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提要】

苏秦为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到各个国家作着复杂的游说工作。他所要说服的,是一国之主的国君;他所要促成的,是一个空前庞大的国际大联盟。因此他的游说,其难度也是空前绝后的。但他还是作成了此事,大致形成了合纵联盟。所以千古以来,他的才能和功业受到一代一代志士才俊的敬仰。 

【原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囊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昧,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译文】

苏秦为赵国组织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楚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径、郇阳,全国土地方圆5000里,战士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这样强大,大王这样贤能,真是天下无敌。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诸侯必不会入朝楚国的章台了。秦国最引以为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组织六国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从两路进军,一路出武关,一路下汉中。这样,楚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您若真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可以让山东各国四时都来进贡,奉行大王诏令,将国家、宗庙都委托给楚国,还训练士兵,任大王使用。大王真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歌女、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越国、代郡的良马、骆驼一定会充满您的马厩。因此,合纵联盟成功,楚国就可以称王;连横联盟成功,秦国就会称帝。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反而落个‘侍奉别人’的恶名,我私下实在不敢赞许大王的做法。

“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有吞并六国的野心,秦国是诸侯的仇敌,而主张连横的人却想以割让诸侯土地去讨好秦国,这实在是所谓‘奉养仇敌’的做法。做为人臣,以损失自己国家的领土为代价,交结强暴如虎狼的秦国,还去侵略诸侯,最终会招来严重的祸患。至于对外依靠强秦的威势,对内胁迫自己的国君,丧失国土,这又是人臣的大逆不道、为国不忠。所以,合纵联盟成功,诸侯就会割地听从楚国;连横阵线成功,楚国就得割地听从秦国。合纵与连横这两种谋略,相差十万八千里。对此大王到底如何取舍呢?因此,敝国国君赵王特派我献此愚计,想共同遵守盟约,不知您如何决定?”

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相接,秦国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野心,秦国贪狠暴戾如同虎狼,不可能和它友好。而韩、魏两国迫于秦国的威胁,又不能和他们深入地谋划合作,如果和他们深谋,恐怕他们反会投入秦国的怀抱。这样,计谋还没有付诸实行,楚国就会大祸临头。我自己考虑,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与群臣的谋划,也没法依靠,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定,如旗子飘荡不止,终无所托。现在您想统一天下,安定诸侯拯救危国,我完全同意参加合纵联盟。”

【评析】

要想说服他人有所放弃、有所跟从,就必须指出错误所在,出路所在。苏秦指出了楚国连横事秦的众多不利结果,同时指出了合纵抗秦的众多好处、指明了只有合纵才是唯一的出路。苏秦先是奉承楚国的强大,说明如此强大的国家没必要侍奉秦国,相反地应该成为其他国家侍奉的对象,在极力渲染了合纵的美好前景后,苏秦集中攻击了连横战略的弊端,秦国是贪得无厌的国家,而那些主张合纵的说客和大臣们则是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苏秦极尽口伐之能事,使楚王深感连横战略之恶劣,合纵的确是唯一的选择。这一破一立,使苏秦终于达成了游说的目的。

猜你喜欢
  卷八十·列传第十八·脱脱
  卷一四二 齊紀八·司马光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五、大逆不道的吕留良真·雍正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通志卷一百九十四·郑樵
  二〇五 拾遗巳·周作人
  卷二十六·李天根
  周宣皇后杨氏传·李延寿
  卷一百八十二·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卷二外篇·何孟春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邹韬奋
  玉坡奏议巻三·张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傅广文若金(清江集)·顾嗣立

    若金,字与砺,新喻人。家贫力学,为同郡范梈所知,得其诗法。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名胜之士莫不倒屣而迎,以为上客。蜀郡虞集、广阳宋褧以异材荐之,佐使安南,归除广州文学教授。至正三年卒,年四十。若金初字汝砺,揭文安公

  • 关汉卿·隋树森

    小令 【正宫】白鹤子(四首) 一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二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三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四 香焚金

  • 卷一百六十二·徐世昌

    张之洞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广雅堂集》。哀时刁调青蘋末,终致沙石飞。嵬騀金隄高,安知蚁穴危。清晏五十年,养此氓蚩蚩

  • 卷五·唐圭璋

    【梵琦:词作32首】○渔家傲娑婆苦十六首听说娑婆无量苦。能令智者增忧怖。寿命百年如晓露。君须悟。一般生死无穷富。绿发红颜留不住。英雄尽向何方去。回首北邙山下路。斜阳暮。千千万万寒鸦度。○渔

