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满文老档

清初官修满文编年体史书。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等奉敕撰。凡180册。起清太祖努尔哈赤丁未年(1607),迄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依年、月、日顺序编写。此版本内缺天命七年(1622)七月至十二月,天聪七、八、九年(1633—1635)部分(其中天聪九年原稿本,1935年整理内阁大库时已被发现)。老满文的《满文老档》原稿本37册,加上1935年发现的共40册,今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称《老满文原稿》。乾隆四十年(1775)仿老档字体抄写,分装成100册,即“无圈点档册”。同时又按音抄“有圈点档册”180册,今藏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将上述档册重抄一部,原藏沈阳崇谟图阁,今藏辽宁省档案馆。《满文老档》译成汉文始于金梁等人,译出百余册,择要编成《满洲老档秘录》上下编,于1929年出版。1971年以后,台湾学者广禄、李学智翻译出版了《老满文原档》两册。1979年辽宁大学历史系出版《重译满文老档》3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的《满文老档》上下两册,199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20世纪20年代初,将沈阳所藏《满文老档》拍摄底片,藏京都大学,后由藤罔胜二等进行初步整理,部分译成日文刊行。神田喜一郎等组成《满文老档》研究会,1965年将《满文老档》译成日文分7册出版。神田信夫等又出版了《旧满洲档》第9卷(后金天聪九年)日译本。所记清入关前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多为《三朝实录》等史书所不载,是研究满族早期的发展、社会性质和语言文字,以及东北地区各民族历史的珍贵文献。

