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与中期争论
【提要】
伴君如伴虎,对于拥有一国政治、经济、军事极权乃至生杀特权的君王来说,谋臣们实际上都是弱者,除了智谋和口才之外,谋臣们一无所有。从下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谋臣们的生死命运往往掌握在君王的一喜一怒之间。
【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译文】
秦昭王与大臣中期争论,结果昭王理屈辞穷,不由勃然大怒,中期却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离开。有人替中期向昭王分辩道:“中期可真是个直言无忌的人,幸亏碰到贤明的君主,如果生在夏桀、商纣之世,必无幸免。”秦王一听,怒气顿消,竟然没有怪罪中期。
【评析】
替中期辩解的大臣实在是一个具有上乘口才的人物。他知道直接向秦王求情,可能会给秦王火上添油,而如果采用迂回曲线式的说话方式,以赞扬的口吻来对秦王说话,秦王肯定喜欢听。这样看似在褒扬秦王是个明君,实际上是在告诫秦王不要作夏桀、商纣,如此一来,任何一个君王都不敢胡来。
我们在说话前一定要对如何说话深思熟虑,如果不择方式的瞎说,或者不考虑受众而采取普通说话方式,那都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还不如不说。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卷五十五 后秦録三·崔鸿 第八十一回 诛叛帅朝使争功 诬相臣天潢坐罪·蔡东藩 通鉴辑览明季编年下·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绥冦纪畧卷四·吴伟业 卷二十八·郝经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先天·周绍良 郴王朱友裕传·薛居正 窦神宝传·脱脱 卷二十·赵汝愚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