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信陵君杀晋鄙

【提要】

引用格言警句,在论辩、游说中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尤其那些具有普遍性、对仗工整的格言,宛如烙印一样会铭记在人们心中。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邯郸,击破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准备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唐雎对信陵君说:“我听人说:‘事情有不可以让人知道的,有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记的,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唐雎回答说:“别人厌恨我,不可不知道;我厌恨人家,又不可以让人知道。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可以忘记;我对人家有恩德,不可以不忘记。如今您杀了晋鄙,救了邯郸,破了秦兵,保住了赵国,这对赵王是很大的恩德啊,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我们仓促拜见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救赵的事情。”信陵君说:“我敬遵你的教诲。”

【评析】

雎这种由普遍到个别的说服方法在战国说客中比较少见,先由一般的公理、原理、原则作大前提,再最后推出结论,这种方法就是演绎法。演绎法在西方比较流行,西方哲学家、论辩家都是运用演绎法的大师。当代人由于西化程度已非常高,受到的西方的理工学科的影响也较大,所以我们在说服受众的时候应该多用演绎法。

唐雎叫信陵君谦虚谨慎,淡忘功劳,这的确是高明的处世哲学。正如《老子》22章中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猜你喜欢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蔡东藩
  第四十回 万贞儿怙权倾正后 纪淑妃诞子匿深宫·蔡东藩
  卷之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一·朱彭寿
  第二十卷 清贡生 (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宗室传二·纪昀
  一○八八 军机大臣奏遵查四库全书内添改抽挖各书办理情形片·佚名
  卷七十七·鄂尔泰
  咸淳遗事卷下·佚名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晋纪十四 中宗元皇帝下永昌元年(壬午、322)·司马光
  卷三十二·徐天麟
  卷六·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潘德舆

      危太朴初以文学徵起,士君子皆想望丰采,或问於虞道园曰:“太朴事业当何如?”答曰:“太朴入京之後,其辞多夸,事业非所知也。必求其人,其余阙乎?吾於其文字见之。”道园之知人如此。然道园作《范德机诗序

  • 序·皇甫冉

    二皇甫集序五言诗之源生于国风广于离骚着于苏李盛于曹刘其所自逺矣当汉魏间虽已朴散为器作者犹质有余而文不足以今揆昔则有朱弦疎越大羮遗味之叹歴千余嵗至沈詹事宋员外始财成六吕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縁情

  • 卷五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一贾岛贾岛字浪【一作阆】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後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诗思入僻当其苦吟虽逢公卿贵人

  • 列传第十 赵知礼 蔡景历 刘师知 谢岐·姚思廉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也。父孝穆,梁候官令。知礼涉猎文史,善隶书。高祖之讨元景仲也,或荐之,引为记室参军。知礼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由是恒侍左右,深被委任,当时计划,莫不预焉。知礼亦多所献替。高祖平侯

  • 司天考第二·欧阳修

    昔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备。予述本纪,书人而不书天,予何敢异于圣人哉!其文虽异,其意一也。自尧、舜、三代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孔子删《诗》、《书》不去也。盖圣人不绝天于人,亦不以天参人。绝天于人则天道废,以天参人则人事

  • 卷三十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脱脱

        ◎五京乡丁   辽建五京: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东,为渤海故国;中京,汉辽西地,自唐以来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析津、大同、故汉地,籍丁八十万六千七百。契丹本户多隶宫帐

  • 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六十三·张廷玉

        张慎言 徐石麒 解学龙 高倬 左懋第 祁彪佳   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祖升,河南参政。慎言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寿张知县,有能声。调繁曹县,出库银籴粟备振,连值荒岁,民赖以济。泰昌时,擢御史。逾月,熹宗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九十八·阿桂

    六月庚子上谕军机大臣曰明亮现在帯兵赴正地进攻昨据奏六月初一日已抵吉地此一帯后路多与金川贼境相通贼皆得岀截前此投出畨人供词又有贼惧官兵由正地进攻之语贼人狡恶异常安知非诡计掦言诱明亮深入贼乃从旁抄出以

  • 卷四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四十八礼部七皇太后上尊号仪洪熙元年定告祭前期太常寺官具奏致斋三日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上亲告太宗皇帝几筵大行皇帝几筵上册宝前期礼部移文各衙门是日鸣钟鼓百官具朝服随班行礼前一日内侍官於

  • 提要·赵南星

    【臣】等谨案学庸正説三卷明赵南星撰南星字梦白号侪鹤高邑人万厯甲戌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諡忠毅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凡大学一卷中庸二卷每节衍为口义逐句阐发而又以不尽之意附载于后畧如近世讲章然词防醇正诠释详明其说大

  • 愚闇品法句经第十三(二十有一章)·佚名

    愚闇品者,将以开蒙故陈其态欲使闚明。不寐夜长,疲惓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痴意常冥,逝如流川。在一行彊,独而无偶,愚人著数。忧慼久长,与愚居苦,於我犹怨。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何忧子财,暑当止此,寒当止此。愚多务虑,莫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依舍卫大城。时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诸眷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多诸供养衣服

  • 大智度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類校.二刻校。因論文無異譯可勘.譯校從缺。   二.類校用晉竺法護譯光讚般若經及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對勘經句.用唐玄   奘譯大般若經第二分對勘章段.又用羅什自譯之中論對勘引文。   三

  • 法海观澜卷第二·智旭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教观警策】○大方广佛华严经问明品云。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 又云。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 蜀中广记·曹学佺

    地理杂志。明曹学栓撰。一百零八卷。学栓,字能始,号石仓。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万历进士。曾官四川参政使、按察使。此书作于任职期间。全书约百余万字。分名胜、边防、通释、人物、方物、仙、释、游宦、风俗、著作、

  • 元始洞真决疑经·佚名

    亦称《太上决疑经》。内容托为元始天尊与太极真人、天真皇人、上相青童君三人的质疑,天尊一一作答,故名《决疑经》。其主旨在于说明世间有为法皆属无常,即生即灭。唯出世昇玄至道才是常住,即不生不灭。学道之人要敬事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佚名

    此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也,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二藏明义,菩萨藏收。渐顿悟

  •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有比丘因恶名住林中欲自杀,正住天神说偈晓之,即得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