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一册 天命十一年三月至六月

第七十一册 天命十一年三月至六月

丙寅年三月十九日,刘学成奏称:“谋事者人,成事者天矣!汗生东方疆圉之地,自幼行兵,深谋远虑,神出鬼没,人不得知。如鼠不可以当狐,如犬不可以当虎矣。故上天先以建州周围之地统授与汗,汗得而知之乎?彼时汗之心以为仅有建州即可矣,岂复思得鸟拉。哈达、辉发、东海之国乎!天使汗得彼等之国以增兵力者,汗亦得而知之耶!先聘叶赫之女因叶赫负约不与,并为明所袒护,汗欲报复,遂征抚顺。汗之心,岂必欲杀张总兵官,而减四路之兵、取辽东之地,平叶赫乎?此皆乃天之默佑,汗亦不得而知也。汗乃天之子,应天而行,方为孝子。民乃汗之子,顺民心而行,乃即慈父矣。汗初取得辽东後,上至旅顺口,下及镇江,使民安居而养之。其後,无知之民负汗之思养,年年逃叛。子若不孝,父岂可慈乎!以致因彼等之恶而迁移杀戮之。此皆往事亦天之所为。再,汗示及日中即取觉沈阳,一日而取辽东,其馀所下之城不可胜数。今已二日为何示得宁远?非辽东、渖扬之人较宁远寡而弱,枪炮较宁远少而钝也。乃汗自取广宁以来马步之兵,三年未战,主将怠惰,兵无战心也兼之,车梯藤牌朽壤,器械无锋及汗视宁远甚

易,帮天将苦於汗也。倘若汗以【原档残缺】海为无用之处而修筑住地,一旦用时恐将有误乞汗思之。今汗与诸大臣等,若父子一心,上合天意,下顺民心而行,岂有不可行者乎。我

无以相报,仅以所虑之四事奏陈:有功之人,赏以千金而不惜,无功之人,虽亲戚而不赦。赏罚严明,则大事成矣。此其一也。自古以来使用有功之人,不如使用有罪之人。辽东之人既逃叛,即罪人耳。何必杀之,使其从征,以汉人征明,则於诸申有益矣。此其二也。得地後,毁壤不如留之。得宁远後,即设兵於宁远以攻山海关而诱文。大军由一片石前往,直捣都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诚能如此,则通州城之积粮民舍,天启帝之宝贝、财帛、皆可得矣。否则,攻山海关,几日以後,自山海关至都城,尽皆放火,将哪锦州、杏山、塔山、连山、松山等皆化为灰烬,得之何益?此其三也。若於蒙古马肥壮以後,我才出兵前往,嗣後一旦出事,则难於千里之外返回。若於蒙古

马肥壮之前,即留守城兵而前往,则善矣。此其回也。”奏入,汗嘉之。

是年五月二十日,遗毛文龙书曰:“自古以来,诸国之与衰,皆天轮之时连也将亡之时大示共兆,烽烟遍地,惟至灭之。将与之时,上天默佑,每举必与,气势昌盛。类此之例,尔岂不知乎,昔伊尹如桀王之运①终往归成汤王而为臣。姜太公知纣王之运终,往归武王而为臣。闻尔毛将军谓我为何杀人,若不杀人,谁不愿降。辽东,广宁之人原系朱氏皇帝之民也,因天授与我,故我以国增,兵增,钱粮增而悦之。自旅顺口以北至开原,自镇江以下至广宁,皆养有之。然欲养而不从,竟杀我所任之官、所遣之使,奸细往来,叛逃而去。对此岂能不杀而平白释放心遣之乎?我之所杀者,理也。由我处逃出愿结尔而前往之人,尔收容後,不如豢养,却令其从军,反戈而战,故於各处之被杀者,乃尔所杀,非理也。我国思养昭明,故自东海以来,举国愿归。至於哈达,叶赫,鸟拉,辉发之人,虽曾鏖战不降,然败後擒之仍聚而养之。其时,出兵蒙古,我之所

获尚不及自愿来归者多。如今归顺者络绎不绝此皆莫我恩育之声誉而来耳。设若杀之,其何能来耶?毛将军,我曾以为尔乃明智之人,今尔不知天时,是愚味也。明运已终,劫数来尽无处不杀汉人。安邦彦将山阴,安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曹悬、滕悬等处,所杀者高少乎?实乃明灭之时也。天之所灭、尔能救焉?昔周国运终,末世国乱。圣人孔,孟,欲救而不能,遂即灭之。尔岂不知?常言:良翁择木而楼,贤人择主而事。韩信弃霸王而归汉高祖,刘整弃宋国而发蒙古忽必烈汗,此皆观天时择主而事,且留芳名於後世。谁人曾谓彼等为恶?凡应天命而生之汗、贝勒等,皆不念雠敌,视其功德而养育之。古之桓公,养射已之管仲为社稷之臣。唐太宗养雠敌胡敬德,终

