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魏王问张旄

【提要】

说服他人,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有权势者,必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为他们一般有心理优势,不会轻易采纳他人的建议。如果讲究说话策略,通过诱导,最后让对方自己说出我们想说的话,那么这就是向他人建议的较高境界。

【原文】

魏王问张旄曰:“吾欲与秦攻韩,何如?”张旄对曰:“韩且坐而胥亡乎?且割而从天下乎?”王曰:“韩且割而从天下。”张旄曰:“韩怨魏乎?怨秦乎?”王曰:“怨魏。”张旄曰:“韩强秦乎?强魏乎?”王曰:“强秦。”张旄曰:“韩且割而从其所强,与所不怨乎?且割而从其所不强,与其所怨乎?”王曰:“韩将割而从其所强,与其所不怨。”张旄曰:“攻韩之事,王自知矣。”

【译文】

魏王问张旄说:“我想联合秦国攻打韩国,如何?”张旄回答说:“韩国是准备坐等亡国呢,还是割让土地、联合天下诸侯反攻呢?”魏王说:“韩国一定会割让土地,联合诸侯反攻。”张旄说:“韩国恨魏国,还是恨秦国?”魏王说:“怨恨魏国。”张旄说:“韩国是认为秦国强大呢,还是认为魏国强大呢?”魏王说:“认为秦国强大。”张旄说:“韩国是准备割地依顺它认为强大的和无怨恨的国家呢,还是割地依顺它认为不强大并且心有怨恨的国家呢?”魏王说:“韩国会将土地割让给它认为强大并且无怨恨的国家。”张旄说:“攻打韩国的事,大王您应该明白了吧!”

【评析】

张旄没有直接了当向魏王指出不应该联合秦国攻打韩国,没有象一般游说那样,先亮出自己观点,然后论证自己观点。他把观点隐藏在最后,甚至到最后也没有直接说出来,但魏王已经心领神会。采取这种设问的游说方法,可以强化论点,使对方心服口服。设问实际上是将一般游说方法倒置的一种方法。先通过互相问答一步步论证、一步步接近论点,最后自然而然地亮出自己观点。这种富有谋略特色的游说方式,我们善加运用,也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脱脱
  第六十七回 撤除帝制洪宪销沉 怅断皇恩群姬环泣·蔡东藩
  皇明纪略·皇甫录
  名山藏卷之六十二·何乔远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四·佚名
  尚史卷五十六·李锴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上·袁枢
  陈彭年传·脱脱
  郑鼎传(附郑制宜传)·宋濂
  杨守陈传·张廷玉
  卷二·黄训
  卷四十八·佚名
  十一年·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遇仆·陆采

    〔丑上〕福无双至尤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眞。小人塞鸿。去年遭朱泚之乱。把刘尙书行李。付之贼手。逃入太原府去。小人平昔会织段疋。权且织些餬口。且喜贼平。重到京师。昨日去刘府中拜见。谁想两日之前。刘老爷被卢

  • 卷93 ·佚名

    方信孺 赠写真求赞者 行乐顿因人事懒,坐忘常觉世缘轻。 琴清临水容鱼听,篁暖当筵学凤鸣。 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 方信孺 赠写真求赞者 十年红紫□,容易怨春园。 不向瓶中见,还从檐上

  • ●卷下·王昌龄

    ○诗有六病例一曰龃龉病。二曰长撷腰病。三曰长解镫病。四曰丛杂病。五曰形迹病。六曰反语病。龃龉病一。一句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同上声及去、入声也。平声都不为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上尾;若犯去、入声,其病重于鹤

  • 卷二百一十三·表第四·脱脱

        宰辅四      《宋史》 元·脱脱等

  • 跋·顾起元

    万历戊午孟秋十一日,坐归鸿馆中校赘语十卷都讫。此书乃数年来所札记者,因随手所书,原无伦次。顷二年中以病兀坐,长日无聊,小为编叙,以散怀送日。虽寿之板,本无足存,姑留以诒子侄而已,不敢以示人也。遯园居士再识

