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惠王死

【提要】

用言辞攻克那些顽固之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谋略和口才水平出来。事在人为,战国时代的辩论家惠子就能说服几乎谁也说服不了的君王。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驰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楚山之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驰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驰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译文】

魏惠王死,下葬的日子已定。可是当天天下起大雪来,积雪深得几乎能没到牛眼那么高,城郭的路无法通行,太子准备用木板构筑栈道去送葬。群臣都去谏阻太子,说:“雪下得这么大还要送殡,人民一定叫苦连天。国家开支又恐怕不够,请暂缓时间,改日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因为人民辛苦和国家开支不够的缘故,就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你们不要再说了。”大臣们都不敢再去劝说,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犀首。犀首说:“我也没法劝说他,看来这事只有靠惠子了,让我去告诉惠子。”

惠子听到后说:“好吧。”就驾着车去见太子,说:“安葬的日期已定了吗?”太子说:“是的。”惠子说:“从前周王季历埋葬在终南山脚下,渗漏出来的水侵蚀了他的坟墓,露出棺材前面的横木。周文王说:'啊,先王一定是想再看一看各位大臣和百姓吧,所以才让渗漏的水把棺木露出来。'于是就把棺木挖出来,给它搭起灵棚,百姓都来朝见,三天以后才改葬。这是文王的义举啊。现在葬期虽然已定,可是雪下得很大,可以深没牛眼,牛车难以前行,太子为了能按期下葬就不顾困难,这是不是有些急躁?希望太子改个日期。先王一定是想稍微停留一下来扶护国家,安顿人民,所以才让雪下得这么大。据此推迟葬期而另择吉日,这不正是文王般的大义吗?像这样的情况还不改日安葬,想来大概是把效法文王当作羞耻了吧?”太子说:“你说得太对了,请让我推迟葬期,另择吉日。”

惠子不仅实行了自己的主张,又让魏太子不匆忙安葬先王,并趁机宣扬文王义举。向天下宣扬文王的礼仪,这难道是小事吗?

【评析】

直接了当地从人民辛苦和国家开支不够规劝太子,是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如果从太子的孝心出发,正面地以鼓励的方式叫他真正的行孝子之实,那么太子绝对是愿意改变的。所以这种让对方感到自己所言确实与他的目的一致的游说效果就很好。加上灵活的惠子巧妙地将天下大雪这个事实作了另类解释,使太子不得不听从他。“天何言哉”,其实,天下雪这样的自然事实的人事意义,不是由人的口舌、语言随意解释、变换的吗?

猜你喜欢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雍正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五·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卷三·朱彭寿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一·阿桂
  十国春秋卷四十七·吴任臣
  谢安传·房玄龄
  颜师伯传·李延寿
  郭山恽传·刘昫
  赵良弼传·宋濂
  卷一百四十六·雍正
  卷五十九·佚名
  131.大发明家祖冲之·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三·杨仲良

      徽宗皇帝   编类元符章疏   元符二年三月。先是,中书舍人曾肇入对,言:『以舜继尧,所守一道,然犹明四目,达四聪。及禹继舜,亦拜昌言。在汉,宣帝始亲政事,诏臣民上书去其副封,以防壅蔽。唐太宗初即位,孙伏伽以小事谏太宗,厚

  • ●卷一·陶宗仪

      ◎列圣授受正统始祖(讳孛端叉儿)。烈祖神元皇帝(讳也速该,姓奇渥温氏)。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国语曰成吉思)。宋开禧二年丙寅十二月,即位于斡难河,自号可汗,至宋宝庆三年丁亥七月己丑,崩于萨里川。在位二十二年,寿六

  • 卷之八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六九 谕着程景伊曹文埴分别充三通馆正副总裁·佚名

    六六九 谕着程景伊曹文埴分别充三通馆正副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奉上谕:程景伊着充三通馆正总裁,曹文埴着充三通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提要·陆游

