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燕饥赵将伐之

【提要】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不仅在道义上受谴责,实际上也得不到多少好处。且看赵恢是如何改变准备乘人之危的赵国的战略的。

【原文】

燕饥,赵将伐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伍子胥、宫之奇不用,烛之武、张孟谈受大赏。是故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除患无至者,今予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公听吾言而说赵王曰:‘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越乘其弊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必胜,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使者乃以说赵王,赵王大悦,乃止。燕昭王闻之,乃封之以地。

【译文】

燕国发生饥荒,赵国准备乘机攻打它。楚国派一名将军到燕国去,途经魏国时,见到了赵恢。赵恢对楚将说:“预防灾祸不让它发生,这比灾祸发生后再去解救要容易得多。历史上伍子胥和宫之奇的劝谏都不被君王采用,而烛之武和张孟谈的谋略却受到君王的赏识。所以谋臣们都想方设法防患于未然,消除灾祸使它不会发生。现在我与其送您百金,不如送您几句话。

您如果能听我的话,就去劝说赵王:‘过去吴国讨伐齐国,是因为齐国闹饥荒,可是没有等到伐齐取得成功,弱小的越国就趁吴国疲惫之机打败了吴国而称霸一方。现在大王要攻打燕国,也是因为他们闹饥荒,我看讨伐燕国未必能获胜,而且强大的秦国可能在西部出兵乘机进攻赵国。这是让弱赵处在当年强吴的不利地位,而让现在的强秦国处于当年弱越的有利地位啊。希望大王认真思量。’”楚国的使者于是就用赵恢的这番话去规劝赵王,赵王听后非常高兴,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燕昭王听说这件事后,就把土地封赏给这位楚国的使者。

【评析】

赵恢在论辩中博古通今,把所论辩的问题放到已经过去的历史坐标系上,借古讽今,用历史的经验启示今人,使今人牢记前车之鉴。虽然借用的是历史的陈迹,然而其话锋直指当前、直指当事者的内心,具有了无可辩驳的雄辩力。我们在向上级、下属阐述意见时要多列举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让已经发生的能证明自己论点的事例直接阐明观点,如此肯定会增强言说的说服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 柳世隆张瑰·萧子显
  卷一百十三 志八十八·赵尔巽
  第七十四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蔡东藩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蔡东藩
  卷二十三文·何良俊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佚名
  首卷四 修纂官·佚名
  卷五·曾巩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二·佚名
  史记集解卷六十四·裴骃
  七十八、编辑小说杂志·包天笑
  陶侃传·房玄龄
  卷六十三·佚名
  张彭春·周诒春
  江潮·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九十六·彭定求

        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齐己《风骚旨格》)   道远擎空钵,深山踏落花。(齐己《风骚旨格》)   船中江上景,晚泊早行时。(齐己《风骚旨格》)   山寺钟楼月,江城鼓角风。(齐己《风骚旨格》)   雨过花争出,云空月半生

  • 卷七十七·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七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朝天续集钞和陆务观见和归舘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

  • ●玉堂荟记提要·杨士聪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分上、下两卷,杨士聪撰。士聪字朝彻,号凫岫;山东济宁人。明崇祯进士,官至谕德。是编杂记崇祯朝故事,成于距北都之亡仅有百余日。「自序」有云:『余叨史局,不废存记,且积有年岁矣。壬午(按即崇祯十

  • 一百五十九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请补放江宁织造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十五日 奏为江宁织造.郎中曹寅病故,请补放其缺事。 谨将广储司郎中.兼骁骑参领.佐领马尔嘎,慎刑司郎中兼佐领李延禧,广储司郎中兼骁骑参领、佐颁嘎达珲,会计司管钱粮员外郎兼佐领李英贵,会计司员外郎兼佐领张

  • 河东王誉传·姚思廉

    河东王萧誉,字重孙,是昭明太子的第二个儿子。梁普通二年(521),萧誉被册封为枝江县公。中大通三年(531),又被改封为河东郡王,食邑二千户。后来,萧誉又被任命为宁远将军、石头戍军事。并出任琅笽、彭城两郡太守。接着他回到京

  • 刘一止传·脱脱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参知政事李邴推荐他任详定一司敕令所

  • 钦定南巡盛典卷首上·高晋

    御制南巡记【乾隆四十九年三月】举大事者有宜速而莫迟有宜迟而莫速于宜速而迟必昧机以无成于宜迟而速必草就以不达能合其宜者其惟敬与明乎敬者敬天明者明理敬天斯能爱民明理斯能体物千古不易之理也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

  • 二年·佚名

    (壬寅)二年清康熙六十一年春正月1月2日○戊子,司直鄭澔上疏曰:臣年垂八袟,疾病沈痼,雖不死,精神已亡,人世事,都不省識。近伏聞殿下,新有大處分,先朝禮遇之大臣,盡行逐斥,下曁言事之臣,太學之士,非碪鑕卽栫棘。臣在鄕曲,固未諳因何事端

  • 战法第十·商鞅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 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 攻难,故轻死;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 战;

  • 卷五三·邱濬

    ▲家乡之礼(下) 《周礼》:小史掌邦国之志(记也),奠系世,辨昭穆。 臣按: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父子相代谓之世,世之所出谓之系。奠系世以知其所出,辨昭穆以知其世序。 程颐曰:“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

  • 书义矜式卷四·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周书泰誓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圣徳之着既无间于逺迩故王业之开亦无间于逺迩盖有圣人之徳者然后可以开兴王之业徳无不着则业亦无不广焉昔在文王其圣徳之光辉如日月之照

  • 春秋集解卷八·苏辙

    宋 苏辙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秋王师败绩于茅戎晋侯使瑕嘉平戎于王刘康公徼戎将伐之叔服曰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不听遂伐之败绩于徐吾氏书曰王师败绩于茅

  • 道行经善知识品第十九·佚名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在事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是彼当与善知识从事恭敬承事。须菩提问佛。菩萨摩诃萨善知识。当何以知之。佛语须菩提,佛天中天。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若有说般若波罗蜜者,教人入是经中。是菩

  • 觉社意趣之概要·太虚

    ──民国七年秋作──人者生于盲动,先昧其圆常成就真实之觉性,迷惑驰逐于诸境界,故其心不能安宁满足,而恒有种种希求,试条举之:  一、于个人之希求──饮食、男女、富贵、寿考、威权、名闻、安闲、逸乐及死后之存在与安乐

  • 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

    苏联长篇小说,帕斯特尔纳克(1890~1960)著。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蓝英年等译。小说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张次溪

    戏曲论著汇编。张江裁(次溪)编。正续两编,1934.年正编收入“双肇楼丛书”,由北平邃雅斋书店排印出版,收吴元长《燕兰小谱》、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等戏曲论著、史料三十八种。续编收冒广生《云郎小史》等戏曲论著

  • 续焚书·李贽

    明李贽撰。五卷。贽有《焚书》已著录。此书本当为李贽晚年之作,但他因有“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等反封建反儒学的言论,被封建统治者“严拿治罪”,死于狱中。作者死后,其书真赝并传。新安汪本钶从贽十年,辑其遗文,于万

  • 一髻尊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唐朝不空译。略称一髻尊经。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首述持诵真言之十种利益及四种果报,次说三种陀罗尼、七日作坛灌顶法、坛法、护摩、根本印等,并详载结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