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提要】

古往今来,一个国家的安危经常维系在少数几个忠臣身上。忠臣越多,国家就越兴旺,而如果国家重臣一个个贪赃枉法、中饱私囊,那么国家的安危就会出现问题。莫敖子华向楚威王推荐了忠臣的五种类型,这些人的高风亮节、忠义血性的确让我辈钦佩。

【原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莫敖子华对曰:“如章不足知之矣。”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月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繣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繢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榷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阗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繥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繥棼冒勃苏。吴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于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给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纒,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悉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胃。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就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译文】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辈为止,真有不追求爵位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吗?”莫敖子华回答说:“这些事情,非子华所能回答。”威王说:“我要是不问您,更无从知道。”莫敖子华回答说:“君王您问的是哪一类大臣呢?有奉公守法,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为了提高其爵位,增加其俸禄,忧虑国家安危的;有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有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忧虑国家安危的;也有既不追求爵位,又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

威王说:“您这些话,说的都是谁呢?”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令尹子文上朝时,身穿朴素的黑丝绸长衫,在家时,穿着简朴的鹿皮衣。黎明即起,就去上朝;太阳落山,才回家吃饭。吃完早饭就顾不上晚饭。连一天的粮食也没有积存。所以,我说的那个奉公守法,安于贫困,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令尹子文。

从前楚国叶公子高,其貌不扬,而有柱国之才;平定了白公之乱,使楚国得以安定,发扬了先君的遗德,影响到方城之外,四境诸侯都不敢来犯,使楚国的威名在诸侯中未受损伤。在这个时候,诸侯都不敢出兵南侵,叶公子高的封地有六百畛的土地,所以,我说的那个为了提高爵位,增加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叶公子高。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双方对垒,士卒已经短兵相接。莫敖大心拉着驾车战士的手,望着他们说:‘唉!唉!楚国亡国的日子就要到了,我要深入吴军,你们如果能打倒一个敌人,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楚国也许还不至于灭亡!’所以,我说的那个不怕断头,不怕剖腹,视死如归,不顾个人利益,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莫敖大心。

从前,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军连攻三次,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棼冒勃苏说:‘我如果身披铠甲,手执武器与强敌作战,不幸战死,其作用也只像一个普通士卒而已,还不如向诸侯去求援。’于是,他背着干粮秘密出发,越过高山峻岭,渡过深水溪谷,鞋子穿烂了,脚掌磨破了,裤子破了,露出了膝盖;走了7天,到了秦王的朝廷,踮着脚跟翘望,希望得到秦王的帮助;日夜哭泣,希望得到秦王的同情。经过7昼夜,也未能面告秦王。他就这样,滴水不进,以致头昏眼花,气绝晕倒,不省人事。秦王知道后来不及系好衣帽就跑来看他,左手捧着他的头,右手给他灌水,勃苏才慢慢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什么人?’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楚王派来的因不死于国难新获罪的棼冒勃苏。吴、越两国现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次,进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敝国君王特派我来报告楚国面临的亡国大祸,并且请求援救。’秦王一再要他起身,他一直不起。秦王说:‘我听说,万乘大国的君王,如果得罪了志士,国家就会危险,如今就是这样。’于是,秦王派出战车千辆,兵士万人,让公子满和公子虎带领,出边关,向东挺进,与吴军战于浊水之上,大败吴军,又听说还在遂浦作战。所以,我说的那个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棼冒勃苏。

吴、楚两国在柏举交战,吴国连攻三关,攻入楚都,楚君逃亡,大夫跟随,百姓流离失所,楚臣蒙谷在宫唐与吴军遭遇,这时楚王生死未卜,蒙谷撇开吴军跑到楚都,说:‘如果有孤子可以继位,楚国大概可难免遭灭亡。’于是,他来到楚宫,背上楚国法律离次大典,乘船浮游于江上,逃到云、梦地区。以后楚昭王返回楚都,百官无法可依,百姓混乱;蒙谷献出了离次大典,百官便有法可依,百姓得以治理。相形之下,蒙谷立了大功,等于使楚国得以保全。于是,楚王封他为执纒,给他封田600畛。蒙谷生气地说:‘我并不是一般贪图爵禄的大臣,我是忧虑国家安危的大臣;国家平安无事,我难道会去忧虑个人有无官做吗!’于是他隐居磨山之中,至今仍无爵禄。所以,我说的那个既不追求爵位,也不追求俸禄,而忧虑国家安危的,就是蒙谷啊!”

楚王叹息道:“这些都是古人,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吗?”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使自己的腰都细起来,以致要扶着东西才能起立,虽然想吃东西,但总是忍着饿不吃,这样饿下去,就有死的危险,可是人们无所畏惧。我听说:‘国君喜好射箭,大臣也会去学习射箭。’大王您只是不喜好贤臣而已,如果真是喜好贤臣,上述这五种贤臣,都是可以被大王罗致来的。”

【评析】

谋略之学实际上教人一些政治上的朴素真理。忠臣的公而忘私、刚烈节义是一个国家最为需要的。而作为最高领袖,一定要好忠臣如好色,栽培、重用忠臣。有了几个毫无私心、敢为国捐躯的忠臣,则国家的安全和兴旺就可放心了。可惜这样朴素的真理,真正能遵循的统治者实际上也并不多。所以官场上经常是贪官污吏大行其道、忠良遭陷、忠臣遭贬。

莫敖子华用包含强烈感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案例故事,描述了忠臣的典型形象和光辉事迹,也揭示了国君喜好忠臣、才能罗致忠臣的道理。其雄辩洋洋洒洒、气势宏伟,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和故事直接打动听众,包含感情,显得非常的感人。这种饱含感情的案例描述法,我们在论辩中应该多加运用。