  • 秘书志卷第十·王士点

      题名   著作郎 【至元十五年二月设一员。至元十九年六月设一员。从六品。】 刘天藻 【至元十五年二月上。】 完颜君翼 【至元十九年正月初二日上。官将仕。】 李 宾 【字祚卿,卫辉人。至元十九年正月初二日上。

  • 伊犁条约·佚名

    一八八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光绪七年正月二十六日,俄历一八八一年二月十二日,圣彼得堡。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愿将两国边界及通商等事于两国有益者,商定妥协,以固和好,是以特派全权大臣会同商定:大清国钦差出使俄国全权大臣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四十四·钱若水

    起端拱元年三月,尽六月三月戊午朔以左监门卫将军侍其稹为本卫大将 军庚申以户部郎中乔维岳为两浙转运使马歩军 都军头田斌为冀州防御使壬戍左神武军大将军 顺州团练使王继升卒继升冀州阜城人与子昭逺 同事上于藩邸性质

  • 七年·佚名

    (丙午)七年清康熙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壬午,大司諫鄭萬和等啓曰:「刑曹佐郞鄭時亨,使其傳飯婢,呈狀本曹,有所爭訟,又對該掌同僚,親自圖囑,其鄙瑣之狀,無不唾鄙。請罷職。」上從之。○諫院以災異上箚,請克謹天戒,頻接儒臣,嚴宮禁而

  • 劝将 第二十一·王符

    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二〕,体道履德,简刑薄威,不杀不诛,而民自化,此德之上也。德稍弊薄〔三〕,邪心孳生,次圣继之,观民设教〔四〕,作〔五〕为诛赏,以威劝之,既作五兵,又为之宪,以正厉之〔六〕。诗云:“修尔舆马,弓矢戈

  • 二程子抄释卷五·吕柟

    明 吕柟 编杨廸录第十二【伊川语】问格物是外物是性分中物曰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又问只穷一物见此一物还便见得诸理否曰湏是徧求虽顔子亦只能闻一知十若到后来达

  • 第十二章 5·辜鸿铭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司马牛)总是不开心,总是抱怨说:“大家都有兄弟姐妹,而我

  • 卷十二·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二论语三八佾第三孔子谓季氏章问小人之陵上其初盖防僭其礼之末节而已及充其僭礼之心遂至于弑父弑君此皆生于忍也故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

  • 卷二十七·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三人)○唐京师光宅寺僧竭传释僧竭者,不知何许人也,生在佛家,化行神甸。护珠言戒,止水澄心。每嗟靳固之夫,不自檀那之度,乃于建中中造曼殊堂,拟摹五台之圣相。议筑台至于水际,竭惧伤生命,俾立三

  • 怎样建设现代中国的文化·太虚

    一 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  二 中国固有之社会组织  三 现代的世界鸟瞰  四 落伍中的中国现状  五 从固有道德以建设现代中国文化  六 从改进教育以建设现代中国文化  七 从改进政制以建设现代中国文

  • 自在王菩萨经卷上·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其名曰弥勒菩萨。得大势菩萨。师子意菩萨。师子相菩萨。大相菩萨如是上首一万人俱。尔时世尊。大众围绕

  • 卷三·佚名

    第六章 愿望品五一 大具戒王本生谭(菩萨=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舍弃努力之比丘所作之谈话。佛问彼比丘:&ldquo;比丘!汝舍弃努力为真实耶?&rdquo;答曰:&ldquo;是为真实。&rdquo;佛言:&ldquo;比丘!汝何故于此解

  •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诗文总集。北宋孔延之编。20卷。延之因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文物闻名古今,而前人记录赋咏多所散佚,乃于熙宁四年(1071)知越州时,发动吏卒,自典籍至于碑片及石刻,靡不勤访博采。次年五月书成,收录自汉迄宋铭志歌咏凡805篇,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