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提要】

生活在人类社会,无法避免地经常处在复杂的利害关系和多种冲突的旋涡中,尤其是在人多但资源有限的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非常的激烈,商界和政界人士对此可能更有感触。我们不妨看看战国说客是如何在复杂的利害关系和多种冲突下保全自己利益的。

【原文】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又与韩、魏攻秦,而借兵乞食于西周。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齐为韩、魏攻楚,九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敢、魏,今又攻秦益之。韩、魏南无楚忧,西无秦患,则地广而益重,齐必轻矣。夫本末更盛,虚实有时,窃为君危之。君不如令弊邑阴合于秦,而君无攻,又无借兵乞食。君临函谷而无攻,令弊邑以君之情谓秦王曰:‘薛公必破秦以张韩、魏。所以进兵者,欲王令楚割东国以与齐也。’秦王出楚王以为和,君令弊邑以此德秦,秦得无破,而以楚之东国自免也,必欲之。楚王出,必德齐,齐得东国而益强,而薛世世无患。秦不大弱,而处之三晋之西,三晋必重齐。”薛公曰:“善。”因令韩庆入秦,而使三国无攻秦,而使不借兵乞食于西周。

【译文】

齐国孟尝君田文,又称薛公,用齐来为韩、魏攻打楚,又为韩、魏攻打秦,而向西周借兵求粮。韩庆(韩人但在西周作官)为了西周的利益对薛公说:“您拿齐国为韩、魏攻楚,5年才攻取宛和叶以北地区,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地多辽阔的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显得轻贱了。犹如树木的树根和枝梢更迭盛衰,事物的强弱也会因时而变化,臣私下替你齐国感到不安。您莫如使敝国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您不要真的攻秦,也不必要向敝国借兵求粮。您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让敝国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薛公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当时楚怀王被秦昭公以会盟名义骗入秦地,并被扣押),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王得以归国,必定感激齐国,齐得到楚国的东国而愈发强大,而薛公地盘也就世世代代没有忧患了。秦国解除三国兵患,处于三晋(韩、赵、魏)的西邻,三晋也必来尊事齐国。”

薛公说:“很好。”因而派遣韩庆入秦,使三国停止攻秦,从而让齐国不向西周来借兵求粮。

【评析】

韩庆游说的根本和最初目的,就是让齐国打消向西周借兵求粮的念头。他的聪明之处是没有直接说出这个目的,而是以为齐国的利益着想、为齐国的前途考虑为出发点,在为齐国谋划过程中,自然地达成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在说服他人时一定要以对方为出发点,要让他明白各种利害关系、挑明他的利益所在,然后再关联到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六 袁湛·李延寿
  第八回 葬始皇骊山成巨冢 戮宗室豻狱构奇冤·蔡东藩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铁算盘·李定夷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六十一·裴骃
  李苗传·魏收
  梁成大传·脱脱
  牛皋传·脱脱
  梁肃传·脱脱
  卷七十九·佚名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雍正
  礼四九·徐松
  245.闯王李自成·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九·彭定求

        卷119_1 【从军行】崔国辅   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卷119_2 【杂诗】崔国辅   逢著平乐儿,论交鞍马前。与酤一斗酒,恰用

  • 和清真词 全文·方千里

    方千里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宣和中前后在世。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清真者,

  • 卷九十六·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九十六目录【一百十六字】贺新郎【下】姚勉【四首】林正大【二首】何梦桂赵问礼赵必????【三首】李震陈纪王奕【二首】葛长庚【三首】平江妓韩玉【三首】黄子行张翥【二首】张埜【二首】陶

  • 卷二百三十七下·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七下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七下 袁桷 观真文忠公画像 羣贤辅絶学嵯峨武夷峰荧荧方瞳光汲汲汗简中缅怀文明初苍佩极匪躬执笔侍玉署妙语工弥缝飞尘变苍狗濳渊閟游龙空余经济心劳徕

  • 卷十六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六补编五言律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唐书苏颋由工部侍郎进紫薇侍郎又百官志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薇省中书令曰紫薇令韩偓集注玉堂及西掖防前皆植紫薇花古今注芍药一名将离】仙禁

  • 志第十八 五行中·房玄龄

    《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恆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痾,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言之不从,从,顺也。是谓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

  • 职方考第三·欧阳修

    呜呼,自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后世鉴古矫失,始郡县天下。而自秦、汉以来,为国孰与三代长短?及其亡也,未始不分,至或无地以自存焉。盖得其要,则虽万国而治,失其所守,则虽一天下不能以容,岂非一本于道德哉!唐之盛时,虽名天下为十

  • 東觀漢記卷二十二·多人

      散句〔一〕   主不稽古,無以承天。〔二〕書鈔卷九   喜右學。〔三〕書鈔卷一二   允恭玄默。書鈔卷一五   保樂洽壽。書鈔卷一五   四方樂業。書鈔卷一五   吏民懽悅。〔四〕

  •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三·佚名

  • 第三讲·孙中山

    民族主义这个东西,是国家图发达和种族图生存的宝贝。中国到今日已经失去了这个宝贝。为什么中国失去了这个宝贝呢?我在今天所讲的大意,就是把中国为什么失去了民族主义的原故来推求,并且研究我们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否真正失

  • 定公(元年~十五年)·左丘明

    定公元年【经】元年春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九月,大雩。立炀宫。冬十月,陨霜杀菽。【传】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

  • 卷四 墬形训·刘安

    墬形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极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

  • 诗图总序·欧阳修

    诗图总序周之诗自文王始成王之际颂声与焉周之盛德之极文王之诗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系之周公召公为周南召南其八篇为小雅六篇为大雅武王之诗六篇四篇为小雅二篇在召南之风成王之诗五十三篇其十篇为小雅十二篇为大雅三十

  • 卷第五·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五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月 圣节启建 启建满散佛祖诞忌日用诸仪律中无文今借泽山师兄禅林备用为式编之然上堂入室告香备香问讯两展触礼之类皆除去之原其坐具之制为护身护衣故触礼之法头若

  • 吴园易解·张根

    九卷,宋张根著。书用王弼注本,诠释主义理,不及象数,亦不言《河图》、《洛书》。注文简要。末附序语五篇,其论《系辞》尤于义理多所发明,《泰卦论》一篇,专明天道人事消长之机。《武英殿聚珍版书》本。亦题曰《吴园周

  • 江月松风集·钱惟善

    元诗别集。12卷。钱惟善撰。《四库全集》曾据山东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江月松风集》明人未见著录。明人论钱惟善诗,主要依据赖良《大雅集》中选入的数首,钱惟善本人手录《江月松风集》原藏于练川陆氏,后归嘉兴曹溶,清

  • 全宋诗·佚名

    诗总集。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

  • 书传大全·胡广

    十卷。明胡广等奉敕撰。元代科举,习《尚书》者用蔡沈《书集传》,兼用古传疏。明太祖洪武年间,敕令刘三吾等人修《书传会选》。书成,颁行天下。其书于蔡传驳正者66条,是洪武中尚不独宗蔡《传》,专主蔡《传》定为功令,自《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