得有裨益。毛将军,无论尔如何为君效力,然尔国亡时已至,君臣昏?,反致殃祸於尔,何益有哉。明国已亡定矣!各处刀兵纷起。丙长年大风,都城内各殿之树连根折断,牌楼石柱亦被摧毁。戊午、己未两年,都城内河中流血此皆非天示灭亡之兆使之知儆乎?天时古鉴,将军何以不知?望尔深思。时机失尽,悔之何及?佟驸马、刘副将皆只身逃来。李驸马及辽东、广宁之官员,皆获於阵前。彼等皆被擢用养育,尔不知乎?尔若诚能向我,时待尔优於彼等。

丙寅年六月初六日,与科尔沁奥巴台吉结盟,杀白马祭天,杀黑牛祭地,誓告天地。“全国汗【努尔哈齐】②对天地盟誓,明与察哈尔、喀尔喀欺凌我之正当生活之人,我不堪忍受,昭告於天,上天以我为是。又察哈尔,喀尔喀合兵欲杀掠科尔沁之奥巴黄台吉,上天以奥巴黄台吉为是。奥巴黄台吉情怨於愤察哈尔、喀尔喀,为谋国事,前来与我相会,此乃上天使我受难之二人相合也。若思天使之合,互不欺瞒,良善而行,则蒙上天眷顾之恩。若不思天使之合,相诱为恶,诳骗而行,则受上天谴责之苦。後世子孙若毁我二人之盟,则受上天责罚,若恪守盟好,则永享上天之恩养。”

奥巴黄台吉誓曰:“上福天命,乃崇贵根苗生於天下大地,无心偏比为汗之至亲与英明汗同心同德无所隐讳之奥巴黄台吉,我二人自扎萨克图汗以来,我科尔沁诸贝勒对察哈尔,喀尔喀皆以诚心相待,并无构恶之处。然欲求好而不可得,杀掠不已。尽杀我博罗科尔沁。其後,又杀我无辜之达赖台吉。不久,斋赛来兵,又杀我贝勒六人。欲求相安无事不成,反被掠杀无辜,故我等拒之。察哈尔、喀尔喀竟又以尔等为何拒之为由,与兵而来,欲行杀掠仰蒙天父垂佑,又赖满洲汗怜悯相助,使我幸免。我因不忘上天之拯救、满洲汗之眷顾而怀感激之思,善行之望,特来会满洲汗,为结同盟,誓告天地。若渝誓天之言,忘满洲汗之恩与察哈尔,喀尔喀合,则使奥巴黄台吉恶之愈恶,苦之俞苦。若践对天之盟誓,不忘满洲汗之恩,以善行之,则蒙上天怜之俞怜,养之愈养。後世子孙若有渝盟者,则受天谴,恶之愈恶,苦之俞苦。若不违盟誓,仍以善行,则蒙

天佑,养之愈养,怜之愈怜。”盟誓时,於河南岸祭坛,宰白马黑牛,焚香献牲。汗率奥马黄台吉三跪九叩,礼毕,宣二誓文於众焚之。○3

○1原转抄本签注:谨查新定旧清语一书,banjiha idu 即命运之意。

○2原转抄本因讳“努尔哈齐”之名只贴黄签而未书名。

○3原转抄本签注:谨查该段原档为蒙文,今译为满文。

猜你喜欢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六·陈厚耀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佚名
  绎史卷六十六·马骕
  三二 德文书·周作人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范晔
  卷四 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范晔
  辛昂传·李延寿
  马怀素传·刘昫
  卷三十五·佚名
  卷之八十九  朝鮮賦(明)董越 撰·邓士龙
  卷二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二·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七竖子至【大厯二年夏夔州作鹤曰公时防居夔州之瀼西】樝棃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防香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欹枕江湖客提携日月长【洙曰且一作才欹枕一作欲寄】槐叶冷淘

  • 樵云独唱巻五·叶颙

    (元)叶颙 撰○律诗幽居杂兴疎斋清夜醒修径白云长袖归南山影心潜上国光西风岩桂老细雨野椒黄地僻人踪少烟扉开竹房和张仲达客苏州春暮览古韵异国逢春暮惊心对日西湖生吴水冷云压楚山低老树风霜古荒城烟雨迷夫差旧台馆花

