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

二十六日,汗谕众汉人曰:“我国维生之道,乃事之曲直,秉公听断。凡不受下人之财贿者,心术正直善良之人,酌情晋陞。凡庇护邪恶贪财之人,予以降职。诸凡案件,先交守堡、

备御。守堡、备御审讯后,交参将、游击。参将,游击审讯后,交都堂、总兵官。都堂、总兵官审讯后,告於八贝勒。小事则由八贝勒共同审理结案。大事则奏闻於汗。八王以下,守堡以上各官,不可独断,皆集於衙门,共同审理,若各就本衙门独自审理,贪财徇庇,妄加剖断,恐获罪於天。所谓众人听断,乃此也!”等语。

陞参将顾三泰额驸为副将。

取库贮之蟒缎、绸缎四千疋,於汗所居之衙门,分为八份,赏赐之。

陞乌讷格为副将。

第三牛录工匠茂海,违犯汗定之法,奸宿户下汉人之妇,按八旗裂尸八段,悬八门以示众。

右屯卫存米数目:老米四十二万一千一百三十石五斗二升,小米一万五千零二十石七斗一升。黑豆五万四千三百二十石一斗一升,高粱一万三千二百一十石五斗三升,共五十万三千六百八十一石七斗七升。

二十六日,致喀尔喀五部诸贝勒书曰:“尔等毁我两国天地之盟。如今,竟有非者固然为非,是者亦以为非之说,轻信此言,岂非幼稚乎?人若相互恭敬,争端自息。设欲修好,相互恭敬,则和好可成。无端起衅,和好岂能成乎?尔等以恶言相报,我亦曾欲以恶言相报之。然我以宽大为怀,岂能效恶起衅乎?故今遗此书。五部诸贝勒,尔等诚欲自省其咎,重修和好,则遣卫寨桑,巴杨阿二人来。自山海关以东皆薙髮归降我国。尔等明知又欲来侵,则听尔自便!盖背盟者必无善果,践盟者必无恶报也!”

汗谕镇武堡军士曰:“我大军行将西征,尔大国岂能不知?顺者生,逆者亡也!沙岭之人因不归降,遂破其城,尽杀其人。西来援兵则亦被全歼之。尔等已无所恃,即是败走,犹在山海关内,孰能给尔等田舍耶?与其受妻离子散之苦,何如薙髮速降之善哉!”

都堂谕外城曰:“凡地方之人,皆速薙髮归降。各城之人,薙髮归降以后,宜前来叩见汗。老年人,可不薙髮,年少者,皆令薙髮。差遣之人,供给肉饭,勿令饮酒。即是都堂所遣之人挟逼索财,亦勿给之。”

都堂谕城内众民曰:“尔等所获无主之财帛、人口、牲畜,以及店铺、库存之金银、闪缎、蟒缎、绸缎,布疋等物甚多。今望尔等将其拿出,自领一半,他半分给我被劳军士。”

二十七日,谕汉人曰:“河东辽东地方之人有渡河前来者,尔等各归各处。再河西广宁地方之人,有愿投亲戚者,准其往投。著将尔等所往人口数目,皆造册送交都堂,以便尔等所往之地方,计口授给田舍、粮米。”

恩格德尔额驸属下巴拜晋陞为备御。

熊乾自大凌河遣二人持书,令义州城之人遁入山海关。义州城游击执此二人来献。汗曰称:“伊弃主向我,执人来献有功。著陞游击为副将,赐鞍辔马一匹,再以银百两,分赐城内之人。”言毕遣之。

自喀尔喀杜楞贝勒处来男丁一百一十二人及妇孺二百八十五人;莽古勒台吉之子绰斯希布处,男丁二人、妇孺八人;自洪巴图鲁处来男丁十九人、妇孺二十三人;又巴林处之一百

口,未报男丁数目,由一舒楞额携之前来。又由洪巴图鲁处来之男丁一百,并无妇孺,皆收留之。蒙古人连次来归,供应粮草,无人主管之,可遣掌管粮草昔前来。

二十八日,诸申,汉人,蒙古众官员,自上至下按次赏赐者:栋鄂额驸,汤古贷阿哥、抚顺额驸、西乌里额驸、达尔汉侍卫、穆哈连及巴都里、杨古利等八人各赐驼一只,蟒缎、绸缎衣二十二件,红毡八块。索海、车尔格依及达尔汉额驸、乌尔古岱、戴木布、刚古里、喀克都里、和硕图、阿布泰舅、阿布图巴图鲁及乌讷格、图尔格依、阿山、令格里、阿泰、爱塔、哈哈纳、蒙噶图、顾三泰额驸等,各赐驼一只,蟒缎、绸缎衣十四件,红毡六块。参将各赐马一匹、蟒缎、绸缎衣共八件。游击各赐马一匹、蟒缎、绸缎衣七件,红毡四块。备御各赐银二两五钱,绸缎衣五件,红毡二块。巴牙喇旗长各赐缎一疋、银二两、红毡一块。千总各赐银二两,布衣二件。守堡各赐银一两也。

