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迅的故家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状。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文章沿承知堂怀人忆往之作平白真切、不落空言的风格,文字简洁朴讷,寥寥数笔,便曲尽人事物景情,为旁人所不及。

《鲁迅的故家》全部章节目录

(1)关于百草园
(2)一 从园说起
(3)二 东昌坊口
(4)三 新台门
(5)四 后园
(6)五 园里的植物
(7)六 园里的动物
(8)七 园里的动物二
(9)八 菜蔬
(10)九 晒谷
(11)一〇 园门口
(12)一一 灶头
(13)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
(14)一三 祭灶
(15)一四 蓝门
(16)一五 橘子屋读书
(17)一六 橘子屋读书二
(18)一七 立房的三代
(19)一八 白光
(20)一九 子京的末路
(21)二〇 兴房的住屋
(22)二一 吃饭间
(23)二二 曾祖母
(24)二三 房间的摆饰
(25)二四 诚房的房客
(26)二五 漫画与画谱
(27)二六 烟与酒
(28)二七 两个明堂
(29)二八 两个明堂二
(30)二九 廊下与堂前
(31)三〇 伯宜公
(32)三一 介孚公
(33)三二 介孚公二
(34)三三 王府庄
(35)三四 荡寇志的绣像
(36)三五 娱园
(37)三六 鲁家
(38)三七 三味书屋
(39)三八 老寿先生
(40)三九 广思堂
(41)四〇 贺家武秀才
(42)四一 沈家山羊
(43)四二 童话
(44)四三 祖母
(45)四四 祖母二
(46)四五 关于穿衣服
(47)四六 阿长的结局
(48)四七 阿长的结局二
(49)四八 山海经
(50)四九 山海经二
(51)五〇 仁房的大概
(52)五一 玉田
(53)五二 藏书
(54)五三 抄书
(55)五四 椒生
(56)五五 监督
(57)五六 监督二
(58)五七 轶事
(59)五八 墓碑
(60)五九 讲西游记
(61)六〇 伯升
(62)六一 恒训
(63)六二 病
(64)六三 大书房
(65)六四 礼房的人们
(66)六五 四七
(67)六六 四七与五十
(68)六七 五十在诚房
(69)六八 诚房之余
(70)六九 桐生
(71)七〇 桐生二
(72)七一 月如与日如
(73)七二 兰星
(74)七三 阿有与阿桂
(75)七四 单妈妈
(76)七五 四百年前
(77)七六 台门的败落
(78)七七 祭祀值年
(79)七八 做忌日
(80)七九 忌日酒
(81)八〇 风俗异同
(82)八一 扫墓
(83)八二 祝文
(84)八三 山头的花木
(85)八四 上坟船里
(86)八五 祝福
(87)八六 分岁
(88)八七 祭书神
(89)八八 茶水
(90)八九 饭菜
(91)九〇 蒸煮
(92)九一 灯火
(93)九二 灯火二
(94)九三 寒暑
(95)九四 园的最后
(96)一 孔乙己的时代
(97)二 咸亨的老板
(98)三 小酒店里
(99)四 泰山堂里的人
(100)五 水果莲生
(101)六 傅澄记米店
(102)七 屠家小店
(103)八 长庆寺
(104)九 两种书房
(105)一〇 秃先生是谁
(106)一一 寿先生
(107)一二 寿先生二
(108)一三 马面鬼
(109)一四 三个医生
(110)一五 鲁老太太
(111)一六 一幅画
(112)一七 姑母的事情
(113)一八 丁耀卿
(114)一九 胡韵仙
(115)二〇 秋瑾
(116)二一 袁文薮与蒋抑卮
(117)二二 蒋观云
(118)二三 范爱农
(119)二四 蒯若木
(120)二五 周瘦鹃
(121)二六 俟堂与陈师曾
(122)二七 陈师曾的风俗画
(123)二八 鲁迅在S会馆
(124)二九 S会馆的来客
(125)三〇 鲁迅与书店
(126)三一 惜花诗
(127)三二 笔述的诗文
(128)一 伏见馆
(129)二 中越馆
(130)三 中越馆二
(131)四 中越馆三
(132)五 伍舍
(133)六 校对
(134)七 青木堂
(135)八 学俄文
(136)九 民报社听讲
(137)一〇 民报社听讲二
(138)一一 民报案
(139)一二 蒋抑卮
(140)一三 眼睛石硬
(141)一四 同乡学生
(142)一五 日常生活
(143)一六 旧书店
(144)一七 服装
(145)一八 落花生
(146)一九 酒
(147)二〇 矮脚书几
(148)二一 劲草
(149)二二 河南杂志
(150)二三 新生
(151)二四 吃茶
(152)二五 看戏
(153)二六 画谱
(154)二七 花瓶
(155)二八 咳嗽药
(156)二九 维新号
(157)三〇 诨名
(158)三一 南江堂
(159)三二 德文书
(160)三三 补遗
(161)三四 补遗二
(162)三五 补遗三
(163)一 缘起
(164)二 会馆
(165)三 树
(166)四 抄碑的房屋
(167)五 抄碑的目的
(168)六 抄碑的方法
(169)七 猫
(170)八 避辫子兵
(171)九 金心异
(172)一〇 新青年
(173)一一 茶饭
(174)一二 办公事
(175)一三 益锠与和记
(176)一四 老长班
(177)一五 星期日
(178)后记

