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卷七

成败篇

“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以“掀天盖地”为成败大忌,说自己“阅历万变”,才悟出成败的四项原则。

成败篇(上)

【原文】

庄子日:“美成在久。”骤而见信于人者,其为信必不固,骤而得名于时者,其为名必过情。君子无赫赫之称,无骤著之美;犹四时之运,渐成岁功,使人不觉;则人之相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矣。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若不日日向上,则人非鬼责,身败名裂,无不旋踵而至矣,可不畏哉!

【译解】

庄子说:“美名成功于长时间的积累。”骤然为人信服的人,那么这种信任不是牢固可靠的;突然之间就名噪一时的人,那么他的名声一定过大于实际情况。品德高尚,修养很深的人虽然没有赫赫之名声,也无突然而得的美名;这就像一年四季的更替,是逐渐地有序地完成一年的运转,让人们不知不觉。因此,一个人诚实而具美质,就像桃李,虽不说话,但由于它的花果美好,自然会吸引人们慕名前来。如果抛弃了修善德行和勤专业务,就什么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了。这就是所说的把守拦截在十字路口,如果不是天天向上进取,那么人非议你,鬼指责你,身败名裂的后果转眼间就会到来,不能不让人害怕呀!

成败篇(中)

【原文】

谓自强者每胜一筹,则余不甚深信。凡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此亦关乎天命,不尽由于人谋。至一身之强,则不外斗智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孟子之集义而慊,即曾子之自反而缩也。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略为可久可常。此外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失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萧、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

【译解】

至于说自强者遇事每胜出一筹,我就不很相信了。大凡国家强盛,一是要广为招徕贤能的臣工;家庭的强盛,一定要多出现贤能的子弟。这也是与天命有关、不完全在于人事的。至一人自身之强,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这三种类型。孟子集仁义于一身而犹不满足,也就是曾子的反躬自问,正义在我则一往无前的意思。只有曾子、孟子以及孔子告仲田的强,可以算作长久的强。此外斗智斗力的强,有的是因强而致大兴盛,也有因强可致大败的。古来之人像李斯、曹操、董卓、杨素,他们的智慧、力量都是一时无比的,而最终的失败也不同寻常。近代像陆、何、萧、陈也都认为自己的智谋是很杰出的,而都不能保有善终。所以我辈在自我修养上求强是可以的,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强是不行的。如果专门在胜过别人的地方求得自己强盛,则自己能不能强盛到底也还不知晓,即使终生因强横而安稳,也是君子所不屑一提的。

成败篇(下)

【原文】

老来疾病,皆是壮时所招;衰后罪孽,皆是盛时所造。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以精力极疲之际,肩艰大难胜之任,深恐竭蹶,贻笑大方。然好事如此,惟有勉力作去,成败祸福,不敢计也。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足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译解】

一个人到了年纪大时,体弱多病,那都是年轻时不注意爱护身体所招来的痛苦;一个人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罪孽缠身,那都是在得志时贪赃枉法所造成的祸根。因此,一个有高深修养的人,即使生活在幸福美满的环境中,也要凡事都兢兢业业,戒骄慎言以免伤害身体得罪他人,为今后打下好基础。我以精力极为衰减之时,肩负平定大乱这一难以胜任的重担,很怕竭蹶失败,令人耻笑。但好事如此,只有竭尽全力去做,成败祸福,全然不敢计较。自古以来的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总是占到十分之七。往往积劳履艰的人,并不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也并不是享福的人。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佚名
  下经咸传卷四·孔颖达
  卷之七·子华子
  ●五、经学中衰时代·皮锡瑞
  卷三十四·陈经
  卷三十五·康熙
  第8章·老子
  卷十四·聂崇义
  卷十一·张尔岐
  卷一·顺治
  卷前·姚际恒
  昭公·昭公二十八年·左丘明
  卷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义疏中·智旭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乙集第五·钱谦益