  • ●卷五·杨循吉

      挞懒与宗盘、宗隽既合议以齐地归宋,诸酋不肯。或曰:『我以地与宋,必德我。』或曰:『我俘宋人父兄,怨非一日,若资以土地,是助仇也,何德之有?宜勿与。』然三大酋竟以河南、陕西地归宋,以张通古为使使宋。名曰:『诏谕江南使。』

  • 第五十三回 伍文定纵火擒国贼 王守仁押俘至杭州·蔡东藩

      却说宸濠围攻安庆,相持半月有余,尚不能下,正拟督兵填濠,期在必克,忽接到南昌被围消息,不免心慌意乱,急令撤兵还救。李士实进谏道:“南昌守兵单弱,敌不过王守仁,我若还救,恐已不及了。”也有见识。宸濠道:“丞相欲再攻安庆么?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九·乾隆

      宋  哲宗皇帝  【壬申】元祐七年春三月以程颐直秘阁判西京国子监既而罢之  颐服阕三省拟除馆职判检院【宋史职官志登闻检院諌议大失掌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蘓辙进曰颐入朝恐不肯静太后纳之遂差管勾崇福

  • 陈序·陈乃干

    华亭徐闇公先生为几社六子之一,孤忠亮节,既已光耀汗青,晚岁遁居潮海,全发以终,迄今饶平山中之蔬果卓然与西薇、东菊同垂芬于天壤。后之过其地者,恒低徊流连而兴「风微人往」之思焉。金山姚君石子得先生钓璜堂集遗稿,而有刊行

  • 序·鲍彪

    战国策序防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舛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以赵为肖以齐为立如此字者多中书本号或曰国防

  •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刘昫

    曹宪,扬州江都县人。在隋朝任官做秘书学士。常常聚集生徒传授学业,有弟子数百人。当时公卿以下官员,也多向他从师受业。曹宪还精通各家文字学书籍,从汉代杜林、卫宏以后,古文几乎泯灭绝迹,由曹宪文字学得以复兴。隋大业年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三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 洪武元年闰七月己亥朔,遣使犒北征将士。 庚子,大将军徐达等率师发汴梁,徇取河北州县。时兵革连年,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是日次安丘,遣右丞薛显、参政傅友德等取卫辉,元守将平章龙二弃城走彰德

  • 公食大夫礼第九·佚名

    公食大夫之礼。使大夫戒,各以其爵。上介出请,入告。三辞。宾出,拜辱。  大夫不答拜,将命。宾再拜稽首。大夫还,宾不拜送,遂从之。宾朝服即位于大门外,如聘。  即位,具。羹定,甸人陈鼎七,当门,南面西上,设扃鼏

  • 御制阅春秋解口号漫题·吕本中

    御制阅春秋解口号漫题猾夏从来称攘楚今常漕米济江南寄言白首穷经者漫泥【去声】区区上谈【解春秋者无不以猾夏为楚罪操戈聚讼论之不已此经生因袭旧闻拘墟方域之见耳秦晋汛舟之役传説以为美谈而今楚粟嵗输济邻封者甚

  • 卷四·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卷诗説觧頥字义卷四    明 季本 撰陈宛丘【一章】宛丘地名盖在陈城南道东毛氏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然尔雅则谓丘上有丘曰宛丘与毛説相反考之舆地广记独取尔雅之説谓今其地形则然盖必有所徴矣【二章

  • 卷第二十八·道宣

      福者何耶。所谓感乐受以安形。取欢娱以悦性也。然则法王立法周统识心。  三界牢狱三科检定。一罪二福三曰道也。罪则三毒所结。系业属于鬼王。论其相状后篇备列。福则四弘所成。我固属于天主。道则虚通无滞。据

  • 南岛志·新井白石

    《南岛志》日本国最早研究琉球的著作。新井白石(1657—1725)著。共凡二卷10章:分为卷上、卷下两册。·卷上: ⑴地里,⑵世系;·卷下: ⑶官职,⑷宫室,⑸冠服,⑹礼刑,⑺文艺,⑻风俗,⑼食货,⑽物产。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新新小说社

  • 霞外诗集·马臻

    元诗别集。10卷。马臻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主要版本有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元人十种诗》之一)。卷首有黄石翁序,龚开序,大德六年(1302)仇远序。全书所收诗篇未按体裁类编。卷末有毛晋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