猜你喜欢
  李相国论事集·李绛
  邺侯外传·李繁
  近代词人逸事·张尔田
  资治通鉴纲目前编·金履祥
  鸿猷录·高岱
  盛世危言·郑观应
  平吴录·孙旭
  清高宗实录选辑·佚名
  战国策注·鲍彪
  黑龙江省沿边荒务变通办法折·周树模
  民抄董宦事实·佚名
  洋务续记·佚名
  钦定八旗通志·佚名
  太常续考·佚名
  记胡也频·沈从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七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五古今体九十三首【庚子十一】至避暑山庄驻跸即事一律过岭【广仁】遥看日上东山庄万木翠云笼右祠【城隍庙】左庙【文庙】胥瞻暨後海先河此意同避暑兼因避庆典【朕五旬六旬大庆之年皆於宫

  • 初集目录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二十五题周鲲山水八帧雨中过顺义县夜雨御园春晓今年节令颇寒二月晦日花尚未开因而有作即事桃清明郊行春日瀛台即事丰泽园演耕耤礼泛舟太液池作张鹏翀给假

  • 卷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九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九名家【上之一】孟浩然【丹阳殷璠曰余尝谓弥衡不遇赵壹无禄其遇在人也及观襄阳孟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曰高天下籍甚竟沦落明代终于布衣悲夫浩然诗文彩丰茸经纬緜宻半遵雅调

  • 卷三十·施元之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五十七首 【起守杭州洎元佑辛未召还寻出守颍州作】 椶笋【幷引】 椶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蜀人以馔佛僧甚贵之而南方不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正德五年十二月癸未朔 上视郊祀牲 夜重雾四塞及晓浓霜附木○乙酉铨注镇江卫署都指挥佥事陆潮于江西都司掌印○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周季凤为山西行太仆寺卿福建盐运司运使蔡余庆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以霜灾免山西浑源蔚朔

  • 卷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二十四 【起癸丑汉武帝元朔元年○止丙子汉武帝元封六年】凡二十四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武帝元鼎二年始通西域至宣帝神爵三年始置西域都护其西域五十余国因事错杂互见而道里远近

  • 九五六 军机大臣奏呈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并分送有关人员遵办片·佚名

    九五六 军机大臣奏呈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并分送有关人员遵办片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四日据尚书房交到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共八部,臣等谨将一部呈览。现在朱椿启程回任,卽遵旨交与一分,又令顺道带往湖北交姚成烈一分,又交

  • 中俄密约·佚名

    一八九六年六月三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俄历一八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莫斯科。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以大清国大皇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氏族略【五】满洲八旗姓精吉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萨尔都氏【世居哈达地方】和岳罗氏【世居呼尔哈地方】舍顔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必鲁哷氏【世居苏完

  • 邝来荫·周诒春

    邝来荫 字棠仲。年三十岁。生于马来半岛。本籍住址。广东南海县汀浦村。已婚。女一。初毕业于马来半岛之维多利亚学校。任职该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纽约大学。习商业。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民国三

  • 九年·佚名

    (戊申)九年清康熙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庚子,獻納尹衡聖啓曰:「年年溫幸,恩賞繁濫,前因臺啓,所授官資,幾盡還收矣。今者又有扈駕留都諸臣賞格之命。前歲之謬例,聖明亦已裁察收回,則今日之恩典,豈不有累於聖朝施賞之道乎?請一倂還

  • 卷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宣公二经【辛酉】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无传】公至自齐【无传】○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无传】○秋取根牟【杜根牟东夷国也今琅邢阳都县东有牟乡林取言公

  • 卷五十一·道世

    △善友灾第五十三(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理之所穷,唯善与恶。顾此二途,条然易辩。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爱荣憎辱,趣乐背苦,含识所必同也。今爱荣而不知慕贤,求福而不知避祸。譬犹播植秕稗,而欲岁取精粮;驱驾驽蹇,而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一名入金刚问定意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得普智心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国鹫山之顶。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诸菩萨八千人俱。于时世尊。广为无数百千诸众。而所围绕敷演说法。  尔时有龙王

  •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阿谟伽三藏撰行者若欲修是法者。先应知是王五变之身并其大宫一一缘起。其五变者。一者焰罗法王。是即本号也。二者死王。三者黄泉国善贺罗王。四者料罪忿怒王。五者檀拏少忿怒王。本宫在铁围山之北地中。是即冥道宫也

  • 卷第三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七世云门偃禅师法嗣韶州双峰竟钦禅师益州人。开堂日。云门躬临证明。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

  • 兴善南明广禅师语录·佚名

    建宁普明寺嗣法门人妙用 集嘉兴金明寺住持法孙悟进重辑师在径山示众五峰头卓朔双径尾颠先喝石岩一任 跳明月池覆地倾天此四句中有一句有杀人刀无活人剑有一句有活人剑无杀人刀有一句杀人刀活人剑俱有有一句杀人刀活

  • 全宋诗·佚名

    诗总集。收录诗人9800余人,荟萃了两宋300年间的全部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