    瞿长史佑四十首【春愁曲】杏雨调泥随燕嘴,烟重柳条扶不起。采香蝴蝶挂蛛丝,不惜将身为花死。东风入幕动流苏,宝篆烧残睡鸭炉。绣床尘积锦机怨,巧语谁能凭紫姑。小砑吴笺双凤翅,墨痕浓沁相思字。玉钗半

  • 卷三十·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三十     宋 陈起 编刘翼心游摘稿 躔父与余同事乐轩先生躔父鄙夷场屋之事技独力於诗自晋唐而下至我朝诸公遗集掇撷数百家所作不主一体大抵学乐轩为之先生有道之士也其诗初为唐语後为

  • 卷四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四】独乐园新春春风与汝不相闗何事潜来入我园曲沼揉蓝通底澈新梅翦防压枝繁短莎乍见殊堪喜鸣鸟初闻未觉喧凭仗东君徐按辔旋添花卉伴芳樽宿石

  • 卷九·佚名

      芮良夫解第六十三   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兹言允效与前不远。商纣不道,夏桀之虐肆无有家。呜呼,惟尔天子嗣文武业,惟尔执政小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兵二三·徐松

    买马下干道元年正月七日,诏茶马司买发隆兴元年、二年分(马)西马,比之递年亏损数多,显属不职。令具析因依闻奏。 六月二十一日,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刘源言,诸军见管战马大段数少。诏令茶马司经略司于每岁额外各收买二

  • 卷二十九·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九宋 陈经 撰康诰【周书】此篇乃成王周公命康叔治卫国戒之之意大槩以法文王之明德慎罸而已以康叔之贤岂不知所以用刑而至于作一篇之书以戒之者盖商民之不可以周

  • 卷十四·吴廷华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章句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四同知吴廷华撰士虞礼第十四【虞安也父母之丧既葬反哭日中而虞于殡宫盖骨肉归于土精气无所不之孝子为其彷徨故祭而安之檀弓所谓既葬而虞不忍一日离也未葬奠

  • 庄公·庄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夏六月,齐人灭遂。秋七月。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传】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宋人背北杏之会。 译文 十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五分地獄品第八   [一]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無倒隨喜迴向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威力成辦。爾時佛告舍   利子言.如是如是。[二]時舍利子復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能作照明皆應敬禮.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五之四如是已说得律仪等。舍律仪等今次当说。且云何舍别解脱律仪。颂曰。舍别解调伏  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  断善根夜尽有说由犯重  余说由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七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时频毗娑罗王。闻长者子乘舡而来。从弶伽河穿渠。直至王舍大城。五里之内满油麻子。船至城所。敕令扫洒去诸瓦石香水洒地散诸名花。喻如天宫。作好供养。

  • 新手·雷蒙德·卡佛

    雷蒙德·卡佛所著短篇小说集,雷蒙德·卡佛美国作家,擅长以精炼冷峻的笔法呈现生活背后的巨大沉默与种种隐而不露的情感,被誉为“极简主义风格大师”。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请你安静些,好吗?》《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

  • 侯鲭录·赵令畴

    宋赵令畤著。畤笔记体散文集,八卷。取汉娄护合制五侯鲭的典故,作为书名,以示其为杂俎一类。内容多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作者在元祐年间常与苏轼、黄庭坚等交游,故所记

  • 文章缘起·任昉

    文体论。旧题南朝梁任昉作。又名《文章始》。一卷。原书已佚。今传本疑即《新唐书·艺文志》所载张绩补作之书。论述诗文骚赋各体起源,共八十五题,颇通博。惟辞甚简略,时有疏误。有明陈懋仁注本,清方熊补注本。《四库

  • 沫沫集·沈从文

    文学评论集。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出版。该书收入的文章有:《论冯文炳》、《论朱湘的诗》、《论落花生》、《论焦菊隐的〈夜哭〉》、《论施蛰存与罗黑芷》、《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