器、弹药、兵具等宜采用与日本

  • 卷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六庆祝五【贡献三】是月亲王以下闲散宗室觉罗以上醵金铸佛庆祝万寿诏送栴檀寺宗人府摺奏恭逢皇上万寿无疆大庆亲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共一千四十五人觉罗共一千五百五十六人宗室觉罗共二

  • 成相篇第二十五·荀况

    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

  • 卷之十 缪称训·高诱

    缪称训缪异之论,称物假类,同之神明,以知所贵。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员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裹,洞同覆载而无所碍。碍,挂。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

  • 提要·胡炳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大学通        四书类中庸通        四书类论语通        四书类孟子通        四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大学通一卷中庸通三卷论语通十卷孟子通十四卷元

  • D坂杀人案·江户川乱步

    某天下午,“我”坐在白梅轩咖啡厅里悠闲地喝着咖啡,并与刚结识不久的明智小五郎一同观察稍微有些异样的旧书店。只是,原本每晚都独自看店的性感老板娘今晚迟迟不现身,加上最近传闻老板娘身上伤痕累累……一思及此,我与明智

  • 一个绅士·程小青

    我在结婚以后,同佩芹作过一度环游东南名胜的新婚旅行,和霍桑隔离了好久。 在这个当儿,霍桑虽单身独马,但他探案的任务仍继续不息,所以有许多案件,我都不曾亲身经历。这里所记的一篇就是他单独侦察的成绩之一。是他在事后告

  • 风雪之夜·张恨水

    连载于南京《中央日报》副刊《中央公园》,1936,8/1-1937,9/10,作者已去世,本书未完成。《风雪之夜》讲的是大将军的五个儿子在家族没落后与其母亲在生活困境中的一系列故事。北平的冬天,没落后的邓家住在租的四合院里,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