猜你喜欢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陈寿
  列传第九十六 李乌王杨曹高刘石·欧阳修
  ●卷六·徐梦莘
  卷十八·连横
  ●卷一·陶宗仪
  卷第六十·徐鼒
  名山藏卷之六十三·何乔远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卷三十一·傅恒
  读例存疑卷四十三·薛允升
  曹景宗传·姚思廉
  尉景传·李百药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九·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善庆·隋树森

    赵善庆,字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其名、字各本《录鬼簿》记载多异:曹本作善庆字文贤,又别作赵文宝,名孟庆;暖红室本又作赵可宝,余同;孟本、天一阁本均作名善庆,字文宝;《说集》本作名孟庆,字文宝。邵

  • 七言巻七十·洪迈

      七言  感月          白居易  存亡感月一潸然月色今宵似往年何处曾经同望月樱桃树下后堂前  酬钱员外  雪中重寄雪山偈问答殷勤四句中本立空名縁破妄若能无妄亦无空  夜惜禁中桃花因懐员外 

  • 卷三百五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林湖遗藳高鹏飞字南仲余姚人有林湖遗藳次王元吉咏梅约略阳和动琯灰南枝已冠百花魁莫教陇驿携春去且向罗浮唤梦囘玉骨风标自仙种铁肠赋咏漫多才只应

  • 明诗平论二集卷八·朱隗

    乐府魏浣初二首刘 城三首方以智一首卜舜年二首陈子龙四首冯一第四首郭金台一首周 岐二首李 雯一首钱秉镫一首四言陈继儒四首尹 伸二首华 淑一首谭元春一首陈宗之一首释弘忍一首乐府△魏浣初江南忆(十首录二)○江南

  • 第二联 快境·蒲松龄

    却说:曹操中了连环计,把几万只战船缆的紧紧的,稳坐船楼,单等吴兵来降,自在之甚。 志气腾腾贯九霄,雄兵百万压江潮; 直将一指遮吴境,铜雀春深锁二乔。 "吾乃曹操是也。今夜吴兵来降,叫人探听一遭。" [耍孩儿]捻胡须气昂昂,等吴兵

  • 卷九·韦应物

    钦定四库全书 韦苏州集卷九 唐 韦应物 撰 歌行上 长安道 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

  • 列传第十五 穆崇·魏收

    穆崇,代人也。其先世效节于神元、桓、穆之时。崇机捷便辟,少以盗窃为事。太祖之居独孤部,崇常往来奉给,时人无及者。后刘显之谋逆也,平文皇帝外孙梁眷知之,密遣崇告太祖。眷谓崇曰:“显若知之问汝者,丈夫当死节,虽刀剑别割,勿泄

  • 第二五三副详及批光绪九年十一月初十日一一六○六--四·佚名

    监盘淡水知县朱、新任新竹知县徐及代理新竹知县周,将交代会算定折,详送台北知府陈副详 印 淡水县印新任新竹县知县徐锡祉、代理新竹县知县周志侃、监盘淡水县知县朱承烈为详请事。窃照卑职锡祉奉宪

  • 庶人朱友繦传·薛居正

    庶人朱友王圭,小名叫遥喜。母亲不知姓氏,本是亳州军妓。唐朝光启年间,太祖巡行亳州,召她陪睡。一个多月后准备离她而去,她告诉太祖说已有身孕。这时,元贞张皇后贤德而得宠,太祖一向畏惧她,因此最后还是没把这军妓带回大梁,仍留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卷六·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六明 黄训 编保治【治上】题振肃风纪禆益治道事【马文升】臣切惟賛防治道固在于百司紏正百司莫先于风纪风纪振则百司自尔各尽其职百司尽职则庻绩咸熈而治道隆矣自古君天下者未尝不以此为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七兵部武库清吏司军器凡军器造自工部部掌其政制度有定式给发有定数简阅有定期年久朽损或出征残阙者准如数修补官兵新旧接代令交明军器自制者给直营伍赢余军器令官兵典守以备用有损敝者

  • 卷八·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八     元 程端学 撰襄公元年或问曰韩厥伐郑诸侯之师次于鄫君举谓诸侯从晋而未决存耕谓晋悼纠合之令未严然乎曰晋之主诸侯久矣以厉公之暴诸侯且不敢违况悼公即位年虽未壮而其号令举措固

  • 普陀洛迦新志卷六·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禅德门第六 海英岳灵,爰诞开士。德馨行胜,斯号上人。非有大德之住持,奚副高山之仰止?兹山则清了南渡,海绝渔舟。怀信西归,梦通帝座。古鼎之舍利光照,潮音之德业芳流。大晓以闪电明心,贤良能咒

  • 佛 法 大 意·太虚

    ──九年五月在武昌龙华寺说──水流山崎,草绿花红,云腾鸟飞,蜂游蚁聚,极目之所能目,极指之所能指,极言之所能陈,极心之所能思,那一些不是佛法者?又那一些是佛法者?头头圆显,物物全彰,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佛法二字且无处安著,佛法大意

  • 四分律卷第十八(初分之十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九十单提法之八◎尔时佛在拘睒毗国瞿师罗园中。尔时阐陀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作如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比丘。”时诸比丘闻,其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

  • 澉水志·常棠

    又题《海盐澉水志》。城镇志。宋罗叔韶修,常棠纂。八卷。叔韶籍里不详,绍定三至六年(1230—1233)任修职郎, 常澉浦税务。常棠字召仲,号竹,仕履不详。绍定间寓居澉浦,受罗聘请于绍定三年纂成此志。一万四千字。为我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在给孤独园,观自在菩萨说真言曰:唵,阿噜力迦(半音呼之)娑页(二合引)诃(引)此是一切莲华部心,次说种种曼荼罗法,画像法,护摩法,持者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