    【臣】等谨案南唐书十八卷音释一卷宋陆游撰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隂人佃之孙宰之子初以防补登仕郎隆兴初赐进士出身嘉泰初官至寳谟阁待制宋初撰录南唐事者凡六家大抵简畧其后撰南唐书者三家胡恢书久佚惟马令书与游书盛传而

  • 序·锁绿山人

    尝读明史,自神宗、熹宗时,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创造宏业,启辟疆宇,迨庄烈帝季年流贼李自成陷京师,而世祖章皇帝统一天下,江南、闽粤、滇黔以次皆归版图,明之所以亡,大清之所以兴,其迹灿然着也。昔周之先,太王、王季、文王累

  • 卷九十六·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九十六宋 赵汝愚 编礼乐门士庶五礼上神宗请定婚嫁丧祭之礼 吕大防臣伏见朝廷厉新庶政举以三代先王为法而独於典礼制度似未及汉唐之盛昨闻特下明诏置局考定礼文得失有以见圣虑高明急所先务

  • 卷七十九·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七十九     婺源江永撰少儀    曲禮四補人生十年曰幼學【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内則曰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有室有妻也妻稱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

  • 议兵第十五·荀况

    [题解]这是一篇论述军事问题的文章,反映了荀子的军事思想。荀子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要“附民”,就必须“隆礼”、“贵义”、“好士”、“爱民”、“政令信”、“赏重”、“刑威”

  • 卷二十二·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二十二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行实康节先生墓志铭【此篇言先生安贫乐道悟隂阳消长之理不以富贵动其心】明道先生熙宁丁巳孟秋【熙宁年间丁巳岁七月】尧夫先生【尧夫邵子字也】疾终於家【

  •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柳田先生·胡适

      去年夏天,承先生寄赠the genealogy of the to histories【《灯史之系谱》】的mr.leon hurwity english translation【英译本】及《唐末五代之河北地方与禅宗兴起之历史的社会情形》、《存奖》、《南院慧颐》各拔刷

  • 又序·智旭

    尝观诸佛菩萨。智慧光明圆满具足。度尽古今大千世界。原无一法可说。此即达摩西来。无一字之旨也。乃大藏经论。弥天际地。语言文字。不可胜穷。此义又何居乎。我读金刚经而知之矣。金刚云。无所住处生心。诸佛菩萨即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卷第三·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近军苾刍。游行人间。三月坐雨安居已。度一弟子。与彼渐行。至室罗筏城。尔时具寿近军洗足已。往诣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诸佛常法。若

  • 启真禅师语录序·佚名

    启真禅师语录序汇于万者不可弥度也。籥于一者不可思拟也。非有以脱应感通塞之扃。撇赜化缘净之橐。正观侧观皆可指挥如意而无漏无碍。则翳翳其逾伏者不能轧轧其若抽。来有所遏。去有所止。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矣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扬雄

    汉扬雄撰,晋郭璞解。汉时成书的《方言》集录了先秦、汉代方言,划分了方言区。璞研习音韵文字学问,“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给《方言》文字详加注音,随文注解,补充了大量的晋代地方方言。从而使得《方言解》

  • 近百年湖南学风·钱基博

    思想史著作。钱基博著。全书9篇,为作者抗日战争时避兵湖南所作。在第一篇“导言”中追溯了屈原、周敦颐、王夫之对湖南学风之影响。在第2~8篇中,分别介绍了汤鹏、魏源、罗泽南、李续宾、王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

  • 金壁玄文·廖瑀

    宋代廖瑀撰,风水著作。

  • 梦游录·任蕃

    小说集。唐任蕃(一作繁或翻)撰。一卷。蕃有《唐任蕃诗小集》已著录。是编杂取诸书,凡六篇,全编约四千余字。其中“樱桃青衣”、“邢凤”出自《异闻集》,“独孤遐叔”出自《河东记》,“沈亚之”条即沈亚之”《秦梦记》,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