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燕昭王收破燕

【提要】

燕昭王欲报仇雪恨,故先从招揽人才着手,这一点他还算是明智。贤士郭隗向他说明了如何对待人才就有如何不同的结果,他描述的对待人才的几种情形颇耐人寻味。

【原文】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来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评析】

人才对于一个人成就大业来说非常的重要,而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肯定为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只有非常谦恭的尊重人才、推崇人才、优待人才,才能招来人杰,云集才俊,也才能集思广益、凝聚力量成就伟业。象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最关键的是他能够招徕最佳人才而且善于驾驭最佳人才。一切正如刘邦自己说的:“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下一节

 回目录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籓镇魏博·欧阳修
  卷十(中)·常璩
  卷九·李心传
  唐鉴卷六·范祖禹
  ●卷十一·赵翼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钦定辽史语解卷二·佚名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司马迁
  宇文神举传·令狐德棻
  刘延朗传·欧阳修
  吕原传·张廷玉
  张德胜传·张廷玉
  卷十二 刘豫之立·李有棠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司马迁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掠妪·李渔

    〖水底鱼儿〗(丑扮贼将,引众上)奉令严搜,抄家若篦头。休言肥虱,一虮也不教留。我乃闯将过天星标下,一个小小头目是也。本将奉闯王之命,经略湖广江西二省。如今自己的大队暂住在仙桃镇养马,差我们标下之人,遍往各府州县抄掠民财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初六日,孙杜棱,达拉海德叻克依纳玛西奇,土谢图额驸兄之子拉巴希喜、孔果尔老人之子穆寨达赖楚呼尔、达赖楚呼尔兄之子达西、海萨台吉、吉穆布木布楚呼尔、古鲁、哈坦巴图鲁等诸蒙古贝勒,及我汗诸

  • 一九一 拾遗乙·周作人

    儿时的事情在上面记得很不多,因为十岁以前的事差不多都已忘记了,现在只就记得的零星小事写下一点来,不过这也不是自己记得,只是大人们传说下来的就是了。其中顶早的一件事,大约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因为妹子端姑生于光绪丁亥

  • 徐謇传·魏收

    徐謇,字成伯,丹陽人。祖籍东莞,与其兄文伯等都精于医药。徐謇因为到青州,刚好慕容白曜平定东陽,把他拿获,具表将他送至京师。显祖要验证他的医术,就把一些病人放在帐幕里,让徐謇隔着幕帐切脉,他都能准确判断病情,而且知道病人的

  • 张国维传·张廷玉

    张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任番禺知县。崇祯二年(1629),国维升任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了副都御史杨所修、御史田景新,这两个人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后来他上书对当时政治提出五条意见,说“:陛下求治之心太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太祖乾德元年侍中平章事范质谏伐河东奏曰臣气疾发动近将两月不面天顔攀恋圣慈深负忧责臣今有刍荛上闻睿听内量僭

  • 唐纪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司马光

    唐纪四十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 [1]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史。上皆从之。 [1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三吏部十二诸司职掌在京未入流品衙门吏攅满日於九品衙门吏员内用九品衙门吏攅满日於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内用八品衙门司吏七品衙门典吏满日於七品衙门书吏六品衙门典吏内用七品衙门书吏满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宗人府谱系国初置大宗正院正一品衙门洪武二十二年改院为府设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职专玉牒谱系之事初以亲王领谱事後但以勲戚大臣掌之而不备官永乐七年迁都於北置行在宗人府十八年除行在二字

  • 卷一·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太祖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德祖长子也【案隆礼原书不载太祖姓氏及德祖之諡今并补正】德祖为额尔奇木犹中国刺史帝生而拓落多智与衆不羣及壮雄健勇武有胆

  • 黄弈住·佚名

    黄弈住先生小传黄先生弈住福建南安县之楼霞鄕人年二十一渡荷属爪哇在三宝垄营五年始辟其最初之商店即今之垄日兴总行是也自是益致力于糖米咖啡等贸易事业又十年而北加浪新嘉坡吧达维亚棉兰泗水香港之日兴分行先后成立

  • 九年·佚名

    (辛未)九年大明崇禎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亥,上行正朝望闕禮。1月3日○丁丑,上以太僕馬,賜東昌尉權大恒。大恒嫌其馬不良,令換他馬以來,上聞而許之。大恒猶不愜,笞其吏,諫官以此劾之,上不從。1月6日○庚辰,閔聖徵馳啓曰:「本道各

  •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晏婴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

  • 卷五十一·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十一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九【十九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九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周颂一郑氏笺谨按以风雅准之当作毛诗周颂古本

  •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十四    宋 吕大圭 撰夫人姜氏至自齐或问夫人之行十有二皆不至而此独书至何也曰夫人与君敌体者也出必告行反必告至则书于防告则书不告则不书此鲁史之辞也而夫子之修春秋于君出则书至于夫

  • 第八章 水·林语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语译]合于道体的人,好比水,水是善利万物却又最不会与物相争的。他们乐于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地方,所

  • 卷第二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一已依三界。辩得心等。今应思择。三界是何。各于其中。处别有几。颂曰。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此上十七处  

  • 卷第二·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二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四门姚用中校良由善恶二途  故使升沉六道三归品先自归依佛法僧  由是修持身口意羯磨经云。归依佛者。归于法身。谓一切智。无学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