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围雍氏五月

【提要】

向他国、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对方的援手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动的,如何将被动变为主动,使对方来积极的回应你的请求,确实需要动点脑筋。

【原文】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韩又令尚靳使秦,谓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臣闻之,唇揭者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利焉。”

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曰:“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且急矣。”甘茂曰:“秦重国知王也,韩之急缓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与楚矣,臣安敢来?”甘茂曰:“先生毋复言也。”

甘茂人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是无韩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师于崤以救韩。

【译文】

楚军包围了韩国雍氏城长达五个月。韩襄王派众多使者向秦国求救,使者车辆络绎不绝、冠盖相望于道,秦国的军队还是不出崤山来援救韩国。韩国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对秦昭王说:“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平时就像个屏障,有战事时就是先锋。现在韩国万分危急,但秦国不派兵相救。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唇亡齿寒',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秦宣太后说:“韩国的使者来了那么多,只有尚先生的话说得有道理。”于是召尚靳进见。宣太后对尚靳说:“我服侍惠王时,惠王把大腿压在我身上,我感到疲倦不能支撑,他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时,而我却不感觉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我来说比较舒服。秦国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食不多,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银两,难道不能让我得到一点好处吗?”

尚靳回国后把宣太后的话告诉了韩襄王,韩襄王又派张翠出使秦国。张翠假称自己有病,每天只走一个县。张翠到了秦国,甘茂说:“韩国已经很危急了,而先生还抱病前来。”张翠说:“韩国还没有到危急的时刻,只是快要危急了而已。”甘茂说:“秦国堂堂大国,秦王智慧圣明,韩国的危急之事秦国没有不知道的。现在先生却说韩国并不危急,这样行吗?”张翠说:“韩国一旦危急就转向归顺楚国了,我怎么还敢来秦国?”甘茂说:“先生不要再说了。”。

甘茂进宫对秦昭王说:“公仲以为能够得到秦国的援助,所以才敢抵御楚国。现在雍氏被围攻,而秦军不肯去援救,这就势必要失去韩国。公仲因为得不到秦国的援救而忧郁不上朝,公叔就会趁机让韩国向南去跟楚国讲和。楚国和韩国结为一体,魏国就不敢不听从,这样一来楚国就可以用这三个国家的力量来图谋秦国。这样,它们共同进攻秦国的形势就形成了。我不知坐等别人来进攻有利,还是主动进攻别人有利?”秦昭王说:“不错。”秦军终于从崤山出兵去解救韩国。楚国很快从韩国撤军了。

【评析】

秦国本想在救助韩国前捞到土地等众多好处,但让张翠的巧妙说辞和毫不低三下气的姿态所迷惑,终于无条件的出兵援韩。张翠一改以前使者的急促、积极和低下的姿态,在秦国前面有些怠慢、有些架子,这反而引起了秦国的重视。最关键的,张翠又以要与楚国讲和来试探、胁迫秦国,这一招果然管用,秦国不想丢失昔日的盟友,更不想让盟友跟敌人联合。如此张翠由被动地位很快转化为主动地位,秦国只能以积极的援助行动来拉拢韩国了。

现实人情世故,也大都如此。人性中的利益权衡、自私自利等否定性的东西太多,所以用求情、唤醒对方同情心的手段很难奏效,倒是采取否定的、威胁的、惩罚的方式以重大利益损失来胁迫,倒容易使应该帮你的人就范。化被动为主动,就象年轻人追求异性,一味地追人家,反而让人家轻视你,而不时摆摆高姿态、甚至造成其他异性追你的假象,就会使你追求的对象开始看重你、仰视你。人性复杂,要想成事,必然要懂得如何驾御人心。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四十六·赵尔巽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五·汪楫
  卷一百二十四 寶元二年(己卯,1039)·李焘
  卷四十三·谷应泰
  大同纪事·韩邦奇
  自序·郝经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十一·佚名
   第十六章 赤壁賦·林语堂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 第四十七·班固
  朱熹传·脱脱
  徐学诗传·张廷玉
  三三 深夜被捕·邹韬奋
  第八节 安史之乱(下)·吕思勉
  卷12·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一·彭定求

        卷31_1 【五郊乐章·黄帝宫音】魏徵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卷31_2 【五郊乐章·肃和】魏徵   眇眇方舆,苍苍圜盖。至哉枢纽,宅中图大。

  • 卷五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九薛能春日旅舍书怀出去归来旅食人麻衣长带几坊尘开门草色朝无客落案灯花夜一身贫舍卧多消永日故园莺【一作阴】老忆残春蹉跎冠盖谁相念二十年中尽苦辛秋日将离滑台酬【一作贻】所知