《满文老档》全部章节目录

(1)目录
(2)前言
(3)凡例
(4)第一册 丁未年至庚戌年
(5)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
(6)第三册 癸丑年至甲寅年
(7)第四册 乙卯年
(8)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
(9)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
(10)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
(11)第八册 天命四年正月至三月
(12)第九册 天命四年三月至五月
(13)第十册 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
(14)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
(15)第十二册 天命四年八月
(16)第十三册 天命四年九月至十二月
(17)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
(18)第十五册 天命五年四月至六月
(19)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
(20)第十七册 天命五年九月至六年闰二月
(21)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
(22)第十九册 天命六年三月
(23)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
(24)第二十一册 天命六年四月至五月
(25)第二十二册 天命六年五月
(26)第二十三册 天命六年六月
(27)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
(28)第二十五册 天命六年八月
(29)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
(30)第二十七册 天命六年九月至十月
(31)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32)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33)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
(34)第三十一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
(35)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
(36)第三十三册 天命七年正月
(37)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
(38)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
(39)第三十六册 天命七年二月
(40)第三十七册 天命七年二月
(41)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
(42)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
(43)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
(44)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
(45)第四十二册 天命七年六月
(46)第四十三册 天命八年正月
(47)第四十四册 天命八年正月至二月
(48)第四十五册 天命八年二月
(49)第四十六册 天命八年二月至三月
(50)第四十七册 天命八年三月
(51)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
(52)第四十九册 天命八年四月
(53)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
(54)第五十一册 天命八年五月
(55)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
(56)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
(57)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
(58)第五十五册 天命八年六月
(59)第五十六册 天命八年六月至七月
(60)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
(61)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
(62)第五十九册 天命八年九月
(63)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
(64)第六十一册 天命九年正月至六月
(65)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
(66)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
(67)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
(68)第六十五册 天命十年四月至八月
(69)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
(70)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
(71)第六十八册 天命十年
(72)第六十九册 天命十年
(73)第七十册 天命十年
(74)第七十一册 天命十一年三月至六月
(75)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
(76)第七十三册 所记天命事十三件○1
(77)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
(78)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79)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80)第七十七册 从臣发誓书(无年月)
(81)第七十八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82)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
(83)第八十册 族档(无年月)
(84)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
(85)目录
(86)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
(87)第二册 天聪元年三月至四月
(88)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
(89)第四册 天聪元年四月
(90)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
(91)第六册 天聪元年五月至六月
(92)第七册 天聪元年七月至八月
(93)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
(94)第九册 天聪二年正月至三月
(95)第十册 天聪二年三月至八月
(96)第十一册 天聪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
(97)第十二册 天总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
(98)第十三册 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
(99)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
(100)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
(101)第十六册 天聪三年正月至七月
(102)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
(103)第十八册 天聪三年十月至十一月
(104)第十九册 天聪三年十一月
(105)第二十册 天聪三年十二月
(106)第二十一册 天聪四年正月
(107)第二十二册 天聪四年正月至二月
(108)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
(109)第二十四册 天聪四年二月
(110)第二十五册 天聪四年三月
(111)第二十六册  天聪四年三月至四月
(112)第二十七册 天聪四年四月
(113)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
(114)第二十九册 天聪四年五月至六月
(115)第三十册 天聪四年六月
(116)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
(117)第三十二册 天聪四年八月至十二月
(118)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
(119)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
(120)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
(121)第三十六册 天聪五年三月至四月
(122)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
(123)第三十八册 天聪五年四月至七月
(124)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
(125)第四十册 天聪五年八月至九月
(126)第四十一册 天聪五年九月
(127)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
(128)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
(129)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
(130)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
(131)第四十六册 天聪六年正月
(132)第四十七册 天聪六年正月
(133)第四十八册 天聪六年正月
(134)第四十九册 天聪六年二月
(135)第五十册 天聪六年二月
(136)第五十一册 天聪六年三月至四月
(137)第五十二册 天聪六年四月
(138)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
(139)第五十四册 天聪六年六月
(140)第五十五册 天聪六年六月
(141)第五十六册 天聪六年六月
(142)第五十七册 天聪六年七月至八月
(143)第五十八册 天聪六年八月至九月
(144)第五十九册 天聪六年十月
(145)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
(146)第六十一册 天聪朝事六件无年月
(147)第一册 崇德元年正月
(148)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
(149)第三册 崇德元年二月
(150)第四册 崇德元年二月
(151)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
(152)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
(153)第七册 崇德元年四月
(154)第八册 崇德元年四月
(155)第九册 崇德元年四月
(156)第十册 崇德元年五月
(157)第十一册 崇德元年五月
(158)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
(159)第十三册 崇德元年五月
(160)第十四册 崇德元年五月
(161)第十五册 崇德元年六月
(162)第十六册 崇德元年六月
(163)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
(164)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
(165)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
(166)第二十册 崇德元年七月
(167)第二十一册 崇德元年七月
(168)第二十二册 崇德元年七月
(169)第二十三册 崇德元年七月
(170)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
(171)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
(172)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
(173)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
(174)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
(175)第二十九册 崇德元年十月
(176)第三十册 崇德元年十月
(177)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
(178)第三十二册 崇德元年十月
(179)第三十三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180)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181)第三十五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182)第三十六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183)第三十七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184)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
(185)《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

猜你喜欢
  风俗通义·应劭
  顺宗实录·韩愈
  后汉书补逸·姚之骃
  北征录·金幼孜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世宗实录·佚名
  壬午功臣爵赏录·都穆
  被掳纪略·赵雨村
  江上孤忠录·赵曦明
  康有为事实·梁鼎芬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瓜分危言·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梁启超
  大亚洲主义·孙中山
  甲申沧州纪事·程正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零二·彭定求

        卷802_1 【燕子楼三首】关盼盼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

  • 志第二十 刑法·魏徵

    夫刑者,制死生之命,详善恶之源,翦乱除暴,禁人为非者也。圣王仰视法星 ,旁观习坎,弥缝五气,取则四时,莫不先春风以播恩,后秋霜而动宪。是以宣慈惠爱,导其萌芽,刑罚威怒,随其肃杀。仁恩以为情性,礼义以为纲纪,养化以为本,明刑以为助。

  • 第四回 熊廷弼守辽树绩 王化贞弃塞入关·蔡东藩

      却说刘铤被杀,全军丧亡,大众入枉死城中,还是莫明其妙。实则夹入的杜军,统是满洲军假冒。满洲大贝勒代善,杀尽杜军,得了盔甲旗帜,教军士改装,扮作杜军模样,从界藩城来应太祖,巧巧碰着两军恶战,他便竖起杜字旗帜,踹入刘铤军中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万历十六年四月甲寅朔 上御殿享 太庙○准截留漕粮二石万发凤淮扬滁四府州平粜赈饥从漕臣舒应龙请也○直隶巡按御史乔璧星奏河道冲决为患请率旧典复设专官以一事权盖自古治河止于除害我国家仰给东南岁输四百万石自淮