陞鄂本堆、拜虎、阿布图、古尔泰均为游击。

陞僧格塔布囊、苏赫巴克什为备御。

陞纳喀达、库尼雅克塔、哈玛虎为备御。

赐讷殷之托霍伦、阿努各蟒缎衣一件、毡一块。

二十九日,都堂谕曰:“镇静堡、镇安堡及尔等三堡之人,尔等妻孥所住房屋及一切物件,均未动用,应有尽有,俱已足矣。唯赏给自内地来归之蒙古人库存财帛、金银,商人之财物,无主之财物、牲畜,以及无夫之妻孥等项著尔等速查。於二月初五日送来者无罪,逾二月初五日以后,被人首告,必将治罪。”

汗登广宁城南门,沿城巡视毕,由西门下,乃回衙门。

三十日,致沙金、蒙噶图书曰:“著尔二人查集制造八旗贝勒凉帽甲衣之朝鲜匠人。每旗各设一人主管,多造凉帽。”

三十日,白土厂刘副将献汗驼一只、马四匹、牛四头、羊四只、毡四块。以柜及竖柜,依次赏给都堂、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各官。

大清堡游击郎实载来告:获首级六颗、马一匹、腰刀一把、帽三顶。三人受伤而亡,伤马五匹。一名曰王义德者身亡,一名曰尤金忠之千总及三人受伤。

十二日,致古木布台吉书曰:“地处遥远,,且途中盗匪甚多,不必送牲畜与尔女。我备鞍马十匹,载盔甲给之。若不愿结亲,务以质言相告。”

二月初一日,每牛录各出一人,自广宁前往辽东接众福晋。卯时,起兵向山海关,宿於十三山。是日,将熊乾所购之四千五百六十疋布,分给众军士,以做营帐。

初二日,自十三山启行,途中有大凌河备御一人、中军一人,把总二人来迎於十五里外谒汗。过大凌河城时,城内人设御座出城叩谒之。锦州备御来迎於小凌河谒汗。是日,至杏山驻跸。

初三日,由杏山启行,至十五里外,乌尔古岱额驸之子额森德里阿哥坠马身亡。令每牛录派一人,由费扬古贝勒、岳托贝勒率领,将其尸体送往辽东,汗躬临哭送。军遂由此前行时有一逋逃自山海关来告曰:“熊乾、王都堂已将山海关外村堡居民及其妇孺皆迁入关内,其庐舍尽焚烧之。”汗还军,驻跸塔山。是日,著戴木布、阿山前去巡边,遇潜入边内之察哈尔蒙古人,杀其十五人,俘女二人,获牛二十头,携之以还。又布尔吉巡边,尽杀潜入边内之四十蒙古人。获马、牛、羊共七十而还。

命派广宁军士,至广宁以外设卡伦。该广宁卡伦之一百人,自广宁以内直至西宁堡,每二十里设一卡伦。於诸申人所设各卡伦之间,每一处设汉人四名,置炮四门。住卡伦之人编定班次,昼夜妥为巡察。驻西宁堡之人亦照此妥慎巡察之。

汗至塔山堡之日,白旗巴牙喇茂海率侦卒沿边巡察,见察哈尔恭图贝勒属下之人入境夺粮、俘男四十人、女二十一人,获马十九匹、牛一百四十三头、驴四头、山羊二十三只、驼

一只。初三日杀俘获之人三十人。

山海关外之人,尔皇帝昏庸,受天谴责,尔等若入山海关内定不供尔等衣食、田舍。若仍留山海关外至广宁一带,又岂能安居?必为蒙古所略也!蒙古人有何衣食?必将死於虱子咬!若往河东辽东地方,英明汗将为尔等备办衣食,田舍也!我以至公养人,故蒙天眷,尔等岂不知之?所有残留者,皆渡河前往辽东地方,归诚英明汗。锦州二卫驻於广宁。右屯卫迁往金州、复州。义州一卫迁往盖州,另一卫迁往威宁营。广宁一卫迁往奉集堡,另三卫迁往沈阳。已交付各该管官妥为安置。凡残留之人,速往所指地方,否则恐误农时也!前义州之人,不遵谕令,未从速移往所指地方,仅有富庶善良者迁往。其馀恶棍三千人,抗拒不从顺。大贝勒遂怒,尽杀之。凡各处之人,尔等若不从速迁往所指地方,亦照此诛戮也!