  • 列传第七 徐世谱 鲁悉达 周敷 荀朗 子法尚 周炅·姚思廉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复人也。世居荆州,为主帅,征伐蛮、蜒。至世谱,尤敢勇有膂力,善水战。梁元帝之为荆州刺史,世谱将领乡人事焉。侯景之乱,因预征讨,累迁至员外散骑常侍。寻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讨景,与景战于赤亭湖。时景军甚盛

  • ●卷二十八·邵博

      凤翔府开元寺大殿九间,后壁吴道玄画:自佛始生、修行、说法至灭度;山林、宫室、人物、禽兽,数千万种,极古今天下之妙。如佛灭度,比丘众踊哭泣,皆若不自胜者,虽飞鸟走兽之属,亦作号顿之状,独菩萨淡然在旁如平时,略无哀戚之容

  • 尚史卷六十九·李锴

    列传四十七赵诸臣传公仲连 【大戊午附】 触詟公仲连者烈侯之相国也烈侯好音谓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连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连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连曰求未有可

  • 皇王大纪卷二十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服制曰丧之有服也称其恻怛悲悼之情也自髙辛氏其服也哀后世圣人立制度识别亲疎贵贱使足以成文理故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服制有五一曰斩衰二曰齐衰三曰大功四

  • 第一四三供词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三二二—三·佚名

    粮差杨神、吕木索诈事件,原被告口供据陈乌鲫(鳅)供:年五十五岁,原籍惠安县,现住隙仔庄,父母俱故,有妻子,耕种为活。小的之父,前充总理已故,有十余年。总理系蔡文承充,随同委员履丈。缘因小的初七早,往山挑草,这

  • 卢思道传·魏徵

    卢思道字子行,范陽人。 祖父卢陽乌,是西魏的秘书监。 父亲卢道亮,隐居不愿做官。 卢思道聪明善辩,通达脱俗。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碰上中山人刘松替别人写碑铭,刘松把文章给他看,思道读了,有很多地方不理解,因此感触很深而受到激

  • 王元感传·刘昫

    王元感,濮州鄄城县人。年轻时应明经科考试中选,后补官博城县丞。兖州都督、纪王李慎很敬重他,让自己的儿子东平王李续向元感从师求学。则天帝天授年间,转任左卫率府录事,兼弘文馆官职。此后武则天亲自到南郊祭祀及在明堂举

  • 辛弃疾传·脱脱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年少时从学于蔡伯坚,与党怀英是同学,号称辛、党。谋求仕途之初,用蓍草占卜,党怀英得一坎卦,故留在金境,辛弃疾得一离卦,就下决心南归。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地区豪杰纷起抗金。耿京聚兵于山东,称天平节

  • 永顺土司传·张廷玉

    永顺,是汉朝的武陵、隋朝的辰州、唐朝的溪州之地。宋朝初年,此地称为永顺州,嘉..中年时,溪州刺史彭仕羲叛乱,朝廷派大军压境,彭仕羲投降。熙宁中年,该地修筑了溪州城,皇帝给此城赐名为会溪。元朝时,彭石潜将该地私自改为永顺等

  • 恒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其言以璧假之何?易之也。易之则其言假之何?为恭也。曷为为恭,有天子之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许田者何?鲁朝宿之邑也。诸

  •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子品第九(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犹如母人。心怀笃信。唯有一子。恒作是念。云何当教。使成为人。尔时。诸比丘白世尊曰。我等。世尊。不解此义。

  •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圆信

    径山沙门语风圆信无地地主人郭凝之 编集师讳灵祐。福州长溪赵氏子。年十五出家。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剃发。于杭州龙兴寺。究大小乘教。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三十卷 (入藏录下)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小乘入藏录下(小乘经律论等三百三十部一千八百九卷一百七十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一十八卷 四十八帙

  •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德清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如来出世。最初转四谛法轮。最后付别传妙心。教分五时。戒合七众。至净土一门。则佛法已灭。犹阅千年。有能识阿弥陀佛四字者。皆据高座。盖慈悯众生。曲垂方便。若论此事。间不

  • 南部新书·钱易

    宋代笔记。钱易著。共十卷,分别以十干标卷次。据卷首所载钱易子钱明逸序,此书凡“事实千,成编五,列卷十,”共收一千余条,分为五编。今存明刊本、《学津讨原》本、《粤雅堂丛书》本、《说库》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 守城录·陈规

    中国宋代论述城邑防御专著。陈规、汤璹撰。有《守山阁》本、《墨海金壶》本、《瓶花书屋》本、《半亩园》本、《长恩书室》本、《四库全书》本等丛书本,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刻本存世。全书由陈规的《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