  • ○附录:胜利前后·恽逸群

    八月九日苏联对日宣战,红军长驱直入伪满及朝鲜北部,日寇受到致命打击,即接受波茨顿宣言,向联合国无条件投降。处于日寇铁蹄下达八年之久,忍饥耐寒,窒息下气的上海人民,兴高彩烈,欢欣疯狂,满以为从此重见天日,可以扬眉吐气!然而“

  • 一五八、鹖冠子辨·钱穆

    《汉志》道家《鹖冠子》一篇,班云:“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隋志》三卷。韩愈《读鹖冠子》十六篇。陆佃《鹖冠子序》:“自《博选》至《武灵王问》凡十九篇,退之云十六篇者非全书。”沈钦韩曰:&ldquo

  • 五年·佚名

    (己酉)五年清雍正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以朴弼均、李宗白爲奉敎,趙尙行爲檢閱。1月5日○庚戌,宣惠廳啓:「國恤發靷後,下玄宮前,山陵朝夕祭奠封進生物,有分定各道,別單書入之例。今此王世子喪,依前例以

  • 陰陽位第四十七·苏舆

      陽氣始出東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轉而北入,藏其休也。陰氣始出東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轉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陽以南方為位,以北方為休;陰以北方為位,以南方為伏。陽至其位而大暑熱。陰至其位而大寒凍。陽至其休而入化於

  • 卷八·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齐家塾书钞卷八    宋 袁燮 撰周书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序称十一年书称十三年前后之説者多矣或以为两处必有一误或以为观兵于十一年要之观兵者

  • 书传会选卷三·刘三吾

    明 刘三吾等 撰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音释传【契私列反字本作偰史记云黄帝之曽孙帝喾生契又传十三世生汤】汤誓【汤号也或曰諡汤名履姓子氏夏桀暴虐汤往征之亳众惮于往役故汤喻以吊伐之意葢

  • 卷一百三·佚名

    △初分摄受品第二十九之五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学此般若波罗蜜多大咒王时。不得布施波罗蜜多。不得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於布施波罗蜜多等无所得故。不为自害不为害他不为俱害。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一世汾州太子禅院善昭禅师法嗣潭州兴化禅院慈明禅师讳楚圆。姓李氏。全州人也。童稚神悟。迥与众殊。依隐静寺出家受具。摄衣游方。遍参知识。最后访汾

  •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四·智升

    唐崇福寺沙门智升撰&middot;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一卷唐崇义寺沙门释道宣集&middot;四分僧羯磨三卷(题云羯磨卷上等出四分律)唐西太原寺沙门释怀素依律集&middot;四分尼羯磨三卷(题云尼羯磨卷上等出四分律)唐西太原寺沙

  •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海明威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作讲述了白人猎师罗伯特·威尔逊受雇陪一对美国富人夫妇弗朗西斯·麦康伯与妻子玛格丽特在非洲两天一夜的打猎经过。作品主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

  •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

    又称《事实类苑》、《宋朝类要》。类书。南宋江少虞辑。63卷。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因见北宋朝野事迹散见于诸家记录者甚多,然零散不联贯,难于稽考。遂采辑稗乘

  • 六韬译注·吕尚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据说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最早明确收录此

  • 尊瓠室诗话·陈诗

    诗话著作。近人陈诗撰。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诸生。其《尊瓠室诗》有如自作之小传。《尊瓠室诗话》三卷,以记录晚清诗人诗作为主要内容,略及乾隆、嘉庆时之人事。所记亦多与其自身有关,如记相识钱仲联

  • 西樵语业·杨炎正

    词别集。南宋杨炎正(1145—?)撰。一卷。炎正字济翁(马端临《文献通考》误以“正”为“止”,故毛晋误作“杨炎,字止济翁”,朱彝尊《词综》因袭此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宁宗庆元进士。曾任大理司直,知藤州、琼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