  •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赵尔巽

      丁汝昌 卫汝贵弟汝成 叶志超   丁汝昌,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征捻,积勋至参将。捻平,赐号协勇巴图鲁,晋提督。光绪初,留北洋差序,赴英国购兵舰,历法、德各营垒厂局,还综水师。八年,朝鲜与美议互市,请莅

  •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赵尔巽

      ◎诸王三   △太祖诸子二   镇国勤敏公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汤古代子镇国公聂克塞 莽古尔泰 辅国悫厚将军塔拜 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子安和亲王岳乐、温良贝子博和讬、博洛、博和讬子贝子彰泰、阿巴泰孙悼愍贝子苏布

  • 卷第一百三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二〔旃蒙大荒落(乙巳),一年〕太宗明皇帝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弘治十四年三月己酉朔命开中两淮弘治十年存积盐五万引两浙十二年常服盐十三万三千八百九十余引长芦十三年常股盐九万九千六百余引于环庆固原靖虏等处以备边储○先是虏大入延绥神木堡乘胜掠紫陌沟等处总兵官陈瑛副总兵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弘治七年十二月丙辰朔 上视牲于南郊○丁巳兵科给事中蔚春奏窃见 陛下即位于兹七年灾异叠见亦尝屡下修省之诏而未见消弭意者 圣心所以福乎民者于天心或有未协欤且以近事言之京师雨雹四方地震刘向曰雹者阴胁阳也凡阳盛

  •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佚名

    一四二○ 护理山东巡抚江兰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三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一日护理山东巡抚 布政使臣江兰跪奏,为查缴《通鉴纲目续编》,遵例具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内节次钦奉上谕,《通鉴纲目续编》多有议论

  • 後記·汪越

    記後康熙壬寅五月,余友師退汪君以書來云:有讀史記十表一帙,徧求友人商榷,殊無一人按子長原表通首訖尾,印證鄙說之是非者,不解何故。豈以其文不續,事不接,空格累紙,不耐尋旨趣耶? 然則王荆公譏者秋爲斷爛朝報,無怪也。仰惟細加推

  • 蠕蠕公主郁久闾氏传·李延寿

    蠕蠕公主,是蠕蠕国君郁久闾阿那瞔的女儿。当时蠕蠕强大,和西魏通婚和好,准备联合出兵攻打东魏。神武帝高欢很担心,便让杜弼出使蠕蠕,替大儿子向蠕蠕公主求婚。阿那瞔说“:如果高王爷自己娶亲我就答应。”神武帝犹豫不决。尉

  • 潘府传·张廷玉

    潘府,字孔修,上虞人。成化末年进士。宪宗去世,孝宗即位,潘府上疏奏请皇帝按制行三年丧礼。他说:“子为父、臣为君都要着孝服守孝三年,这是至仁至义的大事。汉文帝崩,遗诏减少服丧期间,是为天下臣民着想,但景帝即位自己却不按制

  • 卷二十八·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十八宋 宋敏求 编皇太子册文册晋王为皇太子册代王为皇太子册平王为皇太子册郢王为皇太子册忠王为皇太子册成王为皇太子册雍王为皇太子册广陵郡王为

  • 顯揚聖教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三   學十二種分别者.一差别分别.二生起分别.三轉異分别.四能治所治分别.五能引   增上生決定勝分别.六順法分别.七補特伽羅分别.八下中上分别.九瑜

  • 月江和尚语录卷上·月江正印

    月江和尚初住常州路碧云禅寺语录平江路太平禅寺住持门人 居简 编师於元贞元年乙未。十一月二十日。受请入寺。指。山门云。三门俱开。门门可入。通方上士。把手同归。拈总统所疏。握古刀尺。秉大权衡。珠回玉转。雷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记住苏州邓尉山圣恩禅寺语己巳结夏熊邑侯鱼山同阖郡绅衿请上堂竖起拂子云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山河大地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缚作一团千牢百固掷向诸仁面前还有决烈汉一击粉碎者么问昔年万峰于此大

  • 梅仙观记·杨智远

    一卷。宋杨智远撰。传说西汉末年有位叫梅福的,曾修道炼丹,飞举成仙。后人称其为梅仙,并于其成仙处修建宫观以祭祀,其观名为梅仙观。杨智远撰此书就是编记梅福仙迹。此书收有《梅仙事实》一篇,详述梅福居官、修道、炼

  •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刘志玄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又名《全真正宗仙源像传》,元朝全真道道士谢西蟾、刘志玄编撰。书成于泰定四年(1327),原本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谱录类,原书上卷辑录「列圣诏书」数篇,包括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丘神仙(丘

  •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佛住耆阇崛山,告智员大海乐说辩才菩萨言:有二种住持,如来转法轮。一者众生住持。二者法住持。遂设十四难,然后一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