锦州二卫之人已迁广宁。著白土厂人率尔所响应之人,携犁移居广宁。今锦州之人正候尔等前来,以便分田。著清河之人,查尔所属之人及义州残留之人,并率之携犁迁居闾阳驿。著镇安堡所属地方之人,仍居原处。尔身任边务,沿边各台,仍照旧例,设人固守。另遣善育果树之人及僧人等,迁居广宁,以载种汗食用之果树。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十五·王称
  本语卷五·高拱
  ●明朝小史卷三 蘧文纪·吕毖
  第三十一回 朝荷迎日·德龄
  粤逆纪略·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四·佚名
  五四○ 谕内阁陶易谢启昆涂跃龙着革职解京定拟·佚名
  提要·曹彦约
  补编三·佚名
  一三六 西山养病·周作人
  侯君集传·刘昫
  焦德裕传·宋濂
  ●皇朝通典總目·佚名
  例言·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令能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 其诗传世仅四首。 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胡令能诗鉴

  • 志第六 礼三·沈约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书契经典,咸崇其义,而圣人之德,莫大于严父者也。故司马迁着《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皇王正祀,下录郡国百神。司马彪又着《祭祀志》,以续终汉。中兴以后,其旧制诞章,粲然弘备。自兹以降,又有异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七上·王称

    列传七十上  司马光字君实陜州夏县人也父池有传光爲儿童时凛然如成人七嵗闻讲左氏春秋大爱之退爲家人讲即了其大义自是手不释卷至不知饥渇寒暑初以父任爲将作监主簿举进士甲科佥书武成军判官改大理评事爲国子直讲厐

  • 卷三十一·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一 【起戊午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尽庚申明光宗泰昌元年】凡三年 【戊午】四十六年春二月振广东饥 【以上年灾坎也】 三月振陕西饥 【四十五年陕西西安南

  • 卷之九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吴序·林豪

    余友林卓人孝廉,鹭门绩学士也。尝薄游台阳,值戴逆甫平,因综其见闻,成东瀛纪事二卷,而属余为序。余三复卒业,见其兼综条贯,体裁虽本之谷氏应泰,而是非褒贬实不缪于紫阳大旨,斯诚有关风教之书也。林君之言曰:「凡载记之文,宜实事求

  • 卷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七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庙祀国初於阙左建四庙德祖庙居中懿祖东第一庙熙祖西第一庙仁祖东第二庙与主皆南向洪武元年定以四时孟月及岁除凡五享 二年重定时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

  • 第三章 20·辜鸿铭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辜讲孔子说:“《风》《雅》 开始的第一首民谣表达了爱慕的情感,热烈但不淫乱,忧郁但不颓废。”辜解中国女性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正是这种特性,使中国女性拥有了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女性没有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九  宋 李樗黄櫄 撰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

  • 卷第二十四·道宣

      僧行篇第五之二  沙汰僧徒诏(宋武帝)褒扬僧德诏(七首)   (元魏孝文帝)述僧中食论(南齐沈休文)   述僧设会论(沈休文)议沙汰僧诏(并答)  (北齐文宣帝)吊道澄法师亡书(梁简文)   与东阳盛法师书(梁王筠)与汝南周颙书(梁释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二·念常

      大元。  ⊙(乙丑) 太祖应天启运圣武皇帝。是年征西夏。明年大会于斡难河。建九游之白旗。共上尊号曰。  成吉思皇帝。都和林 观夫。  圣人出世。威灵气焰。自天佑之。膺命立极。超今迈古。且以凤凰在壳。

  • 佛法能否改善现实社会·太虚

    八月初旬,陈真如、黄忏华、潘怀素、张剑峰等诸居士不约而同集缙云山。至八日、大雨滂沱,暑气顿消。太虚大师以时机难得,于此新凉之际,在大讲堂召开一佛法座谈会。出席者,前述四人及陶冶公、金觉范、龚星楼、卫立民诸居士,暨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唐 义净译  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    御制  盖闻。大乘奥典。光秘赜于琼编。三藏玄枢。著灵文于宝偈。斯乃牢笼系象。演畅幽深。虽第一义空。名言之路双绝。诸法无相。听说之理兼忘。然则。发启善根。寔资

  •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那谟(引)婆誐嚩帝(引一)阿波哩弥多(引)喻(二)倪也(二合引)那酥尾你室唧(二合)多(三)帝(引)儒(仁祖切)啰(引)惹(仁左切)野(四)怛他(引)誐多(引)野(五)遏啰贺(二合)

  •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四·南石文琇

    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前住持比丘吴郡文琇集 大鉴下二十一世 天童天目礼禅师法嗣 四明育王横川如珙禅师 永嘉大姓林氏,有叔父为禅沙门者,曰正则。视师幼不肉食,爱之,乃度其祝发,预戒於广慈院。初见石田於灵隐,及痴绝至,犹留从之

  • 十五 漫谈参禅·正果法师

    参禅,是学佛人修行办道的正行正道。但参禅一事,口说是容易,只要一念清净,时刻反省内照,乃至保持当念孤明历历,在行为上,任运腾腾,腾腾任运。如果掉举妄动太盛,参一个话头,就能有了悟之期,斩断生死命根,而得自在解脱。可是我们从无

  • 第一香笔记·朱克柔

    原名《祖香小谱》。清代兰花专著。朱克柔撰,克柔,自署砚渔,江苏吴郡(今吴县)人,爱好艺兰,颇有心得,根据所见所闻而著本书。书成于1796年,共四卷,分花品、本性、外相、培养、防护、杂记、引证7篇,除择录前人文字外,多为本人经验

  • 集验背疽方·李迅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心所得,著成此书。